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疾病白天不來過多「糾纏」,晚上躺下後卻會讓人痛苦不堪。英國《每日郵報》近日載文,刊出多位專家對8種夜間會加重的疾病的分析及相關建議。
1、哮喘。夜間咳嗽是哮喘的常見症狀,61%哮喘患者表示夜裡睡不好覺。英國哮喘協會專家黛博拉·瓦德爾表示,哮喘患者夜間氣急和氣喘等症狀更嚴重。多種理論認為這與人體24小時晝夜節律有關。壓力激素皮質醇等激素夜間變化會影響到呼吸道。夜間呼吸最慢,血液攜氧量降低,肺臟二氧化碳呼出量也下降。臥室內還有多種哮喘誘因,比如藏在被褥、毛絨玩具、地毯和窗簾中的塵蟎等。另外臥室通風差、平躺姿勢(特別是肥胖、反酸等患者)也會增加夜間哮喘症狀。瓦德爾建議,如果患者能儘可能排除誘因,採取一些預防措施,那麼因哮喘病情加重而急救和住院的幾率就可減小75%。
2、關節炎。英國利茲大學肌肉骨骼醫學教授菲利普·康納甘表示,睡眠時,關節部位長時間不活動,體液和蛋白質廢棄物增多,進而導致關節炎更加僵硬疼痛。疼痛嚴重干擾睡眠,導致疲勞乏力和情緒抑鬱,進而導致白天關節炎症狀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康納甘教授建議,患者可與醫生商量是否將撲熱息痛等短效鎮痛劑換成長效鎮痛藥。
3、更年期綜合徵。由於激素變化導致體溫調節能力降低的緣故,夜間盜汗是更年期綜合徵的常見症狀之一。英國諾福克諾維奇大學醫院婦產科專家愛德華·莫里斯博士表示,夜間盜汗類似白天潮熱,但是白天潮熱發生時,可打開窗戶,脫掉衣服。而夜間盜汗發生於睡眠中,因而感覺更難受。莫里斯博士建議,女性患者可詢問醫生是否要接受激素替代療法以提高雌激素水平。另外,保持臥室通風也很關鍵。
4、頭痛。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醫院頭痛病專家安迪·道森博士表示,叢集性頭痛是最嚴重的偏頭痛之一,典型發病時間為凌晨2點左右。50%的偏頭痛患者表示經常夜間疼醒。這與睡眠周期密切相關。調節睡眠的腦幹部分同樣影響到偏頭痛。道森博士建議,雖然天氣變化誘因難以避免,但是頭痛患者應儘量避免缺餐、某些食物、耀眼或閃爍的燈光等誘因。抗抑鬱藥和抗組胺藥物都有助於緩解頭痛。
5、心臟病。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心臟病學教授馬丁·科威表示,幾乎一半的心臟病死亡發生於1小時之內,而大多數心臟病發作於凌晨4點左右,這與夜間血小板濃度增大導致血栓增多有關。急性心衰多發於凌晨3點左右。科威教授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血液黏稠度,睡前服用降壓藥也有幫助。
6、胃食管反流。英國皇家薩里郡醫院胃腸病專家蒂姆·沃辛頓指出,吸菸、孕激素增加、暴飲暴食等都會加重胃食管反流。由於地球引力的緣故,夜間睡覺體位變化也會加重胃食管反流。沃辛頓建議,睡前兩小時不要吃東西,堅持低脂飲食,避免含咖啡因、酒精飲料以及酸性食物。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抗酸劑藥物,如雷尼替丁、奧米拉唑等。
7、帶狀疱疹及感冒。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病毒學教授約翰·奧克斯福德表示,很多患者表示,帶狀疱疹和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夜間會加重。這與神經傳遞素和涉及痛感的激素水平夜間升高有關係。患者夜間更加焦慮也會加重病情。感冒患者躺下後鼻塞和咳嗽會加重。建議,使用爐甘石洗液或抗組胺藥可緩解帶狀疱疹瘙癢症狀。撲熱息痛可減輕疼痛症狀。
8、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英國肺臟協會胸科專家尼克·布洛姆普頓博士表示,76%的患者表示因夜間病情加重而導致多次夜醒。多項研究發現,夜間呼吸道氣流減少,體溫下降影響肺臟功能都會導致慢阻肺病情加重。布洛姆普頓博士建議,保持臥室適宜溫度和睡覺抬高枕頭都有助於緩解慢阻肺症狀。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攝入1斤瓜果蔬菜延長壽命 揭國人吃菜誤區
眾所周知,蔬菜和水果對身體有莫大的益處。據《科學日報》9月26日報道,歐洲近期的一項研究證明了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有效降低早亡的風險。
