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慎寫離職信

  又到了「金三銀四」的跳槽旺季,隨著經濟回暖和企業招聘需求回暖信號的逐步走強,很多職場人士被壓抑許久的跳槽意願又被激發出來。

  或許是因為被迫「臥槽」的壓抑實在是太久了,有些職場人士的離職信寫得很「感性而生動」,在辭職信中大肆抒發在職期間的憤懣,趁機揶揄老闆。更甚者,有人將辭職信群發給公司所有同事,力陳老闆的「罪狀」。

  只不過,在背景調查盛行的當下,牢騷型離職信雖然可能引發關注和同情,但從根本上來說解決

  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給自己的求職路添堵。相反,一份中規中矩甚至是略帶感恩的離職信,不但會幫助職場人士完成在新單位華麗轉身,還能為自己在職場中贏得更多的好口碑。

  壓抑員工用辭職信解氣

  人在被壓抑久了之後是要發泄的,而離職的時候腦子裡繃了很久的那根弦也隨之鬆弛。這個時候,有些人開始對壞老闆進行「炮轟」。

  在某論壇上,有位網友爆出了這樣的料:老闆非常摳門,平時大家是敢怒不敢言,這次一個同事辭職了,他就在辭職信里寫道「我在公司辛辛苦苦幹了四年,相信你加薪的承諾已不下九次,進公司時我兒子身高1.61米,如今身高1.78米,而我的工資卻始終沒有增長過」。

  無獨有偶,在天涯論壇上,另外一位網友也貼出了一封離職信,信中用看似非常感人的語氣簡要地記錄了他在公司8年時間裡讓他記憶深刻的一些人和事,但是字裡行間透露出他所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譬如姓名權被剝奪,因英文字與經理差一字母而強行被改名,被冠以「北京辦事處的法人代表」的職位,卻沒有享受到任何實質權力,有風險沒收益等等。

  西祠胡同上面還有一封更為「勁爆」的離職信,寫信的人將它群發給公司所有部門,該信的開頭直呼老闆其名,「如你所願,我離職了。離職之前,有下列幾點向你聲明!第一,請你認清事實:我相信我的工作能力,我的職位只會建立在我的工作績效上,不需要跟著誰才得到職務;當然也不需要跟著你才能得到副經理一職。」

  「我和我的男友尚未結婚,他要交幾個朋友,我要不要和他在一起,要維持什麼關係,是我和他之間的事。請你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交朋友的權利。不要一廂情願的,將你的想法套在我和我男友的身上,強迫我要執行……你不是月下老人,沒有資格和權利禁止我和我男友見面,更沒有資格和權利禁止我再交男朋友。」

  「本人在出差期間,曾多次被要求下班後要燒飯,但因廚藝不佳而婉拒。返台後卻被告之不會燒飯,故不知工廠的運作,因此不適合待在工廠。」除此之外,辭職信中歷數老闆言而無信,過河拆橋的舉動,並以犀利的語言加以嘲諷。

  泄憤可能有安全隱患

  離職信是人性的展示,也是情商的破解,或高或低,顯露無遺。在上海同想文化傳播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向陽生涯資深職業規劃師方文怡看來,這種「泄憤型」的離職信看似會贏得同事們的輿論支持,大快人心,但實際上卻會給職場人士今後的求職帶來安全隱患。

  據其介紹,很多單位都會將離職信存檔,當離職員工的新東家來做背景調查的時候,很多企業都會如實反應。「對於在辭職信中歷數老闆種種不是,甚至是言辭激烈的員工,企業HR們自然不會嘴下留情,若新東家看到員工的離職信,心中自有衡量。」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付出與所得到的回報不成比例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方文怡認為,在崗的時候,職場人士若與上司和同事有矛盾就應該及時溝通,爭取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如果把問題積攢起來,只是在離職的時候拿出來說,很容易讓人懷疑其溝通能力有問題。

  她還告訴記者,在現實中還有這樣一類老闆,如果發現員工寫下這樣的離職信,他是肯定不會讓員工就這樣負氣離開,而是會承認錯誤,做出認錯整改的態度,來極力挽留員工。因為,老闆會擔心這類員工已經對公司不再抱有任何的感情,出去可能會泄露公司的商業機密,將給公司帶來極大的損失。

  只不過,這樣的挽留也不過是暫時的,之後他可能會被許以高薪,但老闆會想辦法叫他遠離核心的業務。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員工因為「違反公司紀律」等欲加之罪而被開除,而這樣被開除的員工就很少有企業願意接受。

  平和型離職信最保險

  多數職場人士的離職信的內容都是平和的,辭職的理由也大多數是「出於個人的發展的考慮,選擇出國或者學習」等。對於這類中規中矩的「中庸型」的離職信,方文怡認為這往往是多數企業HR所能接受並且比較喜歡的離職信。其實只要其有一定的邏輯,內文言語並未過激之外,多數HR不會太過追究。

