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醬油都被認為是一種健康的調料,它含有的大豆蛋白屬於純植物蛋白,其含有的胺基酸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醬油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鐵和鋅,而有害健康的飽和脂肪酸以及膽固醇的含量卻為零。而且,醬油在亞洲國家的流行度遠遠超過歐美國家。與此巧合的是,亞洲國家女性乳腺癌以及心臟病的比例遠遠低於歐美國家。有些西方研究人員將其歸功於醬油、豆腐、豆漿以及其他一些豆類食品在亞洲的普遍接受度。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過量食用醬油會對腎臟造成負擔,導致雌激素水平升高以及皮膚色素沉澱。那麼,醬油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樣的?
1、關於心臟病
問題:多攝入醬油能降低膽固醇,並能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嗎?
醫生答疑:早在1999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就宣布,醬油中的大豆蛋白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此前的實驗結果顯示,每日攝入25克大豆蛋白的人,其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水平相應較低。當低密度脂蛋白過量時,它攜帶的膽固醇便積存在動脈壁上,時間一長容易引起動脈硬化。
然而,這一結論下得似乎為時過早。2004年,美國營養學會教授Alice H. Lichtenstein在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之後,更正了醬油與血脂水平之間的關係。醬油只是一種調料,每日攝入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其中的大豆蛋白並不能幫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應該說,醬油有些益處,但不要對其寄予太多希望。」這樣評價,對醬油也許更為客觀。醬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的生成,進而防止動脈硬化過早出現。「用醬油替代鹽,做出來的菜儘管顏色並不好看,但是至少要健康許多。」Lichtenstein說。
2、關於乳腺癌
問題:多攝入醬油有助於抵抗乳腺癌嗎?
醫生答疑:研究顯示,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數量,只相當於歐美白種人的1/3~1/2。有些醫生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亞洲國家的人攝入醬油以及其他大豆類食物數量遠遠高於歐美國家。同時也有學者認為,環境、基因以及飲食習慣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乳腺癌發病的比例。
營養學界有一些不同的聲音:醬油會促使乳腺癌細胞發展。在小白鼠實驗中,醬油中的異黃酮(醬油所含有的大豆蛋白中包含的類雌激素分子)會加速白鼠身上乳腺腫瘤的生長,導致癌症病情惡化。不過,由於實驗中給白鼠注射的異黃酮量遠遠超過人類正常攝入量,因此很多專家並不認為這種論斷有實際價值。
「醬油中含有的大豆蛋白實際上是一種很弱的雌激素,只要保持正常飲食,醬油是不會導致乳腺癌的滋生的。」Vanderbilt大學的醫學專家們曾經專門針對中國女性做過一個追蹤性調查。調查顯示,在女性月經來潮的最初幾年攝入醬油以及其他大豆製品數量較高的女性,在成年之後,其患有乳腺癌的幾率反而比較低。
專家提醒,除非諮詢過專業醫師,否則不要隨便攝入大豆蛋白營養藥物,有很多女性的身體對異黃酮非常敏感,過量攝入很容易引發病變。
${FDPageBreak}
3、關於更年期
問題:多攝入醬油能夠幫助身體抵禦潮熱、盜汗、頭疼以及其他一些由於更年期而引發的症狀嗎?
醫生答疑:當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現更年期症狀時,使用激素替代療法(HRT)就可以治療更年期症狀。但在兩年前,一項世界範圍內的研究顯示,HRT會增加女性患心臟病和乳腺癌的風險。
有些女性反映,她們在適當地用醬油取代食鹽之後,一天內出現潮熱的次數由八次減少到五次,顯然,醬油以及其他一些大豆製品,其作用都比不上HRT。這是由於醬油中所含有的大豆異黃酮量較小,類雌激素物質能量較為微弱。不過,也因此有專家提出:醬油可以被看作是安全緩解更年期症狀的食物。
然而,有一些專家仍然在質疑大豆異黃酮的藥用效果,包括其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安全(畢竟攝入過量還是有引發乳腺癌的風險)。因此,如果你想追求的是緩解更年期症狀的效果,醬油顯然並不是一把「好手」。
4、關於色素沉澱
問題:多攝入醬油會讓我變成「包公」嗎?
