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美容理論與審美

  中醫整體觀念的美學特徵中醫理論的美學價值在於中醫理論體系中整體觀念與美學整體觀是相互統一的。其中包括以下向方面的特徵:

  1、「天人相應」觀體現了整體和諧美祖國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以臟腑經絡為核心的有機整體,而人又與自然界密切相聯繫,即「天人相應」。在人體內,各臟腑、皮肉筋骨脈、五官九竅等形體組織,在生理上都存在有機聯繫,共同完成機體統一思想的機關報陳代謝活動,在病理上又可通過經絡相互影響與會談,即內臟疾患可傳變並反映於體表,而體表病變也可以影響內臟功能。同樣,很多影響容貌美,形體症狀瓣外在表現疾病,往往在機體內臟功能病變反映於體表的結果,這就為我們中醫美容臨床的診斷與治療提供了可靠的辯證論治理論依據。另一方面,人生存在於自然界中,即要通過機體內部的自我調節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以保持正常生理活動,同時又受到自然界氣候地理及飲食起居等客觀因素對機體生理活動的影響徹雲霄,因此,中醫美容臨床工作中,除了根據就診者本身反映的情況外,還要考慮到其所處的環境因素,強調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進行中醫美容診斷與治療。總之,中醫理論「天人相應」觀體現了人與自然直轄市統一的整體和諧美,「天人相應」觀不僅是古人崇尚自然美的體現,也是中國古代科學美學思想的審美觀,要關鍵在於天人相應觀能如實地從宏觀上反映人與自然之間的整體規律,所以它也是揭示自然美的科學觀。

 

${FDPageBreak}

  2、「陰陽學說」的整體平衡美及恆動美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它是古人認識事物變化的和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的一種方法。陰陽學說應用於中醫領域各方面,用以說明人體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陰陽學說具有簡潔性演繹美,簡單的「陰」、「陽」二字即可作為歸納萬物的要領,概括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的對立統一雙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存在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陰」、「陽」兩個方面,而陰陽在正常情況下又是相互消長與相互轉化並維持在一一個相對平衡狀態,從而保證了自然界正常的生化收藏及生存平衡,如果陰陽的相互消長與相互轉化不能維持相對平衡,則會出現反常的自然變化。「陰陽學說」就用於中醫學,也同樣說明人體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臨床診治疾病等方面都存在著陰陽的相五消長與轉化,如果機體人的陰陽處於平衡狀態時,則人體表現為健康,而人全的健康又是保障容貌美、形體美的最基本條件,中醫美容學的根本任務,就是維護和調節陰陽學說體現在人體健美上的整體平衡美及整體恆動美。

 

${FDPageBreak}

  3、「五行學說」的整體結構有序美五行學說是古代勞動人民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土、木、金、火五種物質的屬性加以抽象推演,用來說明整個物質世界,並且認為這五種物質不僅具有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係,而且處於不斷運行變化之中,五行的正常範圍的運動變化為「生克」關係。若超出正常範圍的異常則為「乘侮」關係。中醫應用五行學說的生克關係來歸屬和解釋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及其五臟之間、臟腑之間生理功能的相互聯繫和相互直轄市關係,並用五行學說的乘侮關係來解釋臟腑之間的病理傳變關係及其相互影響,從而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因此,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把人體描述為各組成部分配合得當,並然有序,直轄市一致,均勻舒暢的一種狀態,這種具有和諧直轄市美感的理論,對中醫美容醫療臨床不無疑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FDPageBreak}

  4、「藏象學說」的整體結構協調美中醫認為,內在的臟腑生理活動及病理變化都會反映於體表。髒象學說就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的聯繫,因而,中醫所說的臟腑並非只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個生理病理的概念。「藏象學說」認為人體以五臟為中心、六腑、五官九竅、筋骨氣血脈、皮肉形體等均通過經絡、氣血津液的聯繫相互直轄市,而使機體在正常情況下達到結構上嚴謹美、功能上和諧美、整體上協調美,這也是形體美與容貌美的重要保證,一旦腑臟腑、官竅、皮肉形體及經絡氣血之間的這種整體直轄市美遭到破壞而發生病變,人體的健美就會受損害,因此中醫美容醫療臨床就是根據「藏象學說」的整體觀來確定診斷與治療的原則。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經絡——中醫治療的基礎

  

