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排毒活血 讓你皮膚更柔潤

  市場上「排毒」令人恢復青春靚麗、年輕漂亮的廣告越來越多。從中醫學理論來看,人是一個有機整體。容顏健康與身體的健康狀態有直接關係。

  養顏的本質是養身,涉及到飲食、睡眠、運動等諸多方面。其中藥物養身就包括了補血、活血、益氣、溫陽、養陰、利氣、清熱等等。而廠家宣傳的「排毒」,通常指將有害物質通過大便排出體外,其理論主要出自中醫的血熱氣重之說,多倚重於「瀉」,而起不到「補」的作用,只適合部分人群。

  中醫學所說的「毒」的範圍很廣。一般來講,各種對身體的組織、器官、細胞有損害的物質都可稱之為「毒」,包括來源於體外的、機體所不能適應的寒熱溫涼或風雨霧瘴,以及來源於體內的、機體所不能及時轉化的各種代謝堆積物等。夏季炎熱時的中暑就是暑毒;冬季嚴寒傷人就是寒毒;水腫得很厲害就是水毒;蟲類致病就是蠱毒。中醫理論的「解毒」範圍廣,指的是通過全身調理,來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然後主動地將各種有害物質轉化或分解,所以稱作「解」。所以,在中醫學理論中,並沒有「排毒」的說法,只有「解毒」一說。即便是排泄出的「毒」,也不只是排大便這惟一的途徑,像出汗、排尿、咳嗽、噴嚏等也有排毒的作用。尤其是排尿,更是排泄體內代謝產物的主要途徑,其排除「毒」的作用比大便排泄要大得多。

  怎樣才能有效解毒呢?中醫學有獨到的優勢。關於女性十分關注的美容問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主要涉及氣血兩個因素。血不足(血虛),皮膚就會顯乾燥缺少柔潤的顏色。血溫過高(血熱),面部就會發疹生瘡。而氣與血又常常互相影響,當氣分不足時,人的面部就會萎黃;當氣分熱重,面部就會發燥生瘡。與此相對應,中醫講美容歷來就有瀉和補兩個角度。如常見的痤瘡,即青春痘就是通過清熱才能「解毒」; 外用主要是根據皮疹的性質,如是炎性損害、非炎性損害或混合型損害,可選擇全反式維甲酸乳劑、1%克林黴素搽劑或聯合用藥。

  內服主要是採用中藥內調療效較好,而且無副作用。一般可用丹梔逍遙散化裁,藥用丹皮、梔子、菊花、柴胡、橘葉、丹參各10克,當歸、白芍、白朮、茯苓各12克,陳皮、枳殼各6克,黃芩9克,香附、葛根各20克,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克,每日1劑,水煎分兩次內服,半個月為1療程。

  懼服中藥湯劑者,可早服逍遙丸6克,晚服烏雞白鳳丸6克,連服1個月為1療程。若配合王不留行耳穴貼壓效果更佳,可取耳穴肺、肝、心、內分泌、腎上腺、神門、大腸、交感、顴、脾等,每次取單側5個耳穴,每天按壓數次,3天換1側,10次為1療程。

  以上綜合治療措施既能使失調的內分泌功能恢復正常,又能拮抗痤瘡丙酸桿菌和抑制皮脂腺的分泌,從而使青春痘消退。但治療時需有充分的信心和耐心,貴在堅持,一般需要2~3個療程,才能完全使痘痘消退,並避免痘痘再長。

  而黃褐斑則要通過活血養血才能解其「淤毒」。 中醫認為,肝失條達,氣機鬱結,郁久化火,灼傷陰血,血行不暢,可導致顏面氣血失和;脾氣虛弱,運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則氣血不能潤澤於顏面;腎陽不足,腎精虧虛等病理變化均可導致顏面發生黃褐斑。用內服湯劑治療黃褐斑需要辨證論治,但不論哪種類型,總離不開活血化瘀這一治療原則,可採用以下基本方進行加味:

  基本方:歸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參15克,桃仁6克,紅花6克,白芷5克。

  肝鬱血瘀症

  可出現急噪易怒,胸脅脹痛,痛經或經期延後,經血紫暗有塊,舌有紫斑,脈弦澀。本症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殼6克,制香附6克,青陳皮各6克。