  不過也有HR認為,這類的離職信過於模式化,毫無個性而言,便永遠不會讓人印象深刻。實際上,離職信對於員工給老闆和HR留下的印象會很深,如果平時工作不突出、離職信的內容也平平無奇的話,以後有更好的機會,HR們也很難想到他。

  方文怡坦言,如果該員工平時在公司為人處事都相當不錯,而且在離職信中表現出對公司和同事的感恩,感謝公司的培養,對於這樣的員工如果有公司來做背景調查,企業的HR會在如實反映的基礎上,給予其偏好的評價。

  王維納也認為,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對新進員工的背景調查,越是高端人才,入職前的背景調查就越細緻。「因此,員工該離職時絕對不能因為自己以後不在這裡混了就放縱自己的情緒不管不顧,離職時還是多為自己的口碑著想。」

  記者了解到,在泄憤型和中庸型的離職信之外,還有一些職場人士會將離職信作為展現自己個人才華的最後的舞台,暢談公司發展大計。

  對於這類離職信,業界專家的看法有所不同。有人認為,對於機構比較龐雜,難以與大領導實現溝通的職場人士來說,這是一次展現自己才華的絕佳機會,如果真是利於公司發展的真知灼見很有可能因此而獲得晉升的機會。持反面意見者則認為,這只會被老闆理解為溝通能力上有所欠缺。

  另外一個「鐵律」是離職時千萬莫過於高調,鬧得滿城風雨是職場的大忌。畢竟言多必失,很多職場人士離開這家公司並沒有離開這個行業,這種事情往往消息傳遞得很快,而新東家也會擔心將來員工離職後,也會給人力資源部門留下類似的麻煩,甚至會影響到公司在行業的口碑。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職場必知10條鑽石心態(圖)

  在黃金期內一定會面臨很多壓力,但千萬不要讓自己在"焦慮"狀態下沉浸很久,因為焦慮會取代你的能力。相信堅持走下去的過程中會有答案。

  正確地審視自己的能力。中國的特殊現狀造就了一大批年輕的高管,機會夠好,但能力未必能夠勝任,此時從黃金期跌落下來未必是壞事情,頭腦清醒之後,再搏也不盡。

  學會用適當的方式化解焦慮,多跟同樣處在職業黃金期的朋友交流,多跟業界、周邊的智慧人士接觸,獲得心靈的支撐。

  繼續深造。黃金期內與其他階段不同,給自己充電的前提是不能影響工作,不脫行,不辭職。如需出國,學完儘快回來,即使老闆沒有給培訓計劃,也要說服老闆給你在職深造的機會。

  保持足夠的敏感。有時候敏感比能力更重要,因為大環境的變數太多,密切關注競爭對手的動向,帶著自信去學習別人,帶著自卑去超越自己。

  遭遇困境時要相信自己,做自己的拉拉隊。「勢如破竹」,這個「勢」就是心理能量的積累。

  利用職業黃金期鍛造職場白金承力:寵辱不驚,雲淡風輕,心境平和,與行雲流水的職業技巧相配合,令你的內心更加強大。

  職場上的最大危險是自己把自己看低了,覺得我也就是這樣了,我不可能行,或者是把自己的現狀看高了,覺得一切盡在掌握。

  如果感覺在一個行業已做到山窮水盡,就去開闢新的戰場,但要保持你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延續的使用,新戰場離「行」不遠或者為「行」服務。

  只要你不急著放棄,職業就不會放棄你。

大學生人際交往「三步曲」

    邁進大學校園的學生,因剛從緊張、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中走出來,沒有時間和機會深入社會,對人際關係,他們的大腦中幾乎是一片空白。而大學生生活,又恰恰需要交往,需要溝通。如何打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局面?筆者認為,只有掌握了大學生交往的三步曲,才能迅速打開局面,為自己贏得一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第一步,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則

    1.平等交往

    平等,主要指交往雙方態度上的平等,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一方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發號施令、頤指氣使,那麼他很快便會遭到孤立。大學生往往個性很強,互不服輸,這種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絕不能高人一頭,因同學之間在出身、家庭、經歷、長相等方面的客觀差異而對人「另眼相看。」

    堅持平等的交往原則,就要正確估價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優點而盛氣凌人,也不要只見自身弱點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並期望在各種場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夠引發人的信任、坦誠等情感,縮短交往的心理距離。一般來說,大學生的自尊心都較強,因此,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則,不損傷他人的名譽和人格,承認或肯定他人的能力與成績。否則,易導致人際關係的緊張和衝突。

    堅持尊重的原則,必須注意在態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學,平等待人,講究語言文明、禮貌待人,不開惡作劇式的玩笑,不亂給同學取綽號,尊重同學的生活習慣。

    3.真誠待人

    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只有以誠相待,才能使交往雙方建立信任感,並結成深厚的友誼。

    堅持真誠的原則,必須做到熱情關心、真心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對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誠懇批評。對人、對事實事求是,對不同的觀點能直陳己見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後誹謗人,做到肝膽相照、赤誠待人、襟懷坦白。

