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十類人不適宜按摩

中醫拔罐、刮痧、推拿按摩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重視養生的人經常會去做這些項目,人們在刮痧、拔罐時很小心翼翼,怕皮膚會受到損失,而在按摩時卻無所顧忌,還認為越痛越好,這就大錯特錯,按摩不是越痛越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按摩。

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現代人工作生活緊張,經常腰酸背痛,按摩漸漸成為受青睞的養生方式。正確的按摩手法能讓肌肉得到放鬆,可若是用力不當或按摩師沒有掌握正確解剖學知識,則很容易傷到身體。常見的按摩創傷包括肌肉韌帶拉傷、局部神經損傷、關節錯位、骨折等。

踩背時更要注意。由於用腳比用手更難控制力度,在按摩師身體過重的情況下,易導致脊椎關節錯位。骨質疏鬆患者,由於骨骼較脆弱,不能承受過大壓力,按摩時要特別小心。曾有人出現過被按摩師踩斷肋骨和前臂骨的事故。

另外,按摩不是越痛越好,有時反覆按壓一個痛點可能令痛楚持續甚至惡化,因為這可能讓軟組織發炎,令其周圍部位的神經受損。因按摩而傷及神經的常見部位有:頸部兩側、腋下、手肘及膝蓋外側,這些部位的神經多夾在「皮包骨」的位置,沒有厚厚的肌肉保護,易被按傷。神經受損輕則會令肢體感到麻痹,重則可導致肌肉無力、失去感覺。

可見,進行按摩療法時,要有規可循,不要任意妄為。

以下十類人不適宜推拿按摩:

1、診斷尚不明確的急性脊柱損傷伴有脊髓炎症狀的病人;

2、急性軟組織損傷且局部腫脹嚴重的患者(比如急性腳扭傷);

3、可疑或已經明確診斷有骨關節或軟組織腫瘤的患者;

4、骨關節結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骨病患者;

5、有嚴重心、腦、肺病患者;

6、有出血傾向的血液病患者;

7、局部有皮膚破損或皮膚病的患者;

8、妊娠3個月以上的孕婦;

9、有精神疾病,不能和醫生合作的患者;

10、各種肘關節疾病及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的患者。

此外,按摩也不宜飽腹,較好在飯後30分鐘後進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按摩調理脾胃的方法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而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調理脾胃,按摩是調理脾胃的一個方法,下面我們來看看怎麼按摩調理脾胃。

養護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中醫認為,脾胃是運化飲食和水谷的臟器,也就是說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都是依靠脾胃來完成的。脾胃強,則氣血生化有常,氣血旺盛,才能吃嘛嘛香,面色紅潤,腸胃健康;如果脾胃虛弱,就會變得不思飲食,面色萎黃,消瘦,氣短乏力,胃脘隱痛,腹脹,大便溏瀉;甚至會失眠,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脾虛生濕,痰濕內阻,還會出現肥胖、身體困重、口乾、口中黏膩、濕疹等問題。所以古人稱:「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其實,有些腸胃小毛病,通過簡單的自我按摩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1、按摩穴位

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指壓時仰臥,放鬆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複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在胃痛時採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樞穴。此穴位於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間三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2分鐘。天樞穴的主治病證包括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胃脹、腹瀉、腹痛等。

最後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複10次,就可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2、揉腹

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症。《黃帝內經》就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唐代名醫孫思邈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方法是:選擇夜間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洗淨雙手,取仰臥位,雙膝微曲,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恆,一定會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

3、捏脊療法

捏脊療法是通過刺激身體某些經絡和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尤其適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厭食積滯等病症的小孩。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兩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經絡中的督脈所在,脊柱的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經活絡、調和氣血、調整臟腑的作用。

4、捏腿肚

小腿肚內側有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按捏這一部位,對上述經絡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足太陰脾經與脾胃相聯,故捏按此處可治療胃部疾患。當然這僅適用一般胃病,能緩解輕微的胃痛,對嚴重胃病者,則應去醫院診治。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按摩調理脾胃的方法,按摩調理脾胃的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暴飲暴食,每天堅持按摩2-3次,過一周就可以緩解脾胃不和的相關症狀。

坐骨神經痛的拔罐療法

坐骨神經痛典型的症狀是沿坐骨神經分布區的放射性疼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此病多為男士居多,但近些年來常見於久坐辦公室一族,其中大多表現為單側疼痛。因此,患者額可以在家自己進行治療。

按摩

病人俯臥,施術者用手掌按揉其腰骶部、臀部、下肢後側數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經的行走路線做撥筋法數次。最後讓病人仰臥,下肢屈曲做髖關節上下搖動數次。

灸法

取夾脊、秩邊、環跳、委中、腰陽關、陽陵泉、承山、懸鐘穴,腰痛加腎俞、關元穴,大腿後側痛加承扶、殷門穴,膝痛加足三里穴,踝痛加崑崙穴。每天施灸1~2次,每穴每次10~15分鐘。

刮痧

繼發性坐骨神經痛,刮拭患側腰夾脊、環跳、殷門、委中、承山等穴3~5分鐘;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則不刮腰夾脊,從患側環跳穴刮拭至崑崙穴,重手法3~5分鐘。

拔罐

取腎俞、大腸俞、環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志室、湧泉穴,每次選3~5穴,留罐10分鐘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敷貼

1、吳茱萸、附片、肉桂、乾薑、川芎、蒼朮、獨活、威靈仙、蟲、全蠍、羌活各10克,細辛6克,紅花15克,冰片10克,皂角刺9克,川椒30克。共研細末。用時每穴取藥10克,置於膠布中間,敷貼腰眼、脾俞、腎俞、環跳、承山穴。每日換藥一次,6天為一療程。適用於寒濕型坐骨神經痛。

2、絲瓜籽適量,搗爛,敷命門、承山穴,每日換藥一次。適用於濕熱型坐骨神經痛。

3、當歸50克,紅花30克,乳香、沒藥各20克,川牛膝15克,醋300毫升。將上藥入醋中浸泡4小時,再放入鍋內加熱數十沸,以紗布浸藥液,趁熱外敷腰眼、環跳、承山穴,涼時換藥。每日一次,適用於瘀血型坐骨神經痛。

刺血療法

取腰俞、委中、懸鐘、殷門、委陽、陽交、環跳、正墟;下肢痛取承扶、殷門、委中、委陽、陽交、懸鐘、跗陽、丘墟、崑崙穴,常規針刺放血。

強腰穴位按摩方法

醫學研究證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膚里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經末梢,對神經系統的溫和刺激,有利於病損組織的修復,提高腰肌的耐力。所以,按摩腰部對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可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對於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等病也有一定療效。

腎保健按摩方法是什麼

腎不好,人就會顯得無精打采。有的人腎功能紊亂,沒法得到平衡,長期以往,不僅對腎本身造成傷害,也會連累到其它的五臟六腑。而腎保健按摩恰恰會運用各種手法對穴位進行刺激和疏導,調節臟器功能,使之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