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艾灸穴位:神闕。
操作規程:①艾炷隔姜灸:每天灸治1次,每次3~5壯,10天為一個療程。如果患者施灸部位皮膚出現明故灼熱,再加一片事先準備好的薑片,灸處皮膚必須呈潮紅方有良效。②艾炷隔鹽灸:每1次,每次7壯。每天灸治1次,每次3~5壯,10天為一個療程。
主治:脾胃虛寒泄瀉;症見泄瀉每日排便4次以上,甚至10多次,糞質清稀呈清水樣,食後作瀉或晨起腹痛,泄後痛止,脘腹發涼發脹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納呆,四肢不溫,腹痛得溫則舒,舌淡苦白,脈細弱。
技術二
艾灸穴位:足三里(雙)、神闕、天樞、中脘(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每穴灸10~15分鐘,以穴位表麵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個穴位灸5~7壯,每日灸1次。
主治:脾胃虛弱泄瀉。症見大便時溏時瀉,食後加重,食欲不振,脘腹痞滿,倦怠乏力,神疲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技術三
艾灸穴位:足三里(雙)、神闕、天樞、中脘(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每穴灸10~15分鐘,以穴位表麵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個穴位灸5~7壯,每日灸1次。
主治:脾胃虛弱泄瀉。症見大便時溏時瀉,食後加重,食欲不振,脘腹病滿,倦怠乏力,神疲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技術四
艾灸穴位:脾俞(雙)、胃俞(雙)、陰陵泉(雙)、足三里(雙)。
操作規程:麥粒灸脾俞、胃俞、陰陵泉、足三里,每穴3壯,隔日1次,1個月為一個療程。
主治:脾虛泄瀉。症見大便次數增多,時溏時瀉,食後加重,食欲不振,脘腹痞滿,倦怠乏力,神疲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技術五
艾灸穴位:足三里(雙)。
操作規程:直接灸:每次選用一側,用酒精常規消毒穴位,以米粒大小艾絨置於穴上,點燃艾粒,燃盡,再灸第二粒,局部保持乾燥清潔3日,1周後灸另—側穴位。
主治:脾虛泄瀉。症見大便次數明顯增多,每日5~10次,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覆,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薑黃,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技術六
艾灸穴位:中脘(雙)、足三里(雙)、神闕、大椎、曲池(雙)、合谷(雙)。
操作規程:艾條溫和灸:每次每穴灸10~15分鐘,以穴位表麵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每日灸1次。
主治:泄瀉清稀,甚則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苔白膩,脈濡緩。若兼外感風寒,則惡寒發熱頭痛,肢體酸痛,苔薄白,脈浮。
技術七
艾灸穴位:中脘、足三里(雙)、神闕、脾俞(雙)、腎俞(雙)、關元。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鐘,以穴位表麵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灸3~5壯,一般每日灸治1次,病情重者可以灸治2次,艾炷如棗核大,7日為一個療程。③艾炷隔附子餅灸:取適量附子切細研為細末瓶務用。施灸時取附子末10g,以黃酒調和做五分硬幣大小、厚約0.5cm的附子餅4個,中央用針扎數孔,分別置於腹或腰背部位上。上置艾炷灸之。每穴每次灸3~5壯,一般每日灸治1次,7日為一個療程。
主治: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清稀,腸鳴即瀉,烘質清稀,或瀉下完谷不化,飲食減少,小腹冷痛,腰膝酸軟,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詠細弱。
技術八
艾灸穴位:中脘、足三里(雙)、神闕、天樞、脾俞(雙)、內關(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鐘,以穴位表麵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灸3~5壯,一般每日灸治1次,病情重者可以灸治2次,艾炷如棗核大,7日為一個療程。
主治:大便溏薄,夾有不消化食物,稍進油膩則便次增多,伴有腹脹,納差,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技術九
艾灸穴位:天樞、足三里(雙)、上巨虛(雙)、陰陵泉(雙)、合谷(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重證可1日灸2次。②溫灸器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灸1~2次。③隔姜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3~7壯,艾炷如寧核大,每灸1次。④溫針灸:每次選用3~4個穴位,每穴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
