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療法越來越受歡迎了,那最受歡迎的中醫療法是哪些呢?
Top1 刮痧療法
發熱病人求退燒 中醫診室來刮痧
還記得那部電影《刮痧》嗎?雖然影片主要講的是中西方的文化衝突,但讓更多人知道了中醫中的這一種特殊療法——刮痧。
在選用刮痧療法的人中,想退燒的發熱病人是最多的。刮痧時,通常在刮之前要先在背部塗抹上刮痧油,採用「平補平瀉」的辦法,也就是從頸部刮到中間的督脈,然後再刮兩邊的膀胱經,並以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刮,火氣通過刮痧板就被釋放出去了。
一般來說,刮痧時出痧的顏色與發燒的程度有很大關係,若只是發紅,那說明病情較輕,如果顏色發紫,則代表問題比較嚴重。
選擇刮痧治療的其他病症患者
頭痛 高血壓 內分泌疾病 失眠 腰腿痛
Top2 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排第一 緩解疼痛者最多
在各種中醫治療手法中,選擇針刺療法的人是最多的,而所治療的疾病中,疼痛是最主要的。
遇到身體各部位的疼痛,不單是「吃止痛片了事」,為了能徹底地緩解疼痛,不少已對止痛藥產生畏懼心理的人選擇了針刺治療。
其實,針刺治療就是根據中醫臟腑經絡理論,依據病情選取相應的穴位後,醫生用「毫針」等針具刺入經穴以達到調理、治療的目的。
在刺入後,患者大多會出現酸、麻、脹的感覺,也有些穴位刺入時皮膚會有微痛。通常,每次針刺時,針都要留在體內二三十分鐘。
「有些患者對中醫治療不太了解,覺得哪兒痛了就讓我們扎哪兒,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是辨證施治,找到疼痛的根源,然後再對症下針。」專家解釋道。
其他熱門針刺療法
火針 在中醫門診,選擇火針治療的多是帶狀疱疹患者。火針的針體是特殊的,大多用金屬材質製成,並且很耐高溫。治療時,通過對疱疹周圍點刺,可起到祛邪通絡的作用,產生較好的止痛效果,並促進疱疹的痊癒。
另外,為了療效好,醫生還會按照病人的情況配合體針、電針、中藥,多管齊下。
Top3 埋豆療法
希望身材瘦下來 耳穴裡面忙「種」豆
走在大街上,經常能看到有些人的耳朵上貼著一些小方塊兒形的膠布,這可以看出「埋豆」療法有多火。「埋豆」是中醫中的一種利用耳部反射區治療全身疾病的療法,正確的名字應該叫耳穴壓豆。耳朵可以說是人體的一個小縮影,上面的許多穴位都與人的五臟六腑相對應,使用的豆豆也是種中藥,叫王不留行。
在選擇在耳朵上「種」上幾顆小豆豆來治病的人中,減肥的人是最多的,特別是那些希望身材苗條些的年輕女孩。
對於想減肥的人,選擇耳穴埋豆時,通常醫生都會在他們的胰膽穴、大腸穴、小腸穴、肺穴、腦點、內分泌穴、肌點、渴點等部位埋上豆,一般四天換一次,一個療程大約要10次。
為了減肥的效果更好,醫生一般是以兩耳的穴位都壓上豆為主。在平時,減肥者只需每隔三個小時輕柔地捻一捻,一天捻三次就行,既不用挨餓,也不用忍受針灸等減肥治療法的痛苦。
選擇耳穴壓豆的其他病症
失眠 頭痛 小兒遺尿 眩暈 腰腿痛
Top4 拔罐療法
每到寒氣襲來時 拔罐一族大量增
冬天的北京寒氣襲人,稍不注意人就可能受涼,出現腰背疼痛等問題,所以,每到天氣轉涼時,用火罐來拔除寒氣的人就會大量增加。
和美容院裡動輒幾十、上百的價格比起來,中醫醫院拔火罐的治療費用是比較低的,所以也就培養出了定期「拔罐一族」。
由於拔火罐療法相對比較簡單,許多人喜歡自行在家操作,但是經常出現燙傷等問題。
醫生提醒,在自家拔罐子時,一定要注意罐內點燃的酒精、紙團等不能燒到瓶口處,否則很容易燙傷。另外,拔火罐的部位最好以「皮糙肉厚」的地方為宜,皮膚細嫩處,如眼睛四周,或是有傷口處、出血部位等都不宜去拔。
拔罐方法
水罐法 針罐法 藥罐法
走罐法 抽氣罐法 擠壓罐法
Top5 捏脊療法
小兒疳積捏捏脊 不必光吃消化藥
「捏脊法因為常常用於治療小兒的疳積(也就是西醫所說的消化不良),所以也稱為『捏積法』。通常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多用的是三三九陽術,也就是前兩遍只捏不提,第三遍邊捏邊提,然後重複三組,共九遍。」專家說,此外,也可每捏三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五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
「現在,因為挑食或是餵養不當,出現消化不良的孩子很多,不少家長為此急得團團轉,只好經常給孩子買些助消化的藥來吃。其實,在中醫醫院的兒科門診中,用捏脊治療疳積的孩子很多,效果也很好。」專家提醒。
在捏的時候,最好藉助些介質,如爽身粉或潤膚油等,此外,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可為小兒每日捏一次。
選擇捏脊法的其他小兒病症
其他熱門療法
穴位貼敷療法主要包括「冬病夏治」、「冬病冬防」,也就是大家平時稱的「三伏貼」和「三九貼」。目前,正是「三九貼」的最佳時機,有咳喘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不妨前去醫院進行貼敷。
穴位貼敷療法:主要是通過穴位皮膚組織吸收藥物有效成分,發揮治療作用。經皮膚穴位吸收的藥物不經過消化道且極少通過肝臟,可減少藥物的副作用,並能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艾灸:是通過點燃經加工成條的艾草,在患者的相應部位進行「燻烤」,把體內的淤滯驅趕出來,分為艾條灸和艾炷灸。
艾炷灸又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目前臨床使用較多的是間接灸,又稱隔物灸,姜、蒜、鹽等都可充當「媒介」。是將艾絨做成艾炷放在姜、蒜、附子餅等介質上再放在穴位上點燃艾炷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多在醫院操作使用。
