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35歲的職業男性如果不懶惰,且足夠自信,就能在職場中保持著昂揚的戰鬥力。一名普通職員渴望被團隊和上司認可;如果他正率領著這隻團隊,他渴望被同行和社會認可。
固有的自尊和自強支撐著職業男性的野心——拼搏,並贏得更多的讚許和掌聲。
28歲的小許是一名工作勤奮的廣告設計員,他把絕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工作上,去年以來逐漸接手的一些大型設計仍然讓他鬱郁不得志。
他抱怨說:「我在這裡已經呆了兩年時間,很多跟我一起進公司的人都得到了升遷機會。我做得並不比他們差呀。」
這名畢業於北京某高校設計專業的高才生已經走過了3家公司,最終都因為苦於無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而選擇離開。「現在我仍然面對這樣的困境,我覺得公司上層似乎對我的工作成績視而不見。」
這種煩惱在職業男性的圈子裡具有普遍意義:才華不被重視,抱負無法施展,奮鬥成果被一再忽略,一個人的才氣、激情和鬥志被這些煩惱一點點耗光。
男人如果在40歲之前還沒有「出頭」,或許就意味著徹底失敗,這種人為的界定成為強勁的心理暗示,使得職業男性更容易在挫折面前喪失耐性。
據專家分析,年輕人普遍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心理是造成其心態嚴重失衡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我國一些企業的遊戲規則不夠完善,普遍欠缺科學的用人制度,導致年輕人缺乏充分的發揮空間。
全國人才流動中心秘書長陳軍認為,殘酷的社會競爭讓年輕人急於證明自己未嘗不是好事,這對工作和社會都具有積極推動的作用。但年輕人如何保持一種自然、寬容的心態更為重要,凡事不要苛求。
「一個只會埋頭工作或只會察言觀色的男人不可能真正成功,應該學會如何在兩者間找到微妙的平衡,從而讓所有的努力都事半功倍。」
身子:顧不得啦!
職場如戰場,空前慘烈的現代競爭逼得男人們不得不低頭向前,任何一次成功都以損害身體、消耗精力為代價。面對健康和事業,男人們固有的征服本能往往使其忽略前者,從而患上「集體病」。
做IT的孫先生就「喜歡」和自己作對,剛剛30歲的他已經開始謝頂。他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一年有11個月扎在辦公室開發軟體,另一個月基本消耗在各種IT展會和業務洽談上。玩命的工作方式使他成為公司項目負責人,但他的身體也同時發出警告。
「今年我的胃病復發,非常嚴重,可我沒時間住院,主要是丟不下工作。」
生活就是工作,現在要是不玩命,幾年後肯定被淘汰。「我只有撐下去,撐到40歲,攢筆錢退休。」孫先生的幻想也是大多數IT業精英人物的夢想。如今,他在中關村里仍像一隻永遠無法停轉的陀螺,為了勝出,必須比別的陀螺轉得更快。
隨著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用人機制日益靈活多樣,對專業技能的要求也迅速提高,使得職業男性必須承載越來越重的生存壓力,尤其是在一些與市場聯繫緊密的行業中,如IT、營銷、媒體、房地產、投資、信息等,40歲以下的職業男性中有90%以上都感慨自己不堪重負。「40歲以前拼命掙錢,40歲以後花錢保命」成為一些職場男性遵從的至理名言。
失業:瀟灑少啦!
失業,一個令中年職業男性聞風喪膽的詞,一旦它過渡到完成時態,即可輕易剝奪一個人的所有幸福。
在一些大公司或大企業,如果你的職位是經過多年拼搏才抓到手的。那麼,失業就是一枚子彈,足以在剎那間擊碎你不堪重負的脊梁。
曾經在一家製藥企業工作5年多的王棟,在今年8月嘗到了失業滋味,35歲的他說自己每天晚上都絕望得想哭。「我有家,有老婆,有孩子,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技術員,當裁員消息傳來時,我覺得天都塌了。」王棟從此頻繁穿梭於人才市場,可要找到比從前條件更好或相當的工作已經相當困難了。挫敗感和失落感越來越強烈。
一貫實行終身聘用制的日本男人最怕的是失業,如今這種失業恐懼症正在向中國男人滲透,好在我國不少企業、公司的用人機制已經越來越充滿彈性,從業者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固守和離開都也不再是一個人能力和素質的衡量標準。
35歲以上的職業男性對失業、跳槽未嘗不能接受,但卻為其留下巨大隱患。按王棟的說法,這一年齡段的男人精力、體力不大可能與年輕人相比,再就業的機會不如以前多,而且在付出技能強化成本後,能否派上用場也未可知;一般這個年紀的男人都有家室,失業會讓他們感到突然兩腳懸空,陷入絕境。
對此,全國人才流動中心秘書長陳軍認為,這一年齡段的職業男性應該在工作中樹立危機意識,以積極心態面對失業,即便遭受重創,也要努力爭取各種機會,全方位充實自身的知識和技能。
哥們:碰不到啦!
