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做足療任何時候都行
足療最好在飯後1小時進行,按摩後半小時內應喝300至500毫升溫開水,不應喝茶、酒或其他飲料。因為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後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誤區二:足療人人適合
足療歷史悠久的一種養生方式,是通過對腳底反射區的刺激來達到治療病痛的效果。雖然如此,足療也是有很多誤區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足療。
女性在月經期間,最好不要按摩,有出血傾向的人,在進行足底按摩時,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
在按摩時應避開骨骼突起處及皮下組織較少的反射區,以免擠傷骨膜,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另外,患高血壓、心臟病,以及孕婦等人群最好不要進行足療推拿,以防發生意外,尤其是孕婦,如果按摩不當,可能會導致流產。
誤區三:足療按摩時間越長越好
其實,人的機體對任何刺激都有一定的耐受能力,過量之後往往適得其反。一般雙腳按摩時間控制在四五十分鐘左右。如果時間太長,人體的關節、韌帶、軟組織容易受到損傷。另外,進行足療的次數也並非越多越好,通常以保健為目的的足療每周一兩次即可。
誤區四:足療按摩力道越大越好
很多人覺得,足療推拿越重越好,常常在足療推拿的時候,讓按摩師傅按重一點,殊不知,按摩過重,會得不償失。
適度的足底推拿可以延年益壽,對身體健康有益,但凡事要適度,過猶不及。足療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是泡腳,即足浴,然後才是足底按摩。
足底按摩在足療過程中所占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其中,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療效的重要因素,力度過小則無效果,反之則無法忍受。
足底按摩要根據不同的人來用不同的力氣,不能隨便怎麼用力。所以,像忍痛力弱的人,應該照身體能承受的範圍適度、均勻用力。所謂適度,是指以被按摩處有酸痛感,即「得氣」為原則。而所謂均勻,是指按摩力量要漸漸滲入,緩緩抬起,並有一定的節奏,不可忽快忽慢,時輕時重。
誤區五:自己也能做
為了方便衛生,許多人會選擇在家做足療,或者用足浴盆按摩。足療只有通過一定的力道才會有效果,而且按摩的地方不準確也是不會有效果的,所以說還是需要專業的人來做。
若想在家足療養生,不如簡單買個木桶,睡前泡泡腳。可以選擇面積大、高且深的木桶,這樣泡腳的時候能使小腿完全浸泡在水中,較為舒適。
在按摩時應避開骨骼突起處及皮下組織較少的反射區,以免擠傷骨膜,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另外,患高血壓、心臟病,以及孕婦等人群最好不要進行足療推拿,以防發生意外,尤其是孕婦,如果按摩不當,可能會導致流產。
誤區六:每周十分鐘足以保健康
這種觀點或類似的說法雖然很普遍,但不正確,要記住:健康路上無捷徑,要想獲取健康,就需要堅持鍛煉,這是惟一正確途徑。
通常足療的鍛煉標準是每周鍛煉3-5次,每次進行20至30分鐘為宜。不過,堅持是關鍵。如果你有一兩天沒能鍛煉,也沒什麼關係。不要試圖通過加倍運動來彌補,這樣做肌體很容易受到損傷。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足療泡腳容器的選擇
足療需要腳全部泡在水中侵泡,既然是泡,就要體現出一個"泡"字來。"泡"在這裡體現是,水要多,熱量要夠,時間要長。不能隨便拿一個盆放點水就行。那樣是起不到養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腳,而不是泡腳足療。
足療容器的選擇要求
1、質地應無害、安全、保溫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腳盆的高度最好超過20厘米[沒過踝關節]。
3、結構可買一些具有物理治療功能的浴腳器。
