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最養生 多飲紅景天

  秋冬季節溫差大,老人易出現心悸、頭暈,這是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痙攣導致的,是心絞痛和腦梗塞的重要誘因。中醫認為,秋冬老人心悸、頭暈多為氣血不足引起,紅景天的主要成分紅景天苷可補元氣、養陰血、活血脈,對心腦缺血、缺氧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此時飲用景天茶可使症狀得到有效改善。

  【注意事項】 1、兒童,孕婦慎用。 2、單泡,不適宜搭配其他茶。

  【服用方式】泡茶、泡酒等即可,一次4--5克,沖入沸水150~200毫升,加蓋浸泡15分鐘後飲用,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可酌加紅糖或蜂蜜飲用。

  其實,紅景天是生長在海拔3500——5000米高寒無污染地帶的珍稀野生植物。兩千多年前,青藏高原居民常用紅景天煎水或泡酒,消除勞累或抵抗山區寒冷。同時還防病健體和滋補益壽。因其有扶正固體、補氣養血、滋陰益肺的神奇功效,藏族人尊稱為「蘇羅瑪寶」,意思是「神藥」、「密藥」。在《本草綱目》中稱其為「本草上品」。

${FDPageBreak}

 相傳康熙大帝御駕親征時,將士抵達西北高原,一下子很難適應高山的缺氧環境,戰鬥力大大減弱。康熙正一籌莫展時,恰好當地藏胞獻來紅景天藥酒,士兵及時服用後,高原反應竟神奇般地消失了,一鼓作氣把叛亂分子打得潰不成軍。康熙大喜過望,將紅景天稱為「仙賜草」,並把它欽定為御用貢品。

  自古以來,人們都知道人參很珍貴,因為它是一種良好的補藥。然而食用人參後,容易出現流鼻血、眼睛紅腫、燥熱等不良反應。紅景天則不同,不但有人參一樣的滋補強身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獨特的雙向調節功能。服用後能迅速調動人體潛能,雙向調節人體各項指標達到最佳狀態,而又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紅景天的神奇功效來自於它獨特的營養成分,味甘、澀、性平。由於紅景天性味平和,即使常年服用,也不會出現口乾、唇燥等副作用。

  現代醫學證實:紅景天具有類似中醫「扶正固本」的「適應原樣」作用,即促使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態指標向正常狀態轉變的特殊調節功能。其滋補、強身、防病和抗衰老作用是已知補益藥中罕見的。

 

${FDPageBreak}

  有關紅景天的研究,除了傳統的適應原樣外,科學家還專注一些新發現。

  降血糖、降血脂、降低心臟負荷。紅景天能改善心臟功能,具有益氣、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清除血管垃圾,抗血栓形成。

  抗腫瘤作用。紅景天素可明顯抑制肝癌、胃癌、肺癌的癌細胞的生長增殖,它的抗癌機理在於細胞生長周期控制並使細胞凋亡。

  抗疲勞作用。紅景天能恢復運動疲勞,同時顯著提高運動時的最大耗氧量和分鐘通氣量,提高運動成績,因此一直為體育專門用品。

  抗衰老作用。紅景天素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降低磷酸酶活性,阻抑細胞、器官的退行性變化,因此紅景天是一種較強的抗氧化物質,並能延緩或預防大腦皮質老化,對皮膚也有抗老化作用。

  輻射紅景天能防護X線對脂質和細胞膜損傷,可解除面對電腦時間久而引起的眼睛疲勞和神經緊張。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黃帝內經》中的四大健康觀

 

  天人合一的健康觀

  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中國古代哲學概念,是指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醫學認為:人體有自己的生命活動規律,與自然界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還是四時氣候、晝夜晨昏,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重要影響。例如:自然界的四時氣候變化就能直接影響到人的情感、氣血、臟腑以及疾病的產生。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中醫養生學認為人類必須掌握和了解四時氣候變化規律和不同自然環境的特點,順應自然,保持人體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才能養生防病。

  形神合一的健康觀

  中醫學「形神合一」理論來自《黃帝內經》,這種理論始終都是建立在客觀生理結構的基礎上。首先從生命起源來看,是形俱而神生,即認為先有生命、形體,然後才有心理活動的產生。形神合一觀認為:神是形的主宰,形是神的物質基礎,兩者既對立又統一。其中,形是指軀體、身體,神是指思想、思維。中醫學提出「形神合一」乃是強調形與神的密切聯繫。只有當人的身體與精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即形與神俱、形神合一,才能保持與促進健康。有研究表明: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病症與情緒焦躁、心態不平衡有著密切的關係,開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態是健康長壽的根本所在,這與中醫的「形神合一」觀不謀而合。

 

${FDPageBreak}

 

  正氣為本的健康觀

  中醫學中的正氣是相對邪氣而言的,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病能力及康復能力。中醫認為疾病發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機體正氣虛衰。正氣充足則人體陰陽協調、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正常,能抵抗外邪,免於生病。正氣不足則邪氣容易損害人體,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當邪氣侵襲時,若邪氣弱不足以與人體正氣相抗衡時,則邪氣被正氣驅逐、消滅或暫時潛伏在體內,均不會發病;只有當邪氣較重而能同正氣抗爭以引起較強的反應時,人體才出現證候(症狀、體徵等),即為發病。

