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疲勞
中醫認為疲勞與五臟失調密切相關,如腰腿酸軟多與腎相關,氣短乏力多與肺相關,不耐勞多與肝相關,神疲多與心相關,肢體疲勞多與脾相關。因而治療亞健康疲勞應以調節五臟為關鍵。
A、刮頭部:
1。以百會穴為起點分別向四神聰方向輕刮,每一方向刮拭10~20次,也可用梳刮法以百會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刮拭。2。以刮痧板的一個角點壓按揉百會、太陽、天柱穴,每穴按揉1~3分鐘。3。用直線刮法自風府穴至身柱穴刮10~20次,重點刮拭大椎穴。4。用弧線刮法刮拭頸部側面的膽經,從風池穴刮至肩井穴,每側刮拭20~30次。
B、刮背部:
用直線法刮拭脊柱兩側的膀胱經,重點刮拭心俞、脾俞、胃俞、腎俞,每一側刮拭 10~20次。
刮痧法烏髮美發 刮痧:演繹健康與美麗 面部刮痧美容法
C、刮四肢:
1。用直線法刮拭前臂外側大腸循行區域,合谷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可以用些壓法、按揉法。2。用直線法刮拭心包經的內關穴,然後刮拭小腿外側胃經的足三里穴、脾經的血海穴、三陰交穴,每側刮拭10~20次。
二、失眠
中醫將失眠歸於「不寐」、「不得眠」的範圍,認為多由七情所傷,即惱怒、悲恐、憂思等而致心腎不交、肝鬱化火導致。刮痧可以養心安神、疏肝解郁、放鬆身心,從而改善失眠。
A、刮頭頸部:
1。用雙板從額頭中部分別向左右兩側髮際頭維方向刮拭,用輕手法刮拭10~20次,用角點壓按揉神庭、印堂、魚腰、頭維等穴位。2。從太陽穴繞到耳上再向頭側後部乳突和風池方向刮拭,每一側刮拭10~20次。3。以百會穴為起點分別向四神聰方向刮拭,每一方向刮拭10~20次。4。用刮痧板的角點壓按揉風池穴、安眠穴等。
B、刮背部:
1。用直線法刮拭脊柱正中線督脈循行區域,從大椎穴刮至至陽穴10~20次。2。用直線法刮拭大杼穴至膈俞,每側刮20~30次,以出痧為宜。3。刮拭神道、心俞穴。
C、刮拭四肢:
1。用直線法刮拭前臂內側心經循行區域,每一側刮拭10~20次,重點刮神門穴。2。用直線法刮拭小腿內側的脾經循行區域,從陰陵泉刮至三陰交,每一側10~20次,點壓按揉三陰交穴。
三、頸肩酸痛
中醫認為頸肩酸痛是由於頸肩部氣血瘀滯導致。刮痧療法可以舒筋通絡,活血化淤,增進局部新陳代謝,使本來僵硬的肌肉放鬆,調整亞健康狀態。
A、刮頸肩部:
1。用直線刮法刮拭督脈,從風府穴到大椎穴,刮膀胱經,從玉枕、天柱到大杼、風門,從後髮際上,棘突雙側分別由上向下刮拭,每一側刮15~20次。2。用弧線刮法刮拭足少陽膽經,由風池及乳突根部從上向下,經過肩井,刮向肩端,每側刮15~20次。
B、刮背部:
用直線刮法刮拭膀胱經,從玉枕經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到厥陰俞。刮拭肩中俞、天醪至膏盲、天宗,每側刮15~20次。
C、刮四肢:
1。沿手陽明大腸經,從肩齲過曲池到合谷,刮15~20次。點壓按揉合谷穴。2。用直線刮法沿足陽明胃經循行線刮拭,從足三里到條口,每一側刮15~20次。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咳嗽的刮痧療法
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肅,肺氣不清所致,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症狀。本病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為六淫外邪侵襲肺系,內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干肺。外感咳嗽,即急性咳嗽,除咳嗽主症外可兼見表症,若調治失當可轉為慢性咳嗽;內傷咳嗽是肺系多種疾病遷延不愈導致肺臟虛損,氣陰兩傷,肅降無權而為咳,內傷咳嗽經久難愈,感受外邪亦可急性發作。
一、外感咳嗽
(一)症狀
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症狀。外感咳嗽,多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衛表證。
(二)治法
(1)選穴 大椎、風門、肺俞、身柱、膻中、中府。 放痧穴:肺俞、太沖。
(2)定位 大椎:背部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風門: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身柱: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中府: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問隙。
太沖:在足背側,當第一跖骨問隙的後方凹陷處。
(3)刮拭順序 先刮頸部大椎,再刮背部風門、肺俞、身柱,然後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後刮足背部太沖。
(4)刮拭方法 瀉法。太沖、肺俞可放痧。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適量刮痧油。頸後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拭背部正中旁開1.5寸線,從風門穴經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肺俞、太沖放痧,針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積聚於針刺部位,經常規消毒後,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針,對準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隨即將針退出,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少量出血,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
二、內傷咳嗽
(一)症狀
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症狀。內傷咳嗽多為久病,常反覆發作,病程長,可伴見他髒見證。
