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話疲勞:什麼是「五勞七傷」

  疲勞是機體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由於過長時間或過於繁重、緊張的體力或腦力勞動而引起的作業效率明顯的暫時降低的一種生理現象,主觀上一般伴有疲倦感,甚至筋疲力盡的感覺。但主觀疲倦感並不一定是機體疲勞,有時無疲倦感覺,而機體卻已進入疲勞狀態。

  中醫藥很早就認識到人體的疲勞問題,中醫稱疲勞為「懈怠」、「勞倦」、「疲乏」,屬「虛勞」、「虛損」範疇,認為疲勞是身體虛弱的表現,「有以勞倦,形氣衰少」。虛指人體臟腑氣血虧損,「精氣奪則虛」。對於不同的人和不同情況,疲勞可以表現在不同的部位上,除全身乏力外,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軟、精神不振、視力疲勞、陽痿早泄、反應遲鈍等等,疲勞既可出現在健康人身上,也是很多疾病中出現的某一個症狀。因此,長久的疲勞既是一些疾患的原因,其本身也可能是某種疾患的一種情況,換言之,疲勞可能蘊藏著某種疾患。

  疲勞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中醫將疲勞分為「五勞」、「六極」、「七傷」。

  1.五勞

  五勞就是五種勞損,包括肝勞、心勞、脾勞、肺勞、腎勞。《素問·宣明五氣篇》對體力性疲勞歸納為五勞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過度用眼會引起視疲勞;過分懶散會使精神不振;坐的時間太長或是保持靜態的時間太長而不運動,肌肉就會鬆軟而不堅實;持續站立、行走而得不到休息,就會引起筋骨肌肉疲乏、酸軟。

  2.六極

  六極指疲勞引起的六種較為嚴重的機體病理變化,包括筋極、脈極、肉極、氣極、骨極、精極。嚴用和《濟生方·論五勞六極證治》稱:「蓋勞力謀慮成肝勞,應乎筋極;曲運神機成心勞,應乎脈極;意外過思成脾勞,應乎肉極;預事而憂成肺勞,應乎氣極;持志節成腎勞,應乎骨極。」

  3.七傷

  七傷指七種對身心傷害的因素,包括大飽傷脾、大怒傷肝、強力受濕傷腎、形寒傷肺、憂思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恐傷志。

 

${FDPageBreak}

  發生過程 中醫認為疲勞損害身體是按以下過程進行變化的:「積虛成損,積損成勞,積勞成疾」。過勞、情志、外邪等致病因素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不足引起的疲勞,多以肝、脾、腎三髒的損傷為主。肝主疏泄,有疏通氣血、條達情緒的作用。肝鬱氣滯則引起脾胃失和。脾主運化,主肌肉,脾運失常則不能生化營養精微物質,可使肌肉四肢無力。肝主筋,肝的精氣衰則筋不能動。腎藏精,主骨,腎氣傷則精力不濟,筋骨酸軟,未老先衰,特別易引起性功能阻礙。

  1.勞傷肌筋 專家說:「人之運動,由乎筋力,運動過勞,筋必疲極。」從事體力勞動過度,容易勞損肌肉筋骨,肝主筋,間接地影響肝氣,使氣機郁滯,脾氣虛,情緒低落,食欲不振,精神疲乏。

  2.憂思傷脾 《靈樞·大惑論》認為過度用腦會引起精神心理方面的疲勞:「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情緒變化無常,則易損及脾胃功能,使水谷精華失運,中氣升降失常,食慾差。

  宋代李杲在《脾胃論》中也說:「少氣,不足以息,倦怠無力,默默不語,寢不寐,食不知味,惡熱,動則煩擾……」

  3.精氣勞損 腎藏精,房事太過,腎氣受損,則出現腰膝酸軟,遺精。

  4.疾病引發 中醫對疾病導致的疲勞也有認識,《黃帝內經》認為「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脾氣虛,則四肢不用」,「腎所生病,嗜臥」。

  總之,由長期疲勞而演變的慢性疲勞綜合徵是一個多組織器官虛損、功能紊亂的病理狀態,由多種原因引起,僅靠單一的治法難以奏效,中醫藥介入疲勞的調養,獨具優勢。近年來,國內外採用中醫藥治療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保持良好心態,做到「形神合一」,合理組織訓練和勞動也是預防過度疲勞的重要因素,注意勞逸結合,恰當安排工間暫歇和工間休息。其他措施如改善訓練或勞動環境衛生,減少和消除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宣傳訓練、勞動、運動生理衛生知識,加強醫學監督,改善伙食,搞好衛生保障。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的「調養進補」養生觀

