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肯定有人不明白筆者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為了排遣出門在外的寂寞,居然敢叫醫生當「三陪」?這實乃一場誤會,且容筆者慢慢道來。旅遊的目的是為了開心,但由於健康知識的缺乏以及健康意識的不到位,不少人的旅程變成了病程,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其實,出門旅遊,主要包括吃、住、玩三個環節。如果在這三個環節有了醫生的「陪伴」和指導,也許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事就不會發生,所以此「三陪」與彼「三陪」不可同日而語混為一談。
一陪吃:吃得安全營養
在上述三個環節中,吃的問題尤為突出。到外地旅遊,經常會有人反映腸胃不適,「水土不服」。
蔣卓勤教授(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說,旅遊者產生「水土不服」的原因主要與各地水質中微量元素的差異、飲食結構的差異有關。這種差異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食慾下降、腹脹、腹瀉等症狀。但是,目前更常見的是旅遊者在旅途中很容易產生口腔潰瘍等俗稱「上火」的症狀,蔣教授認為,這一是與旅遊者舟車勞頓、睡眠休息不夠、過於勞累所致的免疫力下降有關;二是在外面吃飯大多以充飢為目的,很少考慮飲食結構和營養問題,很容易出現B族維生素攝入不足的情況,而B族維生素缺乏恰恰是引起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的主要原因。
對於以上提到的「水土不服」和「上火」現象,蔣教授建議,目前藥店裡有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複合製劑出售,易出現上述症狀者,可隨身攜帶此類營養補充品。
蔣教授說,不管是「水土不服」還是「上火」,都算不上旅遊中的主要問題。最需要引起關注的應該是飲食中的衛生問題。旅遊中的飲食,往往衛生條件較差,夏季旅遊,食用水果、冷飲較多,加上大熱天食品容易受到污染變質,若不注意食品、水果等物品的衛生,就容易引起多種腸道感染性疾病,發生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症狀。
現在,很多人越來越熱衷於到新疆、內蒙古等西北部地區旅遊,許小姐也是其中之一。前段時間,她利用年假和幾位朋友到新疆進行了一次「南北疆十日游」,可沒想到到了那邊,居然出現多次腹瀉。而同行的幾位朋友吃同樣的東西,卻沒有這些症狀。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蔣卓勤教授解釋說,有些旅遊者原本有些輕微的乳糖酶缺乏,由於平時食用牛奶或奶製品量不大,所以問題並未凸顯出來。但到了新疆、內蒙古等以奶類食品為主的地區,大量飲用含較多乳糖的牛奶或奶製品後,體內缺乏乳糖酶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牛奶或奶製品內的乳糖不能很好地被人體消化吸收,這樣就很容易出現腹脹、腹瀉等不良反應。
另外,由於各地飲食習慣存在差異,有時飲食習慣的改變也是導致消化道症狀的一個原因。例如:
遊客A:廣東湛江人,屬沿海地區,前段時間到內蒙古旅遊,當地以牛、羊肉為主食,又正好趕上蔬菜淡季,搞得一天到晚都吃肉,很少吃蔬菜,結果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遊客B:北方人,到盛產海鮮的南方某海濱城市度假,狂吃海鮮。由於海鮮蛋白質含量較高,加上烹飪海鮮時為保持其鮮味,採用的火候偏輕,弄得這位北方遊客出現腹脹等胃部不適症狀。
有的旅遊者為了參觀趕路,進餐馬虎,飲食不規則;有的旅遊者為了減少旅遊開支節食,出現過飽或過飢等飲食不規則現象,這也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等一系列生理反應。
小宋最近報名參加了「××假期」旅行團,在「旅客須知」說明條款中,其中有一條是「客人最好適當攜帶隨身物品如巧克力……」,小宋納悶了:為什麼旅行社要客人帶巧克力這種零食出遊呢?
