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盜汗的治療方法

由於脾虛易感兒常表現為一組綜合症狀,因此治療也要採取綜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學一些科學育兒知識,並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加強營養,合理膳食,葷素搭配,粗細兼吃,糾正患兒的偏食,厭食習慣,以增強體質。

2、注意鍛煉身體。如游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觸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去,室內不要吸菸,保持空氣流通。可用溫鹽水漱口。

4、 可採用食療方法,增強脾胃功能。如:山藥胡蘿蔔粥:山藥去皮切片,放胡蘿蔔,與白米同煮,早晚服食;還可以根據情況加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

5、 按摩及耳針療法:

(1)按摩腹部,揉中脘,補脾土(拇指指末節指腹螺紋面),按揉足三里穴。

(2)耳穴選肺、脾、皮質下穴,按摩出現熱脹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為一療程。或選上述穴位貼耳豆,保留15~20天。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季應注重防心火

中醫認為,心為陽髒,其性屬火,心火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量內源。心為君主之官,主神志,心主血脈,是人體的主宰,開竅於舌。火熱之邪,侵犯人體,先傷於心,火熱攻心,極易導致心火亢盛,氣血逆亂,心神不寧等一系列病理變化,出現心煩、失眠健忘、口舌生瘡等症狀。

心火分兩大基本症狀:實熱症和陰虛症。實熱症者,其症狀會出現口乾口苦、心煩失眠,口舌生瘡、小便黃,灼熱澀痛、大便秘結、舌紅絳苔黃、脈滑數等症狀;而如果是陰虛症,其症狀則往往易疲勞、形態消瘦、失眠多夢、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盜汗、面頰潮紅、大便乾結、小便短黃、舌紅少津、脈細數等。

對於我們來說,防心火很是必要,其中飲食調理是不能缺少的一環。

調理心悸患者身體的食物

很多女性會患上心悸這種疾病,其實患這種疾病最多的是老人。老人身體不好又要承受這種折磨,對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造成極大的阻礙。食療的方法對治療這種疾病很有效果,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就可以很好的緩解。那麼,都有哪些食物可以調理身體呢?

飲食緩解的方法:

1、五味子湯

患者或家屬可以準備五味子20克,炙甘草30克,直接水煎服,這是有效適用於心悸患者的常用方法。

2、龍眼紅棗粥

一般只需準備糯米、龍眼肉各50克,紅棗10枚,然後加水共煨粥。日服2次,連服10天。適用於心神不交型患者。

3、拌豬腦

將豬腦100克泡入清水中,剔除血筋洗淨,瀝水後加適量黃酒、蔥、姜,入屜用旺火蒸20分鐘取出,涼後加入芝麻油10克,醬油、蒜泥各適量,拌勻即成。適用於心悸痛患者。

心火的相關檢查

產熱的絕對過多引起的「內(熱)」,也叫「實火(熱)」 ,既然是火,它的主要臨床症狀當然就是發熱,「實火(熱)」引起的發熱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

降心火四款最佳食療方

鴨梨2至5個、豆腐1塊、雞蛋2個、鹽適量。鴨梨去皮、去心,並切成小塊或片。豆腐切成小塊,雞蛋打散成蛋液。將鴨梨、豆腐加入適量的水煮滾10分鐘後,加入蛋液待滾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