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表面光潔,色澤鮮艷,清香宜人,味甘甜,略帶酸味。其所含的鉀能與人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使之排出體外,因此,當你攝鹽過多時,可吃些蘋果。蘋果所含的營養既全面又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常適於嬰幼兒、老年人和病人食用。蘋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磷、鈣、鋅及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和鉀、鈉等。
一、蘋果的保健作用
1、止瀉
因為蘋果含有豐富的鞣酸、蘋果酸、有機酸、果膠和纖維素等物質有收斂作用。其中的果膠和纖維素又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所以能利腸止瀉。只需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個蘋果,即可見效;治療水瀉則用半成熟蘋果適量加水煮,連湯食之。
2、通便
蘋果中的有機酸和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鬆軟,便於排泄,因此食用蘋果能促進通便,治療大便乾燥。宜將蘋果烤熟了吃。
3、適用於妊娠女性食用
對於女性妊娠反應者,吃蘋果不僅能補充熱量、維生素等,還能調節水鹽及電解質的平衡,防止頻繁嘔吐所致的酸中毒。
4、防治高血壓
蘋果含有較多的鉀,較少的鈉,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使之排出體外。因此,常吃蘋果或常飲蘋果汁,對於高血壓患者很有好處。近年來,歐美及日本等國的醫學家研究證明,蘋果能像降血脂藥物一樣,使血液中膽固醇降低。他們認為,蘋果本身不含膽固醇,而能促進膽固醇從膽汁排出;蘋果含有大量的果膠,能阻止腸道內膽固醇吸收;蘋果在腸道內分解出來的乙酸有利膽固醇代謝,可以減少冠心病的發生和誘發心臟病。由此見,蘋果對於中老年人,特別是膽固醇增高者,著實稱得上是理想的水果。治療高血壓,可在每周的蘋果日吃300~400克蘋果,而不吃別的食物,吃5個蘋果日後,便可使血壓下降,以後視血壓的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下一個療程。肥胖者的減肥,據國外研究,每個蘋果日可使體重減少0.5公斤~1公斤。在蘋果日中將1500克新鮮蘋果分6次吃完,即每次吃250克,一個療程為18個蘋果日。防治心血管病和肥胖症宜選甜蘋果吃。
5、增進食慾,益於嬰兒生長
蘋果中所含的溶解性磷和鐵,易於消化吸收,有益於嬰兒生長和發育,還可以預防嬰幼兒佝僂病的發生。
6、減肥
蘋果中含有的大量維生素、蘋果酸,能促使積存於人體內的脂肪分解,經常食用蘋果可以防止肥胖。脂肪過多者,需要吃一些酸蘋果。
7、防治貧血
常吃蘋果還能增加血色素,使皮膚變得細白紅嫩,因此,對於貧血患者來說,食用蘋果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用蘋果治療貧血可生吃也可烤熟吃。
8、防止老化
蘋果中含的鈣質和維生素E,具有利尿美容的功效,可以有助於防止老化。
9、預防糖尿病
蘋果所含的果膠,能防止膽固醇增高,減少血糖的含量,適量食用蘋果對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治療糖尿病則宜吃酸蘋果。
10、增強記憶力
蘋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礦物質等大腦所必需的營養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富含鋅元素。據研究,鋅是人體內許多重要酶的組成部分,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關鍵元素。人體內缺鋅對記憶力將產生不良影響。
11、消除疲勞
蘋果所含多糖、鉀、果膠、酒石酸、蘋果酸、枸櫞酸等,對於消除人體疲勞效果甚佳。
12、結腸炎腹瀉:宜吃擦成絲的生蘋果有較好療效。可治療咳嗽和嗓子嘶啞;
13、咳嗽和嗓子嘶啞:喝生蘋果汁起作用。
14、甲狀腺亢進(大脖子病):熟蘋果所含的碘是香蕉的8倍,是橘子的13倍。常吃蘋果有益。
15、燙傷患者,在燙傷的地方放些蘋果片,可以降溫。
16、嘴唇生瘡、牙齦發炎、舌頭腐裂等內熱:可將蘋果連皮切成六至八瓣。放入冷水鍋內煮,待水開,即將蘋果取出,連皮吃下,每天一次,每次1個,連吃7~10個可愈。此法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二、蘋果顏色不同,祛病養生功效大不同。
1、紅蘋果
更有益心臟,提高記憶力,保持泌尿系統的健康。中醫認為,紅蘋果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的祛病作用更強,可保護心腦血管健康,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
2、青蘋果
更利於牙齒和骨骼強壯,具有養肝解毒的祛病養生功效,並能對抗抑鬱症,因此較適合年輕人食用。此外,青蘋果還可促進牙齒和骨骼生長,防止牙床出血。