  陰平陽秘的健康觀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陰陽分別代表一定屬性的物質和功能,如人體內的氣為陽,血為陰,興奮為陽,抑鬱為陰。「平」是正常的意思,「秘」是固守、固密的意思。「陰平陽秘」表示陰陽既各自處於正常狀態,也具有相互協調、配合關係。「陰平陽秘」作為人的健康態,體現在生命活動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上,如酸鹼平衡、血糖平衡、代謝平衡等。此外,「陰平陽秘」還體現在人體活動的一種有序穩態上,這類似於現代科學所指的「內穩態」。「內穩態」是指人體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狀態的傾向,如人體的體溫、血壓、血液內的酸鹼度、血糖濃度等均為「內穩態」所調控,如果我們的身體達到這種穩態的話那就是健康的狀態。

要想身體好 養神不可少

  

    中醫學認為,精、氣、神為人生三寶。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總的外在表現,又指精神意識與思維活動。《內經》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也就是說,神是以精氣為物質基礎的,所以又稱精神。精神是臟腑氣血盛衰的外露徵象,它通過機體的形態動靜、面部表情、語言氣息等方面表現出來。古人所謂的神與精神,包含現代所說的精神、心理活動。我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都十分強調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得神則昌,失神則亡」。

     養神思想倡始於老子、莊子,至秦漢時代則形成學派,以後綿延不斷,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補充和發展。老子、莊子均主張「清靜無為」。《莊子·有宥》曰:「抱神以靜,形將自正。」指出養神是保持人體內外環境和諧穩定的關鍵所在。《內經·攝生篇》談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強調了清心寡欲以祛病養生的方法。李東垣的《遠欲論》強調清心寡欲,「積精會神」以獲取健康長壽,晉代嵇康的《養生論》提出「修性以養神,安心以全身」等以靜「神」來養「形」的養生思想。梁代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主張「和心,少念,靜慮,先祛亂神犯性之事。」唐代孫思邈提出了「自慎」以養生的觀點。明代醫家則提出「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以此養生則壽」。清代曹庭棟在《老老恆言·燕居》中指出,「養神為攝生要務」並給養神賦予新的內容。所以,養神是養生的關鍵之所在,只有重視並實踐養神,才有助於機體各種生理功能正常,有助於健康防病。

 

${FDPageBreak}

 

  養神是一種養生觀念,也具有更多的社會內容,對人格也有強化作用。養神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少私寡慾 心胸坦蕩

  「心底無私天地寬」,要做到少私寡慾應注意兩點:一是以理收心,明確私心嗜欲對人體的危害。二是正確對待個人的榮辱得失。

  抑目靜耳 閒情逸緻

  孫思邈在《千金方·養老大例》中說:「養老之藥,耳無妄聽,口無妄言,心無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眼耳是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其受神氣的主宰和調節。目清耳靜則神氣內守而心不勞,若目弛耳躁,則神氣煩勞而心擾不寧。要做到抑目靜耳,就要用高雅的興趣愛好來陶冶自己的志趣。有了高雅的志趣,自然會把浮名虛祿看得淡若煙雲。

  和暢情態 調攝七情

  「笑一笑,十年少」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笑可增進健康,可使人長壽。俗語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心常戚戚,有損天年;情緒樂觀放鬆,能安神定氣,是益壽延年防病治病的良方。

 

${FDPageBreak}

  在養神的具體方法上,向大家推薦:

  娛樂養神

  娛樂養神的種類較多,如下棋、垂釣、跳舞、聽音樂、看表演、看電影電視等,可以怡養心神,並讓疲憊的神經得以放鬆,也是人們常說的「換腦筋」。

  休眠養神

  多指通過睡覺使大腦處於休息狀態,同時又可降低身體內部各部位的神經、關節韌帶、肌肉和器官的負荷,進而達到積蓄精力、復甦體質的作用。休眠養神掌握得當,能促使人精力充沛,少得疾病。這已經被很多實例所證實。

  「糊塗」養神

  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躲避那些參與意義不大或價值作用不高的事情,不搞無原則地爭執和較量,不考慮和計較雞毛蒜皮的是是非非,讓腦筋和心情鬆弛下來,免受勞心傷神之累。隨時隨地堅持「糊塗」養神,可使人心胸開闊,心情舒暢,自然健康無病。

  總之,養生貴在養神,不懂得養神的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以達到健康長壽目的的。因此,注重道德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獲得巨大的精神滿足,是保證身心健康的關鍵所在。(王海亭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中醫告訴青壯年如何拔罐保健

青壯年人群中有不少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者,皆可用保健拔罐療法進行調理和改善。

指壓穴位按摩 輕鬆滋潤雙唇

寒冷乾燥季節,嬌唇首當其衝受到威脅--乾燥、暗淡、脫皮……尷尬不斷,通過正確的指壓穴位按摩和自然美唇方法,隨時隨地,輕鬆實現水潤美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