原來,在旅行中往往因為匆匆趕路,或因日程安排過緊來不及用餐,旅客易發生低血糖現象,出現心慌、手腳震顫、冷汗、臉色蒼白,甚至暈倒在地不省人事。所以不管是乘車、辦事還是遊覽觀光,最好能隨身攜帶巧克力、水果糖等高熱量食品。如果出現上述低血糖表現,隨即進食。糖尿病患者尤其應該注意按時定量飲食,不進餐則不要服用降糖藥,一旦發生低血糖,即刻吞食速效高糖食品如水果糖。如果是在行進中,身上未攜帶糖果,可喝些含糖飲料或吃些其他食品,也能恢復正常,只是在時間上稍微慢一點。如果遊伴出現低血糖並突然暈倒在地,應立即讓其平躺仰臥休息,松解衣服扣子和褲腰帶,讓其服些濃糖水或甜飲料、果汁之類,一般都能很快緩解過來。假如採取上述各種措施均無法使低血糖症狀消失,應考慮患有其他疾病,立即送當地醫院治療。
二陪住:住得安穩舒服
人在旅途,不但要吃得衛生,也要住得衛生,特別是對於愛乾淨的朋友。「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在外住宿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並不是每個遊客都能住上環境衛生較好的高星級酒店。
投宿旅館,遊客的擔心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床單、被子、枕頭等床上用品;二是馬桶、浴缸等衛生間器具。陸春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性病科)認為,對於床上用品的衛生隱患在於清洗、消毒不過關,導致疥瘡、陰虱等傳染病的問題。疥瘡和陰虱一般來說經過消毒都可基本消滅,但隱藏在床墊、枕頭中的蟲卵有時不易清除,在適當的條件下可被孵化引起傳染。一般來說,通過太陽暴曬、開水燙洗、藥物消毒等措施,基本可以消除上面的寄生蟲和其他傳染性病原體,但各地旅館良莠不齊,所以,選擇旅館時旅客要特別留意其衛生狀況。陸教授建議,到旅館住宿,最好能先將被子、床單、枕頭使勁拍打幾下,這樣可將隱藏在其中的寄生蟲、塵蟎及其蟲卵清除一些。另外,睡覺時最好穿睡衣或內衣褲,儘量不要裸睡,以減少接觸傳播。
有些旅客擔心坐式馬桶和浴缸會傳播性病,這種擔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沒必要過分憂慮。事實上,研究數據表明,性病的傳播95%以上是通過性行為傳播的,只有不到5%是通過帶有分泌物的物品間接傳播。而且一般的性病病原體對於消毒劑是非常敏感的,只要認真消過毒的,一般都問題不大。現在不少旅店和賓館在客房的廁所坐墊上貼有「已消毒」的小紙條,表示旅客可以放心使用,但這一方面尚不能完全普及。陸教授表示,就算這些器具上沾有性病者的體液,要想傳播也非易事,需要具備很多條件,所以旅客也不要過分擔心。
陸教授建議,即使是高級酒店,也最好不要在浴缸里泡澡,最好使用淋浴。使用坐式馬桶前可先用消毒濕紙巾擦拭,有些酒店會提供一次性的馬桶坐墊,儘量減少皮膚性病的間接傳播。如果入住小旅館,建議自己帶上毛巾、浴巾等用品。
三陪玩:玩得安心盡興
現在很多旅遊景點為了吸引旅客,都有所謂的「皇帝服」、「格格服」以及各類民族服裝出租,讓旅客過過皇帝癮、格格癮,很多女孩子更是對這些五顏六色的服裝愛不釋手,不少人都會穿上幾套攝影留念。對此,陸春教授指出,對於這類服裝還是小心為妙。想想看,這些服裝何止成百上千個人穿過,一般又不及時清洗消毒,容易傳播疥瘡及其他皮膚病,所以還請各位遊客慎重。另外,各位遊客旅遊結束回到家中後,最好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太陽下暴曬。
夏秋季節,不少人選擇到海邊度假,陸春教授建議,去海邊玩儘量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段(一般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而且出去玩最好能搽防曬油。到海里游泳最好能塗游泳專用的防曬霜,且是在下海之前提前20~30分鐘塗。游泳時還要當心海水皮炎,被海洋生物如水母等咬過之後,有些人皮膚可以出現潰爛化膿等,遇到這種情況,趕緊上岸用沙子擦一下,千萬不要隨便用淡水沖洗,否則易引起擴散。
進入山區、草地、森林處遊玩時,往往蚊蟲較多,易引起丘疹、蕁麻疹等皮膚病,所以事先最好搽防蚊油。對花粉敏感者,需做好預防措施,遊玩時最好處於逆風處,避免處在順風位置,以減少花粉附身。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塑料杯危害多 白領用塑料杯喝水更要小心
塑料杯是很多白領的首選,夏天人們飲水量增大,塑料杯的使用頻率也就更高,但使用塑料杯喝水的危害你知道嗎?