發表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的文章稱,來自10個歐洲國家的研究人員對超過45萬名志願者進行了13年的調研。通過研究志願者攝入蔬菜和水果數量與健康狀況的關係發現,日均攝入量超過569克的人比攝入量少於249克的人,早亡風險降低了10%,並且壽命延長了1年多。另外,日均再多食用200克蔬菜和水果,早亡風險就會再降6%。
研究者指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大量抗氧化物,可延緩由酒精、菸草、肥胖帶來的氧化壓力。經常喝酒吸菸的人,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也可延長壽命,如果每日食用超過560克蔬菜和水果,那麼可降低3%的死亡風險。如果一個人的食譜中富含蔬菜和水果,那麼他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會降低15%。
國人吃菜常見的誤區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我國每人每天應該吃200~400克水果以及300~500克蔬菜。但是事實上上卻是大部分的中國人都無法做到,不但數量不夠,種類也不夠豐富。中國人吃蔬菜容易存在著幾大常見的誤區:
一、蔬菜炒著吃才好吃
「炒」幾乎是中國人烹調蔬菜的一個首選的方式了,因為很多人其實都不喜歡吃蔬菜,但是不得不吃,只能在烹調方法上做改變。多放油、翻炒時間長等來改變蔬菜的口感,事實上這樣的烹調方式大大的破壞了蔬菜中的營養物質,最明顯的就是維生素大大的流失。
對於大部分的蔬菜用水焯煮之後涼拌,或者急火快炒都是不錯的烹調方式,而胡蘿蔔、番茄等含有脂溶性維生素的蔬菜則可以多放一點油炒,促進維生素的溶解,但是也不能太多。
二、經常只吃同樣的蔬菜
營養專家指出,每人每天要保證吃蔬菜300~500克的量,同時還應該保證綠葉菜、茄果類、薯芋類、白菜類、瓜類、根莖類等各類蔬菜都要攝取到。但是事實上,很多家庭經常食用的蔬菜就是那麼幾樣,種類太不豐富,導致營養不能均衡。每個種類的蔬菜中所含有的營養價值都不一樣,吃的種類多了才能均衡的攝取營養。
三、吃了水果就無需吃蔬菜
很多人都覺得蔬菜水果其實是同一類型的,今天吃了水果,那麼不吃蔬菜也沒有關係了,或者今天沒吃蔬菜,多吃點水果吧。這樣的觀念是不少人都有的,但是蔬菜和水果真的可以混為一談嗎?當然是不可以,因為蔬菜和水果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食物,並不能代替對方。蔬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含量都要明顯的高於水果,而水果中的果膠、果糖成分對於人體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每天必須保證蔬菜和水果的足夠攝取。
四、肉更有營養
吃肉就是有營養,吃蔬菜就是沒有營養?這是很多的人普遍都存在的一個觀念,譬如我們會經常聽到有家長跟小孩說:「多吃點肉,有營養,長身體。」那麼是不是蔬菜就沒有營養呢?其實蔬菜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等,對人體的健康、生長發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飲食中只吃肉,不吃蔬菜,是一種非常錯誤的飲食習慣。蔬菜攝入不足,不但會導致體內維生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補充,還會對生意健康產生影響,例如植物纖維素攝取不足容易便秘,誘發直腸癌。每天吃5份甚至更多的蔬菜和水果的人,患上中風以及心臟病的危險比每天都不吃蔬菜水果的人可以降低12%。
五、過分害怕食物相剋或者農藥殘留問題
現代人在飲食上比以前都要更加的注重了,但是有時候確實過分的擔心,例如擔心蔬菜之間相剋的問題,因此就不敢買太多的蔬菜混在一起吃。事實上,專家表示根本就沒有食物完全相剋的說法,只是部分蔬菜在烹煮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些。例如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其實是因為菠菜中含有草酸,煮之前最好可以在開水中焯煮1分鐘,將草酸溶解出來之後就可以和豆腐一起吃了。
除了害怕食物相剋之外,還過分的擔心農藥殘留的問題,導致不夠吃蔬菜,其實現在的蔬菜大多都是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了,通過光照和清洗的方式是可以去掉大部分的農藥的,擔心的話,可以用清水侵泡半個小時以上再烹調即可。
