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刮痧,因為操作簡單,保健治療效果也很顯著,但是究竟如何刮痧?下面就告訴大家正確的刮痧方法,讓大家「刮」出健康。
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最長不超20分鐘。對於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刮痧次數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後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後1~2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癢,這些反應屬正常現象。
操作步驟:
1、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並用溫水洗淨局部。
2、用邊緣光滑的湯匙(或調羹、銅幣等)蘸上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單向重複地刮。
3、刮痧順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體中間刮向兩側,或每次都由內向外,不得來回刮動。每次每處大約需刮20下左右,皮膚出現深紅色斑條即止。
4、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刮痧。
5、每一部位可刮2~4條或4~8條「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條或弧形。
6、應用較小的刮匙,可在穴位處刮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處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療效果外,還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在穴位處刮痧適用於腹痛、胃腸型感冒、暑熱噁心,以及因痧所致的肌肉或全身酸痛。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常用刮痧工具及其特點
刮痧工具包括刮痧板和潤滑劑。工具的選擇直接關係到刮痧治病保健的效果。古代用湯勺、銅錢、嫩竹板等作為刮痧工具,用麻油、水、酒作為潤滑劑。這些工具取材方便,但目前已較少應用。現多選用經過加工的有藥物治療作用、沒有副作用的工具,可以明顯提高刮痧的療效。
1。刮痧板
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工具。目前各種形狀的刮痧板、多功能刮痧梳很多,有水牛角製品,也有玉製品。水牛角質地堅韌,光滑耐用,加工簡便。水牛角性味辛、咸、寒。辛可發散行氣、活血潤養;咸能軟堅潤下;寒能清熱解毒,因此具有發散行氣、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藥性與犀牛角相似,常為犀牛角的代用品。玉,性味甘平,入肺經,潤心肺,清肺熱。《本草綱目》認為:玉具有清音啞、止煩渴、定虛喘、安神明、滋養五臟六腑的作用。古人常將玉質品佩戴在手腕、頸部及胸部。水牛角及玉質刮痧板均有助於行氣活血、疏通經絡的作用。
水牛角和玉製品的刮痧板,刮拭完畢可用肥皂水洗淨擦乾或以酒精擦拭消毒。為避免交叉感染,最好固定專人專板使用。水牛角刮板如長時間置於潮濕之地,或浸泡在水裡,或長時問暴露在乾燥的空氣中,會發生裂紋,影響使用壽命。因此刮畢洗淨後應立即擦乾,最好放在塑膠袋或皮套內保存。玉質板在保存時要避免磕碰。
刮痧板一般加工為長方形,邊緣光滑,四角鈍圓。刮板的兩長邊,一邊稍厚,一邊稍薄。薄面用於人體平坦部位的治療刮痧,凹陷的厚面適合於按摩保健刮痧,刮板的角適合於人體凹陷部位刮拭。還有適合經絡全息刮拭方法的刮痧板,一側短邊為對稱的圓角,其兩角除適用於人體凹陷部位刮拭外,更適合作脊椎部位及頭部全息穴區的刮拭。
2。潤滑劑
刮痧的潤滑劑多用兼有藥物治療作用的潤滑劑。以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鎮痛作用,同時又沒有毒副作用的藥物及滲透性強、潤滑性好的植物油加工而成。藥物的治療作用有助於疏通經絡,宣通氣血,活血化瘀。植物油有滋潤保護皮膚的作用。
刮痧時塗以潤滑劑不但減輕疼痛,加速病邪外排,還可保護皮膚,預防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目前符合上述要求的潤滑劑有活血潤膚脂和刮痧活血劑兩種。活血潤膚脂的作用較為廣泛,因為活血潤膚脂為軟膏製劑,不但潤滑性好,而且塗抹時不會因向下流滴而弄髒衣服,容易被皮膚吸收,活血潤膚作用持久,特別適合於面部美容刮痧,可作刮痧和美容護膚兩用。
刮痧的手法與注意事項
古錢幣是刮痧療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經發展到專業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幾種,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拭方向從頸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進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最長不超20分鐘。對於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刮痧次數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後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後一至二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癢,這些反應屬正常現象。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膚沒有什麼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於疏通經絡方面。常見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採用刮痧的療法療效比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療法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後要等過一段時間,一般為五至七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刮刮痧療法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刮痧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處理:刮痧療法和針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只不過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
(1)暈刮出現的症狀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噁心欲吐或神昏撲倒等。
(2)預防措施:空腹、過度疲勞患者忌刮;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讓患者平臥;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稜角輕刮)、內關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湧泉穴(重刮)。
注意事項
工具、體位:刮痧板由水牛角製成,形狀為長方形,邊緣鈍圓。背部刮痧取俯臥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後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
適應症: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證:
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
4。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用輕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症都不宜用這種療法,大病初癒、重病、氣虛血虧及飽食、飢餓狀態下也不宜刮痧。
常見問題
刮痧的過程中和刮痧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迴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
2。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鐘。
常用刮痧方法及其特點
為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刮痧部位通常在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被刮部位,並用溫水洗淨局部,通常採用光滑的硬幣、銅勺柄、瓷碗、藥匙、有機玻璃紐扣或特製的刮板,蘸取刮痧介質(如刮痧油、冷開水、香油或中藥提取濃縮液等,既可減少刮痧時的阻力,又可避免皮膚擦傷並增強療效),在體表特定部位反覆刮動、摩擦。
全息經絡刮痧法
全息刮痧法:以刮痧的方法選擇刮拭各局部器官的全息穴區診病、防病、治病,稱為全息刮痧法。全息刮痧法廣泛適用於頭、面、耳、手、足、四肢、背部脊椎對應區等人體各全息胚及各臟腑器官體表投影區,具有刮拭範圍小,刮拭時間短,治療部位靈活多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