選擇一個正確的泡腳盆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結合這些特點,正確的選擇是功能型的,如:磁療泡腳盆,它採用的是進口ABS工程塑料一次性成型結構結合遠紅外陶瓷粉保溫效果好 ,有殺菌,抑菌的作用,設計採用前大後小的弧形結構,比一般的腳盆深,輕便不占地方,盆底部設計有凸起的按摩點,湧泉穴的部位有2塊強磁體,磁場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和組織營養,降低末梢神經的興奮性,促使致痛物質的分解和轉化,從而具有鎮痛作用;磁場可以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通透性,有利於炎症的消散和滲出物的吸收。同時,磁場還能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似改變病人的全身狀態,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抑制和防止疾病的復發;磁場可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滲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具有消腫作用。泡腳的同時持續刺激穴位按摩,加中藥泡腳粉即可達到養生保健及治病的目的。
足療保健的5個秘方
一、泡腳祛暑濕防腹瀉
很多人在冬天有泡腳的習慣,但到夏天,就常用涼水一衝了事。再加上貪涼,吃很多寒涼食物,直吹電扇、空調等,寒邪和夏季的濕氣容易一起鬱積於體內,如果不及時祛除,等到秋冬時節,就容易引起胃痛、腹瀉、四肢關節酸痛等一系列病症。
堅持溫水泡腳有助於祛除暑濕,若能再與全身調理相配合,便可以防止秋燥傷陰、傷肺,促進血液循環。
泡腳水溫以40℃為宜,每次泡20~30分鐘。泡腳後可塗抹潤膚霜,防止腳底乾裂。飯後不要立即泡腳,以免影響消化。有燒傷、膿疱瘡、水痘、麻疹或足部外傷的人,不適合泡腳。
二、「足療方」能治病
腿腳怕涼,經常抽筋的人可以把花椒、乾薑、肉桂、八角,加2000~3000毫升水熬成湯藥後,晾涼至40℃泡腳,這樣可以溫陽通絡,散寒止痛,此湯藥可反覆加熱使用。
有腳部紅腫、熱痛、甲溝炎等症狀的人,可以用金銀花、菊花、綠茶、黃連、黃芩、黃柏熬成湯藥泡腳,以便清熱解毒,消腫燥濕;有腳汗、腳臭的人,可以試試用淘米水加食鹽,或用高粱、薏仁熬成米湯泡腳。
此外,夏天要格外注意腳部清潔,應每天洗腳、換洗襪子。
三、腳部保暖防胃痛
中醫認為,「寒從足下生,病從寒中來」。腳在下,屬陰,寒邪也是陰邪,所以腳是寒邪侵犯人體的重要途徑;雙腳離心臟遠,血流量小,腳面的溫度比身上低,一旦受涼、寒凝,就會影響氣血的運行。
血液循環差,不但皮膚受損,還會出現胃痛、腰腿痛、痛經等病症,這就是「養樹護根,養人護腳」的道理所在。
專家建議,即便是夏天,老年人也應儘量穿雙薄點的棉襪或透氣性好的絲襪,在皮膚和鞋之間建成一道「屏障」,避免腳部受涼。此外,還應避免腳部被冷風直吹,下雨時最好穿雨鞋。
四、穿對鞋子護脊椎
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鞋子穿不對,對腳乃至人體全身都可能造成傷害。不合適的涼鞋、人字拖、高跟鞋等會導致腳變形,從而對人體的內臟功能產生刺激。
比如大拇指因穿鞋不當受擠壓,可能會影響人體的頭部功能;大拇指內側畸形還可能會傷害脊椎、影響人體的甲狀腺功能等。
因此,夏天最好穿柔軟、舒適、透氣性好的布鞋或真皮涼鞋。鞋後跟以高1.5~2厘米為宜,這樣有利於支撐足弓,減少足部疼痛。大家要少穿厚球鞋、高跟鞋、人字拖。
五、按摩腳底防便秘
所謂「春夏養陽」,夏季養腳對助長陽氣很重要。但夏季暑熱邪盛,汗液的排泄也會加快,陽氣容易受損。一旦受損,到了秋天,很可能就沒有足夠的陽氣可以收藏了,可能導致體質本來就差的人,免疫力下降,尤其對消化系統影響明顯,容易誘發便秘、胃腸炎等疾病。
按摩腳底有利於助長陽氣,尤其是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補中益氣。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3寸。按摩位於腳掌前部1/3中間處的湧泉穴,也有助於養生。
此外,還可以雙手握腳,用大拇指和大魚際按壓腳背,其餘四指按壓腳底,以腳底中心線為軸,從腳趾到腳跟依次按壓64次。
足療時間過長有什麼危害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也會對遺精造成影響。如性愛太頻太密,自慰過頻,晚餐吃得太飽,吃太多的辛辣食物,內褲過緊,包皮過長,坐的時間太久,思慮過度,都可能「催生」遺精。
不適合足療的人群
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內臟出血等,在進行足底按摩時,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