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們飲食質量的提高,人們的體重普遍偏高。但是,很多時候肥胖並不單單由於飲食引起,例如老年肥胖症,與身體的某些疾病有關,那麼究竟與哪些疾病有關呢?
1、庫欣綜合徵 呈向心性肥胖,肥胖程度一般不超過中度,皮膚紫紋常見,女性患者可有小鬍鬚、痤瘡等男性化表現。常有脊椎骨質疏鬆、尿鈣增高。血漿皮質醇增高,且晝夜變化節律消失,如為腎上腺皮質腫瘤,地塞米松試驗可不被抑制。
2、甲狀腺機能低下(簡稱甲低或甲減) 甲低體重增加是因黏液性水腫引起,不是真正肥胖。患者表情淡漠,皮膚乾燥無汗,頭髮、眉毛(尤其外1/3)脫落,甲狀腺激素(T3、T4)水平降低,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甲狀腺吸收率降低等均有助於與肥胖症鑑別。
3、下丘腦綜合徵 下丘腦有兩種調節攝食活動的神經核:腹外側核為飢餓中心,腹內側核為飽滿中心,這兩個中心受高級神經的調節,精神緊張、精神刺激均可刺激飢餓中心產生飢餓感,從而進食增多,引起肥胖。下丘腦本身發生病變,如炎症、外傷、出血、腫瘤等均可侵犯並破壞飽滿中心,使人心失去飽滿感而進食不止,發生肥胖地,可根據病史、頭顱CT或MRI及必要的靶腺內分泌試驗加以鑑別。
4、胰島B細胞瘤(胰島素瘤) 常因反覆低血糖,患者為預防低血糖發作,多進食而致肥胖,可依據反覆低血糖、高胰島素血症及胰腺CT或MRI加以鑑別。
5、水鈉瀦留性肥胖症 無明顯內分泌紊亂,下午肢腫,清晨減輕,可做立臥位水試驗加以鑑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肥胖症的引發病因有哪些
提到肥胖者,我們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一個胖子以及一位吃貨。大多數人都認為肥胖症是由於暴飲暴食以及不愛運動造成的。其實這只是其中很好的一部分病因。今天我們將全面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肥胖症的引發病因。
1、遺傳因素
人類的單純性肥胖的發病有一定的遺傳背景。雙親中一方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約為50%;雙親中雙方均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上升至 80%。人類肥胖一般認為屬多基因遺傳,遺傳在其發病中起著一個易發的作用,肥胖的形成尚與生活行為方式、攝食行為、嗜好、胰島素反應以及社會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關。
2、神經精神因素
已知人類與多種動物的下丘腦中存在著兩對與攝食行為有關的神經核。一對為腹對側核 (VMH),又稱飽中樞;另一對為腹外側核(LHA),又稱飢中樞。飽中樞興奮時有飽感而拒食,破壞時則食慾大增;飢中樞興奮時食慾旺盛,破壞時則厭食拒食。二者相互調節,相互制約,在生理條件下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使食慾調節於正常範圍而維持正常體重。當下丘腦發生病變時,不論屬炎症的後遺症(如腦膜炎、腦炎後)、創傷、腫瘤及其他病理變化時,如腹內側核破壞,則腹外側核功能相對亢進而貪食無厭,引起肥胖。反之,當腹外側核破壞,則腹內側核功能相對亢進而厭食,引起消瘦。
3、高胰島素血症
近年來高胰島素血症在肥胖發病中的作用引人注目。肥胖常與高胰島素血症並存,但一般認為系高胰島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島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島素釋放量約為正常人的3倍。
4、褐色脂肪組織異常
褐色脂肪組織是近幾年來才被發現的一種脂肪組織,與主要分布於皮下及內臟周圍的白色脂肪組織相對應。褐色脂肪組織分布範圍有限,僅分布於肩胛間、頸背部、腋窩部、縱隔及腎周圍,其組織外觀呈淺褐色,細胞體積變化相對較小。白色脂肪組織是一種貯能形式,機體將過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貯藏於間,機體需能時,脂肪細胞內中性脂肪水解動用。白色脂肪細胞體積隨釋能和貯能變化較大。褐色脂肪組織在功能上是一種產熱器官,即當機體攝食或受寒冷刺激時,褐色脂肪細胞內脂肪燃燒,從而決定機體的能量代謝水平。以上兩種情況分別稱之謂攝食誘導產熱和寒冷誘導產熱。當然,此特殊蛋白質的功能又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由此可見,褐色脂肪組織這一產熱組織直接參與體內熱量的總調節,將體內多餘熱量向體外散發,使機體能量代謝趨於平衡。
