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茶飲PK潤喉糖:是糖還是藥?

一到春天,很多人就咳嗽不止,嗓子發乾。最近一項網絡調查顯示,遇到嗓子干癢一部分人會選擇吃潤喉糖,更有人幾乎一天24小時含著潤喉糖。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朱欣佚副主任醫師表示,潤喉糖,作用有限,長時間含潤喉糖有害無益。

是糖還是藥?

有網友表示吃了潤喉糖嗓子舒服了,那麼潤喉糖真能解決嗓子干癢的問題嗎?它究竟是藥還是糖呢?對此,朱欣佚指出,潤喉糖其實屬於食品,本質上是一種糖,只能暫時緩解嗓子不適,治療效果很有限,更談不上徹底治療了。老百姓在藥店和超市中購買的潤喉糖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屬於保健食品,含有一定的藥物成分如冰片、薄荷等,吃了以後會促進黏液分泌,將痰液稀化後容易咳出來,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咽炎、咽喉疼痛,具有保健功能;另一類屬於硬質糖果,其中的藥物成分很少,療效自然微乎其微。

有些人不能吃潤喉糖

朱欣佚告訴記者,潤喉糖中添加的中藥成分多為寒涼藥物,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潤喉糖本質上是一種糖,會增加能量,糖尿病人也不宜多吃。含有冰片、抗生素和碘的潤喉糖多吃了會導致口腔乾燥、口腔潰瘍等,對碘過敏的人更要慎用含碘潤喉糖。

另外,咽喉腫痛是上火的表現,中醫將上火分為實火與虛火,虛火的人也不宜服用寒涼藥物,因此咽喉不適最好找專科醫生看看,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合適的藥物,不要盲目吃潤喉糖耽誤了治療。

還有一些人總感覺嗓子有異物不舒服,像有塊肉卡在那兒,咯又咯不出來,到醫院檢查只是輕微的炎症,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身體處於違和期,精神緊張、壓力大所致,類似於神經官能症。像這樣的患者吃潤喉糖是沒有用的,最好是放鬆心情,排解壓力,儘量忽略嗓子「異物感」,症狀就會逐漸好轉。

中醫茶飲巧治嗓子干癢

針對嗓子干癢,朱欣佚特別推薦一款中醫茶飲,即用幾味中藥泡水喝。金銀花5克,麥冬5克,桔梗3克,生甘草2~3克,胖大海和藏青果各2~3克,滾開水泡飲,隨喝隨兌,也可加水一起稍微燒開之後飲用,長期飲用對嗓子干癢、慢性咽炎的療效好。脾胃虛寒的人還是不宜多飲。

專家提醒嗓子干癢的人儘量戒菸,霧霾天外出戴口罩捂住口鼻,注意不要受涼,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平時講話多的人如教師可以像歌手和播音員一樣練習丹田發生,減輕嗓子的負擔。

點評清嗓誤區

誤區一:不停清嗓子

整天使勁咳嗽清嗓子會讓空氣刺激咽喉壁黏膜,嗓子會變的更干,對喉壁也會造成傷害,不利於恢復。

誤區二:猛咽口水狂喝水

咽口水的瞬間嗓子會稍感舒服一些,但之後嗓子會變的更干更不舒服。一天到晚不停地喝水來緩解嗓子干癢會減少唾液分泌量,讓嗓子變的更干。

誤區三:吃雪梨

梨、川貝和百合都偏涼性,嗓子干癢的人吃一些會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經常腹痛、拉肚子的人脾胃不好,不宜多吃。吃了兩三天若還不見好,最好去醫院找醫生看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生病不用吃藥 身體4種小毛病按摩就好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腹痛開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約經6—8小時或十多小時後,腹痛部位逐漸下移,最後固定於右下腹部。當闌尾炎發作時可按壓「闌尾穴」以緩解疼痛。「闌尾穴」位於小腿前側,膝關節髕骨下緣向下五個拇指寬,小腿骨外側一中指寬。

落枕

落枕多因夜間睡姿不當或頸部受風寒所引起。患者經常是一覺醒來發現脖子酸痛,不能轉動。這時,只要按摩特定的「落枕穴」,就能緩解疼痛。「落枕穴」位於手背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向上半個拇指寬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側面用力來回按壓。

閃腰

閃腰在醫學上稱為急性腰扭傷,多由用力過猛、超限活動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軟組織受損所致。閃腰時可按摩「腰痛點」,非常顯效。「腰痛點」位於手背食指與中指之間以及無名指與小指之間,手腕橫紋與掌指關節的中點,一側兩穴,左右共四穴。腰扭傷後可交替按壓這四個穴位。

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的典型表現是進食油膩食物後,右上腹絞痛,陣發性加重,常伴有右肩背疼、噁心、嘔吐、發熱寒戰等,嚴重時全身黃疸。這時可按壓「膽囊」穴止疼。在小腿外側膝關節下方可以摸到一個突起,此處下方的凹陷處再向下兩個拇指寬的地方就是「膽囊」穴。

