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體質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較容易疲憊、痰多、體型肥胖,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質,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且大部分人對於痰濕體質的症狀並不了解,覺的只是正常生理現象,不以為意。其實這是可以通過飲食調理的,下面就和大家一一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痰濕體質吃什麼好?
1、茼蒿
據《本草綱目》記載,茼蒿性溫,味甘、澀,入肝、腎經,能夠平補肝腎,寬中理氣。主治痰多咳嗽、心悸、失眠多夢、心煩不安、腹瀉、脘脹、夜尿頻繁、腹痛寒疝等病症。所以說呀,對於痰濕體質的朋友,潤肺消痰避濁穢,首選茼蒿。
2、茯苓
茯苓是一種菌科植物,生長在赤松或馬尾松的根上,可食也可入藥。《本草綱目》記載,它性平、味甘淡,功能是益脾安神、利水滲濕,主治脾虛泄瀉、心悸失眠,水腫等症。如果用牛奶等乳製品調和後食用,能增添它的美味與營養。
茯苓性平和,有利痰濕定心神的作用。茯苓淡而能滲,甘而能補,能瀉能補,稱得上是補益佳品。茯苓利水濕,可以治小便不利,又可以化痰止咳,同時又健脾胃,有寧心安神之功效。對改善痰濕體質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它藥性平和,不傷正氣,所以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本草綱目》中說茯苓能補脾利濕,而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
介紹一款茯苓栗子粥:
材料:取茯苓15克,栗子25 克,大棗10個,粳米100克。
做法:將茯苓研末備用,取適量的水加入栗子、大棗、粳米,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備好的茯苓,攪勻,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調味食用。
作用: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
除了以上一些症狀,朋友們有沒有意識到:我們身邊有些人總是懶洋洋的,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一天睡十來個小時還總是感覺睏倦。一般都會肌肉鬆軟、舌體胖大、舌苔白膩、舌邊有齒痕、脈象滑。偶爾會腹痛、腹瀉,並且大便不成形。其實這些都是由於脾胃虛弱造成的。《丹溪心法》中說: 「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意思是說啊,人的脾胃如果被濕困住了,就會出現渾身發沉、無力倦怠、愛睡覺的現象。就像衣服被水浸濕了一樣會沉甸甸的,人體內濕氣重就會有身重沉甸、提不起精神的症狀。大家都知道下雨的時候空氣中很潮濕,這時候外界的濕氣會通過身體的毛孔、呼吸等方式進入體內,所以,在下雨天裡痰濕體質的人會碧平時更加不舒服,提不起精神想睡覺。
建議痰濕體質的朋友每天吃些芡實山藥薏仁粥:
材料:取芡實15克,薏苡仁、山藥各30克,紅棗(去核) 10枚。
做法:先將山藥去皮切成細條,加入1000毫升清水和準備好的所有食材,用小火煮沸後,燜20分鐘,然後空腹食用。
作用:消除痰濕人的睏乏之症。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氣虛和陰虛有哪些不同?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經歷了中華文化千年的積累和祖先們的積累形成的傳統醫學,它的科學性也在一步步的被現在科學醫學所證明,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不是一個方子就能針對所有人,也不是一個疾病治療方法相同,要結合個人的特點,根據人的體質的情況進行治療。對於中醫健康,大眾也應該清楚:保持陰陽平衡,正確看待生命,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生活中有很多人信奉中醫,運用中醫知識養生調理身體,可是又很少人能對中醫的知識有足夠的了解,比如對於氣虛和陰虛就有很多人分不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它們各自的特徵,一起來看看吧!
