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手冊:如何應對高溫酷熱
進入盛夏,高溫容易使人體出現種種不適,如不想吃飯,心跳加快等。省中醫院副院長馮五金、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高繼寧表示,這些都是人體代謝和生理狀況對高溫環境的應激反應。在通風不良、身體疲勞、飲水過少和接受日光長時間照射等情況下,這些中暑情況更容易發生。本報特結合專家觀點,為讀者準備防暑手冊,希望大家度過一個健康清涼的夏天。
預防五類常見病
熱感冒
病因:天熱抵抗力下降、環境溫差較大。
預防對策:忌受熱後讓身體「快速冷卻」。比如,大汗淋漓歸來後,最好先以風扇降溫,待體溫下降後再開空調。
熱中風
病因:身體脫水導致血液黏稠,使輸向大腦的血液受阻變緩。
預防對策:具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是此病預防的重點對象。儘管天氣悶熱,還是要作息規律,不要熬夜,一般來說,高危病人出現頭昏頭痛、半身麻木酸軟、頻頻打哈欠等現象都是中風的前兆。
感染性腹瀉
症狀:發病開始主要是腹瀉,常伴有痙攣性疼痛。不久將會轉化成水樣便或黃色稀便,慢慢發展為便血和腸出血,最後可能會轉成尿毒症等。
預防建議:出血性大腸菌感染主要是飲食不衛生導致的,大腸菌喜歡在低溫下繁殖,平時冰箱也會給病菌提供生存環境,所以冰箱裡久置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細菌性痢疾
症狀:潛伏期多數為1—2天,典型表現為急性發熱,有陣發性腹痛,腹瀉時有黏液或膿血便,有明顯的肛門下墜感。
預防建議:一般應立即口服補充液體,以免脫水,明顯脫水者應靜脈補液。
胃腸炎
症狀:急性胃腸炎常伴有發熱、嘔吐、稀水樣便,少數有黏液膿血便;傷寒型腸炎症狀類似傷寒,患者會持續發熱。
預防建議:飲食規律平衡,不吃或少吃生冷。尤其是嬰幼兒及年老體弱者,切不可因為天熱食欲不振而馬虎飲食,可以針對自己腸胃的情況,熬一些健脾養腸胃的粥來維持身體酸鹼平衡,增強抵抗力。
${FDPageBreak}
防暑手冊:飲食調理很重要
飲食調理很重要
多喝粥助消暑
中醫專家認為,夏天脾胃虛弱,飲食量應該比冬天少一些,建議食量大的年輕人可採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減輕腸胃負擔。
炎熱的天氣使人的食慾普遍受影響,這時,清淡、水分高又富含維生素的菜粥是很好的選擇。粥類食品易於消化,既能幫助補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還能快速補充身體所需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在做粥時,加入豆類(如綠豆、黑豆)、雜糧(如薏米、燕麥)、果蔬(如西瓜皮、苦瓜)、藥材(如荷葉、金銀花、蓮子)等,能加強粥的保健效果,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同步進行。
吃飯前來點湯
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在進餐前先喝點熱湯,能夠解除因飲水中樞興奮而引起的攝食中樞的抑制,菜湯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助於促進食慾。比如冬瓜湯、蘿蔔湯、西紅柿湯都可以,既有鹽分,又補充了一定的維生素和水分,還沒有過多的油脂攝入。適當吃些辛味食物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裡說:「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是說在夏天儘管天氣熱,但人們也不可吃太多苦味的食物。苦多則助心火,為了防止肺氣受傷,還要多吃點辛味食物,以補肺氣。蔥、姜、蒜、韭、椒等,都是補益肺氣的良佳蔬菜。很多人主張夏天要吃大蒜,就是因為大蒜性質辛溫,它可以消肉疾、去骨毒,止嘔吐作用很強。夏天人們難免要吃點生冷、涼菜之類,只要吃的時候配上一點蒜,就可以佐治食物的寒性,防止胃腸疾病的發生。
${FDPageBreak}