3、黃蘋果
可強健人體免疫系統,對預防某些癌症也有好處。另外,黃蘋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經常使用電腦的上班族可適當進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春日吃蔥補維C 春季養生宜吃八種食物
下面小編給你具體介紹下適合在春季養生食用的八種食物:
春季吃蔥可補維C
蔥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蔥還含有蔥蒜辣素,有較強的殺菌之作用。
溫馨提示:大蒜250克,蔥白500克,切碎加水2000毫升煎煮,日服3次,每次一茶杯,可預防流感;若是胃痛、胃酸過多,消化不良的人可將大蔥頭4個搗爛,調入紅糖200克,連服數日有效。
健脾益氣要吃山藥
山藥尤宜於春季食用,它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可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可以補腎益精,可增強人體抵抗力。
溫馨提示: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搗爛的山藥泥攪勻,可健脾補肺,強身健體,滋腎益精,非常適合體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紅棗煮,則滋補效果更好。
春季殺菌可吃大蒜
大蒜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據最新研究發現,大蒜還具有一定補腦作用,富含維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溫馨提示:不可空腹生食;腎、肝、膀胱有疾者在治療期間應免食;心臟病和習慣性便秘者應注意少食;不可與蜂蜜同食。
體弱者吃點大棗
大棗性味甘平,尤宜春季食用。
溫馨提示:對於身體較虛弱、胃口不好的人,平時可多吃點棗米飯:即以大米為主,配上點紅棗,色澤鮮艷,爽口潤甜。
韭菜最利陽氣生發
韭菜富含糖、蛋白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C、鈣、磷以及揮髮油等。另外,韭菜還含有抗生物質,具有調味、殺菌的功效。
溫馨提示:俗話說「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
高血壓及便秘者吃菠菜
菠菜的胡蘿蔔素含量可和胡蘿蔔媲美,一個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維生素A就可滿足人體正常需要;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紅柿高一倍多。
溫馨提示:便秘、高血壓、頭痛、面紅者,可用鮮菠菜洗淨放入開水中燙上三五分鐘,取出切碎,用少許香油、鹽等伴食,一日兩次當菜食用很有療效。菠菜含有草酸,與體內其他食物中含鈣質結合,形成一種難溶解的草酸鈣,這就不利於人體對鈣質正常吸收。所以不宜過量。
頭暈頭痛者吃點薺菜
薺菜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溫馨提示: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每日用鮮薺菜60克,加水適量,煮開鍋後,打雞蛋3個、吃雞蛋喝湯,可以改善頭暈頭痛的症狀。
春季補鐵吃萵筍
萵筍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以鐵含量較豐富。
溫馨提示:萵筍葉的營養成分高於萵筍,其中胡蘿蔔素高100多倍,維生素C高15倍,因此,不宜拋棄。
飲食養生謹防「趁熱吃」過熱灼傷黏膜
「趁熱吃」一向是中國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話,不過,這種禮節似乎應該改改了。
近日,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吃得過冷過熱都會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
中國人的飲食一直離不開「熱」字
從冒著熱氣的麵條,到餡料熱乎的包子餃子,以及滾燙的火鍋,中國人的飲食一直離不開「熱」這個字。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表示,這是因為,亞洲人體質相對較弱,吃熱食可以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幫助人們禦寒保持體溫。相比之下,歐美等地的人體格更壯,平
時吃得食物本身熱量更高,因此對食物溫度沒有特別的要求,所以他們的飲食結構中冷食較多。
「當然,中國人愛吃熱還有一個原因是,許多食物的美味需要溫度來『激發』,而中國人的味覺和嗅覺早已適應了這種被溫度激發出的味,所以熱食成為國人千百年來不變的飲食習慣。」邊疆說。
