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為跑步者設計的15分鐘核心力量訓練

1、超人

目標:腹橫肌(深腹部)和堅脊肌(下背部)

動作:俯臥,手和腿都伸展開。把你的頭、左臂和右腿抬起跑地面約5英寸高(譯者註:1英寸=2.54厘米),保持三秒,然後放下。然後用右臂和左腿重複這個動作。兩邊各做十次。

注意:不要把肩部抬得太高。

增加難度:把兩手和兩腳同時舉起。

2、拱橋

目標:臀大肌和腿後腱

動作:仰臥,膝蓋呈90度彎曲,腳放在地上。抬起臀部和背部,直到你的身體從肩部到膝蓋呈一條直線。保持5到10秒。然後放下。重複10到12次。

注意:在動作的最高點處收縮臀大肌,同時不要讓脊柱下垂。

增加難度:當臀部抬起時,把一條腿伸直。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春季男人跑步有什麼好處

跑步讓男人骨骼更年輕

日本千葉大學醫學院專家研究認為,慢跑可使骨骼「年輕」。該院對千葉縣3個慢跑團體的41名年齡30歲至80歲的會員,與平時不太愛運動的86名會員的化作了對比檢查,發現慢跑者的椎骨,股關節、腿骨和臂關節等部位的骨骼密度,均比不運動者高40%左右。這種骨骼密度接近二十幾歲的骨骼狀態。

就男性而言,在一周內慢跑距離越長,其骨骼密度越高。只有對慢跑持之以恆者,方可取得與年輕人骨骼密度相當的效果。

長跑防治關節炎

堅持長距離跑可能會防治關節炎。這是美國科學家謝洛克在磁共振成像設備的幫助下,觀察了馬拉松運動員的膝關節後得出的結論。

運動員即使在完成了數十公里的長距離跑步後也很少出現軟骨組織異常和積液現象。反之,一些娛樂性長跑者在長跑30分鐘後,膝蓋卻發生了這些生理變化。據推測,「較好的生物力學」和「身體通過長期訓練」所具有的適應性,使馬拉松運動員不僅能跑長距離,而且能保持健康強勁的膝關節。

跑步跑出來的疾病

1、「跑步膝」

指跑步等運動造成的膝蓋傷。典型症狀是膝蓋附近疼痛,長時間保持膝蓋彎曲坐姿、下樓梯或者走下坡路時,膝蓋疼痛更明顯。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一項涉及7.5萬名跑步運動員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只要一開始膝關節很健康,跑步就不會明顯增加關節炎風險,有些人到中老年時仍然可以繼續慢跑。慢跑者罹患關節炎的風險其實比不常活動的人群更小。

2、髂脛束綜合徵

多發生在長跑過程中或者跑步結束後,其主要原因是,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過度摩擦,導致韌帶炎症或滑囊炎症所致。主要症狀是腫脹和疼痛。

3、脛前疼痛/外脛夾

發病位置為脛骨骨幹前方或小腿內側,病因多種,最常見原因是脛骨周圍骨膜慢性炎症。

4、跟腱炎

跟腱炎通常是由於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壓力所致。患者跑步之後,小腿肚子或腳後跟以上開始出現輕微疼痛。

春季正確跑步減肥有哪些要點

跑步時,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避免含胸。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後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手指、腕與臂應是放鬆的,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

跑步要注意什麼事項?

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機體疲勞。該情況多見於那些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如長跑。正確的做法是在每次運動結束後,多做一些放鬆、整理活動,如慢行,舒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