醫生答疑:攝入醬油會使皮膚變黑,身上有傷更不能吃醬油,否則會留下難看的疤痕……這些說法都不科學。
皮膚的顏色除種族遺傳外,主要由黑色素決定。黑色素多,皮膚就黑,反之就白一些。有多種因素能導致色素沉著,如日光、紫外線的照射;女性生理期間分泌的如雌激素、孕激素等也能促進黑色素的合成。另外,人吃多了一些極易感光的食物如芹菜、芒果等,經日光照射易產生斑點或臉色發黃。而醬油是以大豆為原料發酵而製成的調味品,食後經消化形成胺基酸、碳水化合物、無機鹽、水等物質,它們不具備增加光敏感的功能,也不合成某些激素,醬油中的色素物質不會直接轉移到皮膚中,因此對黑色素細胞的合成等並不起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季要常為家中植物「洗澡」
檢查蟲害:檢查植物的莖部及葉片下是否有害蟲及蟲卵。這些初移植物應該與其他盆栽植物分開擺放1個月時間,以防止可能發生的交叉感染。一旦發現害蟲,應該立即使用殺蟲劑處理。
給植物洗個澡:給植物「洗澡」(即用軟管或者淋浴噴頭沖洗植物)可以除掉很多害蟲。深秋時節給植物洗澡,還可以除去葉片上的灰塵。注意沖洗過程不宜過猛,以免傷害枝葉。同時還應該注意不要讓植物在沖洗過程中發生擦傷。
該換盆時才換盆:除非盆栽植物根生滿盆無地伸展,否則不需要換盆。換盆最好選擇初春季節。同時注意要視情況在換盆之前先澆一次透水,待盆土乾濕適度時再換盆。
保持濕度:過熱、乾燥的空氣對盆栽植物不利,而且容易使蜘蛛蟎更活躍。
保持盆栽植物濕度,不妨採取這些措施:
(1)使用增濕劑;
(2)將植物放在同一處;
(3)將植物擺放在盛水和卵石的托盤上(水不宜淹沒卵石)。
整理植物別剪枝:眼下修剪盆栽植物不利於其進入休眠狀態。可以除去枯死的枝葉,但是在晚冬季節之前最好不要剪枝。
高血壓的食療保健有妙方
在高血壓的已知發病因素中,除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包括飲食等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合理的飲食營養,是防止高血壓的重要部分,也是簡單易推廣的好辦法,下面談談飲食方面的保健:
(一)限制鈉鹽。科學家們已證實鈉離子(食鹽的成分NaCl)與高血壓的發病密切相關,所以控制食鹽的攝入能防治高血壓病,一般主張每日用鹽控制在5克以下,最好是3克,即食物中有輕度鹹味(俗稱口味輕)即可。
如果有耳鳴、眩暈、浮腫的高血壓病人,食鹽應嚴格控制,每日限制在2克以下,或不用食鹽,用10cc醬油代替(1湯匙為15cc)。
限制含鈉多的食品,如醃熏食品(包括鹹肉、鹹魚、鹹菜、醬菜等)和味精含鈉高的調料,及加鹼或發酵粉、小蘇打製成的麵食、糕點等。
(二)選用優質的蛋白質食物。可適當吃些魚(烹調方法:有清蒸魚、紅燒魚、魚湯、糖醋魚、溜魚片等)和大豆及其豆製品(如:豆腐、腐乾、豆腐皮等)。
經動物實驗證實,魚類蛋白質含豐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響血壓的調節作用,使尿內鈉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鈉鹽對血壓的影響,可預防中風。同時魚類的脂肪,含高級多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能預防血栓形成。
大豆是植物蛋白質,對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雖無降壓作用,但也有防止中風和降血膽固醇的作用。所以有人主張高血壓病人的飲食中要有一定數量的動物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為好。
${FDPageBreak}
(三)多選用含鉀、鎂、碘和鋅高的食物。因為這類微量元素,有降壓和保護心臟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功能。
含鉀高的食物:柑橘、蘋果、杏、紅棗、葡萄、花椰菜、大豆、黑豆、菠菜、土豆等。家禽類、魚和瘦肉含鉀量也高。
含鎂高的食物:各種干豆類及鮮豆、莧菜、桂圓、豆芽等。
含碘高的食物:海產品類、海帶、紫菜等。
含鋅高的食物:瘦牛肉、瘦豬肉、黃魚、花生、荔枝等。其它穀類的原糧含鋅也高,但含植酸高,要經發酵製作後,才可以吸收利用(象蒸玉米面饅頭、蒸發糕、江米酒、芝麻醬等可以食用。)
另外要注意,每日要飲適量溫開水(最好清晨喝一杯白開水),有調節血液黏度的作用,可以淨化血液,又能通大便。同時應注意「平衡膳食」,即成酸或成鹼的食物都應有(葷素搭配)。其次主食中最好粗細糧相結合。
飲食制度方面:要有規律性,食勿過飽,晚餐飲食要清淡易於消化。不飲酒,不吸菸。心情要輕鬆愉快。
其他方面:像深色葉菜含大量維生素A、B、C及微量元素鈣、鎂。又如:水果及黃瓜、西紅柿等可以生吃,可用於降體重膳食,對高血壓病人有好處。
總之,高血壓病人的飲食,應是低鹽,有適量蛋白質,有豐富維生素,低膽固醇及適量微量元素等。
白芨:「入肺止血」之要藥
白芨亦名白及,為蘭科植物白芨的乾燥塊莖。其性微寒(一說性平),味苦、甘、澀,歸肺、肝、胃經。功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殺蟲斂瘡,主治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癰腫毒、手足皸裂、肺癰等症。《本草綱目》言白芨乃「入肺止血」之要藥。
手機細菌超過馬桶坐墊!如何健康用手機
我們幾乎每天都要用到手機,打電話,傳信息,晚上還有人開著手機睡覺。手機儼然是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然而您知道嗎?手機細菌超過馬桶坐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