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是中醫防病的最佳途徑 辨證施食原則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飲食是生命體保持個體生存的本能,是轉化成水谷精微和氣血、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條件。合理的飲食,可使人身體強壯,益壽延年。但是,飲食失宜,又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飲食對於養生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醫學數千年的發展史中,積累、總結了豐富的食療經驗,《內經》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畜為益,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的論點,漢代張仲景在《金匾要略》中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該書還收集了很多食治與飲食禁忌。後世更是推出大量深有影響的食療著作,如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食治專篇,精闢地論述了食療是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之一;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700多種食物性味歸經,並指出「食物入口,與藥之治病同為一理」的傳統食療理論。

食物對人體具有滋養作用,能使氣血充足,為全身各組織器官提供營養,使五臟六腑功能旺盛,生命力強。飲食還具有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根據食物的氣、味特性及身體陰陽盛衰的情況,給予適宜的飲食營養。《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五味各有陰陽運行,五行生剋,均與飲食五味有著密切關係。

飲食養生並非無限度地補充營養,而應遵循一定的原則。食物也有偏性,必須根據食物的特點而靈活取捨,選用相應食物合理搭配,以符合人體健康的需要。

整體性原則

人體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與自然息息相通,人體內環境與自然環境間呈現動態平衡,若因內外環境的改變或致病因素的干擾破壞了平衡,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如氣候突然變化,驟受寒冷,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應及時用驅寒食物以維持和促使人體內外環境相對穩定和平衡。

因時制宜

食物的攝入本身就是自然界對人體內環境的一種直接干預,是保持人體外環境相對統一的重要因素。正確運用不同性能的食物,可以使人體順應氣候變化,保持內環境的穩定,如夏季應多食西瓜、綠豆等,冬季應多食羊肉、狗肉等,秋季應多食梨、百合等。

因地制宜 

我國地域廣闊、物產豐富,但人們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差別較大,故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不盡相同。使人體順應不同地理環境條件,是提高食物療效的重要方面,如東南沿海地區潮濕溫暖,宜食清淡、除濕的食物;西北高原地區寒冷乾燥,宜食溫熱、散寒、生津的食物。

因人制宜 

人體的生理病理狀況,隨著年齡的變化和體質的不同而有明顯區別,若根據個人不同體質,有選擇性地攝入食物,可起到防病治病、保持健康的作用。如兒童身體嬌嫩,為稚陰稚陽之體,宜選用性質平和,易於消化,又能健脾開胃的食物,而應慎食滋膩峻補之品;老年人氣血陰陽漸趨虛弱,身體各部分機能低下,故宜食用有補益作用的食物,過於寒涼和溫熱難於消化的食物均應慎用。個體上的差異,食物的選擇有所不同,如男性因消耗體力過多,應注重陽氣的守護,宜多食補氣助陽的食物;而女性則有經、孕、產、乳等特殊生理時期,易傷血,故宜食清涼、陰柔、補血之品。陽虛者宜食溫熱補益之品;陰血不足者宜食養陰補血之品;易患感冒者宜食補氣之品;濕熱較甚者宜食清淡滲利之品。充分利用食物的各種性能,調節和穩定人體內環境,使之與自然環境相適應,方能保持健康、祛病延年。

辨證施食原則

中醫學認為,疾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呈動態變化,一種疾病可隨病因、體質、年齡、氣候、地域或發展階段等因素的變化,表現為不同的證,所謂辨證施食,即根據不同的病證來選配食物。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食物的選配應在辨證施食的原則下進行,如虛證宜用補益之品,實證宜用祛邪之品,表證宜用發散之品,里實證宜用通泄之品,里寒證宜用溫里之品,里熱證宜用清泄之品。辨證施食,調節機體的臟腑功能,促進內環境趨向平衡、穩定,是中醫食療學的重要特點。

辨病施食原則

一種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在病理生理上具有其獨特的內在規律,儘管在不同的人體和不同階段,其證的表現有異,但疾病的實質還是存在,在治療中必須注意到病的特殊性,食療也應辨病施食,如遺精病宜食蓮子、芡實;消渴病宜食南瓜、山藥;夜盲症宜食羊肝、豬肝。食物所含有的物質成分,往往決定這種食物對某一種或幾種疾病具有特異性作用。在食療實踐中,辨證與辨病施食是提高食療效果的關鍵,掌握每一食物的性能特點,有針對性地施用,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重要基礎。辨證與辨病應相輔相成,不可顧此失彼。

平衡膳食原則

平衡膳食即在可能的情況下,儘可能食用多種食物,使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避免偏食。嗜食某種食物可致使體內某些營養缺乏,穀物、動物、蔬菜、水果,在膳食中均應儘可能占有適當比例,以保證機體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到因為偏嗜而引發的疾病,如過食辛辣溫熱性食物可產生口渴咽干、腹痛便秘等。《素問·五臟生成論》中曾指出:「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儘管食物有營養機體的作用,但因其性能不同,偏嗜不僅起不到營養作用,反而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陰陽乖戾,危害健康,滋生疾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旅遊遭遇水土不服 怎麼辦

  馬上要國慶了,不少人可能都盤算好了旅遊的地點。旅遊既能休心又能養性,估計很多人都喜歡,特別是在這鮮花盛開的季節。旅遊保健的小編提示人們,旅遊雖好,但有許多人最怕的就是外出旅遊時「水土不服」,尤其是北方人到南方去旅遊,非常容易出現拉肚子、過敏等現象。水土不服怎麼辦呢?

