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的5個症狀
1、消化道:便秘or大便稀溏
從消化道上來講,脾虛導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無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脾虛一般會大便溏稀,不過也可能會出現大便乾結、便秘,因為脾虛會導致腸胃缺少動力。
2、婦科:白帶過多or過少
女性因為婦科炎症,也往往會引起脾虛濕重。白帶過多、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脾虛引起的。月經量過少是因為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子宮內膜生長太薄;月經量過多是因為脾虛不能固攝經血。
3、肌肉:肥胖or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覺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另外眼皮屬於「肉輪」,脾虛會覺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來,下肢容易水腫。
身體太瘦,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難以吸收。而肥胖是因為脾虛生濕,濕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脾濕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4、睡眠:流口水也因脾虛
脾虛的人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症狀,另外會感到頭蒙,睡眠質量差。很多人睡覺會流口水,這和脾虛也有關係。中醫認為,涎(口水)為脾之液,正常情況下不會外溢,當脾虛不能收攝津液時,才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現象。
5、自查:看看自己的舌頭
除了以上我們所說的症狀外,你還可以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如果舌邊齒印比較明顯,就是脾虛的表現。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上班族如何祛濕健脾?
三伏天到來,氣候悶熱,濕度比較大,上班族果不注意做好養生方面的工作,很容易導致濕邪困脾,精神不振,食慾下降。那麼,上班族如何祛濕健脾?
一、六招祛濕健脾
1、適當午睡,讓身體更輕盈
很多上班族因為工作的原因,幾乎不睡午覺,殊不知,睡好午覺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濕內停。夏季晝長夜短,有的白領人經常晚上加班,非加班人群也會吃宵夜、適當娛樂,夜生活延長。因此,夜間睡眠時間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
2、少食鹽,幫助腎排水
要排水應少食鹽。這一招僅針對夏日劇烈運動或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出汗較少的白領人群,則不合適。人體攝入的鹽分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產生水腫。若無明顯排汗過多的情況,夏季仍應低鹽飲食。其中,中老年人食鹽攝入應少於普通人的攝入量,有腎臟疾病的人群更應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
3、按摩排水,遠勝桑拿
最近天氣悶熱,常常悶得人一身汗,戲說為免費桑拿。專業桑拿是懶人排水招數,這種被動的出汗方式並不適合炎熱的夏季,尤其不適合頻繁採用。天氣原因出汗較多還屬於人體自然排汗,但是專業的洗桑拿的過程中,出汗過多,並不利於心臟健康,儘管這樣可以加快加快血液循環,排除體內的濕邪。洗溫水澡,並稍稍按摩則是更為健康的排水方式。
溫水澡能讓身體微微汗出,配合簡單的按摩手法,不僅可以起到排出體內濕邪的作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在運動後,待風乾了汗液再用與體溫相近的溫水洗澡,也能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
4、飯熟後要先放涼
在過去,人們煮飯都會有3個步驟:煮、濾和蒸。但是現在,人們有了電飯煲就省卻了很多步驟,但是在養生方面來講這些缺失的步驟對於人體的健康其實很重要。稻子是生活在水中的,它是帶著濕氣的,如果用電飯煲來做飯就會有更大的濕氣,而帶濕氣的米飯進入胃部裡面,會增大了脾胃的運化難度,濕氣滯留在人體之中就會帶來無窮的危害。
因此,在做飯時,飯熟了之後就應該打開蓋子,讓飯透透氣,稍稍冷卻,等濕氣散去之後再吃。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天天都食用米飯,可以米飯與麵食交叉著吃,這樣就可以減少濕氣的堆積。
5、調整生活作息
濕邪過重的人,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就會覺得頭暈、腿肚發酸。而在排便的時候,大便會出現排便不暢、容易粘附在馬桶上,小便的色、味就會特別重。這都是因為濕邪入體。
脾虛的人,舌苔會很厚,舌頭兩邊沒有鋸齒狀的齒痕,而且舌頭很胖很大。有時候,咀嚼或說話是會不小心咬到舌頭,這就表示出現了脾虛濕熱的情況了。
應對以上問題,最佳的方法是調整飲食結構與生活作息。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至少7小時,給身體一個自我修復的過程,另外在出現以上情況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生冷或煎炸食物。
6、站養生樁
站養生樁是如今調整身心最簡單、安全的方法。它能夠在根本上消除陽虛所導致的各種身心問題,比如,健脾、祛濕。
方法:
(1)兩腳保持與肩同寬,雙手抱胸前,呈抱球的姿勢,雙腿同時彎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全身都要放輕鬆。
(2)在站養生樁的時候,可以在心中冥想,到感到自己的手掌心有一種酸麻的感覺時,將胳膊舉高或放低,高舉時不過眉,放低時不過肚臍。兩隻手可以左右調整位置。
注意:站樁時間不宜過長,要循序漸進,初學者站10分鐘就可以有效果了,之後可以漸漸加長時間。
二、家庭必備的祛濕三法
1、食療法
