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咱們中國老百姓非常喜愛的一種飲品,千百年來,人們飲茶品茶,甚至用茶來治病,因而,這種略帶苦味的小葉子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有的人甚至是一年四季以茶帶水,茶不離口。
每天喝茶4大好處
1 有助於降脂助消化
茶葉中的咖啡鹼、維生素B1、維生素C都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幫助消化,增強分解脂肪的能力。
茶中含有的芳香族化合物也可以溶解脂肪,防止脂肪在體內積滯。
2 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質的能力。有臨床實驗證實,對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用茶葉提取物進行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對血細胞減少症,茶葉提取物治療的有效率達81.7%;對因放射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症治療也有很好的效果。
3 有助於提神醒腦
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使人精神振奮,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
4 有助於利尿解乏
茶葉中的咖啡鹼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的時間。咖啡鹼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於使人體儘快消除疲勞。
但是有幾點還是需要注意的:
1:孕婦不宜喝茶
懷孕的准媽媽們通常會在飲食上有很多的注意,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但是,卻沒注意茶這個很普通的飲品。由於茶葉中含有的茶鹼有興奮作用,這對胎兒的形成和發育是有一定的影響的。而且我們常喝的大部分茶葉,大多數都是寒涼性的,這也對胎兒的發育很不利。因此要特別注意。
2:經期不要喝茶
冬天,天氣寒冷,一些女性喜歡通過喝茶來保持身體的熱度,但是如果是在經期中本身失血過多,如果再喝茶的話,就會造成體內的鐵流失,形成缺鐵性貧血。同時,醫學專家研究發現,與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習慣發生經期緊張症幾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過4杯者,增加3倍。
3:老人冬季少喝茶
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季,對茶葉偏愛的老年人在這個時節對於茶葉的攝入量不減反增。但是,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我們上文中提到,茶葉本身寒涼,老年人到了冬季,抵抗力下降,手腳容易出現冰涼的現象,如果此時再喝上一杯茶,那只會更加重寒氣,從而導致疾病的入侵。因此,在冬天,老年人還是少喝茶為好。
4:喝茶就喝紅茶+棗
我們說到冬季老人應少喝茶,那麼許多老人幾十年已經養成了喝茶的習慣,猛然不喝也是不現實的,針對這一情況又該如何是好哪?其實,紅茶能暖胃、醒神,還能幫助消化,而且也比較溫和,因此可以用紅茶來代替平時喝的綠茶。還有,如果一定要喝綠茶的話,那麼加入一些紅棗是非常必要的。因為紅棗也是屬於較溫暖的,它能夠幫助去掉綠茶的寒性。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四種菜別留到下頓吃 寧剩葷菜不剩蔬菜
「吃不了下頓吃」是很多家庭飯桌上經常說到的一句話。然而,並不是所有菜都適合下頓吃,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四種菜別留到下頓吃
綠葉菜。綠葉菜從肥料及土壤里吸收的硝酸鹽,會慢慢被細菌還原成可能使人體致癌的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在久置的剩菜里含量最高。此外,綠葉蔬菜中的維生素,經過反覆加熱幾乎消失殆盡。
涼菜。涼菜不具有殺菌效果,且吃過的涼菜中都會帶入細菌,長時間的存儲更給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足夠時間,導致蔬菜中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同時細菌也可能在涼菜中大量繁殖,儲存不當容易引起腹瀉等食品安全問題。此外,放了一段時間的涼菜,口感和色澤也都有所下降。
豆製品。豆腐等豆製品含水較多且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是一個很好的微生物培養基,因此,豆製品最好不要留到下一頓。
海鮮。海鮮也是最不值得留的剩菜之一,因為吃海鮮強調味道鮮美,放置時間太長會使它們鮮味全失,因此最好準備一次能吃完的量,一頓吃完。
寧剩葷菜 不剩蔬菜
