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容易發生中暑。在發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脹悶及頭部昏沉的感覺,十分難受,中醫謂之痧症。此時必須儘快進行刮痧治療。
刮痧療法雖是流傳已久的民間方法,但實際上它卻蘊含著中醫經絡理論。刮痧講究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刮拭經絡穴位,通過良性刺激,充分發揮營衛之氣的作用,使經絡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疏通經絡,舒筋理氣,驅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祛除邪氣氣,以增強肌體目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為目的。中醫認為五臟之系皆附於背(即後背正中線及中線兩側),閂。邪氣上行則逆,下則通。通過向下刮痧,使邪氣下降,經絡中的氣機得到通暢而正常運行,所以痧症得以痊癒。
刮痧療法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治療中暑,有立竿見影的功效。方法:刮拭頸項胸背前後,前後,施力由輕到重,從頭頂側向足跟方向刮拭。如無專用工具,了,可用硬幣塗抹萬金油或清涼油,刮拭面儘可能拉長,待皮表出現斑點(痧),色鮮紅或著紅,有明顯疼痛時,再尋痛點短刮加強至皮色變得更深暗為止。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斑禿的刮痧療法
斑禿是一種以頭部毛髮突然發生局限性斑狀禿落,局部皮膚正常的皮膚病。
本病以頭皮突然出現圓形、橢圓形脫髮為特徵,邊界清楚,脫髮區為一個或多個,病區皮膚光滑而柔軟。脫髮區邊緣的毛髮比較牢固,不易拔出,說明病情已基本穩定,周圍髮根鬆動,用手抓一抓掉下幾根,說明病情還會有所發展,禿塊可逐漸增大,數目也逐漸增多。多數患者在發生斑禿前是沒有預兆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脫髮前頭皮局部有異常的感覺,如灼熱、刺痛、壓迫感、麻木感、蟻走感、瘙癢感。本病臨床分為風盛血燥、氣滯血瘀、氣血虧虛3型。
一、風盛血燥
(一)症狀
臨床特點為局部脫髮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不等,邊界明顯,局部皮膚平滑、柔軟,伴頭暈口乾。
(二)治法
(1)選穴 大椎、大杼、肺俞、膈俞、脾俞、肝俞、膽俞、腎俞、外關、血海、合谷。
(2)定位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膈俞:在背部,當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俞:在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膽俞: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外關:在手背腕橫紋上2寸,尺橈骨之間,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血海:屈膝,在髕骨底內側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3)刮拭順序 先刮頸部大椎及背部大杼,然後刮背部從肺俞至腎俞,再刮前臂外關、合谷,最後刮下肢血海。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頸後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然後刮背部肺俞至腎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膚發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最後重刮上肢外側外關穴、手部合谷和和下肢內側血海,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
二、氣滯血瘀
(一)症狀
特點為毛髮乾枯少澤,情志抑鬱或易怒,兩脅脹痛,暖氣則舒,舌紫黯有瘀點。
(二)治法
(1)選穴 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膽俞、腎俞、行間、太沖、陽陵泉、三陰交。
(2)定位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俞:在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膽俞: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行間:第一、第二趾問,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太沖:第一、第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陽陵泉:位於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
(3)刮拭順序 先刮頸部大椎、背部大杼,再刮背部從肺俞至腎俞,然後刮下肢內側三陰交,刮下肢外側陽陵泉,最後刮太沖至行間。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頸後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然後刮背部肺俞至腎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膚發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然後重刮下肢內側三陰交穴、外側陽陵泉穴,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最後刮足部太沖至行間穴,重刮,至皮膚發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
小兒疳積的刮痧療法
小兒疳積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又稱蛋白質、熱量不足性營養不良症,多發生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餵養不當或某些疾病(嬰幼兒腹瀉,先天幽門狹窄,齶裂,急慢性傳染病,寄生蟲病等)引起的蛋白質或熱量不足所致。營養不良屬於中醫學的「疳積」範圍。患兒體重不增或減輕是營養不良的最初症狀。久病者身高也低於正常。皮下脂肪逐漸減少和消失,明顯消瘦。皮下脂肪消減的順序是,先為腹部,其次為胸、背、腰部、上下肢、臂部,最後是額、頸及面部;還表現有皮膚乾燥、蒼白、鬆弛和失去彈性。患兒的肌肉多發育不良,運動機能多發育遲緩。重度營養不良者體溫偏低,智育發育不全。初起往往多哭而煩躁,繼之變為呆鈍,睡眠不佳,對周圍環境反應較差,食慾低下以致消失。往往伴有腹瀉與嘔吐,極重度者可發生水腫,可伴發營養性貧血和各種維生素缺乏症等。
一、刮痧治療
(一)症狀
初期有不思飲食,噁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繼而可見煩躁好哭,睡眠不實,喜歡俯臥,手足心熱,午後兩顴部發紅,大便時干時溏,小便如淘米水樣,日久則見面色蒼黃,機體消瘦,頭髮稀少如穗狀,頭大頸細,腹大肚臍突出,精神委靡不振等。
(二)治法
(1)選穴 脾俞、胃俞、中脘、天樞、章門、氣海、足三里、魚際、四縫。
(2)定位 脾俞: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在背部,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中皖: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天樞: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章門:在側腹部第十一肋游離端的下緣。
氣海:仰臥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
足三里: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
魚際:在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四縫:在手掌面,除拇指外,食、中、無名、小指四指中節縫紋的中央。
(3)刮拭順序 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脅部中脘、章門、天樞、氣海,然後放痧魚際、四縫,最後刮足三里。
(4)刮拭方法 補瀉兼施。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脾俞至胃俞穴,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出痧為度。刮拭腹部正中線,從中脘穴向下刮至氣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為度。再分別刮拭腹部章門、天樞穴,30次,不宜過重,出痧為度。魚際、四縫放痧,針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積聚於針刺部位,經常規消毒後,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針,對準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隨即將針退出,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少量出血,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最後刮下肢外側足三里穴,由上至下,中問不宜停頓,至皮膚發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
肥胖的刮痧療法
人的體重增加,與諸多因素有關,其中脂肪組織的堆積過多是一個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組織或體腔中水分過分瀦留,以及肌肉發達等,也可使體重增加。一般來說,超過標準體重的10%,稱為超重,而超過20%,就屬於肥胖了。肥胖又根據超過標準體重的程度而分為輕度肥胖(超重20%)、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過50%)。
小兒麻痹後遺症的刮痧療法
小兒麻痹後遺證,又稱「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多流行於夏秋季節,好發於1~5歲兒童,急性期過後,遺下肌肉癱瘓、萎縮,關節畸形等症,並具有軟、細、涼、畸形等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