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歷史及發展

刮痧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確切的發明年代及發明人,難以考證。刮痧是砭石療法或刺絡療法的一種,長期以來流傳於民間,薪火相傳,沿用不廢。

相傳在遠古時期,人類在發明火的時候,在用火取暖時發現火在烤到身體的某些部位時,會很舒服。後來人類又發現當石頭被烘烤熱了刺激身體時,可以治療風濕、腫毒(以前的人類都居住在原始的山洞中,很容易患風濕、腫毒)。再後來人類又發現用砭石烤熱後來刺破膿腫。漸漸地,當時的人類就覺得用熱的石頭可以治癒一些疾病。這就是「刮痧」治病的雛形。

到了青銅器時代,人們發明了冶金技術,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可以冶煉出鐵。鐵比砭石更加精細。當時的人類把鐵製作成像現代人用的針。隨著針灸經絡理論的發展,在民間開始流傳用邊沿鈍滑的銅錢、湯匙、瓷杯蓋、錢幣、玉器、紐扣等器具,在皮膚表面相關經絡部位反覆刮動,直到皮下出現紅色或紫色瘀斑,來達到開泄腠理,祛邪外出調理痧症的方法。在不斷的實踐中,被演繹成一種自然療法—刮痧健康療法。

較早有文字記載刮痧的,是元代醫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醫得效方》。「痧」字從「沙」衍變而來。最早「沙」是指一種病證。刮痧使體內的痧毒,即體內的病理產物得以外排,從而達到治癒痧證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過的皮膚表面會出現紅色、紫紅色或暗青色的類似「沙」樣的斑點,人們逐漸將這種療法稱為「刮痧療法」。

宋代王裴《指述方瘴瘧論》稱之為「桃草子」。《保赤推拿法》記載:「刮者,醫指挨皮膚,略加力而下也。」它多用於治療痧症,即夏季外感中暑或濕熱溫瘧疫毒之疾,皮膚每每出現花紅斑點,亦稱「夏法」。元明以後,民間治療痧病的經驗引起醫學家的注意。如,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就對「攪腸沙」進行了記述:「心腹絞痛,冷汗出,脹悶欲絕,欲謂攪腸沙。」又如,楊清叟《仙傳外科秘方》、王肯堂《證治準繩》、虞博《醫學正傳》、龔廷腎《壽世保元》、張景岳《景岳全書》等均記載有關痧症及治痧的經驗。至清代,郭志邃撰寫了第一部刮痧專著《痧脹玉衡》,從痧的病源、流行、表現、分類、刮痧方法、工具以及綜合治療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例如,在治療方面指出:「背脊頸骨上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痧,用棉沙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痧,用食鹽以手擦之。」此後又有另一部刮痧專著—陸樂山的《養生鏡》問世。此二書成為能使刮痧躍為一門專科技術的基石。從此,清代論述痧病的專著日漸增多,有10多部,其他著作中記載刮痧醫術的則更多。

《痧脹玉衡》記載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症,用銅錢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腳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之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之痧,用食鹽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頭額和胸脅出現小出血點或小充血點,用紙捻或大個的燈草蘸上少量香油點燃, 然後用火頭直接粹到痧點上,火頭爆出一聲響即熄滅, 再點燃去粹燒其他痧點。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療法或放血療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擰、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現出血點,此法若用於治療痧症,則叫撮痧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保健刮痧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刮痧療法就是運用手指或各種邊緣光滑的工具,蘸上具有一定治療作用的刮痧介質,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反覆進行刮、擠、揪、刺、捏、拍、挑等手法,使皮膚表面出現瘀點、瘀斑或點狀出血,即所謂「出痧」,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治療方法簡便易學,器具簡單,操作方便,應用廣泛,安全可靠,療效顯著,一直流傳和應用於民間, 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刮痧的作用和方法

刮痧具有活血通絡、調整陰陽、排出毒素、自體溶血等作用。刮痧時需要用刮痧板(石器、陶器、苧麻、硬幣、木器板)潤滑劑(冬青膏、麻油、雞蛋清、蔥薑汁、白酒、薄荷水、滑石粉)。手法有補法、瀉法和平補平瀉法。