  旅遊時遭遇水土不服,發生旅遊腹瀉怎麼辦?

  不必驚慌。首先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較輕的水土不服,一般只要稍作調理,幾天後症狀就會自動消失, 也就是從「不服」到「服」了。

  如果發生腹瀉,應該弄清引起腹瀉的原因,做到「三不」。即不隨便使用抗生素:最好到醫院查明致病菌再遵醫囑治療。不擅自使用止痛劑:止痛劑雖然可減輕腹痛,但容易掩蓋病情;腹痛較厲害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止痛劑。

  發生旅遊腹瀉時還可以馬上服用一些純中藥調理腸胃的藥品,如保濟口服液,一方面可以理氣和中,一方面補充腹瀉後造成的水分流失。另外,飲食上不要亂進食,應食入清淡、少油膩及含纖維素少的食物。由於氣候炎熱,保濟口服液是目前兩廣地區旅遊愛好者旅遊常備選擇。

  途中腹瀉吃什麼藥好:

  1、感染性腹瀉,用抗生素

  感染性腹瀉,切勿急著用止瀉藥。感染性腹瀉服用止瀉劑,可掩蓋病情,影響醫生診斷。如細菌性痢疾病人服用止瀉劑會影響腸道對細菌及毒素的排泄,使毒血症狀加重,病程延長。尤其是在腹瀉的急性期,炎症及中毒症狀(如高燒)較明顯、膿血便較多時,應視為止瀉劑的絕對禁忌。到了恢復期,病情明顯好轉,大便不帶膿血,僅水分較多時,可以短時間服用止瀉劑。常見的藥物有:黃連素、慶大黴素、諾氟沙星等。

  2、非感染性腹瀉,不要用抗生素

  非感染性腹瀉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這些病人如用抗生素可能會有三大害處:1)促使耐藥菌株增加;2)有毒副作用(如藥源性耳聾);3)易造成腸道菌群失調,致使腹瀉遷延不愈。在我國,只有約30%的腹瀉需用抗生素治療。對於非感染性腹瀉,可以服用蒙脫石散、媽咪愛、整腸生等等進行對症治療。

筷子使用超3個月致癌 健康用筷3要點

  不少人都知道的,牙刷、毛巾等用品要定期更換,但對於筷子的更換頻率卻不甚了解,一雙筷子使用幾年也是常有的事。人們普遍認為,筷子沒壞就沒有必要換。

  筷子使用太久誘發肝癌

  超期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會滋生各種黴菌,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嚴重發霉的筷子會滋生「黃麴黴素」,該物質已經被廣泛認定可誘發肝癌。

  超期使用的家用筷子,含水量特別高。因為家用筷子使用頻率高,且長期用水洗滌,很容易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如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長期將筷子擺放在櫥櫃內,則可能讓筷子變質的幾率提高五倍以上。

  健康用筷須知3點:

  筷子壽命3~6月,變色的筷子要趕緊換

  調查發現,普通筷子在使用到3-6個月內時間時,本身的顏色會隨著時間和使用的頻率發生變深或變淺。此外,由於使用的頻率導致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遭受磨損。只要筷子與購買時相比發生變化,特別是顏色,就需要立即更換。

  筷子顏色發生變化,表示材質本身性質一定發生變化。而造成顏色變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過程中食物、洗滌劑及空氣、出餐櫃內殘留物附著而導致。細菌的長期堆積也是發生顏色變化的主要因素。

  筷子晾乾再儲藏,避免發霉

  據了解,目前普通百姓家中使用筷子均以竹子和木質為主,極少數是金屬等材料。但這兩材料的使用相對特別,大家卻通常習慣將筷子清洗乾淨後,便放置在筷子筒或櫥櫃內。

  筷子在沒有被完全晾曬後,濕度很大導致其容易發霉,從而對身體健康帶來影響。在使用筷子的時候,必須保證筷子是乾燥的放置或儲藏,儘可能不提供黴菌滋生環境。

  專家建議:每周將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時後,放置在空氣中晾曬乾燥再使用,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作用,且能有效、便捷地清除筷子內的黴菌。

  新買筷子,徹底清洗

  專家提醒,筷子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易沾染病毒和細菌以及某些化學物質。新買的筷子可以先用自來水清洗乾淨,第二次再用洗潔精來洗,最後放到鍋里,沸水煮半小時就可以了。

  平時清洗筷子要徹底,先把筷子表面沖淨,再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然後放入消毒碗櫃中消毒、烘乾,也可沖洗並瀝乾水後,再放進筷子盒。

毛巾應該濕著用 正確使用毛巾注意3點

毛巾在我們生活中不那麼引人注意但是卻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毛巾使用一段時間後總是有味道或者變硬,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才能使得毛巾的壽命變長又能健康呢?

帶寶寶出遊 媽媽要注意什麼

帶寶寶出門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麼?寶寶嬌嫩無比,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注意呢?帶著寶寶出遊要注意到哪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