防暑手冊: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醫生表示,從近日接診的中暑病例來看,多數患者都有在高溫下出行、暴曬的經歷。專家建議大家在盛夏出行時應合理安排時間,儘量避免在早上10時至下午4時之間出門。因為這段時間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肌膚的「殺傷力」最強,連續暴曬發生中暑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若是外出時間較長,還應帶上適量的水和飲料以及防暑藥品,如藿香正氣水、人丹、風油精等。當然,還應儘量避免口服避孕藥或其他一些具有光敏感作用的藥物,以免發生藥理反應。太陽底下暴曬的汽車內室、露天場地以及悶熱、空氣不流通的房間是容易發生中暑的高危地點,請大家儘量避開。
對於日光性皮炎患者和對紫外線比較敏感的人來說,正確選用防曬用品非常關鍵。防曬護膚品塗抹量應達到每平方厘米皮膚2毫克。如果塗抹量減半,其防光效果就會下降,這也是塗了防曬霜照樣被曬傷的原因。一般來說,以室內工作為主的人,宜選用SPF10左右的防曬護膚品。室外工作者宜使用SPF20左右的防曬護膚品。
對於在烈日下出行的長途司機來講,醫生特別提醒,不要長時間在車內開著空調睡覺。因為如果車輛在停止狀態下長時間開空調,會導致車內空氣難以對流,發動機運轉產生的一氧化碳可能聚集在車內,加之車內人員呼吸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時間長了可能造成輕微中毒,症狀多為頭暈、噁心,四肢乏力。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SOHO族須知的居家辦公風水
家居住宅風水側重於家人的健康、平安、吉祥;而與家居風水不同的企業風水則注重於興旺發達、財源廣進。因此,企業的地點、方位、構形等能夠直接影響到生意的興衰,其經營場所本身的風水環境更為重要,其企業外形構造格局是風水的基礎。
俗話說的好:「前窄後寬,富貴如山」,原因是攏氣、聚氣、氣場強,顧客感覺良好,自然會顧客盈門,但如果反之為「前寬後窄」,則難以聚財,原因是散氣格,現在也有不少的經營者,本來是小小的房子,擴成大門臉,虛張聲勢,熱鬧一陣,便冷清下去。切忌三角形構形更糟糕。
家庭公司的財位風水要注意
接著要看經營場所的朝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理想的氣場方位,所謂「吉向」,經營場所的朝向要和主人的吉向相一致,才能夠使吉向的信息「同步」、「共振」,運氣才能好起來。董易林老師結合多年實際經驗為大家談一下財運風水論……
野遊遇險該怎麼辦好?
●行前該做哪些功課?
詳細了解線路情況 制定出行備忘錄
行前一定要詳細了解欲穿越的線路,並根據出行時間、地理情況作出相應的準備。如遇突發惡劣天氣怎麼辦?中途出現身體不適怎麼辦?儘可能把會發生的各種狀況都想周全,並提前制定應對措施。例如,去小五台進行探險徒步,首先需要提前收集有關小五台山的資料、下載文章和地圖、提前與當地旅遊部門或最近村子的村長取得聯繫以便獲得支持、收集當地有用的電話號碼(如派出所、旅遊局、汽車站等)、了解當地的道路情況和車輛班次,並根據以上這些信息制定詳細的出行備忘錄(地圖、GPS自然不能少)。
又如:我們需要外出三天露營,需要穿越一條峽谷,那麼我們要考慮到我需要帶哪些裝備?我在峽谷里逗留多長時間?峽谷里有沒有防止山洪較高地勢的營地?這幾天有沒有降雨?只要我們做到未雨綢繆,就能防患於未然。
攜帶裝備前最好先列一個裝備清單
裝備哪些該帶,哪些不該帶,這是個問題。並不是帶得越多越好。好多人打背包時總是嫌裝得不夠,其實這是個誤區。物品的選擇要合理,在開始任何旅行或探險前先開個裝備清單。
攜帶何種衣物?春夏秋外出超過2天並野營,最好攜帶具有防水透氣功能的衝鋒衣褲、速乾衣褲。並攜帶兩雙登山鞋以防意外。
需要什麼樣的帳篷?四季帳或三季帳均可,要求雙層鋁杆防大雨的專業帳篷。
要何種睡袋?根據自己出行的路線、天氣情況及當地溫度來選擇適合的睡袋。秋天北京周邊建議用-10℃的睡袋。
如何選擇背包?2天以上需要65升—75升的專業背包,背負系統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來調整;最好攜帶登山手杖、防潮墊等。
隨身物品不能忘:手機是最快捷的求助工具,但應注意服務覆蓋範圍,在某些山嶺間特別是山谷內,往往沒有信號。還要注意節省手機電池。此外,還有地圖、指南針、水、食物、頭燈(手電筒)、備用電池、雨具、收音機、急救藥箱、哨子、記事簿和筆等也不要忘帶。出行前記得給家人或朋友留一份出行線路圖,以防萬一。
${FDPageBreak}
確定身體狀態適合這次出行
身體健康狀況是裝備之外的另一個決定性因素。你是否能肯定自己的體能狀況適合這項任務?是否為之完全作好了準備?