男人往往對來之不易的知己、哥們看得很重。但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擔心缺失友誼或正在為失去友誼而苦惱,已經成為職業男性的通病。
從事藥品銷售的小萬就因此而百感交集。他與高中時代的一個情同手足的哥們已經快一年沒有聯繫了。再見面時,雙方有了相當大的隔膜。
很多職業男性都有這種難以排遣的沮喪。友情總是與一個男人美好的童年以及單純的學生時代密切相關,也是一個男人走進慘烈的職場之前未經玷污的情感寄託,它觸及了男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朋友間的相互扶持往往成為男人繼續拼殺的重要動力,一旦失去,總是讓人痛徹心肺。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警惕歲末年初職場焦慮症
歲末年初,很多單位的領導、員工都面臨崗位調整、職級升降、續簽勞動合同等變動,領導擔心職務被降、員工擔心降級裁員,因而都處於一種焦慮不安的狀態中,而一旦這種情緒不能很好地被排遣掉,那麼就很容易導致「職場焦慮症」。壓力累積致焦慮症人數上升
李先生在某高校後勤工作多年,雖然從來沒有簽過勞動合同,但已被單位視為「元老級」員工。可他怎麼也沒想到,最近他竟然成為單位第一批被裁對象。這幾天,他總是沉默不語,讓家人為之擔心;在某汽車製造企業工作的小王,也遭遇到了裁員的「打擊」,惶惶不可終日的他最終採取了寫舉報信的方式「反擊」,結果迅速下崗。
第四軍醫大學心理學教研室施旺紅教授表示,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患職場焦慮症的人也在不斷上升。具體表現為當事人常常會持續性或發作性地感到莫名其妙的擔憂、坐立不安、手腳發抖或聲音發顫,同時伴有出汗、口乾、嗓子發堵、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噁心嘔吐、頭暈、全身尤其是兩腿無力等症狀。他們的情緒反應之強烈與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很不相稱,在旁人看來他們的擔憂和緊張是毫無必要的,至少是太過分了,但他們卻控制不住自己,無法擺脫精神上的痛苦。
施旺紅認為,適當的焦慮可以催人奮進,如果焦慮超過一定的度,就會威脅心身健康。其實,心理壓力早已存在,只是到了年關或單位人事變動這些特殊的節點,積累了長時間的壓力愈加凸顯出來,會集中出現職場焦慮症的各種表現,許多心理脆弱者甚至會一蹶不振。據調查,在罹患心理疾病的職業人士中,50%以上的人是在年關的崗位調整中蒙上了心理陰影。
不妨備一點「精神年貨」
春節將近,由各種原因引發的心理困惑開始集中顯現。所以歲末年初,不妨也備一點「精神年貨」,以保持自身心理的平衡。
首先,要及時發現不良情緒。當出現明顯的焦慮症狀時,要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其次,要正確認識焦慮的產生。消極逃避只會適得其反,要及時進行自我調節。調節的方法很多,如分析原因,把每天要做的事情一條條列出來,分清重點,不太重要的就劃掉,以減輕精神壓力;學會傾訴,要善於將自己融入家庭或集體中,切莫「所有問題都自己扛」,通過與朋友交流可減輕症狀;鍛煉身體,讓自己出身汗,促進機體代謝,也可減輕症狀。
如果自我調節無效,就要積極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了,通過心理諮詢解決自己的心理癥結,或看精神科醫生,適當服用抗焦慮藥物,幫自己渡過難關。
心理學家稱過度追求完美或是病態表現
不管對人還是對事,都高標準、嚴要求,力爭盡善盡美;即便做得非常出色,仍然不能滿意……這樣的人,堪稱完美主義者。西方心理學家指出,過度追求完美是一種病態心理,不利於身心健康。他們建議,完美主義者要降低標準,學會偷懶。
完美是種病態
2004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上,女選手維納斯?威廉士取得17場連勝的驕人戰績。她對記者發表勝利感言:「我還不夠努力。有時候,我獲勝心切;有時候,我求勝心又不夠強。有時候,我不遵從教練指導;有時候,我不聽從自己的安排。我討厭在任何事情上犯錯,不僅是球場上。」
可見,威廉士不論在球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追求完美,不容許自己有絲毫錯誤。有人說,正因為威廉士為自己設定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她才能發奮圖強,斬獲佳績,追求完美是她達到目標的健康動力。
「我並不這樣認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保羅?休伊特說,「這些人往往忽略了完美主義者脆弱的一面,譬如沮喪、厭食和自殺。」
