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十年不跳槽的職場精英(圖)

  在中國外企和民企工作的人,呆滿兩年就算老人,呆滿五年算是牛人,呆滿十年的,絕對可以被稱為仙人。

  細數我認識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仙人,發現比起那些每兩三年跳一次槽的精英們,他們如今無論在薪水待遇、頭銜職位,還是工作生活平衡度上,都毫不遜色,甚至略高一籌。形象地說,如果工作就像股市,每年都在換工作的就像是做短線的,一旦見到更好的機會,立馬換倉;兩三年挪一次窩的,是做中線的,遇到事業瓶頸或大的困擾,寧願放下包袱另起爐灶;仙人們是做長線的,認準了所在的公司後,便一門心思與公司命運甚至可以說是與中國經濟同起伏。

  在這些仙人身上,我發現了一些共同的品質:

  對世事卓越的洞察力。當你還在琢磨著那家生產文具的公司是不是會比這家生產日用品的公司更高級時,他們在一貫的微笑後面也許正不以為然地想著:天下烏鴉難道不是一般黑嗎?這個道理,你最終也會明白,不過是在換過幾個工作以後。

  練達的人情世故駕馭力。十逾年間,頭頂上來過各式各樣的領導:有年齡比自己小的;有學歷和英文比自己差的;有喜歡指使下屬加班到深夜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就算相處得不算默契,也能把花色各異的老闆們調教到大家相安無事的狀態。更多的情況是,這些老闆是做中短線的,自己拍拍屁股先拜拜了。

  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老黃牛精神。加班就加班,跑腿就跑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是最苛刻的老闆至少也會給他們這樣的評語。

  過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十多年間,有的坐過冷板凳——被「撥弄」到最次要的部門當閒職;有的冷眼旁觀過頂頭上司貪污腐敗;有的眼睜睜看著原來和自己平級的區域經理爬到自己頭上作威作福……時間可以帶來公道。還好,在市場導向的外企和民企,這樣的公道一般在兩三年內自有分曉,絕對不會出現死後喊冤的悲慘事件,因為營利指標比你更沒有耐心。

  最有趣的是,仙人們遇到的這些磨難,那些跳來跳去的人也同樣碰到過。不同的是,仙人們是在一間公司里閱盡冷暖,「跳蚤」們則是在不同的公司里看透風景。解決方案也不同,仙人們總是盡最大努力去溝通、去磨合、去解決,而跳蚤們把第一選擇讓給了騎驢找馬。我無意評價孰優孰劣。但從別人身上可以借鑑的是,原來遇到困難,還有另外一種解決方案。

  最近一位朋友被新上任的老闆折磨到想辭職。據說這位老闆愛好在晚上12點開會,開到凌晨三四點結束後,回家洗個澡就又回來上班了;最可惡的是,有時大家等到凌晨一點,他又來個電話說今天不開會了。這位朋友苦惱的是,除了新老闆之外,這間公司,包括這個工作都還是不錯的。

  如果借鑑一下職場仙人的戰略,也許這種折磨只是階段性的。從歷史的眼光來看,這個愛折磨人的老闆,才是這間公司的過路客。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大學生人際交往「三步曲」

    邁進大學校園的學生,因剛從緊張、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中走出來,沒有時間和機會深入社會,對人際關係,他們的大腦中幾乎是一片空白。而大學生生活,又恰恰需要交往,需要溝通。如何打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局面?筆者認為,只有掌握了大學生交往的三步曲,才能迅速打開局面,為自己贏得一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第一步,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則

    1.平等交往

    平等,主要指交往雙方態度上的平等,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一方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發號施令、頤指氣使,那麼他很快便會遭到孤立。大學生往往個性很強,互不服輸,這種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絕不能高人一頭,因同學之間在出身、家庭、經歷、長相等方面的客觀差異而對人「另眼相看。」

    堅持平等的交往原則,就要正確估價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優點而盛氣凌人,也不要只見自身弱點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並期望在各種場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夠引發人的信任、坦誠等情感,縮短交往的心理距離。一般來說,大學生的自尊心都較強,因此,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則,不損傷他人的名譽和人格,承認或肯定他人的能力與成績。否則,易導致人際關係的緊張和衝突。

    堅持尊重的原則,必須注意在態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學,平等待人,講究語言文明、禮貌待人,不開惡作劇式的玩笑,不亂給同學取綽號,尊重同學的生活習慣。