  脾虛血瘀症

  可見面色蒼白或萎黃,神疲乏力,氣短心慌,飲食減少,脘腹脹滿,經來延遲,經血稀淡,舌質淡,脈細。可用基本方加炙黃芪6克,潞黨參10克,炒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腎陽虛寒症

  可見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無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脈沉細,斑色深褐難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靈脾10克,菟絲子15克。

  以上各方需連服二個月,每天一劑。如有效果,可繼續服用一個階段。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炎夏之初 當「養心和胃」

  到了夏季後,室外的溫度就升到了每年最高點。人們也開始為了度夏而做出一系列的準備。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此後,炎暑來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

  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夏季養生的記載:「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逆之則傷心。 」昨日,湖北省中醫院熊家平、鄧蘭瓊兩位知名教授根據臨床體驗,給出了立夏養生建議。

  氣溫高,是「熱邪」;雨水足,成「濕邪」。立夏後,濕熱之邪聯合致病。這個時候的飲食仍應清淡。因為,肥甘厚膩生濕,辛辣生熱,內因外因同時作用,會加劇體質虛弱。專家表示,儘管夏季不是胃病的高發季節,但仍可以喝粥使胃氣調和;

  中醫認為,春應養肝,夏應養心。陰虛火旺的人,在入夏之際,更容易心氣紊亂、脾氣暴躁。因此,《黃帝內經》也說,夏季應「使志無怒」;

  行動上,初入夏季時溫差較大,早晚防濕冷,中午防暑氣。熊家平教授指出,居住在一樓、二樓的居民,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以祛除濕氣。

  專家還表示,具有滋陰效果的沙參、麥冬、山藥、枸杞和百合,以及綠茶、金銀花茶等,市民可適量食(飲)用。

經絡保健:腰陽關穴常按治腰疼

  中醫將人體的頸、胸、腰椎分為三關,分別為風寒關、氣血關、寒冷關。我們的腰陽關穴就在第四腰椎,正好處於寒冷關的中間地帶,而這裡又是陽氣通行的關隘。很多老人到了冬天經常感到後背發涼,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的經絡不通,陽氣無法上行。這時候,只要打通了腰陽關,陽氣順行而上,所有的問題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而腰陽關就相當於關元穴在背部的投影。腰是指位置在腰上;陽是指在督脈上,督脈為陽脈之海。腰陽關就是督脈上元陰元陽的相交點。這個穴在人體的位置堪比上文中的陽關,"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是陽氣通行的關隘。

  腰陽關位於腰部,背後正中線,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專門治療腰部疾病的穴位,尤其對於現代人經常犯的急性坐骨神經痛、腰扭傷等治療效果非常好。發現腰部疼痛的時候,可以躺下來,趴著,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在腰陽關的位置熱敷,保持這個部位的熱度,每次敷20分鐘到半小時即可。如果身邊沒有合適的物品的話,也可以採用按摩的方式,用大拇指在腰陽關的位置打轉按摩,每次按揉100下,可以很好地改善疼痛的症狀。

  腰陽關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

  腰陽關在髂骨的位置,髂骨就是我們平常系腰帶的地方。找這個穴的時候,先順著腰往下摸,會摸到腰下有一塊骨頭,這就是髂骨。將雙手大拇指在髂骨的邊緣固定住,然後雙手食指在背後交會,在背後中點的連線處就是腰陽關。

  穴位功效:主治腰骶疼痛、下肢麻痹、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等病。

  按摩方法: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壓此穴。每次2分鐘左右。

  疾病治療:多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腰骶神經痛、類風濕病、小兒麻痹、盆腔炎、心肌梗死等疾病。配合承山穴治療腰扭傷。

夏季養生 三種萬萬不可洗澡的情況

到了夏天之後,白天的工作學習讓我們不同程度的出汗。洗澡大概是我們告別一天忙碌活動的前奏,這時候你可以一個人盡情享受,都能讓你放鬆一天緊繃的精神及情緒,但是你注意了沒有,有些時候是不適宜洗澡的。

中醫把脈:滑脈真的是懷孕了嗎

看古裝電視時,經常會看到,老郎中給夫人號號脈,就會說:「恭喜你,你有喜了。」。滑脈真的是懷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