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熱感冒 感冒良方常備家

  熱感冒的最主要症狀就是發熱,但不會明顯地怕冷,這和春秋季流感的惡寒有明顯區別。熱感冒常在出汗後熱度依然難減,再加上外界高溫逼人,所以夏天感冒了會特別難受。

  為此,美國《健康》雜誌最新載文,刊出「防夏季感冒做好5件事」。1.忌忽冷忽熱。一般空調房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4℃最為適宜。從室外進入家 中,最好在沒有空調的房間適應一段時間,再進入空調房。2.忌睡眠不足。天氣熱消耗大,睡眠不足加速降低人體免疫力,容易感冒。3.忌不喝水。水有助於身 體消化吸收營養物,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增強免疫力。水還有助於人體排除毒素。4.避免精煉白糖等甜食。精煉白糖和多糖食物會導致免疫系統「倦怠」,疾病會乘虛而入。5.減少壓力,保持樂觀。悲觀抑鬱等不良心理會導致皮質醇等激素的釋放量增大,而這些物質會直接抑制免疫系統。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彭康提醒,如果病程超過兩星期仍不痊癒或反而加重,要作進一步檢查,以排除是否患了其他疾病。

  感冒良方 值得信賴

  近年來,中成藥成為更多感冒患者的選擇,中成藥治療感冒通常有風寒、風熱、暑濕等不同種類。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幾種春季和夏季常用的感冒藥。

  桑菊感冒片 處方來源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桑菊飲方,成分包括桑葉、菊花、連翹、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蘆根,為辛涼清輕之劑,適用於外感風溫、風熱初起之傷風感冒、風熱咳嗽。

  羚翹解毒片(丸) 處方來源清代《溫病條辨》銀翹散加味,以其方中主藥羚羊角、連翹及功能清熱解毒而得名,功能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外感溫邪或風熱引起的畏風發熱、四肢酸懶、頭痛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羚羊角善清解肺熱,有解熱和抗驚厥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風熱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等各種感染性熱病的初期,是治療感染性熱病的家庭常備良藥。

  感冒止咳顆粒 方中含有金銀花、連翹、黃芩、桔梗、薄荷腦等,具有清熱解表,止咳化痰之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干,傷風鼻塞,咽喉腫痛,四肢怠倦,流行性感冒等。臨床應用於外感風熱的發熱感冒和外感風熱、肺失宣降而致咳嗽,發熱惡風,微渴,舌邊尖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深受患者好評。

  藿香正氣片和藿香正氣水 夏季感冒時常常夾帶暑邪、濕邪,在怕冷發熱等表證外,兼有身熱,出汗少,或汗出熱不解,心煩口渴, 小便短赤,胸悶頭暈脹,泛惡納呆,腸鳴腹瀉,全身酸楚,舌苔白膩等症。這時,就應該選擇藿香正氣片或者藿香正氣水,不僅服用便捷,而且能有效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所以享有很高美譽度。

  感冒多發季節,家中應常備防治感冒小藥箱,以防不時之需。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行立坐臥」都能養生 簡單動作護心養肺

  「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能站著就不走著,能走著就不跑著」。這是不少人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仔細想想,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在「行立坐臥」這四個基本姿勢的轉變中度過的。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養生這項「大工程」,不妨從每個姿勢、每個小動作做起。

  行:抬頭挺胸是精髓

  低頭含胸、腳掌拖地、速度太快、胳膊偷懶,這是錯誤站姿「黑名單」上的前四位。低頭含胸不僅最容易帶來疲勞,還可能影響心肺功能。腳掌拖地給人邋遢、難看之感不說,更主要的是會使關節、肌肉、足弓「受傷」。走路跟「急行軍」似的,免不了與人相撞的尷尬,發生摔倒、交通事故等意外的風險也會更高。

  正確姿勢:小時候,我們總是被媽媽教育走路要「抬頭挺胸」,這4個字確實道出了正確走路的精髓。雖然走路動得最多的是腿,但眼睛、頭、下巴、脖子、肩、背、胸、胳膊這8個部位都是關鍵,需要你時刻「校準」它們的位置。