(二)治法
(1)選穴大椎、風門、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腎俞
(2)定位大椎:背部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風門: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身柱: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膻中: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四肋問,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腎俞: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刮拭順序 先刮頸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風門、肺俞、身柱、腎俞,最後刮胸部中府、膻中。
(4)刮拭方法 補法。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適量刮痧油。頸後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刮拭背部正中旁開1.5寸線,從風門穴經肺俞穴向下刮至身柱穴,再至腎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至膻中穴。
肺癆的刮痧療法
肺癆(肺結核)由於正氣虛弱,感染「癆蟲」(結核桿菌)所致的肺部慢性消耗性傳染性疾病,凡體質虛弱者,與本病患者接觸均易染病。
本病從中醫理論分析可見4型,即肺陰虧虛型、陰虛火旺型、氣陰耗傷型、陰陽兩虛型。癆蟲侵蝕肺臟所引起的臨床表現,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等為主要症狀,這些症狀可出現於肺癆的各種類型,各症可以間作,或相繼發生,或同時兼見。但早期或病變輕微者常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均為病變活動時或病變較重。
一、肺陰虧虛
(一)症狀
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乾咳、痰少黏白、舌紅等為主要症狀。
(二)治法
(1)選穴 太淵及前臂,肺俞至膏肓、中府及前胸、足三里、三陰交、太溪。
(2)定位 太淵: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
足三里:膝蓋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太溪: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3)刮拭順序 先刮背部肺俞至膏肓,再刮中府及前胸,然後刮前臂,重在太淵,最後刮下肢三陰交、足三里、太溪。
(4)刮拭方法 補法。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背部,從肺俞穴一直到膏肓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出痧為度。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然後由內向外橫式刮,每一個肋間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強。雙上肢內側肺經、心包經、心經,由上而下刮30次左右,不一定出痧,重刮太淵。最後重刮三陰交、足三里、太溪3穴,各30次,不出痧。
二、陰虛火旺
(一)症狀
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咳嗆氣急,午後顴紅,五心煩熱等為主要症狀。
(二)治法
(1)選穴 太淵及前臂、肺俞、中府及前胸、魚際、孔最至陰郄、太溪。
(2)定位 太淵: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l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
魚際:在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孔最: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處。
陰郄: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
太溪: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3)刮拭順序 先刮背部肺俞,再刮前胸中府,然後刮孔最至陰郄和整個魚際,最後刮太溪。
(4)刮拭方法 補法。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背部,重刮肺俞30次,出痧為度。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然後由內向外橫向刮拭,每個肋間隙刮30次左右,中府穴加強。後用刮痧板角部從孔最刮至陰郄和整個魚際,30次,可不出痧。最後重刮太溪穴,30次,不出痧。
三叉神經痛的刮痧療法
三叉神經痛,是指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出現短暫的,陣發性的,閃電樣的劇痛。三叉神經分為眼支、上頜支及下頜支。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前者每次發作時間短暫,數秒至數分鐘,每日可反覆發作數次至數十次,間歇期可無症狀,且無三叉神經器質性病變的感覺障礙和運動障礙;後者疼痛時間較持續,面部皮膚感覺障礙,且有原發病可查。
支氣管哮喘的刮痧療法
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以突然發作、呼吸喘促、喉間哮鳴有聲,甚至張口抬肩,鼻翼扇動,呼吸困難為特徵。本病分發作期和緩解期,病位主要在肺,與脾腎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