休伊特和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戈登?弗萊特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完美主義。他們發現,完美主義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不管是何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都有這樣、那樣的健康問題,譬如沮喪、焦慮、飲食紊亂等。
一些研究人員把完美主義者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自我型。這類人給自己設定遠大目標,並努力達到。他們容易陷入自我批判,情緒沮喪。加拿大芭蕾舞演員克倫?凱因享譽國際芭蕾舞界,在她的職業生涯中,表演超過1萬場次,但她在自傳中表示,只對其中大約12場較為滿意。此外,她對自己能力的第一感覺就是失望。
第二種是總以為別人對自己有更高期望,於是為之不斷努力。他們容易發生飲食紊亂,乃至產生自殺的想法。他們不願意嘗試新事物,因為害怕給別人留下愚蠢的印象。當覺得別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不公平時,他們只能默默地自我調節悲傷或者憤怒的情緒。他們要在人前展現完美,所以從不請求他人幫助,一切問題都自己扛。
第三種則把高標準嚴要求的對象拓展到其他人身上,要求他人也要十全十美。「他們把對自己的要求也強加給別人,覺得這樣才公平,」弗萊特說,這類人往往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婚姻一般會遭遇失敗。
「人們想在一些事情上表現完美,這無可厚非。譬如在工作上,要想成為一名好編輯、優秀的外科醫生,就不能犯錯,」弗萊特說,「但如果在生活的其他領域都要求完美,譬如家庭生活、外貌著裝、個人喜好等,那就可能出現問題。」
但在很多人眼裡,「完美主義者」這頂帽子並不難看,追求完美才能達到優秀。事實上,追求完美和追求優秀是兩回事。
休伊特舉例說明兩者的區別:他的一個病人是一名大學生,總是情緒低落。他希望自己在一些課程上取得「A+」的成績,於是,他課後努力學習,課堂上表現出色,終於如願以償。但當休伊特過一段時間見到他的時候,發現他更加沮喪,自殺傾向更為明顯。「他對我說,『A+』只是證明他多麼失敗。如果他很完美,根本不需要如此努力就應該得到這樣的成績,」休伊特說。
很多完美主義者自身也不覺得追求完美是一種病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雇員援助顧問艾麗斯?普羅沃斯特近期組織了一場針對追求完美衝動的治療活動。她說:「他們對此(追求完美)深感自豪。社會對他們追求完美予以高度評價,從而堅定了他們繼續追求完美的信心。」
普羅沃斯特說,她經常碰到一些具有強迫症狀的病例:有人無法忍受桌子上雜亂無章,有人絕不把今天的工作留一半到明天,有人花大量時間不斷返工,只為達到他自己設定的目標。這些其實已是苛求完美的病態表現。
為了確定追求完美者是否接近病態邊緣,澳大利亞柯廷理工大學的心理學家們制定了一份問答卷,其中包括「我的一切都在掌控中,還是處於失控狀態?」「我與人相處非常好,還是非常糟糕?」等16個問題。專家們對252人進行調查,要求他們針對上述問題,衡量自己的等級。受調查者選擇極端答案越多,就越說明他們過度追求完美,越可能遭遇心理健康問題。
不妨學會偷懶
如果完美主義者學會制定現實的目標,將會受益很多。通常,一個完美主義者未能達成既定目標,譬如跑完800米,他會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來補償,所以,第二天他就會努力跑1000米。要求完美主義者降低自我標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你要求他們做的事情正是他們所抵制的」,休伊特說。
他認為,對於完美主義者的治療,應該對症下藥,尋找病源。「我更多地致力於尋找追求完美的原因——被接受、被關愛的需要,」休伊特說,「那些人際間的需要才是驅動完美主義行為的原因。」
譬如,一些完美主義者認為,如果他們表現不完美,就沒有人疼愛。而事實上,真正的完美不可能實現,所以,他們永遠也感受不到被愛。弗萊特說,他們並不知道,愛不以成就為標準;學會接受自己和別人的缺點,不會導致平庸,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通途。
普羅沃斯特進行了一項試驗,她要求治療小組成員克制追求完美的本能衝動,懈怠既定目標,學會偷懶。「這在他們眼裡就是失敗,可在很多人看來並非什麼大事。」
所以,不妨按時下班,不早到,所有休息時間都用來休息,讓辦公桌上堆得一團糟,允許自己幾次未能按既定計劃完成工作。「然後問問自己:你受處罰了嗎?生活還正常嗎?你是不是更加快樂?」普羅沃斯特說,「他們會很驚訝地發現,一切照常運轉,曾經非常擔心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