主治:寒濕泄瀉。大便次數增多,突質清稀,甚則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苔白膩,脈濡緩。
技術十
艾灸穴位:脾俞(雙)、關元俞(雙)、中脘、天樞(雙)、足三里(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10~20分鐘,每曰灸1次。②隔姜灸:每次選用2~5個穴位,每穴用黃豆大艾炷灸3~7壯,每日或隔日灸1次。
主治:脾虛泄瀉。大便溏薄,夾有不消化食物,稍進油膩則便次增多,伴有腹脹,納差,神疲乏力,面色薑黃,舌淡,苔白,脈細。
技術十一
艾灸穴位:腎俞(雙)、命門、中脘、無樞(雙)、足三里(雙)。
操作規程:①隔姜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3~7壯,艾炷如棗核大。隔日灸1次。②隔附子餅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3~7壯,隔曰灸1次。
主治:背虛泄瀉。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下完谷,瀉後即安,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內,脈細弱。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血瘀體質是怎麼形成的
血瘀體質是怎麼形成的?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只有了解了血瘀體質是怎麼形成的才會為此知道適合的養生專家,那麼究竟血瘀體質是怎麼形成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諮詢了相關專家,專家為我們分析了如下內容。
凡離開經脈的血液若不能及時地排出或者消散而滯留於人體內的血液,或因血液運行不暢而積於經脈或臟腑組織器官之內的血液都稱為瘀血。由瘀血內阻而引起的病症,稱為血瘀證。血瘀體質則是指以血行不暢或瘀血內阻的體質狀態,占我國人群的比例約7.95%,以南方人、腦力勞動者和女性多見。
《溫熱經緯》中說:「其人素有瘀傷宿血。」即指出血管溢出的血液久積於體內,則形成了血瘀體質。《醫述》中說:「亦有跌仆閃挫,當時不覺,至於氣衰之際,不時舉發。」意思是說,受了外傷,當時並沒有察覺,當體內有瘀血,氣血運行衰退的時候,才會出現各種病症。
《臨證指南醫案》中說:「經年宿病,病必在絡 因久延,體質氣餒 氣阻血瘀。」意思是說,常年有病,病已深入到經絡中 由於拖延長久,氣血受損,處於「飢餓」的狀態 氣運行受阻,出現瘀血。
血瘀體質症狀有哪些
依靠血瘀體質症狀才會為得出正確的診斷,進而為預防和診斷提供依據,那麼究竟血瘀體質症狀有哪些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諮詢了相關專家,專家為我們分析了如下內容。
血瘀體質者多以痛、紫、淤塊、澀為表現形式。《黃帝內經·靈樞·生氣通天論》中說:「太陰之人,多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其陰血濁,其氣澀以遲。」也就是說,血瘀體質者有氣血凝滯、瘀濁不暢的特點。
由於津血同源,津枯則血燥,體內津血不足,「干血」內留,是血瘀體質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血瘀體質者可採取養陰活血的方法,選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來疏通血氣。
氣屬陽,血屬陰,氣與血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資生,在病理上相互影響。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因此,血瘀體質者在活血調體時需配合理氣。
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所以,血瘀體質者應避免進食寒冷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氣血瘀滯的現象。
《景岳全書》中說:「稟有陰陽,則或以陰髒喜溫暖 有血實不宜澀,有血虛不宜泄 此固人人之有不同也。」意思是說,血瘀體質者有陰陽兩種表現,或者有陰虛喜溫暖的現象 有血熱的人不宜用固澀收斂的方式治療,有血虛的人不宜用泄下的方式 這都是因為每個人形成血瘀體質的原因不同。
痰濕體質症狀有哪些
分析痰濕體質症狀是為了正確的認識這種體質,進而找到解決辦法,那麼究竟痰濕體質症狀有哪些呢?以下是經過多種渠道總結得出的,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陽虛體質原因與什麼有關
關注陽虛體質原因可以讓我們從根本入手預防這種體質疾病的發生,那麼具體的陽虛體質原因是什麼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諮詢了相關專家,專家為我們介紹了如下內容,我們詳細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