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秋進補養生,清補為上。
建議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的食物或藥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後遺症」,並調理脾胃功能,為仲、晚秋乃至冬季進補奠定基礎。如潤肺生津的木耳、補而不滯的山藥、潤腸養發的芝麻、清心潤肺的百合等。
2、仲秋進補養生,和中為要。
所謂「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熱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間應協調和諧。另外,飲食應走中庸之道,如飲食時間、饑飽、寒熱等要適當,飲食要定時,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飲食量不能忽多忽少。
3、晚秋進補養生,益氣散寒。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說陣陣北風陣陣寒,因肺主氣,又為嬌髒,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虛,故養生時應注意吃些益氣散寒的食品。在加強營養,增加食物熱量的同時,要注意少食性味寒涼的食品,並忌生冷。為預防冬季呼吸系統疾病的產生,除選用具有補肺益氣功效的食物外,還可用1~3個核桃肉與1~3片生薑同嚼服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季養生進補的飲食要領是怎樣的?
冬季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 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可選食: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蔔、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 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補佳品。
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參酒或黃芪酒1小杯,可防風禦寒活血。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燉母雞、精肉、蹄筋,常飲牛奶、豆漿等,可增強體質。將牛肉適量切小塊,加黃酒、蔥、姜、用砂鍋燉爛,食肉喝湯,有益氣止渴、強筋壯骨、滋養脾胃功效。
陽氣不足的老人,可將羊肉與蘿蔔同煮,然後去掉蘿蔔(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膻腥味),加肉蓯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飲湯,有 興陽溫運之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 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肝臟排毒不好的症狀
肝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而肝臟排毒是各種毒素經過肝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後,轉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的過程。肝臟排毒時間在晚上11點至凌晨3點。
肝臟排毒不好的症狀和表現
症狀1:全身倦怠感日趨嚴重。症狀2:食欲不振,有噁心感覺。症狀3:持續性微熱,或發惡寒。症狀4: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症狀5:酒量突然減少。症狀6:臉色晦暗失去光澤。症狀7:尿液變為啤酒色。症狀8:頭昏耳鳴。
肝臟不好的症狀主要有:食慾下降、噁心、厭油膩等消化問題;代謝異常,出現黃疸症狀;膽汁分泌異常會感覺乏力、不思飲食;缺乏維生素,皮膚乾燥、長痘痘,浮腫等;肝血不足,眼睛會感覺乾澀、模糊;肝氣不舒容易生氣,惱怒。
便秘:排便是人體排除廢物及毒素的最重要途徑,通常每天排便一次。如果排便不規律,或者有便秘的情況,甚至排便間隔時間多於3天,則說明你的腸道內留有宿便。糞便留在腸道內,有害物質被再次吸收,可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腸胃不適、腹部脹滿、口苦、肛門排氣多等表現,甚至可誘髮結腸癌。
口臭:口臭是指口內出氣臭穢的一種症狀,多由肺、脾、胃積熱或食積不化所致,這些東西長期淤積在體內就變成了毒素。貪食辛辣食物或暴飲暴食,疲勞過度,虛火鬱結,或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齲齒以及消化系統疾病都可以引起口氣不清爽。
黃褐斑:中醫認為,黃褐斑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陰陽失衡等相互關聯,並且與肝鬱、脾虛、腎虛密不可分,這三種因素都會導致毒素淤積出現黃褐斑。
痤瘡:痤瘡與排毒更是密切相關,痤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毛孔堵塞,毛囊裡面的油脂排不出來,越積越多最後就形成了痤瘡。
面色發暗:肺臟是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都會將空氣中漂浮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帶入肺臟。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
冬季進補吃什麼 首選七道家常菜
將排骨剁塊洗淨焯去血水,冬瓜去皮洗淨切方塊,香菇洗淨,炒鍋倒油爆香蔥姜大料,放入排骨翻炒片刻。加入適量的料酒和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燉1小時。再倒入香菇和冬瓜燉30分鐘,最後加少許鹽、少許雞精調味即可。
最適合冬季進補的8種食物 你吃了嗎?
白蘿蔔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蔔中維生素A、C的含量特別豐富,生吃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氣的功效;熟食則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