1、塑料杯受熱後會析出一些化學物質。
雖然塑料表面看似光滑,但實際上有許多空隙,易藏污納垢。而辦公室里,人們對杯子的清洗大多只有用清水沖,杯子得不到徹底清洗和消毒。
2、塑料杯還極易滋生細菌。
杯子受到電腦、機箱等靜電的影響,會吸附更多的灰塵、細菌、病菌,久了會影響健康。專家建議,最好給杯子配個蓋兒,並且不要靠近電腦等電器,平時還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開窗通風,讓灰塵隨風而去。
3、塑料太空杯、豆漿機危害最大
專家說,塑料瓶中最有大問題的是太空杯,很多人用太空杯沏茶,溫度高,雙酚A容易釋出,「實際上也應該關注太空杯,這很危險。」至於飲用水桶、礦泉水桶、礦泉水瓶等這些常溫使用的塑料製品則不必擔心,他指出,這些飲用水瓶一般不需要用到雙酚A,而且多數是在常溫下使用。「過於透明的礦泉水瓶也要注意,很可能也會含雙酚A」,如果礦泉水瓶像玻璃一樣透明,就要注意了。
他還提醒,一些透明的豆漿機材質也是PC料,可能含雙酚A,有些豆漿機還是可以蒸煮,釋出量比較大。所以建議用不鏽鋼材質的豆漿機。至於塑料飯盒、筷子、勺子等產品,一般不含雙酚A。在金屬罐頭內層有一層塗料,也會用到雙酚A,所以不能直接將金屬罐頭加熱食用,要在常溫下食用,或者把罐頭的東西倒出來加熱。
PC中殘留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因此,不應以PC水瓶盛熱水,以免增加雙酚A釋放的速度及濃度。專家表示,如果家長已經為孩子或自己購買了編號為7的塑料用品,可以在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蘇打粉加溫水清洗,在室溫中自然烘乾。因為雙酚A會在第一次使用與長期使用時釋出較多。此後在使用時勿加熱,不用洗碗機、烘碗機清洗,不要在陽光下直射。
4、塑料飯盒不可加熱
塑料飯盒、筷子、勺子等產品,一般不含雙酚A。專家表示,在金屬罐頭內層有一層塗料,也會用到雙酚A,所以不能直接將金屬罐頭加熱食用,要在常溫下食用,或者把罐頭的東西倒出來加熱。
5、清潔有方可防毒
PC中殘留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因此,不應以PC水瓶盛熱水,以免增加雙酚A釋放的速度及濃度。專家表示,如果家長已經為孩子或自己購買了編號為7的塑料用品,可以在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蘇打粉加溫水清洗,在室溫中自然烘乾。因為雙酚A會在第一次使用與長期使用時釋出較多。此後在使用時勿加熱,不用洗碗機、烘碗機清洗,不要在陽光下直射。
早上不宜吃玉米?吃粗糧注意事項你知道多少
「多吃點粗糧對身體好」,已是人人皆知的健康理念。但科學的食用方法也很重要,一旦吃不對,反而會損傷身體健康。
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有利於保障消化系統正常運轉。它與可溶性纖維協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裡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後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醫學研究還表明,纖維素有助於抵抗胃癌、腸癌、乳腺癌、潰瘍性腸炎等多種疾病。但是對於粗糧,我們既要多吃,又不宜吃多,因為過食粗糧也有壞處。
對多數人而言,每天攝入的粗糧,占到主食的1/2—2/3即可。按照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能量攝入越高,膳食纖維的需求量也就越高,以促進腸道代謝產物排出體外。像上班族、老年人等中低能量攝入人群,每天應該吃25克左右的膳食纖維。活動量大、脂肪攝入多的人,35克左右就可以。
哪些人不適合吃粗糧
1、缺鈣、鐵等元素的人群
因為粗糧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纖維,會結合形成沉澱,阻礙機體對礦物質的吸收。
2、患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群
