補氣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小米、大米、糯米、莜麥、扁豆、菜花、胡蘿蔔、香菇、豆腐、馬鈴薯、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黃魚、比目魚等。
山藥性溫補氣,適合日常調理養生。而且山藥味道溫和,可以跟很多食材搭配食用。糯米也是補氣的一種食物,其具有益氣健脾,補中養胃的功效。而且糯米食用方法多樣,可以做成各種小吃、美食。
這些食物健脾益氣的功效都很不錯。除了改善飲食方面,還可以吃點藥膳來調理身體,達到益氣補氣的作用。下面為大家推薦一款藥膳粥。
人參大棗粥
配方:人參3克,大棗5枚,大米60克。
製作:大棗去核,與人參、大米同煮為粥,佐餐用,可經常食之。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諸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氣虛便秘症狀如何調理
第一、大量喝水
多喝水可以有效清潔腸道,促進腸道蠕動,有效調節身體便秘的情況。每天喝八杯水,對於身體好處很大。
第二、多服用高纖維食物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飲食調理,多食用一些纖維素高的食物,可以增加腸胃的蠕動,促進消化,有利於治療便秘。
第三、多吃果膠食物以及產氣食物
多食用果膠食物,果膠食物可以有效的軟化大便,這樣可以減少便秘的發生。果膠食物有很多,許多水果和蔬菜都是果膠食物。
適合氣虛體質的補氣養生食物
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大棗
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於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圖說》稱花生補中益氣,不僅如此,花生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為妥。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尤為顯著,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雞肉
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補精、養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
狗肉
性溫,味咸,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兼有脾虛或腎虛或肺虛或陽虛者更宜。《日華子本草》云: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醫林纂要》中還說,狗肉補肺氣,固腎氣,尤以秋冬季食之為佳。
鰱魚
性溫,味甘,能入脾肺而補氣。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鰱魚溫中益氣。清代食醫王孟英也認為:鰱魚暖胃,補氣,澤膚,故氣虛者宜食。
鱖魚
俗稱桂魚,可以補氣血,益脾胃。《日華子本草》云:鱖魚益氣。《開寶本草》認為益氣力,令人肥健,尤以氣虛兼脾虛者最宜。
鱔魚
性溫,味甘,有補虛損、益氣力、強筋骨的作用,氣虛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說它主少氣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義補遺》亦云:黃鱔善補氣。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說它益氣倍力。《滇南本草》認為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
山藥
為補氣食物,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宜常食之,最為有益。山藥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故凡肺氣虛或腎氣虛或脾氣虛的方藥中,都常用到它。
燕窩
性平,味甘,有益氣補虛、養陰補肺的作用,對氣虛又兼肺虛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說它大補元氣。《食物宜忌》也有燕窩壯陽益氣的記載。《飲食辨錄》中還指出:燕窩,性能補氣,凡脾肺虛弱,及一切虛在氣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虛漏汗畏風者,服之最佳。
五臟氣虛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心主血脈,其面在華。心氣虛則血不足,氣虛體質者面色萎黃或淡白。心主神明,人的七情六志都由心所主統,所以氣虛體質者易出現心悸、失眠多夢、頭暈、健忘、精神不振的現象,性格較內向。心為髒,小腸為腑,兩者在五行中都屬火,心與小腸構成臟腑表里關係,生理上相互關聯,病理上相互影響。心氣虛則氣血推動無力,小腸易腹脹或便秘。
氣虛濕熱體質如何調理
夏季多雨潮濕,濕熱是一年四季中最重的,也容易氣虛。因此,要注意保持一個涼爽和乾燥的環境。室內要注意開窗通風,保持乾淨、整潔、衛生。要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要有規律。切記不要熬夜,應該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