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風門,陽陵泉各25分【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第二天:風池,懸鐘各25分【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第三天:翳風,合谷各25分【翳風】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第四天:風府,大椎各25分,筋縮30分【風府】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大椎】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筋縮】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五天:命門30分,曲泉25分【命門】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曲泉】在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節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緣凹陷處。
第六天:期門30分,太沖25分【期門】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太沖】在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第七天:肩髃,曲池各25分【肩髃】在臂外側,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肩峰前下方向凹陷處。【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第八天:天鼎,陽穀各25分【天鼎】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結喉旁,扶突與缺盆連線中點。【陽穀】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
第九天:心俞,神門各25分【心俞】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神門】 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第十天:肝俞25分,章門30分【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章門】在側腹部,當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
第十一天:關元,曲骨各30分,三陰交25分【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曲骨】: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處。【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每日加臍,循環灸。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牙痛怎麼快速止痛 艾灸效果佳
牙痛起來可不是一般的痛苦,牙痛過的人都不會再想嘗試這滋味。牙痛怎麼快速止痛呢?牙痛時又該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了解了解吧。
牙痛怎麼快速止痛
1、含丁香油
丁香油含有80%的丁香油酚,它具有局部麻醉性質,它比一般局部麻醉常用的成藥(如anbesol)還便宜,不過可能嘗起來味道不是很好。丁香油在健康食品店可以買到,使用時,滴幾滴丁香油在棉花球上,用疼痛的牙咬住,如能直接作用在疼痛部位上效果更好。
若你的牙齒有缺口的話,不妨用棉花球滴上幾滴丁香油,塞在疼痛的牙齒內,一直到看醫生時為止。
另外一種可以暫時用來填補牙齒的物質是"牙齒矯正軟蠟",可在一般藥房買到,將蠟填在牙齒上即可,這可以保護牙齒,防止冷水、食物等物質的刺激。
2、用鹽水漱口
鹽水是很好的收斂止血劑,可以去除口腔物質,所以儘可能常用溫鹽水(不要用熱水)漱口,對牙痛的舒緩會有幫助,但是要注意不要將鹽水吞下。
3、彎曲手指,刺激反射點
靠近手指指尖的點也能緩解牙痛。每隻手指都相對於上下齒的某一、二顆牙齒……也就是說你的大拇指對應到門牙,而食指則對應到犬齒,以此類推。如果你是右後半的牙在痛,就應該按壓右手中指尖,如果是左臼齒疼痛,就壓左手小指尖。這個點是位於指甲下方甲床表皮,要找到這個點,可以將手平放桌上,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或食指,探查相對應於疼痛牙的手指指甲下那一點,壓時會感覺到敏感而且有點刺痛,每次壓30~60秒。
4、指壓虎口
指壓對舒緩牙痛相當有效,但是必須按壓到正確的指壓點,也就是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處,不過要指壓和牙痛不同側的虎口,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左邊牙痛,那就壓右手虎口。
5、用藥
牙痛的厲害時,可以口服止痛藥,如撲熱息痛或布洛芬來暫時止痛。此外長期牙痛,可以試試下面兩個小方子,止痛效果不錯。
1、將山梔根20克,瘦豬肉60克,洗淨切片,置鋁鍋內加清水適量煮1小時後放入適量鹽、味精、胡椒粉。每日一次,連服4天。此方適用於齲齒牙痛和風火牙痛等症。
2、雞蛋2個煮熟後去殼,同沙參(30克)加清水煮1小時左右,加冰糖適量調味,飲湯食蛋。此方適用於虛火上沿牙痛、咽痛等症。
6、艾灸
和牙痛有關的穴位有30個左右,如果診斷明確,基本上一個穴位艾灸15分鐘就能見效,而且效果比止痛藥要好,更持久。準備一支艾條灸(以可忍受為限),牙痛時按以下三個順位用下來,操作簡單,成本低,且無風險。基本上艾灸對於85%以上的牙痛都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第一順位:取足內踝尖(呂細穴)灸15-20分鐘。
第二順位:如果取足內踝尖無效,可取足三里+內庭。
第三順位:取承漿,手三里。
夜間睡覺流口水怎麼辦? 中醫艾灸有效果
中醫認為「五臟化液,脾為涎。口為脾竅,涎出於口,涎為脾之液。」若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胃運動功能減弱、水濕停留、脾胃濕熱;或胃裡存食下降、胃熱上蒸致脾虛運化失常時,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肌肉彈力不足,睡覺時容易鬆弛會張開口形成口水外流。也就是說睡覺流口水的根源即脾胃虛弱。
治宜補脾益氣、醒脾開胃。穴取足三里、太白。
令患者取舒適體位並將所選穴位處充分暴露,術者一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筆寫字狀拿灸用純艾條使艾條與穴位局部皮膚成45度角,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以患者自覺穴位局部溫熱、術者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原則分別於足三里、太白穴處各灸15至20分鐘,以足三里灸至溫熱感沿脛骨外緣向腳步方向傳導;太白灸至溫熱感沿足內側赤白肉際向上行過內踝的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傳導越遠越好。左右穴位交替施灸,每日一次,20次一療程。
方中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理上中下三焦,調節機體免疫功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外台秘要》言:「三里養後天之氣,灸三里可使元氣不衰。」《針灸大成》又說:「灸三里二穴,引火氣下行,以固其本。」太白穴是足太陰脾經的輸(土)、原穴,是人體健脾、補脾要穴,能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證。艾條溫和灸足三里、太白二穴後具有補中益氣、補益脾胃的作用,只要堅持睡覺流口水的表現慢慢就會消失的。
中醫針刺艾灸消除眼部不適
皮膚乾燥時,可使用潤膚露。那眼睛乾燥時,你會怎麼辦呢?現在很多人眼藥水不離手,眼睛一發乾就點上幾滴,但這並不能根本解決眼睛乾澀、紅腫、流淚、視力下降和頭疼頭暈等症狀,不如用中醫的方法治療乾眼症。
艾灸身柱穴提高寶寶免疫力
每個寶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健康問題,讓媽媽們很是頭痛。好不容易吃藥看好了,天氣一變可能又犯了。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提高寶寶的免疫力,讓寶寶少生病呢。醫師向讀者推薦了「身柱穴」,媽媽們可以學習為寶寶艾灸,只要堅持就能大大改善寶寶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