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氣的養生湯

生脈飲:太子參15g,麥冬10g,五味子5g,煎水當茶飲,老少皆宜,可益氣養陰,是汗出較多的夏季最佳飲品。另外,還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益氣養心粥: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蓮心)30克,粳米200克。將太子參、山藥、蓮子、粳米洗淨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有健脾益氣,養陰清心的功效。

山藥棗豆糕:山藥50克,扁豆30克,陳皮絲5克,大棗肉50克,粘粉150克,白糖適量。先將山藥、扁豆洗淨放入鍋內煮熟,大棗肉切絲,將粘粉加適量水和成漿,放入山藥、扁豆、大棗肉拌勻,加入適量白糖,倒在盤中,放入鍋內隔水蒸熟即成。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山楂麥芽飲:山楂15克,生麥芽30克,太子參15克,竹葉芯10克。將山楂、麥芽、太子參、淡竹葉洗淨,用水煮沸,浸泡15分鐘即成,代茶飲,隨意飲用,有益氣清心,健脾消滯的功效。

鴨肉冬瓜湯:冬瓜500克,鴨肉500克,豬瘦肉100克,芡實、薏苡仁各50克,荷葉1片,陳皮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鴨肉、豬瘦肉洗淨切塊,冬瓜連皮洗淨切塊,荷葉洗淨剪成小塊。上四味與芡實、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鴨肉熟爛,調入精鹽、味精即成。當菜佐餐,食肉飲湯。有滋陰養肝,健脾利濕的功效。

黃鱔飯:黃鱔150克,生薑汁10毫升,粳米500克,精鹽、花生油各適量。將黃鱔宰殺,去內臟,去骨,洗淨後切成片,放碟內,以生薑汁、精鹽、花生油拌勻。將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待水分減少一半後,放入黃鱔於飯上,繼續煮至飯熟即成。有補益肝腎,調中健胃的功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健脾養胃吃什麼食物好?

粳米:味甘平,可補脾和胃。對食欲不振、慢性腹瀉、口乾喜飲的症狀有食療作用。「粳米,平胃氣、長肌肉。」

秈米:又名機米,性味甘溫,可養脾和胃,對脾胃虛弱、常反胃呃、虛煩口渴、慢性腹瀉有食療作用。「秈米,溫中益氣、養胃和脾、除濕止泄。」

小麥:性味甘平、涼。「小麥麵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力氣。」有補五臟、厚腸胃的功效,有腹瀉、氣短、身體虛弱乏力症狀者可常食用。

燕麥:又名雀麥,性味甘平,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對病後體虛、食欲不振,大便有秘結現象者,可作輔助食療品。「燕麥,益肝和脾。」

小米:又名粟米,性味甘涼,適用於身體虛弱、消化不良、嘔吐、易出虛汗、經常感到疲倦者。粟米粉治脾胃虛弱,嘔吐不能食,身體漸消瘦,用粟米粉煮粥食,養胃氣。」

玉米:又名玉蜀黍、包穀,性味甘平。「調中開胃。」玉米有補益脾胃的作用,是北方地區的主要食品,將其碾細渣煮粥,可為病後體虛的食療品。

薏苡仁:又名薏米,性味甘涼。「除筋骨邪氣,利腸胃,消水腫。」對脾虛、運化失調、大便溏泄症狀者,可作食療品,它還有清熱的作用。

4款健脾膳食幫你消春困

1、淮山芡實煲筍殼魚湯

材料:淮山、芡實各50克,筍殼魚1斤,生薑3片。

煲法:筍殼魚文火煎至微黃,加水及淮山、芡實,大火煲滾後慢火繼續煲1小時。

功效:健脾益氣去濕。

2、芡實煲老鴨湯

材料:芡實100-120克,老鴨一隻。

煲法:老鴨宰淨,芡實放入鴨腹內,加水大火煲滾後,慢火繼續煲兩小時,加少許鹽即可。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3、眉豆芡實煲雞腳湯

材料:眉豆80克,芡實60克,雞腳4對,冬菇8個,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

煲法:配料洗淨,冬菇去蒂;雞腳洗淨,切對開;豬瘦肉洗淨。所有食材一起放進瓦煲內,大火煲滾後,改慢火煲約兩小時。

功效:健脾化濕,強筋健骨。

4、陳皮白朮豬肚湯

材料:新會陳皮6克,白朮30克,豬肚半個或1個,砂仁6克,生薑5片。

煲法:先將豬肚去除肥油,並刮去白膜,放入開水中去除腥味。配料洗淨,然後全部放入瓦煲內,煲滾後用慢火煲兩小時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促進食慾。

氣虛體質吃什麼中藥 六種中藥補氣健脾

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面色萎黃、頭暈等症,以及病後體虛、營養不良。

按摩七大穴位能健脾治貧血

雙掌相疊,置於神闕穴,即臍眼,先逆時針,從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後再順時針,從大到小摩動30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