5、其他
進食過多可通過對小腸的刺激產生過多的腸抑胃肽(GIP),GIP刺激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在垂體功能低下,特別是生長激素減少、促性腺及促甲狀腺激素減少引起的性腺、甲狀腺功能低下可發生特殊類型的肥胖症,可能與脂肪動員減少,合成相對增多有關。臨床上肥胖以女性為多,特別是經產婦或經絕期或口服女性避孕藥者易發生,提示雌激素與脂肪合成代謝有關。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皮質醇分泌增多,促進糖原異生,血糖增高,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多,於是脂肪合成增多,而皮質醇促進脂肪分解。
肥胖症患者的飲食療法
當大家認識到肥胖會增加身體器官負擔的時候,也就了解到了肥胖症這種疾病了。那麼,在身體出現肥胖症徵兆之後,患者如何才能自己治療這種疾病呢?專家告訴大家,其實只要患者可以調整一下飲食習慣,就可以減少這種疾病的危害。
倡導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合理營養食用平衡膳食。建議如下: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三大營養比例應合適,分別占總熱量的55%~65%、 20%~30%和<15%;飽和脂肪酸<10%,膽固醇<300mg/d。鼓勵食用粗糧、新鮮蔬菜及水果;食鹽每天6g以內;飲酒限少量;避免餐間加餐或吃零食。
年過40歲者即使血脂無異常者,應避免經常食用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較多的食物,如肥肉、肝、腦、腎、肺等內臟,牡蠣、魷魚、墨魚、骨髓、豬油、蛋黃、魚子、奶油及其製品、椰子油、可可油等。如血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增高,應食用低膽固醇、低動物性脂肪食物,如魚肉、雞肉、各種瘦肉、蛋白、豆製品等。豆製品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牛奶相同。有報道,每天進食25g大豆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下降12%,而高密度脂蛋白升高15%,提倡清淡飲食,在可能的情況下,以菜子油、豆油等為食用油。
對輕度肥胖者通過限制脂肪和含糖食物,使攝入總熱量低於消耗量,每日體重下降0.5~1kg;中度肥胖者,限制每日總熱量在5020.8kJ(1200kcal)以下,或按每日每公斤標準體重63~84kJ(15~20kcal)計算,使每日體重減輕1~2kg,蛋白質含量不低於每日每公斤標準體重1g或占總熱量的20%,可適當增加蔬菜以滿足飽腹感,應避免、減少吃甜食、油煎食物、巧克力等食物,飲食中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和其它營養,飲食治療數周后應根據體重下降情況調整計劃;重度肥胖者,每日總熱量限制至3347kJ(800kcal),但熱量過低可引起衰弱、脫髮、抑鬱、甚至心律失常。而且不能超過12周,否則會帶來危險。
專家說肥胖的孩子更容易得糖尿病
肥胖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超重的孩子不僅行動艱難,而且很容易導致糖尿病。胖孩子更應該注意糖尿病的威脅。而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肥胖時,也要及時的帶孩子就醫。
肥胖症可以具體分為哪幾類
身邊患有肥胖症的人是越來越多,而由肥胖症帶給他們的傷害也是讓他們避之不及,因為肥胖症他們要面對的各種疾病更是增加了不少。肥胖症帶來的傷害如此之大,我們更是要有很全面的了解。那麼肥胖症有幾種類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