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需做好保暖工作 三種人務必要穿秋褲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此時稱為小雪節氣。小雪節氣是進入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聽其名字,就感覺到片片小雪花撲面而來,儼然一派冬天的模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小雪養生有4注意

冬季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因此小雪節氣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陽氣,為第二年春天做準備。

1、早睡晚起:人們要適當早睡,同時,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2、注意衣著:太厚太薄都不好,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建議外出時,體質弱的人最好穿高領而且護腰的服裝。

3、注意腳部的保暖,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4、天冷也要注意通風。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小時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20多升,所以要經常開窗換氣。

小雪穿衣有什麼講究?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所以小雪之後天氣寒冷,不僅要早睡晚起,更要注意保暖,及時添加衣服,這樣有利於陽氣潛藏,養精蓄銳。很多人認為,衣服裹得越緊越暖和,其實不然,衣服太緊太厚,不但會限制身體活動,還會影響血液循環。一般來說,老人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寒,外出要戴帽子、圍圍巾,注意保護陽氣。

三類人一定要穿秋褲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強冷空氣影響時,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下雪天,秋褲是不少人的摯愛,但是也有不少人抗拒穿秋褲,但專家提醒,三種人務必要穿秋褲:

1、骨關節炎的病人

每年天氣一冷,骨傷科門診里常常有因受寒導致膝關節疼痛的患者來就診,不少年輕愛美的女孩此時節仍然超短裙和薄絲襪。中醫專家說,這是典型的因受寒引起的膝關節炎。這個季節膝關節保暖很重要,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膝關節受過傷者,以及本來就患有關節疾病者。一般來說,女性40歲以後,男性50歲以後才會開始出現關節退行性變,也就是關節老化,主要表現為運動後關節酸痛,甚至腫脹,但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與現代人久坐少動有關外,還與他們年輕時不注重保暖有一定關係。同時,他們將來患老寒腿、風濕性關節炎的幾率也相對較高。

戴護膝可以替代棉毛褲嗎?專家認為,總比不穿強一點,但作用有限。護膝、護腰、暖寶寶等保暖物品只能局部保暖,風寒還是會從裸露部位進入人體。

2、月經不調者

天氣一冷門診就會過來好多痛經、月經推遲的患者,他們在夏天都好好的,天氣一轉涼,就犯病了。從中醫角度講,這類人屬於陽虛體質,主要表現為怕冷,一到冬天四肢就冰冷,晚上鑽進被窩後,過很久腳都暖不過來,臉色蒼白,不太有血色。如不穿棉毛褲,相當於雪上加霜。

針對陽虛體質患者,婦科專家都會叮囑一句:多穿點注意保暖,棉毛褲可以穿起來了。中醫有句話,叫「寒為陰邪,下先受之」,這裡的「下」指下半身。這也是為什麼一旦寒氣襲來,人會先覺得腳冷,腿開始打哆嗦的原因。同時,受寒生病者,症狀往往相對較重。當然,如果抵抗力一直比較好,從來不穿棉毛褲的,或屬於陰虛體質者,不穿也無妨,但在寒冷的天氣如果出現喉嚨發乾、發緊,晚上睡覺時雙腳很難暖和的情況,說明身體對寒冷已經不耐受,建議穿上棉毛褲,以防生病。

3、感冒期、月經期、孕產期時候

人體有很多穴位和經脈,它們是相通的,如有一個地方受寒,保暖不均,氣血運行受阻,同樣也會生病。像感冒、哮喘、鼻炎等,看似上呼吸道的疾病,其實也與下半身沒注意保暖有關。

中醫專家說,感冒期、女性月經期、孕產期,這三個特殊時期一定要穿棉毛褲,哪怕多穿條褲襪也是好的。這三個時期人體抵抗力相對虛弱,若不注意下半身的保暖,一旦受了風寒,不僅會加重病情,還容易誘發其他疾病。如月經期不注意保暖,可能會誘發痛經,以及盆腔炎、陰道炎等婦科炎症。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季泡腳會帶來哪些好處?這些人群不宜泡腳!

我們都知道,腳部的穴位是非常多的,經常泡腳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並且在寒冷冬天,泡完腳整個人都非常舒服!

泡腳會帶來哪些好處?

1、促進血液循環

從養生的角度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熱水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 法。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這個好處相信大家都知道,特別是現在冬季,最適合不過了,老人們更是要在睡前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禦寒,還有改善睡眠。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

人體足部上有幾十個穴位,每個穴位對應不同的身體器官,只要我們保持每天用熱水泡腳,而且在泡腳的時候都做相應的按摩,那麼我們就可以保持著身體各器官的健康。當我們做完足底按摩後,會感覺渾身輕鬆。同時,人體腳上有6條主要的經絡,包括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都在腳上,因此,熱水泡腳也等於刺激了這六條最主要的經絡。

3、泡腳增強抵抗力

泡腳的養生作用非常好,早上泡腳可以安神,使得你整天神清氣爽;中午泡腳可以消除上午工作該來的疲勞;晚上9點泡腳可以補腎;睡前半個鐘泡腳,可以改善睡眠。這樣就可以把我們的身體狀態調整到最好,抵抗力也有所上升。

不同的泡腳方法都有什麼功效?