氣虛
氣虛是由身體元氣不足造成的病變,氣在中醫看來,是構成人體的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之一,它由於腎臟中的精氣、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氣、肺吸入的清氣共同構成,因此氣虛也有以下幾種不同的類型和症狀表現。
腎氣虛:當腎臟精氣虧空時,人會出現精神疲憊、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舌苔淡白、小便增多等症狀。
脾氣虛:脾臟是身體氣血生化之源,它負責將身體攝入的食物和水,轉化為營養物質,以滋養機體的各個臟腑,當脾氣虛時,會出現腸胃不適、大便溏膩、身體消瘦、面色枯黃等症狀。
肺氣虛:肺主氣,司呼吸,當出現肺氣虛時,會出現咳嗽氣短、胸悶聲怯等不適症狀。
心氣虛:心氣虧虛時,身體不能有效地鼓動血脈,這時會出現心悸氣短、神疲體倦、脈虛無力等不適症狀。
陰虛
陰虛是指身體內陰液不足,不能制陽,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身體的各個臟器也會因陰虛導致各種不同的症狀反應,下面就為大家羅列出來。
腎陰虛:腎陰虛是由腎臟內陰液虧損造成的,症狀表現為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腰酸膝痛、失眠多夢、內心燥熱等;此外,男性往往還伴隨遺精,女性則會出現月經不調的問題。
脾陰虛:脾陰虛表現為食欲不振、口乾舌燥、腹脹腹痛、大便乾結、身體消瘦等不適症狀;它的出現主要是由是由過量辛辣之物造成的。
肺陰虛:當肺部受到燥熱之物襲如時,會出現的肺陰虛的問題,這時會出現口燥咽干、乾咳無痰、舌紅少津津、聲音沙啞等問題。
心陰虛:當心臟陰液虧少時,會出現心煩、心悸、失眠、盜汗、形體消瘦、面白無光、唇舌色淡等不適症狀。
簡單的氣虛和陰虛就有如此紛繁的類別差異,可見中醫的博大精深,在對身體進行調理時,一定要對照著不同的症狀表現,確定病因後再對症治療。
枸杞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說到枸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中藥了,但是對於枸杞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枸杞不僅色澤鮮紅誘人、口感甘甜,而且還有諸多功效和作用,在我國古代,枸杞就被視為「神藥」一般的存在,是一味名副其實的食藥兩用的食材,《本草綱目》有言:「枸杞子,甘平而潤,性滋補,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在中醫中,它被廣泛運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一番枸杞的功效,一起來看看吧!
枸杞有哪些功效?
1、強身壯陽
枸杞是滋補強壯的佳品,能顯著提升身體中血漿睪酮素含量,起到強身壯陽的作用,對於腎虛、腎虧等問題也能有效地緩解。
2、明目
在中醫中,枸杞常被用於明目,因為它含有枸杞多糖,β胡蘿蔔素,玉米黃質等營養物質,能抑制視網膜上皮細胞損傷,對視神經細胞有調節作用。
3、護肝
科學研究表現,枸杞中所含的枸杞多糖,能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 ,促進肝損傷的修復,有養肝護肝的作用。
4、美容養顏
常吃枸杞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因為食用枸杞後,身體皮膚吸收養分的能力會極大地提升,有助於皮膚美白。
5、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抵抗疾病侵襲的一道防禦系統,研究表明,枸杞穩定身體造血功能,對機體產生保護作用,已達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這些否是枸杞所具有的養生功效,坊間還流傳著晚上食用枸杞效果更加顯著的說法,這究竟是否科學呢?下面就為大家分析一番。
在中醫看來,晚上酉時、子時、丑時,肝經、腎經最旺,而枸杞恰恰歸肝、腎經,此時食用可以被更好地吸收。可見這一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你知道嗎?枸杞雖好,不過並不是對身體好的東西就人人適宜,下面這些食用禁忌一樣不容忽視。
慎食人群
1、枸杞性熱,因此體虛火旺的人,不宜食用;
2、當出現感冒、發燒、或出現各類炎症時,應避免食用;
3、枸杞中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也應慎食。
不宜過量
枸杞是滋補的佳品,但不能過量食用。因為它是溫補之物,大量的食用後會導致內火旺盛,造成雙目紅脹,流鼻血等多種不適症狀。最合適的做法是,每天將枸杞食用量控制在20克左右。
知道了這些食用禁忌後,相信大家在食用枸杞時一定能更加合理,此外,想讓枸杞的功效更好的發揮出來,在食用方式的選擇上可選擇泡水飲用,或者生嚼的方式。
敲膽經有哪些好處?5個敲膽經的注意事項
春日順時養生,多應肝膽,大部分人或許並不了解,敲膽經是中醫養生方法中重要的一種,但是敲膽經的好處是有很多的,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保護腎臟?4個按摩方式能養腎
養腎就是養生,腎臟作為重要部位,很容易出現糟糕的情況,腎虛就是最明顯的表現。根據腎虛會有腎陰虛、腎陽虛的區別,但不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都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