  雙眼應平視前方3—6米處;頭要抬起,尋找一種「往上拉」的感覺;把縮著的下巴拿出來保證與地面平行;脖子要「正」,隨身體自然向前移動;雙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背部得稍稍向後「收攏」;胸千萬別含著,一定要挺起;胳膊別閒著,保持上臂自然下垂,以30—45度的幅度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這會讓你走起來更輕鬆,看起來更有氣質和威儀。

  養生小技巧:走路時可配合一些小動作,如拍手5分鐘、揉揉腹部等。腎不好的人還可以踮起腳尖走5分鐘,通過按摩前腳掌內側和足大拇指來溫補腎陽。

 

${FDPageBreak}

  立:歪七扭八很傷身

  仔細觀察在公交站等車的人,你會發現那簡直是一場站姿的「行為藝術」:年紀輕輕就彎腰駝背;背靠廣告牌,雙腳交叉;重心歪向身體一側……身體歪七扭八是錯誤站姿的通病,這會加重肌肉的緊張度,而另一側肌肉處於放鬆狀態。還有你意想不到的一點是,內臟的位置也會隨著站姿發生位移,站姿不正會影響內臟系統的正常代謝。

  正確姿勢:平衡是正確站姿的第一大要義,要讓身體各部分均勻受力,要牢記這個站立口訣:一軸三平衡四彎曲,這是建立在生理結構和生物力學基礎之上的。

  「一軸」指的是脊柱要保持在垂直狀態,背部、腰部要直;「三平衡」指的是,雙肩、雙骶(相當於系皮帶處)、雙下肢的左右兩邊應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四彎曲」則是與脊柱的形狀有關,脊柱並不是一條直線,它有4個生理彎曲:頸部向前凸、胸部向後凸、腰部向前凸、骶骨向後凸。

  「軍姿」不是最好的站姿,因為肌肉過於緊張。「站如松」還有「輕鬆」的含義,站立時可以雙腿微曲,兩手自然平放。

  養生小技巧:長時間保持站姿很辛苦,老年朋友尤其如此。可以閉上雙眼,頭朝天做個深呼吸,練習肺活量;可以雙手十指相扣舉過頭頂撐撐身體;還可以走動起來,甩甩手扭扭腰

 

${FDPageBreak}

  坐:全身拍打健健腦

  久坐本就是現代人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姿勢無異於雪上加霜。最常見的有5種:彎腰駝背眼緊盯屏幕;身體扭扭歪歪倒向一側;手托腮的「思考狀」;看似舒服的「二郎腿」;用頭和肩夾著打電話。很多頸椎病、肩痛、腰背痛、靜脈曲張、眼部問題等都是因錯誤坐姿引起的。

  正確姿勢: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個「123」原則。

  「1」指1個數據——60厘米,說的是眼睛離電腦的距離應在60厘米左右;

  「2」是兩個幫手,一個是藉助靠墊幫助身體緊靠在椅背上,另一個是藉助書本、木盒等物將電腦「抬高」,保證視線落在電腦中央偏下一點的地方;

  「3」則是正確坐姿不可缺少的3個直角,即手臂在肘關節處要形成直角,大腿與後背要形成直角(後背應緊靠椅背),雙腿在膝蓋處形成直角。

  養生小技巧:工作時,全身拍打法是最好的「健腦功」,能讓你緊張忙碌的精神放鬆下來,做法是:沿著小腿、大腿、臀部、腰部、肩部、頭部一路用雙手拍打,每個地方10次。還可以按摩太陽穴、百會穴、鳳池穴等,每個穴位各1分鐘。

  此外,用頭寫「米」字、干抹臉、拽耳朵也很方便,坐車或工作時都可以做。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每坐40分鐘,一定要站起來走動走動,扭扭腰擺擺頭,哪怕喝水、上廁所都好。

 

${FDPageBreak}

  臥:向臥佛學好三點

  半躺著看電視、蜷縮在沙發里、四腳朝天仰臥、雙手搭在胸前、「青蛙式」地趴著,都不是正確的臥姿。這些姿勢可能會導致呼吸不暢,給臟器、肌肉等增加不必要的負擔,甚至影響睡眠質量,從而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

