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齒可以有效預防耳鳴

現代醫學認為:叩齒能促進牙齒周圍組織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環,增加牙齒的營養供應,故能強壯牙齒,從而減少齲齒等牙病的發生。若堅持經常叩齒,面頰部還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齒也不易鬆動、脫落。叩齒時對大腦也有輕度的刺激作用,對提高聽力、預防耳鳴都有一定作用。

叩齒可以有效預防耳鳴:

長壽老人所以長壽的奧秘之一,就是保護好牙齒。我國歷代醫學家和氣功學家在預防牙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在古籍醫書中作了詳細記載。如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每晨起,以一捻鹽納口中,以溫水含揩齒,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日,齒即牢密」。《陸地仙經》記載說:「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遍,永無蟲牙之患」。意即每天將上下牙齒有意識有規律地互相叩擊,就可以達到保護牙齒的目的。

叩齒保健功具體方法是:

早晨起床後、午飯後、睡覺前各做一次,每次做三分鐘左右,站立、坐著均可。

眼平視前方或微閉,舌尖輕頂上齶部,上下牙齒互相叩擊100次。

叩齒時思想集中,嘴唇輕閉,想自己的牙齒越叩越牢固。

叩齒完後,用舌沿上下牙齒內外側轉攪一圈,將口水慢慢咽下。

叩齒保健功貴在堅持,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叩齒時對大腦也有輕度的刺激作用,對提高聽力、預防耳鳴都有一定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養生延年 叩齒咽唾

「百物養生,莫先口齒」。牙齒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承擔著保護消化道的重要任務。古代養生家對護齒很重視,總結出許多有關固齒保健的方法。其中,「叩齒」和「咽唾液」是其中重要的兩項。《修齒要旨》中介紹長壽經驗時說:「每晨醒時,叩齒三十六遍。」

中醫認為,牙齒與腎臟關係密切。「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意即腎臟能支持骨骼生長和骨髓的生成。牙齒是人體骨骼的一部分,牙齒鬆動,與腎氣虛衰及氣血不足有關。常叩牙齒,能強腎固精,平衡陰陽,疏通氣血,暢通經絡,從而增強機體的健康。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叩齒能對牙周組織進行生理性刺激,可促進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XinFen牙神經和牙髓細胞,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和再生能力,使牙齒變得堅硬穩固,整齊潔白。

叩齒方法很簡單:精神放鬆,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默念叩擊:臼牙三六,門牙三六,輕重交替,節奏有致。叩齒,每日早晚各做一次。從傳統養生觀點來看,叩齒結束,輔以「赤龍攪天池」,即叩齒後,用舌在腔內攪動,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攪動數次,可按摩齒齦,加速牙齦部的營養血供,然後可聚集唾液,分次吞咽。

中醫認為,唾液能維持口腔的清潔,幫助浸濕、軟化食物以利吞咽,其中含有澱粉酶,對食物有消化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胺基酸、各種酶和維生素等,這些物質能參與機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增強免疫機能。養生學家把唾液稱之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樣,是生命的物質基礎。《黃帝內經》曰:「脾歸涎,腎歸唾」。唾液與脾、腎二髒密切相關,對人體健康長壽、攝生保健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李時珍認為唾液有促進消化吸收,灌溉五臟六腑,滋陰降火,生津補腎,潤澤肌膚毛髮,滑利關節孔竅等重要作用,《紅爐點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自然百骸調暢,諸病不生。」

叩齒咽唾的養生方法,貴在持之以恆,注意養成保持口腔清潔的好習慣,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堅持叩齒咽唾,以達健身延年的目的。

叩齒保健有益健康長壽

保護好牙齒是老人長壽的秘訣之一。叩齒能促進牙齒周圍組織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環,增加牙齒的營養供應,故能強壯牙齒,從而減少齲齒等牙病的發生。若堅持經常叩齒,面頰部還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齒也不宜鬆動、脫落。叩齒對大腦也有輕度的刺激作用,對提高聽力、預防耳鳴有一定的作用。

叩齒保健的具體方法是:早晨起床後、午飯後、睡覺前各做一次,每次3分鐘左右,站立、坐著均可,眼平視前方或微閉,舌尖輕頂上齶部,上下牙齒相互叩擊100次。叩齒時思想集中,嘴唇輕閉,想自己的牙齒越叩越牢固。叩齒後,用舌沿上下牙齒的內外側轉攪一圈,將口水慢慢咽下。叩齒貴在堅持,只要堅持,一定會收到滿意效果。

經常叩齒防口臭 

因為叩齒時,口中唾液增多,中醫說唾液是金津玉液,可以清熱祛火,叩齒的具體方法是閉唇,輕輕叩齒100~300次,其間將唾液小口緩緩咽下,每日做2~3次。

叩齒養健康 中醫養生小動作

說到底叩齒養健康就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包括上下兩排牙齒之間的叩擊,還有給門齒臼齒等部位進行叩齒。要把握相應的力度和次數是很重要的。早晨起來就進行一定數量的叩齒的動作會讓自己的身體更好,有利於細嚼慢咽從而達到養生和減肥的雙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