    經絡系統中,除奇經八脈、經別、別絡、經筋、皮部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外,經絡的功能主要表現在運行全身氣血以營養臟腑組織,聯絡臟腑器官以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和調節人體各部分功能等方面。

  (一)運行全身氣血,營養臟腑組織

  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和物質基礎,機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均需氣血的濡養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氣血必須通過經絡的傳輸才能布散於全身各處,以「內溉臟腑,外濡腠理」(《靈樞·脈度》),維持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故《靈樞·本髒》說:「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十二經脈是人體經絡系統的核心,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其在內屬絡臟腑,在外連屬五官九竅、四肢百骸,人體氣血通過以十二經脈為中心的遍布全身上下內外的經絡系統,周流不息,灌注滲透到各個組織器官中去,以提供充足的營養和能量,使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與此同時,氣血亦依賴經絡的傳注輸送,通達於全身,發揮其營養機體、抗禦外邪等重要作用。因此,經絡的功能活動正常,氣血運行暢通,各臟腑功能強健,則能抵禦外邪的侵襲,防止疾病的發生。反之,經絡失去正常的機能,經氣不利,則御邪不力,外邪就會乘機入侵而致病。

 

${FDPageBreak}

 

  (二)聯絡臟腑器官,溝通上下內外

  人體是由五臟六腑、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組成的複雜有機體,其各部分雖有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相互聯繫、彼此配合及有機協調的關係,主要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作用實現的。由於十二經脈及其分支縱橫交叉,入里出表,通上達下,相互絡屬臟腑,連絡肢節;奇經八脈聯繫溝通十二正經,調節盈虛,使人體各個臟腑,以及體表各個組織器官之間有機地聯結起來,構成一個內外、表里、左右、上下彼此之間緊密聯繫,協調共濟的有機整體。經絡在人體內發揮的溝通聯繫作用是多方位、多層次的,主要表現於以下四個方面:

  1.臟腑與體表、肢節的聯繫

  臟腑與外周體表及肢節的聯繫,主要是通過十二經脈實現的。十二經脈中,手之三陰三陽經脈循行於上肢內外側,足之三陰三陽經脈循行於下肢內外側,而每條經脈又與體內臟腑有固定的絡屬聯繫,其經脈之氣還結聚散絡於經筋,並布散於皮部。這樣,體表的筋肉、皮膚等組織與臟腑之間,通過十二經脈內屬外連的聯繫而相互溝通。故《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

  2.臟腑與官竅的聯繫

  位於體表的目、舌、口、鼻、耳和前陰、後陰等五官九竅,都是經絡循行所過的部位,而經脈又多內屬於臟腑。這樣就使臟腑與官竅之間,通過經脈的溝通而聯繫起來。如手少陰心經屬心,絡小腸,系「目系」,其別絡「系舌本」;足厥陰肝經屬肝,絡膽,繞陰器,系「目系」;足陽明胃經屬胃,絡脾,環繞口唇,挾鼻;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均進入耳中;足太陽膀胱經的經別「入於肛」等等。這樣使內在臟腑得以通過經絡與官竅相互溝通而成為一個整體,臟腑的生理、病理便可以通過經絡反映於相應的官竅。

 

${FDPageBreak}

  3.臟腑之間的聯繫

  十二經脈中每一經都分別絡屬一髒一腑,從而加強相為表里的一髒一腑之間的聯繫,這是中醫臟腑陰陽表里相合理論的主要結構基礎。同時,有的經脈還聯繫多個臟腑,有的臟腑則有多條經脈通達。如足厥陰肝經屬肝,絡膽,挾胃,注肺中;足少陰腎經屬腎,絡膀胱,貫肝,入肺,絡心;通達肺臟的經脈有手太陰肺經屬肺,手陽明大腸經絡肺,以及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和手少陰心經。此外,經別又補正經之不足,如胃經之經別上通於心,膽經之經別貫心,等等。這樣,通過經絡的溝通形成了臟腑之間的多重聯繫。