  正確姿勢:一是右側臥,這種姿勢尤其適合老年朋友;二是「臥如弓」,兩腿自然彎曲;三是平心靜氣,排除雜念的心境。

  對於健康人來說,右側臥位的睡姿能避免對心臟的壓迫,放鬆全身肌肉組織,消解疲勞。不過如果肝膽不好,建議採用左側臥位;有嚴重心臟疾病的人應聽取醫生的建議是否採用坐位或半臥位。當然,如果更換睡姿會使你睡不著覺,不妨保持原來的習慣。

  養生小技巧:睡前平躺在床上,可以揉腹部健脾胃,方法是:圍繞中腹部,右手搭在左手手背以適中的力道逆時針揉30下,再換成左手搭在右手手背順時針揉30下。

  年輕的朋友還可以花15分鐘左右做兩個動作瘦腰腿:第一個是:平躺屈膝(雙膝的距離與肩同寬),用右手去摸左膝蓋,用左手去摸右膝蓋,雙手輪換進行15次;第二個是,平躺雙腿伸直,上身不動,輪換讓左右腿與上身形成直角各15次。

四種「急性」預警身體疾病

  1、倒頭就睡

  預警信號:剛躺下沒幾分鐘,這呼嚕就打起來了,看似睡得很香呢。

  專家提醒:呼吸暫停綜合徵,或查腦缺氧原因。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道,美國埃墨里大學的研究表明,入睡太快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常常在睡眠中出現呼吸暫停現象,會引起血壓增高,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楊國華解釋,這些倒頭就睡,沒幾分鐘就打起呼嚕的人,很容易造成腦缺氧、缺血狀態。夜間睡不好,白天也容易睏倦,不僅影響工作,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如果白天工作強度不大還有這種情況就要去查查是不是有呼吸暫停綜合徵,或其他原因(腦腫瘤、甲狀腺功能低下及其它內分泌、代謝疾病)導致的腦缺氧現象,及早治療。

  2、一餓就慌

  預警信號:一餓就會心慌、頭暈、出冷汗,渾身沒勁,好像虛脫一樣。

  專家提醒:建議做肝膽、腸胃、腎臟等檢查。

  人覺得餓是因為體內的血糖濃度低了,於是肚子會「咕咕叫」,提醒要趕緊補充食物。如果不進食,體內就會促進肝糖元分解,補充血糖,這時就會覺得不那麼餓了。

  可有的人一餓了就感覺心慌難受,雖然仍是因為血糖低的原因,卻有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

  楊國華解釋,比如肝功能如果不正常,可能就無法正常分解肝糖元;也可能是消化系統問題,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可做肝膽(查血)、腸胃(胃腸鏡)、腎臟(尿常規)等檢查。如全身乏力,也可能是糖尿病。

  3、一喝就尿

  預警信號:一喝水就上廁所,排尿次數明顯多於其他人。

  專家提醒:如不是單純飲水量過多,宜多方排查,或去泌尿科就診。

  喝水後要上廁所很正常,但有些人一喝水就要上廁所,來得很急。針對這種情況,劉榮福介紹,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單純飲水量過多,也可能是精神因素,只在白天或是晚上入睡前尿頻。可先自我調節,如喝水慢慢喝,少量多次。

  此外,糖尿病、前列腺疾病、腎臟疾病、尿路感染、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尿崩症等也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同時有尿痛、尿不盡等,應到泌尿科就診。

  4、下雨就痛

  預警信號:每逢陰雨天,就腰酸背痛,全身乏力。

  專家提醒:可能是關節炎前兆,不及時治療或可引發心肌炎、腎炎等。

  天要下雨,腰背就不舒服,關節也腫脹起來,等太陽出來,這些毛病也沒了,比「天氣預報」還准。

  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湯建平稱,除受涼外,要排查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等。此類疾病如不及時治療,甚至引發心肌炎、腎炎。

  生活中注意保暖,可買個濕度計,注意環境濕度不超過50%。若連續腰背酸痛,體乏無力,要到風濕免疫科檢查。

炎夏女性養生的3個重點

炎炎夏季人們往往會心情煩燥、好發脾氣、思維紊亂、行為異常、對事物缺少興趣,特別是女人會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與他人鬧意見,不能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夏季養生對女人尤其重要。

揭秘7種口氣 還你清新口氣

嘴很苦或者是很酸的情況應該有人試過,可能有些人會認為這是吃了不同的食物造成的。事實上並不是食物,而是身體有疾病。嘴裡五味雜陳到底是什麼疾病造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