急性闌尾炎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腹痛開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劍突下或臍周圍,約經6—8小時或十多小時後,腹痛部位逐漸下移,最後固定於右下腹部。腹痛固定後,原來初發部位的疼痛可明顯減輕,甚至消失。當闌尾炎發作時可按壓「闌尾穴」以緩解疼痛。「闌尾穴」位於小腿前側,膝關節髕骨下緣向下五個拇指寬,小腿骨外側一中指寬。

按湧泉穴

動作要領:將左腳放到右膝上,右拇指按壓左湧泉穴,雙腳輪換各按摩5分鐘以上,以搓熱為好。

取穴方法:五個足趾背屈曲,足底掌心前面(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處)正中之凹陷處。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防治各種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便秘等病效果較明顯。「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湧泉穴是身體要穴之一。

按合谷穴

動作要領:一手拇指張開,虎口拉開,另一手拇指按壓穴位進行揉按,兩手交換按壓1~2分鐘。

取穴方法:拇、食指張開,使虎口拉緊,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壓在虎口上,拇指關節前彎曲,拇指尖所指凹陷處即是穴位。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具有通經鎮痛、解表清熱、開竅醒神、熄風之功效。主治頭面五官疾病,治牙痛有特效。

叩勞宮穴

動作要領:一手握拳以曲骨處叩擊另一手的勞宮16次,再換手叩16次。

取穴方法: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指輕壓掌心,中指與無名指兩指間即是穴位。

作用:按摩此養生穴位清熱瀉火,開竅醒神,能除心煩,治心火過盛引起的口腔潰瘍,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

古人五大中醫養氣法 少思慮養心氣

中醫認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莊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人活一口氣」、「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等,都是在強調「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氣」的生成複雜,來源不一,分類多端。其功能有五:推動、溫煦、固攝、防禦和氣化。「氣」之為病有氣虛、氣鬱、氣滯、氣阻等,心氣虛、肺氣虛,肝鬱氣滯、肺氣阻塞等臨床常見。《靈樞·口問》對氣虛的症狀進行過描述:「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

鑑於「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中醫養生保健總以養氣為首務。清代醫家黃凱鈞在《友漁齋醫話》中提出的「養氣訓」,對養氣的方法進行了概括總結。

一少思慮養心氣

心氣泛指心的功能活動,現代也可特指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功能。心氣不足,會導致一系列病症。《靈樞·天年》:「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人之思慮最易耗傷心氣。《靈樞·本神》:「心憷惕思慮則傷神」。《靈樞·口問》:「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憷惕思慮、喜樂無極、悲哀憂愁、恐懼不解等情志因素首先影響心,而後引發相關臟腑的病變。

二莫嗔怒養肝氣

嗔怒是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通常在自尊或受到威脅或損害時出現。嗔怒易導致兩肋脹痛、胸悶不舒,並常見消化機能紊亂或女性月經不調等症狀,嚴重的還會使血壓升高甚則猝死,此即《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所謂:「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苑於上,使人薄厥」。可見,保持心態的寧靜與平衡非常重要。

三薄滋味養胃氣

胃氣泛指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胃氣充足是機體健康的標誌。中醫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更明確提出「人以胃氣為本」。不禁口腹之慾,恣食肥甘厚味最易損傷胃氣,《素問·痹論》概括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四少言語養肺氣

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肺氣不足以咳嗽、乏力、畏風、自汗、易感等最為常見。除疾病因素外,話多語稠易耗損肺氣。中醫謂「多言耗氣」。孫思邈也告誡「莫多言」、「多言則氣乏」;宜「少語」,少語氣得充養,不致無謂耗散。

五節房室養腎氣

腎氣指腎的功能活動,主要表現在生殖、生長和發育等方面。中醫認為「房勞傷腎」,主張節制性生活,寡慾葆精,精足、氣充、血旺,人體自然健康。

「養氣訓」文字淺顯,通俗易懂,讀者倘能體會其中蘊含的微言大義,即可達到黃凱鈞所說的「人能留心五養,長壽永年無難也」的境地。

調理過敏體質按六個穴位很有效

迎香——迎香位於人體的面部,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的鼻唇溝中,是足陽明胃經上的一個腧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匯穴,按揉迎香可以疏通經脈,使氣機通暢,從而緩解過敏性鼻炎引起的各種症狀。

牢記身體五大救急穴 頸部僵硬按肩井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生活質量提高,對於健康也逐漸開始關注,有些人平常也都十分注意養生,對於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都儘量改善,雖說這些都是小事情,但是對於身體來說卻起著大作用。除了這些,大家對於按摩穴位保健應該也都不陌生,在每個人的身體上都有一些比較重要的穴位,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不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