    4.互助互利

    人際關係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為基礎。如果交往雙方的心理需要都能獲得滿足,其關係才會繼續發展。因此,交往雙方要本著互助互利原則。互助,就是當一方需要幫助時,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給對方提供幫助。這種幫助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腦力的,也可以是體力的。

    堅持互助互利原則,就要破除極端個人主義,與人為善,樂於幫助別人。同時,又要善於求助別人。別人幫助你克服了困難,他也會感到愉快,這也可以進一步溝通雙方的情感交流。
    5.講究信用

    信用是成功的夥伴,是無形的資本,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信用原則要求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說真話,言必行,行必果。答應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難,也要千方百計、不遺餘力地辦到。如果經再三努力而沒有實現,則應誠懇說明原因,不能有「湊合」、「對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時的朋友或終將被拋棄。
   堅持信用原則,要做到有約按時到,借物按時還,不亂猜疑,不輕易許諾、信口開河,讓人家空歡喜。

    6.寬容大度

    人際交往中往往會產生誤解和矛盾。大學生個性較強,接觸密切,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矛盾。這就要求大學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克制忍讓,不計較對方的態度,不計較對方的言辭,並勇於承擔自己的行為責任,做到「宰相肚裡能撐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罵,你不罵。只要我們胸懷寬廣,發火的人一定也會自覺無趣。寬容克制並不是軟弱、怯懦的表現。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現,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能「化干戈為玉帛」,贏得更多的朋友。${FDPageBreak}



    第二步,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

    1.語言藝術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交往時要注意運用語言的藝術。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優化人際交往。相反,如果不注意語言藝術,往往在無意間就出口傷人,產生矛盾。

    (1)稱呼得體。稱呼反映出人們之間心理關係的密切程度。恰當得體的稱呼,使人能獲得一種心理滿足,使對方感到親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氣氛;稱呼不得體,往往會引起對方的不快甚至憤怒,使交往受阻或中斷。所以,在交往過程中,要根據對方的年齡、身份、職業等具體情況及交往的場合、雙方關係的親疏遠近來決定對方的稱呼。對長輩的稱呼要尊敬,對同輩的稱呼要親切、友好,對關係密切的人可直呼其名,對不熟悉的要用全稱。

    (2)說話注意禮貌

    1正確運用語言,表達清楚、生動、準確、有感染力、邏輯性強,少用土語和方言,切忌平平淡淡、濫用詞藻、含含糊糊、乾巴枯燥。2語音、語調、語速要恰當,要根據談話的內容和場合,採取相應的語音、語調和語速。3講笑話要注意對象、場合、分寸,以免笑話講得不得體,傷害他人的自尊心。4適度地稱讚對方: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讚美自己的優點。如果我們能夠發掘對方的優點,進行讚美,他會很樂意與你多交往。但是讚美要適度,要有具體內容,絕不能曲意逢迎。真誠的讚美往往能獲得出乎意料的效果。5避免爭論:青年大學生喜歡爭論,但爭論往往是在互不服輸、面紅耳赤、不愉快甚至演化成直接的人身攻擊或嚴重的敵意中結束。這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大學生要儘量避免爭論,而要通過討論、協商的途徑解決分歧。

    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吸引和抓住對方,從內容到形式適應對方的心理需要、知識經驗、雙方關係及交往場合,使交往關係密切起來。

    2.非語言藝術

    一般包括眼神、手勢、面部表情、姿態、位置、距離等。掌握和運用好這種交往藝術,對大學生搞好人際交往是不可少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像嘴一樣會說話」。面部表情是內心情緒的外在表現,它們均能表達人的態度和情感。如眉飛色舞表示內心高興,怒目圓睜表示憤怒等。交往中還可用人體動作來表達思想,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根據談話的內容和場合,正確運用非語言藝術,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時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但非語言藝術要運用得恰到好處,不可過於頻繁和誇張,以免給人手舞足蹈之感。

  此外,大學生還要學會有效地聆聽。人際關係學者認為「傾聽」是維持人際關係的有效法寶,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聽他講話的人,所以,大學生要學會有效地聆聽。在溝通時,作為聽者要少講多聽,不要打斷對方的談話,最好不要插話,要等別人講完之後再發表自己的見解;要儘量表現出聆聽的興趣,聽別人講話時要正視對方,切忌小動作,以免對方認為你不耐煩;力求在對方的角色上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對對方表示關心、理解和同情;不要輕易地與對方爭論或妄加評論。${FDPageBreak}



    第三步,努力增強自己的人際魅力

那些十年不跳槽的職場精英(圖)

在中國外企和民企工作的人,呆滿兩年就算老人,呆滿五年算是牛人,呆滿十年的,絕對可以被稱為仙人。

2010年求職五大關鍵點(圖)

春節一過,新一輪的招聘高峰即將來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沒拿到滿意offer的人,在此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