泡腳的方法有非常多,而且不用的泡腳方法東西也是不一樣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熱水泡腳緩解頭痛

把雙腳浸入40℃左右的熱水中,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

用熱水泡腳,這樣腳和小腿的血管就會受熱擴張,將頭部的血往腳下引,起到減輕頭部血管壓力的作用。

由於腳底與人體多條經絡相連,而這些經絡同時又與頭部相連。所以按摩腳底,就可以起到刺激經絡,減少頭痛發作的作用。尤其是腳底湧泉穴,直通於腦,按摩它即可引血下行、緩解頭痛。

2、藥浴泡腳治感冒

中醫認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衛功能失調所致。而藥浴泡腳就是以宣肺解表、發汗排邪為原則。

現代研究表明黃芩、桑葉、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同時還具有疏風散熱的功效。藥浴浸泡雙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消炎、抗菌,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及預防感冒的復發。

3、中藥足浴防病治病

選擇適當的藥物,水煎後兌入溫水,然後進行中藥足浴,讓藥物在水的溫熱作用下通過皮膚滲透進入到人體,再經血液循環而輸送到人體的全身,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如果秋冬季節有關節炎、容易感冒,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嘗試一下中藥足浴:花椒20克、乾薑60克、老鸛草60克、木瓜60克、艾葉 30克、石蒼蒲30克、鹽20克。熬水後加入一兩醋,先用蒸汽蒸腳,然後泡腳,半小時後進行拍打。

泡腳有哪些禁忌?

1、太飽太餓時不宜泡腳

因為此時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還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有特殊疾病的患者不宜泡腳

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因為這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於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3、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溫高低

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

4、兒童不宜泡腳

兒童是「純陽之體」,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特別是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很燙了。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所以很容易燙傷柔嫩的皮膚。所以不建議嬰幼兒用熱水泡腳。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5、女性經期別亂用中藥泡腳

女性經期出現的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等症狀。

怎麼看腎好不好?腎不好的人手上都有這些信號

腎不好是很多人都擔心的一個問題,它會引起人頭暈乏力、腰酸背痛,甚至影響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因此,我們日常要對腎多多關注。其實,腎好不好只要看看雙手就能知道。

腎不好手上都有哪些信號

1、手指長水泡

很多人在手指側面都會長一些小水泡,這些小水泡常常會很癢,如果你把小水泡擠破會有水流出。其實手指上的這些小水泡,說明你體內毒素排泄不及時,這很有可能就是腎臟功能不佳的表現。

2、指尖向上翹

如果指甲前端稍微的向上翹起,同時外形是前寬後窄的,這種現象很可能說明身體內部的腎臟器官具有一定的炎症,這也是毒素較過多導致的一種疾病表現。

3、指甲扁圓形

要是指甲有扁圓形的變化,那麼就說明我們的腎臟和腸胃都積累了過多的毒素,甚至還伴有慢性腸炎可能是消化不良等腸胃疾病。

4、鼓槌手

有的老年人手指第一節比手指粗且呈大鈍圓,就像是敲鼓用的鼓槌一樣的手,被稱作「鼓錘手」,其實這很可能說明腎臟的功能已經受損了。

5、指甲的顏色變黃

正常人指甲的顏色是淡紅色,而且很光澤,腎不好,腎虛了的人指甲的顏色會偏黃色,從中醫學的角度理解是由於濕熱薰蒸證所致,也就是外感濕熱邪氣,內傷脾腎肝臟。

6、小拇指指甲蒼白

有白斑小拇指對應腎器官,如果發現自己的小拇指色澤蒼白,有白斑,甚至是乾枯無光澤了,人體的腎臟功能肯定是出了問題,我們有時候不要以為尿頻尿急,乏力出虛汗,性慾下降、食欲不振、大腹便便才認為是腎虛的跡象,其實到這個時候已經是很嚴重的腎虛了。

7、手掌血色不佳

整個掌面通常是紅白相間的,手掌表層高低不平表明腎陽虛;小指外側出現青筋說明先天腎氣不足;按捏大拇指第一指節指肚,如果鬆軟無彈性,說明身體精氣下滑,腎氣不足。

那麼,如何才能保養好腎臟呢?

1、避免勞欲過度

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會導致傷氣,用腦過度則會傷血、房事過密會傷精,這對腎臟都是不利的。因此無論是工作還是夫妻生活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

2、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升華、腎精的保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

3、保持大便暢通

如果大便不暢,容易導致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

4、平時多飲水

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保腎措施。

5、足部要保暖

腎經源起於腳底,而腳底部非常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腳部特別需要注意保暖,最好也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要保持腳部的乾燥。

6、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中醫認為,黑色食品能入腎強腎,如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腎虛有陰陽之分。腎陰虛者,可選用海參、枸杞、甲魚、銀耳等進行滋補。腎陽虛者,應選擇羊肉、鹿茸、補骨脂、肉蓯蓉、肉桂、益智仁等補之。

慢跑20分鐘對身體最好 但跑步應注意這些

慢跑是很多朋友都會做的養生運動,那麼慢跑多久最有利於身體健康呢?專家認為,慢跑20分鐘對身體好處最多,下面就一起了解下這是為什麼吧。

飲食不當也可致濕氣重 對付濕氣試試4方法

濕氣,是中醫所說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如果體內濕氣重,就會導致水濕內阻,常常引起全身的不適,其原因是濕氣會侵入五臟六腑:濕在脾,則脾虛,濕在胃,則胃弱,濕在腎,則腎虛,濕在肺,則肺弱。。。。。。五臟六腑不調和,濕氣根本不可能完全祛除。濕氣會在外導致很多表症,如皮膚油膩,口乾口苦,嗓子干癢,長痘,濕疹,腰酸背痛等等。那麼,人為什麼有濕氣?濕氣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