    3.真誠待人

    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只有以誠相待,才能使交往雙方建立信任感,並結成深厚的友誼。

    堅持真誠的原則,必須做到熱情關心、真心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對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誠懇批評。對人、對事實事求是,對不同的觀點能直陳己見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後誹謗人,做到肝膽相照、赤誠待人、襟懷坦白。

    4.互助互利

    人際關係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為基礎。如果交往雙方的心理需要都能獲得滿足,其關係才會繼續發展。因此,交往雙方要本著互助互利原則。互助,就是當一方需要幫助時,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給對方提供幫助。這種幫助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腦力的,也可以是體力的。

    堅持互助互利原則,就要破除極端個人主義,與人為善,樂於幫助別人。同時,又要善於求助別人。別人幫助你克服了困難,他也會感到愉快,這也可以進一步溝通雙方的情感交流。
    5.講究信用

    信用是成功的夥伴,是無形的資本,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信用原則要求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說真話,言必行,行必果。答應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難,也要千方百計、不遺餘力地辦到。如果經再三努力而沒有實現,則應誠懇說明原因,不能有「湊合」、「對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時的朋友或終將被拋棄。
   堅持信用原則,要做到有約按時到,借物按時還,不亂猜疑,不輕易許諾、信口開河,讓人家空歡喜。

    6.寬容大度

    人際交往中往往會產生誤解和矛盾。大學生個性較強,接觸密切,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矛盾。這就要求大學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克制忍讓,不計較對方的態度,不計較對方的言辭,並勇於承擔自己的行為責任,做到「宰相肚裡能撐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罵,你不罵。只要我們胸懷寬廣,發火的人一定也會自覺無趣。寬容克制並不是軟弱、怯懦的表現。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現,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能「化干戈為玉帛」,贏得更多的朋友。${FDPageBreak}



    第二步,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

    1.語言藝術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交往時要注意運用語言的藝術。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優化人際交往。相反,如果不注意語言藝術,往往在無意間就出口傷人,產生矛盾。

    (1)稱呼得體。稱呼反映出人們之間心理關係的密切程度。恰當得體的稱呼,使人能獲得一種心理滿足,使對方感到親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氣氛;稱呼不得體,往往會引起對方的不快甚至憤怒,使交往受阻或中斷。所以,在交往過程中,要根據對方的年齡、身份、職業等具體情況及交往的場合、雙方關係的親疏遠近來決定對方的稱呼。對長輩的稱呼要尊敬,對同輩的稱呼要親切、友好,對關係密切的人可直呼其名,對不熟悉的要用全稱。

    (2)說話注意禮貌

    1正確運用語言,表達清楚、生動、準確、有感染力、邏輯性強,少用土語和方言,切忌平平淡淡、濫用詞藻、含含糊糊、乾巴枯燥。2語音、語調、語速要恰當,要根據談話的內容和場合,採取相應的語音、語調和語速。3講笑話要注意對象、場合、分寸,以免笑話講得不得體,傷害他人的自尊心。4適度地稱讚對方: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讚美自己的優點。如果我們能夠發掘對方的優點,進行讚美,他會很樂意與你多交往。但是讚美要適度,要有具體內容,絕不能曲意逢迎。真誠的讚美往往能獲得出乎意料的效果。5避免爭論:青年大學生喜歡爭論,但爭論往往是在互不服輸、面紅耳赤、不愉快甚至演化成直接的人身攻擊或嚴重的敵意中結束。這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大學生要儘量避免爭論,而要通過討論、協商的途徑解決分歧。

    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吸引和抓住對方,從內容到形式適應對方的心理需要、知識經驗、雙方關係及交往場合,使交往關係密切起來。

    2.非語言藝術

    一般包括眼神、手勢、面部表情、姿態、位置、距離等。掌握和運用好這種交往藝術,對大學生搞好人際交往是不可少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像嘴一樣會說話」。面部表情是內心情緒的外在表現,它們均能表達人的態度和情感。如眉飛色舞表示內心高興,怒目圓睜表示憤怒等。交往中還可用人體動作來表達思想,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根據談話的內容和場合,正確運用非語言藝術,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時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但非語言藝術要運用得恰到好處,不可過於頻繁和誇張,以免給人手舞足蹈之感。