  中醫在幾千年的醫療保健的實踐中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並有凡膳皆藥,寓醫於食的理論。作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也指出:「我們應該以食物為藥,飲食就是你首選的醫療方式」。讓我們分析一下中醫養生觀為基礎並結合現代養生保健的基本內容。

  1、中醫的養生觀的根本基礎是「中庸」,是以調節人體的內在的平衡和內與外界的協調為最高境界。

  中醫在養生保健,治病調養的過程中,其根本的手段就是「辯證論治」,其應用原則即是「謹查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人體如果在健康的狀況下,體內的狀況,人體與外界適應狀況一定處於最佳的動態平衡,即陰陽平衡。反之則為陰陽逆亂,氣血失衡,則為病患。此恰恰符合古代哲學的「中庸」之道,所謂「過猶不及」。過虛過耗不好,過盈過補亦不好。所以說中醫界所說最高境界的補,決不是單純吃補藥、補品才可以養生。如果身體不虛,而盲目進補,或不恰當的峻補過補亦可導致一系列「誤補益疾」的病患發生。又如身體不虛,反有實火瘀積,清熱解毒,通腑瀉濁,排除體內的垃圾亦是一種最好的補,所以中醫還有「六腑以通為補」之說。對「補益」涵義的真正理解,才是我們日常進補的基礎與原則。

  2、調養進補要以辯證論治為根本,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買對的,不買貴的,這與個人的經濟狀況沒有必然聯繫。調養正確,粗茶淡飯可為仙丹;應用錯誤,美味珍饈亦為毒藥。所以,決不應該盲目的跟風進補,跟著廣告吃藥。而是了解或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或疾病性質,客觀辯證的選擇最符合自身狀況的藥物或保健食品。如果不能明了自身的健康狀況,請醫生幫助分析一下豈不更好。首先應考慮是否需要用補藥,而後再考慮用什麼補藥。臨床時常可聽到「虛不受補」之說,中醫不同意這種說法。治虛症,惟用補法,虛不受補,是因補之不當之故。任何一種虛症,因其體質、病程、病機、部位不同,其補法亦當有別。應當在辨證的基礎上,因證、因時、因地、因人,用藥或施膳。如果不加分析的趕潮流,只知補腎壯陽,當然會補之不當。一般說來,中醫將人體虛弱的情況大致分為陽虛、陰虛兩大範疇。陽虛者虛而兼寒,當溫補;陰虛者,虛而兼熱,當滋補;而具體辯證用藥時,又大致分為氣虛、血虛、陽虛、陰虛四類症型,因此在服補藥時,應根據身體虛弱的不同症型,選購不同的藥物及補品,這樣既有利於充分發揮補藥補品的療效,又可避免盲目進補帶來的不良後果。

  具體運用如下:

 

${FDPageBreak}

  (一)氣虛當補氣:氣虛主要反映人體的生理機能低下,表現為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動則氣短汗出、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藥補可選用補中益氣丸,食補可選用人參、黃芪、山藥等入藥膳食用。

  (二)血虛當養血:血虛主要反映人體的營養物質虛虧,表現為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頭髮脫落,藥補可選用歸脾丸、烏雞白鳳丸等,食補可選用桂圓肉、枸杞子、當歸、阿膠等入藥膳食用。

  (三)陰虛當滋陰:陰虛主要反映人體的營養物質虧乏,兼見虛熱徵象者,表現除血虛徵象外,尚見口燥咽干、午後潮熱、五心煩熱、消瘦盜汗等,藥補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食補可選用西洋參、生百合、麥冬、銀耳、燕窩、甲魚等入藥膳食用。

  (四)陽虛當溫陽:陽虛主要反映人體的生理機能低下較甚,兼見虛寒徵象者,表現除氣虛徵象外,尚見畏寒肢冷、形寒畏風、小便清長、大便清溏等,藥補可選用龜齡集、金匱腎氣丸等,食補可選用胡桃仁、冬蟲夏草、鹿角、鹿茸、杜仲、牛鞭、狗鞭等入藥膳食用。

天下沒有不長肉的美食

  

 

  之所以減肥能成為全民時髦的、持久的口號,是因為肥胖是人類的「絕症」、宿命,是躲不過去的。這話絕對不是聳人聽聞,是基因決定的,因為我們的身體裡存在一種至今沒有改變的基因,叫「節儉基因」。

  這個基因曾經是我們的救命基因。在遠古時代,人類能吃的東西很少,只有具備這種基因的人,才可以把吃進去的僅有的食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能量攢起來,以此應付繁重的體力謀生。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具備這樣基因的人,得以生存下來,成了我們的祖先。這是自然的一種優勝劣汰,具備這種基因的人,曾經是「優良品種」呢!

