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易誤診?專家總結最易誤診的7種病

臨床統計發現,大約40%的疾病初次診斷會發生誤診。醫生下診斷不僅需要經驗和檢查,更離不開患者準確的病情描述。患者如能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就診時給醫生提供足夠的線索,能減少疾病的誤診率。

1、帕金森病。症狀包括:四肢或頭出現顫抖、肌肉僵硬以及身體平衡問題,如走路不穩等。常被誤診為:阿爾茨海默氏症、腦卒中後遺症、創傷性腦損傷或原發性震顫。好發年齡為60歲以上人群。此病尚無有效的篩查測試,患者必須接受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

2、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減是甲狀腺素水平偏低所致。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易疲勞、體重增加、失眠、肌肉疼痛或僵硬、便秘及皮膚乾燥等。此病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和更年期綜合徵。事實上,簡單的甲狀腺功能檢查即可確診。

3、纖維肌痛症。這是一種類似關節炎的慢性病,特點是身體多處疼痛,正確診斷平均耗時5年。症狀包括:焦慮或抑鬱、疼痛敏感增強、疲勞等。此病容易被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慢性疲勞綜合徵。診斷過程中,兩個問題很重要:1)四肢廣泛性疼痛是否超3個月?2)身體18個壓痛點中陽性是否超過11處?回答肯定,即可確診。

4、多發性硬化症。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症狀包括:肌肉痙攣、身體缺乏協調性、平衡問題、視力模糊、認知損傷等。該病容易被誤診為:病毒感染、紅斑狼瘡、阿爾茨海默氏症等。大腦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和腰椎穿刺檢查有助於準確診斷。

5、乳糜瀉。這也是一種自體免疫障礙,患者在接觸到某種物質後會激活免疫系統對自身腸道發起攻擊。症狀包括:嘔吐、腹痛、腹瀉、體重降低、貧血、痙攣等。易被誤診為腸易激、克羅恩病或纖維性囊腫。抗體血檢或小腸組織活檢有助確診。

6、慢性疲勞綜合徵。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嗓子痛、頸脖或腋窩淋巴結疼痛、不明原因肌肉關節疼痛、極度疲勞。容易被誤診為:鼻竇炎、肝炎、纖維肌痛症、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通常,患者原因不明持續疲勞,時間超過6個月或更久,即可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綜合徵。

7、紅斑狼瘡。症狀包括:疲勞乏力、腎臟、心臟和肺臟損傷、皮疹及關節疼痛等。該病經常被誤診為慢性疲勞綜合徵、纖維肌痛症或類風濕性關節炎。免疫學檢查有助於診斷。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對付春困有何妙招?防春困的3大飲食療法

春季萬物復甦,但人們卻經常感到睏倦、疲乏,無精打采、昏昏欲睡,這就是所謂的「春困」。

易犯春困的原因

專家解釋,因為在漫長的冬季,大腦逐漸習慣了在氧氣充足的狀態下工作。春天陽光普照,氣溫上升,皮膚血管漸漸擴張,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開放。但是,人體血液總量並未增加,致使大腦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大腦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溫暖的氣候和較高的濕度,對人體的大腦皮層產生一種良好的鎮靜和催眠作用,自然會感到頭腦發沉,昏昏欲睡。所以,使人感到睏倦,想睡覺。

同時,「春困」還與天氣、工作、飲食、睡眠、運動不和諧有關。其中,吃熱性食品、開空調可算是兩大「禍首」。吃過多熱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肉、酒類、火鍋等,容易導致胃火上升,陰陽上亢,出現眼睛腫痛、臉腫,嚴重者還伴有臉色潮紅,乃至心火上升。內火易傷人體氣陰,導致人體體質、免疫力下降,從而影響人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情緒,出現勞累、嗜睡、失眠、頭暈、工作精力不集中等問題。而長期處於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的空調環境中,也會加重「春困」症狀。

吃什麼食物可防止春困

1號給力選手:韭菜

給力辭:此乃「春天第一菜」者也!《本草綱目》老早就說:「正月蔥,二月韭」。當然,本草綱目按的是農曆算法。

春天人體肝氣易偏旺,從而影響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此時多吃韭菜可增強人體的脾胃之氣,強化肝功能。經歷了一個嚴冬的「養精蓄銳」,韭菜的根和莖貯存了大量養分。此時的韭菜,葉似翡翠,根如白玉,脆嫩鮮美,清香馥郁。

2號給力選手:春筍

給力辭:古人有詩云「嶺南市里筍如酥,筍味清絕酥不如,不需咒筍莫成竹,頓頓食筍莫食肉」。春天是春筍嘗鮮的好時節。這哥們被推為「素食第一品」、「春天的菜王」。春筍味清淡而鮮嫩,營養豐富,含量較高的是纖維素、胺基酸。春筍不僅是佳蔬還是良藥,中醫臨床研究發現,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