放在冰箱裡的葷菜,只要在吃之前徹底加熱,可以保存1-2天,雖然損失一些b族維生素,但蛋白質可以完全保留,也不至於產生有害物質。而蔬菜儲藏中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維生素c、葉酸等在儲藏和反覆加熱之後損失極其嚴重。
另一方面,葷菜再次加熱時味道仍然不錯,而蔬菜再熱之後幾乎失去其美食價值。故而一餐中應儘量集中精力號召大家把蔬菜吃完,而葷菜可以留到下一餐再吃。在葷菜當中,最應先吃完的是水產品,而肉類可以保存較長時間。這是因為水產品蛋白質特別容易被微生物所分解,而且水產品也更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
掌握翻新技術 剩菜變成新菜
過年吃剩菜,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美食享受上,都顯得不那麼容易接受,不過如果把剩菜變成新菜,感覺就大不一樣了。其實對於很多葷菜來說,剩菜變新菜一點不難。比如說,原本剩了紅燒排骨,就可以加咖喱粉炒些洋蔥、蘑菇、土豆、胡蘿蔔等,然後把剩排骨切碎,混進去做成咖喱洋蔥炒排骨,肯定會大受歡迎。剩炒肉丁肉片之類也是一樣,先把其中的蔬菜部分吃掉,然後把肉的部分配合到新炒的新鮮蔬菜當中去。
如果是大塊的帶骨肉,可以考慮煮成湯,添加海帶、蘑菇、蘿蔔、青菜等配合;如果是沒有骨頭的大塊肉,還可以考慮把它弄碎,比如把豬肉切成肉碎,雞撕成雞絲,醬肉片切成肉絲,然後和涼拌蔬菜搭配在一起,或者做成餡餅、春卷的原料。如果原本剩了油燜大蝦,只需把油去掉,炒點番茄醬,改造成番茄大蝦,又是一番風味。魷魚、蝦仁等河鮮海鮮可以拿來做湯和湯麵的配料。這樣做,實際上就等於在新的一餐中引入蔬菜,而不再增加葷菜,有利於改善營養平衡。
如果剩了米飯就更簡單了,加黑芝麻、紅棗、燕麥、蓮子之類一起煮成粥,味道真的很不錯,而且相當健康。
冬季吃火鍋要謹防火鍋病
入冬以來,隨著幾波寒流南襲,市區天氣驟然變冷了,但火鍋店的生意卻因此紅火起來。在晚餐和夜宵時刻,經營火鍋的食肆無不顧客盈門,座無虛席。
小心吃出「火鍋病」
近日醫院門診接診了不少因吃火鍋而引發了過敏、口腔黏膜損傷、消化道出血等病症患者。
據介紹,引發過敏性反應的患者多是食海鮮火鍋過量,特別是一些外地人,對蝦、蟹、蝦蛄等鮮甜爽口的生猛海鮮「愛不釋口」,食後引發全身搔癢。有的食客在品嘗以麻辣聞名的四川火鍋時不知節制,也導致咽喉腫痛、便秘等症狀。此外,還有牙齦腫痛、腹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醫學專家稱之為「火鍋綜合症」。
為此,醫學專家提醒市民,體質虛弱或患有慢性胃病、消化道潰瘍等患者應少吃麻、辣、燙口味的火鍋;不可貪圖食物鮮嫩,而未燙熟就「囫圇吞棗」,這樣易導致消化不良;此外還要注意火鍋工具的清潔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天冷吃火鍋有以下注意事項:
1.火鍋湯不要喝
火鍋的湯大多採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另外,火鍋多數是以肉類、菜蔬、菇類及海鮮為主,這些食物材料一齊煮熟後的湯,會含有較高濃度的嘌呤。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尿酸,引起痛風,出現關節痛症狀,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所以吃火鍋時應多飲水,以利尿酸的排出。
2.肉類要煮熟
吃火鍋時,往往追求嫩滑可口,剛熟或半生熟就吃;在灼肉類時,應灼至熟才可吃,以防肉類中有寄生蟲存在。一些寄生蟲如旋毛蟲等多寄生在豬、牛、羊及狗身上,人若吃了會在身體中穿腸入血,令身體不適,產生嘔吐、腹瀉、頭痛及高燒,尤其是腳部及肚子會劇痛,運動不靈活,若進入腦中,更會產生腦膜炎,對生命產生危險。
3.食物要晾涼後再吃
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導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長期食用過燙食物,還有可能導致癌變。所以,從鍋中取出滾燙的涮食時,最好先放在小碟晾涼後再吃。
4.不要冷熱搭配
許多人在食用火鍋時喜歡搭配冷飲或酒。冷飲加熱食交互食用,容易使腸胃道受損;患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者,則要注意熱湯和酒類,這些飲品容易讓身體溫暖,但一接觸到冷空氣後,血管易急速收縮,而且喝酒一段時間後身體溫度反而會降低。
怎麼吃腊味才無損健康 先浸泡儘量別煎炸
喝過了臘八粥,年關更近了。「臘月吃臘」,臘八粥其實還是配角,按照老傳統,臘肉、臘腸、臘鴨、臘魚等各種腊味進入製作食用的最佳時節。廣州街坊自己熏曬腊味的少,去腊味老店皇上皇幫襯的卻不少。臘月里回鄉下探親訪友,餐桌上自製的「原生態」臘肉也是主人待客的「傳統美食」。但腊味多高鹽高脂,甚至還可能產生多環芳烴之類的「致癌物」——雖然不見得有多少,但確實不是「健康食品」。專家表示,腊味不是不能吃,關鍵是要弄清如何吃才無損健康。
白髮染黑危害驚人 7招降低染髮危害
染髮劑對身體最常見的傷害是皮膚過敏。對苯二胺是染髮劑的主要成分,它能讓染後的頭髮顏色更牢固,但也是強過敏原,會導致體質敏感的人皮膚過敏,其中以接觸性皮炎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