出發前應消除所有惱人的包袱輕裝上陣,確認自己能勝任計劃中安排的一切。個人狀態越好,完成計劃就會越容易,也更能使自己心情愉快。比如將去爬山,那麼在去之前應多做一些有規律的訓練,去時別忘穿上你的登山靴。平時還要多鍛煉步行能力,訓練時可背上裝著沙子的背包,讓自己提前熟悉狀態。
●遇到突發事件怎麼辦?
山洪暴發:儘量往兩岸高地走
遠足者不應低估山洪暴發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於上游降下大雨,雨水會集涌而下,於數分鐘內演變為巨大山洪。如遊人此時正在溪中,極易被洪水沖走,引致傷亡。所以,提醒遠足者,除非是有準備的溯溪活動,否則不要沿溪澗河道遠足。尤其在雨季,更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應儘量往兩岸高地走。如發現流水湍急、混濁及夾雜沙泥時,這就是山洪暴發之先兆,應迅速遠離河道。切勿嘗試越過已被河水蓋過的橋梁,如果不幸掉進湍急的河水裡,不要驚慌,應抱住或抓緊岸邊的石塊、樹幹或藤蔓,設法爬回岸邊或等候同伴救援。
山體塌方:注意觀察山泥傾瀉先兆
暴雨時或連日暴雨後,天然或人工斜坡經滲進大量雨水後,極易引致山泥傾瀉,引發山體塌方。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時,顯示斜坡內的水分已飽和,斜坡之中段或頂部有裂紋或有新形成的梯級狀,露出新鮮的泥土,都是山泥傾瀉的先兆,應儘快遠離這些斜坡。
如果遇到山泥傾瀉阻路切勿嘗試踏著浮泥前進,應立刻後退,另尋安全小徑繼續行程或中止行程。如隊友被山泥掩沒,為避免更多人遇到傷亡,也不要隨便嘗試自行拯救,應立刻通知有關部門準備適當工具進行救援。
雷擊:遠離金屬物體最好不要戴首飾
雷電通常會擊中最高的物體尖端,然後沿著電阻最小的路線傳到地上。遠足者如遭電擊,大多會肌肉痙攣、燒傷、窒息或心臟停止跳動。所以,在戶外遠足,應穿著膠底鞋,發生雷擊時,不要接觸水質或潮濕的物體,也不要站立於山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樹木或桅杆容易被閃電擊中,應儘量遠離)。
發生雷電時,應遠離鐵欄或其他金屬物體,身上的金屬物品,例如首飾等亦應暫時除去。為安全考慮,去戶外最好不要戴首飾。閃電擊中物體之後,電流會經地面傳開,因此一旦發生雷電不要躺在地上,潮濕地面尤其危險。應該蹲著並儘量減少與地面接觸的面積。如果可能,最好躲入建築物內。
${FDPageBreak}
●野外生存小貼士●
1.切勿逞強好勝,遠足者必須清楚自身的體力和健康狀況,量力而為。
2.活動中避免單獨行動,堅決反對個人的冒險行為,因為這是對其他隊友的不負責任。
3.切勿採摘野生果實食用或飲用不確定的水源(緊急情況下除外)。
4.切勿離開現成的山路而隨意步入草叢或樹林。
5.切勿在非指定地點生火或煮食,此舉極易引起山火,亦屬違法行為。
6.避免站立崖邊或攀爬石頭拍照或觀景。
7.避免行走在濕滑石面、泥路或布滿沙粒的劣地上。比如濕滑的石面、泥路或布滿沙粒的乾爽劣地,容易在下坡時滑倒受傷。
8.在滑倒受傷時,應立即檢查有沒有扭傷、擦傷或其他傷勢。有時骨折並不容易由表面察覺,若發現傷處紅腫或感覺疼痛,不要繼續行走。如傷者行動困難,更不要勉強行走,應立即求救,並將傷者移至陰涼而平坦的乾爽地面上,用衣物覆蓋保溫,等待救援人員到達。
寬2.5米長12米的最窄樓房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7日報道,紐約曼哈頓時髦的格林威治村貝德福特大街75.5號,有一幢號稱紐約最窄的房子,內寬2.55米,長12米,兩室兩衛結構,建於137年前。最近,這幢小房子以210萬美元的價格易主。不過,房主人並不打算居住,而是馬上在網上打出租賃招牌,租價每月1萬美元。
日本東京蟻族蝸居膠囊旅社
現年40歲的中西淳(音譯)去年聖誕節失業。對他而言,雖然也生活在大都市東京,但他的家比一台臥倒的立式冰箱大不了多少,美國《紐約時報》2日的報道更加悲情地用「棺材大小」描述中西淳的「格子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