梅花針可治頸肩背痛等各種疾病,若是有脫髮的困擾,不妨也來試試。
神燈:聽到這個名字,大家是不是想起了「阿拉丁神燈」,不過,我們這裡講的是中醫里的一種療法。其實,就是把醫用的烤燈放在離所選穴位有一定距離的位置上,進行加熱,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
電針:就是在給患者紮上針之後再通上電,這樣可加強刺激,不同的病情或穴位通過的電流頻率也不一樣。若身有疼痛、麻木或者癱瘓的人群都可試試。
梅花針:可以說是民間療法的精華之一,但也在醫院中有應用。多為叢針淺刺法,是以多枚短針淺刺人體一定部位 (穴位)的一種針刺方法,只叩擊皮膚,不傷肌肉,針後皮膚叩刺部位泛起的紅暈形狀頗似梅花,故得名「梅花針療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防病三寶 教你養神好方法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精氣神是人身三寶,是祛病延年的內在因素。其中,神居於三寶之首,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動。因此說養生要先養神。那麼養神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方法一:閉目養神
微微閉上雙眼,設想一種輕鬆舒心的情景,排除外界的各種干擾,只要長期堅持,就可以促進心腦神經和細胞功能的活化,有助於解除疲憊感,達到養神目的。
方法二:睡眠養神
休眠多指睡覺,通過休眠使大腦處於休息狀態,同時減少了身體各部位的負荷,積蓄精力,恢復體質。如果氣候和環境條件複雜或者勞作過重,往往會造成過度疲勞及某些器官的失調,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一般情況下,老年人一天睡6-8小時,就可以保證一天的正常活動,達到養神目的。
方法三:糊塗養神
糊塗養神,並不是指真的「老糊塗」了,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不斤斤計較於雞毛蒜皮的小事,不作無謂的爭執和較真,讓腦筋和心情都放鬆下來,達到養神目的。
方法四:安心養神
心情清靜安閒,排除雜念,能夠使真氣順暢,精神守於內,疾病無從生,形體雖然勞作但是不至於過度疲勞,從而防止疾病侵入,還能養神。
方法五:忍氣養神
適時節制感情、忍怒寬容是修養高雅的表現,也是重要的養生之道,達到養神目的。此外,生活中忍氣養神的另外—層含義是以心治神,心病還需心藥醫。
方法六: 娛樂養神
娛樂養神是指老年人要發展個人興趣,多與人交流,比如可以下下棋、釣釣魚、跳跳舞等。調動某些不常運作的神經代替操勞疲憊的神經工作,充分調節各路神經的積極性,達到養神目的。
五類人縱聲大笑會引發疾病
笑口常開雖然可以健身防病,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必須適可而止,以下五類人要注意不能笑得過度,以免引發其他疾病,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一、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不宜縱聲大笑、狂笑。由於這類人群在大笑時,交感神經高度興奮,腎上腺分泌增多,引起全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易誘發腦溢血或心肌梗死。
二、腦栓塞、腦溢血等腦血管病人的急性發作期和恢復期不可大笑。由於這類人群在大笑時會引起疾病反覆,使病情惡化,甚或導致死亡。
三、心肌梗死病人在發作期或恢復期,心臟內有血栓者,皆不宜譁然大笑。這類人群過度大笑會加重心肌缺血,易導致心力衰竭,甚至心腔破裂引起死亡,或者引起栓子脫落,導致生命危險。
四、胸腔、腹腔、心臟、血管等外科手術不久的病人不宜放聲大笑;這類人群大笑會加劇疼痛,影響刀口癒合或使刀口破裂。
五、尿道或肛門括約肌鬆弛的人,不宜經常大笑。這類人群在大笑時,腹內壓增高,會造成大小便失禁。
推薦閱讀:
大笑有禁忌,8種人不宜大笑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笑可牽動全身主要神經和數十塊肌肉,能夠行氣活血、增進臟腑功能、防病祛疾、消除疲勞和抑鬱情緒,使人輕鬆愉快,對健康十分有益。笑對呼吸系統有良好作用,它能使肺擴張。
看笑容能知身體病情
正常人的笑,是心情愉快的表露。醫學家們發現,許多長壽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笑。我國的老壽星就是一副笑容可掬的形象。然而,笑容中也可能藏匿著某種疾病的蛛絲馬跡。醫學上稱這種與疾病相伴隨的笑為「病理性的笑」。
笑口常開應當有限度
經常笑笑,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只是,大笑也要有限度,注意不要傷害身體。
如何改善陽虛體質
如何讓陽虛的人得到改善呢?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實際上陽虛體質的形成,先天因素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後天因素才是最關鍵的部分。
夏季溫服「清熱」中藥效果更佳
老一輩總說說「藥熬好了,趁熱喝了吧」,但其實,重要並不一定都要趁熱喝。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種,具體到藥水溫度就有三種:溫服、熱服和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