刮痧時患者可採用仰臥位、俯臥位、側臥位、俯伏坐位、仰靠坐位。

具體可分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放痧法。刮痧法有直接刮法和間接刮法;撮痧法根據不同的指法和力度可分為扯法、挾法、擠法和抓法等;挑痧法是用針具在人體體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刺入皮下,挑斷纖維絲或擠出點滴瘀血,治療疾病的方法;放痧法又分為瀉血法和點刺法兩種。

刮痧注意事項

注意保暖 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應迴避風扇,不可直接吹刮拭部位。

刮痧順序 一般原則是先刮頭頸部、背腰部,再刮胸腹部,最後刮四肢和關節部。每個部位一般先刮陽經,後刮陰經;先刮拭身體左側,後刮拭身體右側。

刮痧方向 不要來回刮,原則上應由上而下,由內向外。面部由內向外刮,頭部由頭頂向周圍,項部由上向下,背腰部由上而下及由內向外,胸部由內向外,腹部由上而下, 四肢由上而下。應刮完一處之後,再刮另一處,不可無次序地刮拭。

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法進行刮痧,要有時間限制 每個部位的刮拭時間為3~5分鐘;用補刮手法刮拭每個部位的時間為5~10分鐘。通常一個患者,應選3~5個部位進行刮拭,對不出痧或出痧較少的患者,以皮膚出現痧點、紫斑即可,不可強求出痧。

結合體質體弱年邁、兒童及特別緊張怕痛的患者宜用補法刮拭,隨時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表情及全身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意外情況。

病情重、病灶深,但體質好或疼痛性疾病患者 刮痧宜用瀉法或平補平瀉法進行刮拭,病情輕、病灶淺、但體質較差的患者,宜用補法。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時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一般3~ 5次為1個療程。

凡肌肉豐滿處(如背部、臀部、胸部、腹部、四肢)宜用刮痧板的橫面( 薄面、厚面均可) 刮拭,對一些關節處、手足指(趾)部、頭面部等肌肉較少、凹凸較多處宜用刮痧板稜角進行刮拭。

刮痧禁忌

1。 重度心臟病、腎衰竭、肝硬化腹水者、全身重度水腫者,禁忌刮痧。

2。 大血管顯現處禁用重刮,可用稜角避開血管用點按輕手法刮拭,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水腫的患者,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拭,用輕手法。

3。 皮膚高度過敏、皮膚病,如皮膚上破損潰瘍、瘡癤、新鮮或未癒合的傷口及外傷骨折處禁刮。

4。 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及婦女的乳頭禁刮。

5。 眼睛、耳孔、鼻孔、舌、口唇五官處、前後二陰、臍窩(神闕穴) 處禁刮。

6。 醉酒、過飢、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禁刮拭以免出現暈刮現象。

7。 小兒囟門未閉合時,頭頸部禁用刮痧。

8。 對尿瀦留患者的小腹部慎用重力刮痧,以輕力揉按為準。

9。 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此外,刮拭完畢後,宜飲一杯開水,以利於排毒。

刮痧的適應範圍及禁忌

刮痧療法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方法簡單,療效顯著,操作也不是那麼繁瑣,但是有些禁忌和使用範圍在刮痧前還是要注意一下的,下面向大家介紹些刮痧的注意事項,讓大家刮出「真健康」。

刮痧療法的適應範圍

刮痧療法適用於內外婦兒各科疾病,應用範圍比較廣泛。治療的主要病證有:感冒咳嗽、體虛易感、自汗盜汗、發熱中暑、頭暈頭痛、納差不寐、牙痛口瘡、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子宮脫垂、關節腫痛、跌打損傷、小兒厭食、遺尿流涎等。尤其是對於一些常見病有其獨特的治療作用。

刮痧療法的禁忌

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

凡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症都不宜用此種療法;大病初癒、重病、氣虛血虧及飽食、飢餓狀態下也不宜刮痧。

祛病刮痧有禁忌

刮痧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是一種既保健又可治療疾病的中醫療法。

中醫刮痧的謹慎

刮痧療法簡便易行,副作用小,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方便省事,療效也比較明顯,尤其是服藥困難的患者或不能採用其它治療方法時,更能發揮它獨到的優勢,是很多人選擇的保健與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有些禁忌還是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