  此外,大學生還要學會有效地聆聽。人際關係學者認為「傾聽」是維持人際關係的有效法寶,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聽他講話的人,所以,大學生要學會有效地聆聽。在溝通時,作為聽者要少講多聽,不要打斷對方的談話,最好不要插話,要等別人講完之後再發表自己的見解;要儘量表現出聆聽的興趣,聽別人講話時要正視對方,切忌小動作,以免對方認為你不耐煩;力求在對方的角色上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對對方表示關心、理解和同情;不要輕易地與對方爭論或妄加評論。${FDPageBreak}



    第三步,努力增強自己的人際魅力

向阿凡達學習:如何應對不可能目標(圖)

  

  電影《阿凡達》以高科技3D表現方式,向我們展示人類視覺享受可以達到的新高度,其所掀起的觀影熱潮也是史無前例的——除了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技鏡頭之外,《阿凡達》最打動人心的其實是一種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儘管是弱勢外星人抗爭強勢的地球侵略者。

  文/公共關係專家 林景新

  電影《阿凡達》中,人類在利益驅動下,派遣了戰機去摧毀潘多拉星球上Na』vi族人所生存的家園,Na』vi族人要抵著武裝到牙齒的軍事入侵者,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在美國前海軍陸戰隊員傑克的帶領下,潘多拉星球所有民族的人,一起組建了一支幾千人的反抗軍,雖然付出慘重代價,但潘多拉星球人擊退了入侵者,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與Na』vi族人一樣,現實職場中的許多經理人也經常要面臨如何完成不可能任務的挑戰。隨著競爭的加劇以及對利潤率的追逐,企業對職業經理人、特別是主管市場的「營銷經理人」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而企業的要求與市場發展趨勢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定落差,由於受到許多潛在力量的限制,目標執行者根本無法完成制定者給予的「光榮使命」。正因如此,「不可能目標」吞噬了一個又一個的人才。

  產生「不可能目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那麼經理人要如何去應對「不可能」目標對自己職業發展的影響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判斷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在公司或領導下達目標之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此目標進行綜合考慮,判斷自己完成此項目標的可能性。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目標考慮:將目標與公司歷史同期的目標相比較;將目標與行業的同級別公司的目標進行比較;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市場發展趨勢進行判斷;綜合公司總體資源與實力進行考量。通過這幾方面的綜合加權考量,就能大概判斷出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標是可達成的或是「不可能的目標」。如果發現上司布置的目標就是這樣令人「高山仰止」,經理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將自己詳細的分析與對目標的理解與上司進行溝通,爭取得到理解,及時調整目標的設定。

  將「不可能目標」分解成「可能」+「不可能」

  在某些金字塔式管理的公司中,經理人的完成目標往往由上司主觀設定。等拿到目標的完成責任書時,公司的一切規劃已經定型,縱使存在諸多不合理的地方,要再一級一級進行匯報及進行重新調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經理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採取一種營銷「懷柔政策」,即將上級所設定的「不可能目標」分成不同境況下的目標完成度。 對「不可能目標」進行分解的好處就在於,可以讓上級明白你對既定目標完成的充分認識以及深入考慮,同時你也已經在為準備完成目標做了最充足的準備,縱使最後目標實在無法完成,你前期的充分考慮必然令上司難以找到責難的藉口。

  將「不可能目標」變成合理的目標

  為「不可能的目標」爭取最大可能的資源配置後,經理人要成功應對不可能目標,要堅信一條原則:給目標的同時,保證最大可能資源配置到位。

  比如,你的團隊現在有7個人,所分市場覆蓋3個省,年促銷費用40萬元,今年銷售額600萬元,而明年目標達到2000萬元。然而,你的部下人數、促銷費用、市場劃分範圍都維持不變的話,筆者認為經理人是無論如何也跨越不了這個「不可能目標」的。因此,經理人在接受目標的同時要努力獲得公司在資源方面最大可能的支持與配合。

2010年求職五大關鍵點(圖)

春節一過,新一輪的招聘高峰即將來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沒拿到滿意offer的人,在此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

被獵跳槽四大注意(圖)

人才市場在春節後的活躍度不斷提高,獵頭所獵的崗位數相比去年同期也有所上升。一般來說,快速消費品、耐消、IT、電子、高科技、外企製造業、通信等行業人才比較容易被獵。就被獵的崗位來說,專業技術人員、公司高管、銷售等崗位被獵機會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