  4.經脈之間的聯繫

  十二經脈之間的表里陰陽相接,有一定的銜接和流注次序,並與任、督二脈構成首尾相連的整體循行系統。十二經脈之間還有多處相互交叉、交會,再加上經別、別絡的溝通,更加強了彼此之間的聯繫。十二經脈還與奇經八脈之間縱橫交錯,而且奇經八脈之間亦彼此相互聯繫。如:十二正經中的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均會於督脈之大椎穴,陽維脈與督脈會於風府穴,故稱督脈為「陽脈之海」;十二正經中的足三陰經以及奇經八脈中的陰維脈、沖脈均會於任脈,足三陰經又上連手三陰經,故稱任脈為「陰脈之海」;沖脈前與任脈並於胸中,後通督脈,而任、督兩脈又通會十二經脈,加之沖脈「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靈樞·逆順肥瘦》),容納了來自十二經脈的氣血,故稱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督、任、沖三脈同起於胞中,故有「一源三歧」之稱。以上經脈與經脈之間的多方面、多層次的聯繫,使經絡成為一個具有完整結構的調節系統。

 

${FDPageBreak}

  (三)感應傳導信息,調節機體功能

  感應傳導,是指經絡系統對針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覺、接收和傳遞的作用。人體作為一個具有自動調控功能的複雜巨系統,在生命的每一瞬間都有千萬個信息變換過程發生,但無論這些信息的變換過程如何複雜,其傳遞一般都是在經絡系統中進行,以氣血為載體實現的。經絡系統作為人體的信息傳導網絡,可以感受來自人體內外環境中的各種信息,並按其性質、特點和量度等傳遞至相應的臟腑組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反映或調節其功能狀態。這種傳導既可以發生在各臟腑組織器官之間,也可以發生於體表與內臟之間;既可以把局部的信息感傳於全身,又能把整體的信息傳導於某一局部。如肌表受到外界某種刺激,其信息可由經絡感受並傳送至內臟,根據信息性質和強度的不同,而產生補或瀉的作用。而內臟功能活動或病理變化的信息,也可由經絡感受並傳導於體表,反映出不同的症狀,此即「有諸內必形諸外」的主要結構和生理基礎。

  經絡系統通過對各種信息的接收、傳遞、變換等作用,自行調節氣血的運行,協調臟腑的關係,以維持人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如果人體的氣血陰陽失去協調平衡,通過經絡系統的自我調節,仍不能使其恢復正常,則發生疾病。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即可針對氣血失和、陰陽盛衰等具體證候,運用針灸、推拿、導引等方法,通過對適當的穴位施以適度的刺激,激發經絡的調節自律

「扶正」和「驅邪」的含義

  

    中醫學所論的「正氣」內涵相當廣泛而豐富,僅就發病機理而言,正氣是指人體的形體結構、精微物質及其產生的機能活動、抗病能力、康復能力.以及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調控能力之總稱。

  正氣又簡稱為「正」。中醫發病學認為內臟功能正常,正氣旺盛,氣血充盈病邪難於侵入,疾病無從發生。即使邪氣侵襲人體,正氣即起來抗邪,若正氣強盛。則病邪難於侵入,或侵入後即被正氣及時消除,一般不易發病,即使發病也較輕淺易愈。自然界中經常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致病因素,但並不是所有接觸的人都會發病,此即是正能勝邪的結果。當正氣不足,或邪氣的致病能力超過正氣的抗病能力的限度時,邪正之間的力量對比表現為邪盛正衰,正氣無力抗邪,感邪後又不能及時驅邪外出,更無力儘快修復病邪對機體造成的損傷,及時調節紊亂的機能活動,於是發生疾病。

  中醫學十分重視正氣在發病中的主導地位。認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而發病,這就突出了正氣的弛弱在發病中起著主導作用。致病邪氣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人體的正氣充足,縱然有邪氣的存在,也是不能傷人發病的,只有在正氣不足,防禦能力下降,或者邪氣致病能力超過正氣的抗禦能力時,外邪才會乘虛侵襲而發病。因此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邪氣簡稱為「邪」,又稱為「虛邪」、病邪等,是對一切致病因素的統稱。中醫學中的邪氣,包括外感六淫、疫癘,內傷七情、飲食、勞逸,以及外傷、蟲獸傷等。邪氣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條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導作用。

  祖國醫學在治療疾病時所應用的法則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八法,概括為扶正與祛邪兩大法則。疾病的發生與正氣的虛弱有著密切的關係,扶正不能忽視祛邪,因為祛邪能消除致病因素,故前人有「正足邪自去」,「邪去正自安」之說。

秋天乾燥 按穴位也能補水

說到秋天養生,很多人都知道要防乾燥。除了食療和擦保養品以外,其實你還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補水」的。

精氣血津液失衡會致病

精、氣、血、津液失常,是指在疾病過程中,精、氣、血、津液的生成、代謝和功能異常,以及它們之間互根互用關係失調的病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