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時節要防「春困」 防春困的飲食療法

每年陽曆3月6日左右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345度。

蟄是藏的意思,3月上半月,農曆二月上半月,天氣漸漸回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冬眠動物和多種昆蟲感於春季溫暖,震驚而出。故《群芳譜》上說:「雨水後十五日為驚蟄,蟄蟲震驚而出也。」俗話說:「春雷一響,驚醒萬物。」本節氣逢「九九」到「九盡」,華北大地大部分完全解凍,故有「驚蟄斷凌絲」、「驚蟄地氣通」的說法。

「春困」是人們在這個節氣里的突出表現。此時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上醒來比任何一節氣都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也就是所謂的「春眠不覺曉」。「春困」是人體在春天時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

驚蟄易犯春困的原因

專家解釋,因為在漫長的冬季,大腦逐漸習慣了在氧氣充足的狀態下工作。春天陽光普照,氣溫上升,皮膚血管漸漸擴張,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開放。 但是,人體血液總量並未增加,致使大腦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大腦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溫暖的氣候和較高的濕度,對人體的大腦皮層產生一種良好的鎮靜和催眠作 用,自然會感到頭腦發沉,昏昏欲睡。所以,使人感到睏倦,想睡覺。

同時,「春困」還與天氣、工作、飲食、睡眠、運動不和諧有關。其中,吃熱性食品、開空調可算是兩大「禍首」。吃過多熱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 肉、酒類、火鍋等,容易導致胃火上升,陰陽上亢,出現眼睛腫痛、臉腫,嚴重者還伴有臉色潮紅,乃至心火上升。內火易傷人體氣陰,導致人體體質、免疫力下 降,從而影響人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情緒,出現勞累、嗜睡、失眠、頭暈、工作精力不集中等問題。而長期處於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的空調環境中,也 會加重「春困」症狀。

那麼,驚蟄防春困吃什麼呢?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草莓、檸檬等。將體內環境「調到」鹼性是預防春困的好方法。

多吃富含鉀的食物。人體缺鉀元素會使肌肉疲乏無力,反應遲緩,也容易犯困。海藻類食品一般含鉀較多,如紫菜、海帶等。春天應多喝點紫菜湯、海帶湯等。此外,菠菜、莧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蔥、青蒜、萵筍、土豆、山藥、鮮豌豆、毛豆、大豆及製品也含鉀較高;水果以香蕉含鉀最豐富。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缺乏維生素,會引起代謝異常、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勞。不妨吃些胡蘿蔔、大白菜、韭菜、馬鈴薯、柑橘、番茄、青椒、芹菜等之類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多吃蛋白質類食物,如魚、雞、瘦肉、低脂奶製品,其中的酪氨酸是腦內產生警覺的主要化學物質,有助於預防春困。

驚蟄防春困兩款食療

白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30克,蓮子15克,銀耳1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

做法:把白扁豆、蓮子、大米洗淨,銀耳用冷水發開後洗淨切碎,加入適量的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即可。

功效:具有益氣健脾、滋陰醒神的功效,適用於春季疲乏無力、精神萎靡不振者食用。

玫瑰花粥

原料:干玫瑰花蕾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大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再放入干玫瑰花蕾一同煮粥,30分鐘後即可食用。

功效:常食玫瑰花粥,可悅人容顏,使皮膚細膩有光澤,還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胃痛,對情緒方面還有鎮靜、安撫、抗憂鬱等功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肝好身材更棒 初春肝氣升發是調理關鍵

新春伊始,不少人開始新一輪的「美麗計劃」。「微胖」的玲子就採取了節食減肥的方法,對美食堅決不想、不看、不吃。可熬了半個多月,她雖然體重有些減少,但身材並沒有什麼改善,身體虛弱無力、臉色也越來越差,有時還會便秘、腹脹。來到中醫門診發現,玲子是減肥引起的肝血不足,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進而影響脾胃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等各方面。

每個人都追求美麗,可很多人並不知道,美麗的外表和身材與肝密切相關。《黃帝內經》認為,肝「在體合筋」,肝的氣血可以發揮濡養作用,肝血充足、肝氣順暢時,皮膚、筋肉、毛髮等才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使肌肉緊實、豐盈,身體輕鬆、靈活,身材也自然才會健美、勻稱、凹凸有致。而肝臟出現血虛、陰虛等不足時,肌肉和筋骨就會營養不良,失去彈性和光澤。此外,肝臟還通過調暢周身氣機升降,使臟腑器官各司其職、協調動作,維持正常功能,如果肝氣受損,就可能波及其他臟腑器官,引發身體不適。

值得提醒的是,春季人體的筋脈進入活躍期,而肝屬木,像花草樹木一樣,肝氣旺盛而升發,也恰恰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應。因此,初春正是養肝護肝、雕琢身材的最佳時機。首先,此時天氣較為乾燥,要注意多喝水,以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消化吸收和排除代謝廢物。飲食上保持均衡,「肝主青色」,可適當多吃一些綠色蔬菜,如菠菜、芹菜、花椰菜、黃瓜等,幫助滋陰潤燥,舒肝養血;少吃油膩、辛辣食物,特別是要注意戒菸限酒。其次,保持心態平和,動怒傷肝氣,儘量做到樂觀開朗,即便真的生氣了,也最好不要超過3分鐘。最後,身體要動起來。散步、慢跑、快走、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有助於消耗體內熱量,控制體重增長,給肝臟「減負」。

身體上火了嗎?看看「滅火」攻略

古醫書《尚書·洪範》提出:「火曰炎上」;現代醫學認為:經常上火,即長期處於「發炎」,是癌症、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的誘因。

上火症狀: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乾舌痛、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

上火分類:一分實火與虛火。二分臟腑之火——胃火:牙疼、大便乾等;肺火:咽痛、咯血、咳嗽黃痰等;肝火:目赤、煩躁、失眠、女性會有乳房脹痛等。

驅實火:清熱瀉火,可選黃連解毒湯;驅虛火:滋陰降火,可用知柏地黃丸。

怕上火:食療即管用。

推薦一張清代名方:五汁飲。由梨汁、藕汁、荸薺汁、麥門冬汁、鮮蘆根汁組成,這五種食物性味甘寒分別具有養陰清火的作用。

專家提醒三原則:

1、注意葷素搭配,以素為主。過多的肉食會影響人體酸鹼平衡,而導致上火。

2、少吃煎炸炒的食物。另外,生薑、大蒜、辣椒、花椒、酒性熱助火,不可過食。

3、多吃蔬菜、水果,這些食物有利於降火,當然水果中也有偏熱性的,如桂圓、荔枝、橘子等,不可多吃。

春季進補吃棗三大禁忌 大棗不宜多吃

進補吃棗很好,但網上也流傳著一些吃棗的禁忌,這些禁忌里有的有些道理,有的則十分難以站得住腳,這裡為大家解讀關於吃棗的4個大誤會。

吃的不多不易感冒?公布哪些人不愛得感冒

每到流感季節,有些人都會不幸中招,身邊卻總有人能「逃過一劫」。據報道,不用羨慕別人有副「百毒不侵」的好身體,只要掌握他們不感冒的秘密,你也能輕鬆度過流感高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