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人泡溫泉注意事項 水不要過胸

  適當地泡溫泉是可改善大腦皮層和心血管功能,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有數據表明,95%以上的高血壓病人和70%左右高血壓病人,適當泡溫泉後,可使血壓下降。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泡溫泉注意事項

  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患者,在規律服藥的前提下可以泡溫泉,但和正常人相比,需要「約法三章」,具體包括:

  控制時間。初次入浴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等適應之後再慢慢延長。每次最好不超過20分鐘。泡一陣上去坐一會是好辦法,這樣可以保證心臟供血避免胸悶胸痛,比如20分鐘總時間,可以每下水一次泡5分鐘。

  控制水溫。過高的水溫會增加心臟負擔,易造成心悸、憋氣,38℃-40℃之間的水溫比較適合。進入溫泉池前,腳先入池,先泡雙腳,再用雙手不停地將水潑淋全身,適應水溫後才全身浸入。

  深不過胸。不要讓水面高於胸部。

  不要按摩。泡溫泉時不要同時按摩。因為此時身體的血液循環加速和心跳加快,如果同時按摩會加大心臟的負擔。

  緩慢出浴。泡溫泉主要是下半身泡在水中,相應部位血管被擴張,如果在改變體位時(由坐位變為站位),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特別是老年人,輕者可出現頭暈、頭疼,嚴重者易摔倒。因此起身時應謹慎緩慢。

  藥物隨身帶。泡溫泉時會消耗掉身體大量的水分,要不時的喝水補充水分,以免出現脫水現象。心血管疾病患者配一些急救藥物,自己用慣的藥還是要隨身攜帶。有家人陪同最好,萬一意外發生時可有人照應。

  此外,避免空腹、飯後、酒後泡溫泉,泡溫泉與吃飯時間至少應間隔一小時。高血壓病人不適宜進行溫泉浴療。高血壓伴急性腦溢血、心力衰竭、尿毒症和眼底出血的人都應該禁忌溫泉浴療。

  普通人泡溫泉泡溫泉注意事項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泡溫泉要注意的事項很多,普通人去泡溫泉也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

  1.疲倦不宜

  人覺得疲倦時,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如果立即泡溫泉,反而可能加重心肺的負擔。還有,在飽餐或酒後一小時內、睡眠不足或劇烈運動後都不宜泡溫泉。

  2.時間有限制

  由於溫泉的水溫多在38攝氏度-42攝氏度,略高於體溫,所以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0-15分鐘,每天最多不過3次,以免加重心臟負荷。而且,當身處3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時,身體還可以利用對流、輻射以及出汗3個方式進行散熱;一旦達到36攝氏度以上,就只能靠出汗散熱了。但身在水中,汗水根本不能蒸發,這就會導致體熱難以散發,時間泡得過長就可能導致中暑。

  3.入池有序

  進入溫泉池,要循序漸進,以便讓身體慢慢適應。事先將身體弄濕:手伸進泉中30-40厘米的深度試溫,再舀泉水淋在腿、臂及軀幹上。進池時,應先站起來泡雙腿,接下來慢慢泡身體下半部(心臟以下),待適應後,再讓身體上半部(心臟及以上)完全泡進池中。

  4.離池要慢

  離池時,動作也要慢。先緩緩站起,等身體慢慢適應後,再離開溫泉。

  5.最好再洗個澡

  雖然溫泉經營者大多建議泡後不要立即洗澡,好讓泉水中的礦物質留在皮膚上,以發揮護膚功效。但事實上,這些礦物質並不能滲進皮膚,留在身上效用並不大。溫泉水因地質區域不同有酸、鹼性之分,為避免皮膚受泉水中的酸性或鹼性物質刺激,事後最好還是洗個澡。

  6.擦乾身體

  泡完後,皮膚毛孔全部張開,會大量出汗,此時應趕緊擦乾身上的水分,吹乾頭髮,以免著涼。

  7.補充水分

  在高溫環境下,身體很容易流失水分。泡溫泉後,必須飲用大量開水作為補充。

  8.稍事休息

  泡過溫泉後,新陳代謝加快,所以不應該緊接著進行其他活動,或喝酒、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身體負荷或消化不良。應稍事休息、放鬆以恢復體力。

  果酸護膚品的成分可能與溫泉水產生不良化學反應,所以應在徹底清潔身體後使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電視劇里的偏方能治病?

  ■痰,在中醫眼裡是個搗亂分子,很多病症都和它有關,有個成語就叫「痰迷心竅」,所以把痰催吐出來確實是中醫八大方之一。現在菸袋油催吐早已不使用,容易引起尼古丁中毒,它的替代品倒是有很多,瓜蒂散就是一種,能催吐,又不會吐得頭暈眼花。

  ■談到母豬尿解皮膚毒,幾位專家紛紛搖頭,真沒聽說過。中醫一般要通過望聞問切開藥方,要看皮溫、氣息、疹子的形態、質地、顏色,再結合舌、脈、病史辨證治療。一般來說,對於普通的皮膚過敏可以用中醫里的「玉屏風散」、「荊防敗毒散」治療。

  ■止咳一兩劑藥就好,這個方法在專家們看來很平常。在咳嗽高發的秋冬季,很多人每天「吭吭」不停,一咳就是一兩周甚至更久,多半是治療不對路,比如咳嗽初期需要宣肺理氣,把邪氣發散出來,如果吃了有收斂作用的止咳藥,反而拉長了咳嗽的時間。