  這種我們與生俱來的「節儉基因」,現在仍然攜帶在各位的染色體中。因為人類基因的變化,不可能像環境的變化那麼日新月異,需要很多代的慢慢演化。遺憾的是,現在的生存環境已經今非昔比,人類可以很方便地獲得食物和營養,甚至幾乎是到哪都躲不開誘人的美食。但那些基因的「節儉」能力仍舊存在,它們一如既往地對已經不再稀缺的食物發揮著能量節儉的作用。這就必然導致能量過剩,過盛的能量最終就以脂肪的形式蓄積在體內,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只會越來越胖了。

  每個想減肥的人,首先要搞清楚這一點,才可能調整你的減肥預期和方式。正是因為這個「節儉基因」每天都在行使著將食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能量,儲存為脂肪的職責,你的減肥就必須落實在每天的生活點滴中,即便是藉助減肥藥,也只是借它帶給你的一點減肥「曙光」,需要儘快建立不至於發胖的生活方式,自己養成習慣,才能扔掉藥物,這才是對付始終存在於你體內的「節儉基因」的唯一的可持久辦法。

  很多人為了減肥只吃豆腐,因為他們覺得能長肉的食物主要是脂肪、糖和澱粉,豆腐那麼寡淡,吃了也不會長肉的。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沒理解體內過多的脂肪到底是由什麼轉化過來的。

  提供給我們熱量的食物主要有三大類,脂肪、蛋白質、澱粉,不管是哪種,你吃進去之後都要轉化為你所需的熱量,只要能量不被及時消耗掉,剩餘的就會以脂肪的形式留在體內,你就會發胖。因此,減肥醫生有句名言:「條條大路通脂肪。」這就是說,無論是屬於澱粉的米飯,還是屬於脂肪的肉,還是屬於蛋白質的豆腐,只要吃進去的總熱量大於你身體消耗掉的熱量,就要以脂肪的形式留在體內。所以,這3種物質,並不因為你自覺口味的寡淡和油膩而對你的長胖有不同作用。

  事實上,100克豆腐的熱量和50克瘦肉的熱量是差不多的。如果你覺得豆腐可以減肥而放開吃,它產生的熱量在轉化為脂肪時也是不含糊的。只是因為豆腐體積大,你可能會因此少吃,如果多吃的話也是照胖不誤。

  過去有個傳說,說一家種蒜的人家娶了個後媽,後媽只心疼自己生的孩子,前妻留下的孩子不讓正經吃飯。那個可憐的孩子吃不飽或者根本沒飯吃,就只能把自己家的大蒜烤熟了吃。結果,這個只吃大蒜的孩子居然比後媽自己的孩子還要胖!其實就是這個原因,不管吃什麼,只要多吃,吃過了你身體能消耗掉的量,都是會長肉的,天下沒有不長肉的食物!

  再說回吃豆腐減肥的誤區,按照減肥者常規的感覺,減肥就是少吃主食和脂肪,多吃豆製品,這個辦法也許會在短期內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它總會以肥胖的形式「回報」出來的!更重要的是,這種只吃蛋白質的節食辦法還可能引起後患,因為長期過量食入蛋白,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腎臟,腎臟必須「加班加點」地將蛋白質代謝出去,會因此被「累壞」。因此,腎臟有問題,甚至腎衰竭的病人,是要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的,就是為了讓已經有病的腎臟,儘量休息。醫學研究時做過類似的實驗:給小白鼠餵高蛋白的飲食,比如雞蛋、牛奶、肉類之類的,不餵別的。一兩個月以後,這些實驗小白鼠就出現嚴重的腎功能衰竭,這個結果也可以在減肥的人身上重演的。

人格與疾病的關係

適當偏食也是養生經

好多體徵和疾病都與飲食不當有關,因而科學地偏食也能調整體徵,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對養生不無益處。像以下幾種情況就可以適當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