冬令中藥進補有原則 需根據個人體質進行
「冬令進補,來年打虎」,入冬以後,人們開始增加飲食營養,部分亞健康人群更是選擇以中藥材為主的食療進行調理。中醫專家指出,是藥三分毒,人們須在職業醫師或藥師指導下進行中藥調理,切不可通過網絡或書籍等方式「自學成才」自開「藥方」。
進補的分類
從方法分,進補分為精神補益、飲食補益、藥物補益、按摩補益和艾灸補益等。
虛證有不同性質和表現,從氣血、陰陽方面分,虛證可以有氣虛、血虛、氣血兩虛,陰虛、陽虛和陰陽兩虛;從臟腑分,又各有不同。針對虛證補益的不同作用,分為補陽(又稱壯陽)、補陰(又稱滋陰)、陰陽雙補,補氣(又稱益氣)、補血(又稱養血)汽血雙補等;針對臟腑的不同虛證,有益腎、健脾、補肺、養心、養肝等之分。在實際運用中,由於虛證往往不只表現為一種,虛證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傳變,所以補法也就不完全一樣,但總還是離不開對氣血、陰陽、臟腑的補益。
據體質來調理
什麼是「體質」?簡單地說,就是每個人「身體的素質」。在臨床上,體質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有密切的關係。
一般來說,不同年齡層的人,像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中壯年、老年人,都各有進補方式。但是,現代人由於飲食與生活方式各有差異,即便是同樣「生理年齡」的人,也會呈現不同的健康狀況,因此,決定進補前一定要洽詢中醫師,讓醫師依據個人體質等因素,開立處方,並調整藥材的劑量。
進補五注意
民間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諺語,中醫則認為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好季節,人體的消化機能在冬季較為活躍,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增大。冬季進補的方法除食補外,還有療效顯著的藥補,如人參、阿膠、鹿茸等藥補。但是,醫療專家也提醒,補藥畢竟不是一般的食物,藥補作為「健康投資」,需注意進補得當,避免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1、要注意機體消化吸收功能,忌過於油膩。對於脾胃消化不良者說,關鍵在於恢復脾胃功能。脾胃消化功能良好,營養吸收的成分才有保證,冬季進補應以容易消化吸收為準。
2、藥補不如食補,在吃藥進補前,應該先把自己的飲食調理好。首先應先向醫生諮詢了解自己的體質,然後根據自身體質選擇相宜的事物進補,例如煲湯、熬粥,或每天攝入適量堅果,都是很好的食補方式。
3、要注意藥補、食補、動補三結合,忌單純進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冬季進補只是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單純只靠進補並不能達到理想境界,還應當配合適當的體育鍛煉和腦力勞動,並注意調理好飲食,方才有益於養生。
4、補品並非越貴越好,關鍵在於對症進補。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冬季進補切忌一味偏補,而應注意兼顧氣血陰陽,防止過偏而引發其他疾病。所以,冬季進補忌一味追求補品的珍貴難得,不對症的貴重補品對身體或許更是傷害。
5、冬季流感咳嗽時不益進補,否則後患無窮。一般來說,在進補過程中,如患感冒發熱、急性腸炎等症,須暫停服,待痊癒後再服用。在服用人參、西洋參時,忌食蘿蔔、魚腥和濃茶,以免降低藥效。此外,補藥宜在早晚空腹或午飯前1小時服用,以使補藥物盡其用。
於康教你怎麼吃:勿闖喝牛奶的誤區
牛奶這種接近完美的食物,在社會上也要承擔一些質疑,比如喝牛奶會致癌,喝牛奶會導致蛋白質過高,豆漿等食物也可替代牛奶等,事實上這些論調只是人們對牛奶的誤讀、多慮和憑空猜測。
冬季養生吃堅果 7種堅果藥膳食療方
吃堅果,好處多。堅果不但營養豐富,而且不同的堅果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冬季常吃這8類堅果,不僅能補給日常的營養所需,更能緩解疲勞,補充能量,為健康加分。看看小編給你介紹的堅果食療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