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或是胃潰瘍,進食大量粗糧易引起靜脈破裂出血和潰瘍出血。
3、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如果長期每天攝入的纖維素超過50克,會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4、體力活動比較重的人群
粗糧營養價值低、供能少,對於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而言營養提供不足。
5、生長發育期青少年
由於生長發育對營養素和能量的特殊需求以及對於激素水平的生理要求,粗糧不僅阻礙膽固醇吸收和其轉化成激素,也妨礙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6、老年人和小孩
因為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減退,而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消化大量的食物纖維對於胃腸是很大的負擔。而且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率比較低,不利於小孩的生長發育。
7、胃腸功能差的人群
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纖維對胃腸是很大的負擔。
吃粗糧注意事項:
頓頓飯大多吃粗糧
有些人聽說吃粗糧好,就很少吃米飯和白面。但粗糧雖好也要適量,以免加重胃腸負擔。此外,還要講究粗細搭配。專家建議,可以在做主食時混入粗糧,比如蒸米飯時加點小米、糙米、綠豆或紅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麥,磨豆漿時加一把紫米等,這樣吃起來口感也更好。早中晚吃粗糧最好有所區別,比如早上喝粗糧豆漿或粗糧粥,中午吃「粗細搭配」的主食,晚上可以吃點好消化的粗糧粥。
很多人覺得,吃粗糧就是為了更健康,所以往往只搭配素菜,以為這樣攝入的脂肪少,會好上加好,其實不然,粗糧最好的搭檔是肉類和蛋類。
早上不宜吃窩頭等粗糙食物
由於胃腸尚未完全甦醒,早上吃粗糧會影響消化吸收,但可以喝水分高、潤滑作用強的粗糧飲品。中午時,人的消化功能最旺盛,可以多吃點粗糧,如豆子、紅薯、玉米等。
吃的品種過於單一
人們最常吃的粗糧是小米、玉米和紅薯,但長期只吃這幾種會影響營養均衡。專家建議,製作粗糧食品要儘可能將多種食材混合烹調。比如,玉米、小米、大豆單獨食用,就不如將它們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可以使蛋白質起到互補作用,營養價值也更高。
由於粗糧質地粗糙,難以下咽,所以很多人會在粗糧食品中加入很多糖、油和澱粉來改善口感。尤其是餐館和超市中製作的粗糧食品,常用油煎,或用食用鹼、泡打粉製造出多孔效果,用精白麵粉和澱粉來加強細膩感,用糖來改善口味,這樣的加工方法會讓粗糧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不分人群、體質吃
老人和兒童的胃腸功能較弱,不要一次吃太多粗糧,最好粗糧「細做」。熬粥是最方便的形式,可將小米和大米一起煮成粥;小米麵煎餅、小米麵饅頭也是不錯的選擇。
11種花草擺在房裡當心中毒 鬱金香可致脫髮
很多人喜歡在自己的臥室內養一些鮮花來進行裝飾,增加美感,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養花不但使臥室漂亮,還能淨化空氣,對身體大有好處。不少人還不知道花不是亂養的,有很多花是對身體有害的,不但無宜,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便秘也是一種病?便秘常見誤區你有沒有犯?
據估算,中國約有超過七千萬的女性飽受慢性便秘帶來的困擾,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4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