薏米紅豆湯:薏米、紅豆是清除體內濕氣 的好食材。薏米可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夏季來碗薏米紅豆湯,能起到健脾、祛濕、養血的作用。取等量的薏米和紅豆,將紅豆浸泡三四個小時,再與薏米一起下鍋煮,上層的湯當水喝,下層的顆粒當飯吃。注意:不能放大米,因為大米是助濕的。
2、按摩法
摩脾經、揉 板門、捏脊、摩胃脘。小孩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在暑熱天氣容易出現沒有胃口、飲食無規律等現象,此時可以按摩孩子手上的一個穴位——脾經:在拇指第一指間關節靠近指尖的指腹部位,順時針輕輕旋轉磨動此穴位200-300下,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另外,在孩子手掌大魚際的正中間有一個穴位叫板門,揉板門也是一個消食健脾的好方法。第三個方法是捏脊,在孩子脊柱兩側由下向上依次捏動,捏起皮膚往上依次捻動,捻動3下以後輕輕往上提一下,小孩會覺得有一點酸疼,捏脊3-5遍後往往脊柱兩側就會輕微發紅,這就可以了。至於成人,平時可經常摩腹,特別是胃脘部。輕輕地磨動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溫熱即可幫助刺激胃的消化功能,以此呵護脾陽。
3、刮痧法
背部刮痧:炎炎夏日加之悶熱潮濕,人體多感覺粘滯不爽,往往也就容易貪涼,即使滿身大汗也毫不忌諱吹空調。殊不知如此寒熱激變,人體開泄的毛孔瞬間閉合,反而容易引起中暑。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細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於身體散熱。
三、祛濕食物有哪些
高梁:有健脾益腎、滲濕止痢的功效。適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症。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症。
苡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於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於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症。
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鮑魚:具有養血柔肝、滋陰清熱、益精明目、利濕行痹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血枯經閉、乳汁不足、陰虛陽亢、夜盲內障,以及濕熱內蘊所致的五淋、黃疸等病症。
田螺:有清熱利濕、通便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熱結膀胱、小便不通、鼓脹水腫等病症。
盤點開胃健脾的食物
說到開胃健脾的食物,不少人想到山楂,其實日常開胃健脾的食物有很多,如葡萄、玉米、大黃魚、淮山、姜等就有開胃健脾的功效。下面為你盤點開胃健脾的食物。
開胃健脾的食物
1、包心菜
包心菜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2、香椿
香椿嫩葉內富含大量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以及大量揮髮油和磷、鐵等礦物質,各種營養素比較全面、均衡。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
3、葡萄
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從中醫的角度而言葡萄有舒筋活血、開胃健脾、助消化等功效,其含鐵量豐富,所以補血。
4、玉米
玉米可調中健脾、利尿消腫,是秋季的上佳補品。玉米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蠕動,減少人體對毒素的吸收。正值玉米上市,建議多吃些鮮嫩的玉米。因為其營養成分要比老玉米高很多。
5、大黃魚
大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中醫認為,黃魚有和胃止血、益腎補虛、健脾開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
6、石榴
石榴的抗氧化功效幾乎是綠茶或紅酒的數倍。你每次飲茶量遠遠不及吃石榴的量,經過研究更是表明石榴的多酚含量比綠茶高很多。另外,石榴除了可以養護心臟外,還有生津止渴、止瀉解酒、健脾開胃等作用。
7、桂花
中醫認為,桂花味微苦,可疏肝理氣、醒脾開胃,還可治齦脹牙痛,咽干口燥、口臭等,特別適合脾胃虛寒的人群食用。此外,桂花性辛溫,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的功效,香能行散,具有行氣之功,能活血化瘀,因此對經閉腹痛也有一定療效。
8、扁豆
常食扁豆可以起到健胃健脾的功效。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扁豆,可以有效地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消化和體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也可以起到預防便秘的功效。
9、山楂
山楂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自古以來,就成為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山楂含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胡蘿蔔素、澱粉、蘋果酸、枸櫞酸、鈣和鐵等物質,具有降血脂、血壓、強心和抗心律不齊等作用。
10、生薑
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健脾養胃的17種食物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故古語有「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糯米與山藥熬粥,可強健脾胃;加蓮子同熬,可溫中止瀉;食欲不振的,可將糯米與豬肚同煮而食。
健脾祛濕方法有哪些
中醫學將一年分五季,分別為春、夏、長夏、秋、冬。七八月份正應長夏之季。長夏時經小暑、大暑兩個節氣,太陽灼熱大地,地濕上升,形成暑熱和潮濕交替兩大特點。醫學古籍中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意思是說,長夏養生重在健脾祛暑防濕,同時還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