儘管如此,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和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這是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過燙的食物溫度在70—80℃左右,像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很容易燙傷食道壁。如果經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可形成淺表潰瘍。反覆地燙傷、修復,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腫瘤。
中醫也不主張飲食過熱
中國中醫科學院東直門醫院內科教授姜良鐸說:「在消化道內,食物的消化過程適宜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過熱的食物會導致氣血過度活躍,胃腸道血管擴張,對腸胃產生刺激。」
我們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蓋著柔軟的黏膜。正常情況下,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多在36.5℃—37.2℃,所以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50℃—60℃。在接觸到75℃左右的食物時,嬌嫩的黏膜就會有輕度灼傷。幸好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非常豐富,受傷的組織會及時的脫落、增生、修復,所以偶爾一點點的輕傷可以很快恢復。
最合適的食物溫度是「不涼也不熱」。「許多家長在給小寶寶餵飯時,都會吹至微溫後再喂,其實,這個溫度對成人來說同樣是最合適的。用嘴唇感覺有一點點溫,也不燙口,就是最適宜的。」姜良鐸說。同樣,人們在飲水時也應該講究溫度。日常最好飲用溫水,水溫在18—45℃之間。過燙的水不僅會損傷牙齒的琺瑯質,還會強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過50℃。如果實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產熱」作用的食物,既不會損傷食道,還有額外的保健功效。
吃得消?吃不消!
而那些經常吃燙食的人,情況可不那麼良好咯!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斷的熱刺激下,一直重複著上面的修復過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對熱刺激的反應逐漸降低,可愛吃燙食的人卻一直追求感受到飯食的高溫度這件事,如此陷入一個越來越不怕熱、越不怕熱會越要吃燙食的惡性循環。再加上食道黏膜的神經反射本來就很遲鈍,往往受了傷自己也沒有察覺到,於是主人的大腦便錯誤的接收到如此訊息:我們很好,讓高溫來得更猛烈吧!
黏膜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由於沒有引起主人足夠的重視,可憐的黏膜們也就經受了日復一日的折磨。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黏膜接受著越來越嚴重的灼傷刺激,就會逐漸引發口腔潰瘍、食道潰瘍和食道炎等問題。
除了食道外,牙齦的意見也很大:食物太燙,牙齦會被燙傷。可還來不及修復,又一批燙食進口了。長期下去,牙齦就會用潰瘍來抗議了。長期的燙食還會引起牙本質過敏,引發過敏性牙痛。
大家都有不小心吃了燙食的經歷,不想吐出來時通常會讓食物在口腔中快速倒幾下,囫圇吞棗地咽下去。而熱愛燙食的人每頓飯都是如此。這會讓食物在口腔還沒充分咀嚼並與唾液混合,就進胃了,加重了胃的負擔,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這些燙食也會讓潰瘍啦,炎症啦就在食道紮營了。
可食道也不願意整天破破爛爛的,只好不停地增生修復。在這樣一次次的傷害——增生——修復過程中,增生的細胞中會漸漸產生出一些壞分子,也就是形態、功能不正常的「異形性」細胞。當這些不正常的細胞多了,惡變也就發生了。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就會出現癌腫,隨著癌組織的不斷壯大,癌腫侵占食道的空間也越來越多,很多患者都是感到吞咽困難或有異物感才到醫院就診,這時候一檢查,得!食道腫瘤,做手術吧!
餵奶間給嬰孩喝水可增長發育?教你正確喝水
水不僅是構成身體的主要成分,而且是一切物質代謝的介質,具有許多生理功能。如水參加氧化還原反應,促進各種生理活動和生化反應的進行;沒有水就無法維持血液循環、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動,體內新陳代謝也無法進行;水還可以協調體溫的恆定。另外,水也是體內自備的潤滑劑。
國人嗜好「重口味」 惹「三高」 小細節調控變口味
春節假期,各種聚餐、大魚大肉讓很多人大呼過癮,卻也常常因暴飲暴食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據報道,春節期間不少醫院部分科室「人滿為患」,很多人都得了消化道疾病、心臟疾病等「春節病」。究其原因,大多是「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