但是,春筍雖靚,卻非人人都能消受。其含有難溶性草酸鈣,尿道、腎、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而且還含有較多的粗纖維素,對於胃腸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春筍吃多要防過敏,尤其是老人、兒童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

3號給力選手:淮山

給力辭:淮山,也就是山藥,簡直就是「滅菌小王子」。春天是各種病菌、微生物繁殖、復甦的季節,因而流感、流腦等各種傳染病很容易流行,山藥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及時「消滅」入侵體內的細菌、病毒,讓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繞道而行」。因此,醫生有話,平素容易出現多汗、反覆感冒的氣虛患者在春季更應該格外注意適度增加山藥的攝入量。

山藥當下特別流行,尤其是河南鐵棍淮山。六合茶米香用以配珍貴海參和元貝的正是鐵棍淮山。雕花青瓷器中精心擺置的海參塊與元貝組合成一花朵,那元貝竟有兩圈硬幣大小,身厚,口感不韌不硬,反倒清甜。雖然原盅燉的時候大概只是25分鐘,但淮山已經挺粉,湯相對清,據師傅所說,湯中加入北芪,能補血。

2個預防春困的食療粥:

白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30克,蓮子15克,銀耳1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

做法:把白扁豆、蓮子、大米洗淨,銀耳用冷水發開後洗淨切碎,加入適量的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即可。

功效:具有益氣健脾、滋陰醒神的功效,適用於春季疲乏無力、精神萎靡不振者食用。

玫瑰花粥

原料:干玫瑰花蕾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大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再放入干玫瑰花蕾一同煮粥,30分鐘後即可食用。

功效:常食玫瑰花粥,可悅人容顏,使皮膚細膩有光澤,還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胃痛,對情緒方面還有鎮靜、安撫、抗憂鬱等功效。

春季如何養肝 養肝護肝喝這三道粥

春季是養生的好時節,也是肝火最旺盛的時期,一不小心就會上火、口燥嘴苦、肩膀酸痛、偏頭痛等。那麼,春天如何調養才能清火護肝呢?

春季須知的養肝3原則

1、肝不宜補 要理肝保肝

春天心情一定要非常愉快的,在一年四季中間,在春天尤其不要壓抑自己,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樣是最理肝氣的。接著,可以配合一些食材把肝氣理一理,比如用玫瑰、檸檬等泡茶,讓肝氣疏通,並且能舒緩壓力,這才叫真正的保肝。

2、太陽底下按頭頂

人體有5個穴位,是和陽氣升發關係最密切的:頭頂凹陷處的百會穴、脖子後最高骨頭下凹陷處的大椎穴、位於肚臍下三寸的關元穴、後腰正對肚臍的命門穴和命門兩邊各1.5寸處的腎腧穴。春天,按摩和輕叩這5個穴位,幫助陽氣慢慢地升發出來,對健康最有利。

命門和腎腧穴都與人的腎臟健康息息相關。每天下午5點到7點,腎經值班的時候按摩它們最好。春天還有一件最好的事情,就是邊曬太陽邊梳頭,或者按摩頭頂的百會穴。在陽光下按摩,能幫助人增加陽氣,把它們引進經絡,滋潤人的五臟。

3、六點起床做早操

最好6點天一亮就起床,迎著太陽在公園裡做做早操、散散步,深呼吸以吸收陽氣。推薦動作:雙手上舉,弓腰,摸腳尖,然後屈膝、站立。這節操別看簡單,全身都能鍛煉到,尤其是腰腹部,可以讓肝臟達到氣血舒張的目的。做完操後,還可以用雙手拍拍肋骨下面,讓全身氣血順暢,增強胃腸消化功能。

春季必喝三道護肝粥

1、白梅花粥。將米煮成粥後,再加入適量的白梅花,然後繼續煮3分鐘即成。每天吃一碗清香芬芳的梅花粥,於身體有利。此粥可疏肝理氣,刺激食慾,適合無食慾者食用。即使是身體健康者食用,也可精神倍增。

2、薺菜魚片粥。先將鯉魚除鱗洗淨,去掉魚皮魚骨,只要淨肉,切成薄片備用。大米加水煮沸後,加入適量薺菜,煮沸後加入魚片,小火熬煮成粥,放適量鹽和雞精,趁熱食用。此粥有涼血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

3、豬肝綠豆粥。將綠豆、米洗淨後,放入鍋內加水同煮,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熬。熬至八分熟時,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加入適量食鹽和雞精即成。此粥具有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的作用,適合臉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經常食用。

4種曬太陽方式最防病 吃了這些藥不能曬太陽

日曬充足對於預防疾病是否真的有益呢?答案是肯定的。近日,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完成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常曬太陽可補充體內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危害。

手指長度決定壽命!六個鮮為人知的健康尺碼

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有些時候可以「一眼」就看得出來,也有些時候,隱藏在一些不經意的小細節里。比如——手指的長度。有調查稱,無名指短的女性更容易患關節炎;而超過D罩杯的女性則更容易患上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