  編者按:

  《怪醫文三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民國初年,草醫文氏用「 以驚治驚」的嚇唬法治癒閻旅長的頑疾得以重用。進京後,用「怪異至極」的方法治好了許多疑難雜症。他也從先收錢再看病,到給窮苦人免費治病,成為一代名醫,體現了「仁心仁術」的真諦。這些看似奇怪的偏方靠譜嗎?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中醫專家們最有發言權。

  菸袋油治啞巴痧

  劇情回顧:小女孩紫玉一口痰堵在咽喉,不能說話,憋得滿臉通紅,文三塊說這病叫「啞巴痧」。用菸袋油給紫玉沖水喝,再用涼水拍額頭,紫玉吐了一口痰,就能說話了。

  解析:「啞巴痧」可能類似於現在的「急性咽喉炎」或「喉頭水腫」,劇中紫玉主要是內因痰飲積滯,導致不能說話。事實上,咽喉急性發炎,病情發展很迅猛,輕者失聲,嚴重時水腫會堵塞呼吸道,真的會要命。據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濤介紹,古書上確有用菸袋油催吐的記載,菸袋油現在很少見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尼古丁,煙味很嗆,聞了會引起噁心和嘔吐。

  痰,在中醫眼裡是個搗亂分子,很多病症都和它有關,有個成語就叫「痰迷心竅」,所以把痰催吐出來確實是中醫的八大方之一。現在,菸袋油催吐早已不使用,容易引起尼古丁中毒,它的替代品倒是有很多,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王澤民稱,瓜蒂散就是一種,能催吐,又不會吐得頭暈眼花。

  不過,瓜蒂散現在也不常用,究其原因,王澤民醫生認為瓜蒂散易傷胃氣,只用於實證。加之目前「醫患關係緊張」,一旦對治療效果不滿,醫生則成為泄憤的目標。西醫在手術前會簽知情同意書,能適度保護自己,中醫顯然沒有這樣的保護機制。不少中醫的古方失傳,也和中醫醫生們「謹小慎微」有關,像需要催吐的食物中毒,現在都不用快速簡便的瓜蒂散,而是直接改洗胃了。

  久咳不止用黛蛤散

  劇情回顧:一位婦女久咳不止,睡不好覺,而且面部浮腫,文三塊一劑兩毛錢的藥就止咳了。藥方就兩味,吃起來味道還不錯,蚌粉、青黛放到新瓦上炒到通紅,用淡菜湯加上幾滴麻油即可。

  解析:止咳一兩劑藥就好,這個方法在專家們看來很平常。在咳嗽高發的秋冬季,很多人每天「吭吭」不停,一咳就是一兩周甚至更久,多半是治療不對路,比如咳嗽初期需要宣肺理氣,把邪氣發散出來,如果吃了有收斂作用的止咳藥,反而拉長了咳嗽的時間。

  現在,咳嗽了去打個針,輸個液屢見不鮮,據國家發改委統計,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其中咳嗽輸液也占了很大比重。幾位專家均表示,該看西醫的大病、急症一定不能含糊,但感冒、咳嗽、腹瀉這樣的小病,完全可以找中醫幫忙。

  而劇中提到的這味「黛蛤散」,現在還在臨床上使用,主要治療肝火犯肺的乾咳,價格也不貴,此外還有些院內製劑——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的止咳湯,價格低廉,咳嗽初期往往三五天就能止咳,何必還去輸液呢。

  母豬尿緩解蕁麻疹

  劇情回顧:焦二爺把外用的中藥當涼茶喝了,身上奇癢無比,起了蕁麻疹,文三塊給他的藥方是「喝母豬尿」。一碗母豬尿兌三碗水,然後和上米粉,一天三次,連喝三天。果然治好了癢病。

  解析:談到母豬尿解皮膚毒,幾位專家紛紛搖頭,「真沒聽說過」。像劇中焦二爺皮膚過敏起疹子,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稱,中醫一般要通過望聞問切開藥方,要看皮溫、氣息、疹子的形態、質地、顏色,再結合舌、脈、病史辨證治療。一般來說,對於普通的皮膚過敏可以用中醫里的「玉屏風散」、「荊防敗毒散」治療。

  不過,雖然母豬尿不靠譜,同樣是尿的童子尿確實是味中藥。王澤民說,他就曾用小男孩的尿,給一位胃潰瘍出血的患者止血,因為患者家境不好,開止血藥確實花費不起,經商量後童子尿派上了用場。從中醫角度看童子尿具有活血化瘀的療效,嚴重的胃潰瘍出血,老中醫也會用到童子尿止血。

  不過也要防忽悠。現在童子尿的輔助功能被忽悠得神乎其神,像前一陣子,常州市的小學收集童子尿賣給藥廠,用於生產治療心臟病的藥物,而用童子尿煮的童子蛋在浙江省也身價倍增。其實,童子尿成分複雜,除尿激酶,相關的科學研發很少,它的功效主要是運用在中藥上,辨證使用,並不建議老百姓盲目跟風。中醫講究傳承創新,傳承古方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些年輕的醫生對創新的興趣更大,這點很遺憾。下轉14版

  ■記者手記

  選正宗偏方認準出身

  古怪偏方為啥在老百姓眼裡會這麼稀奇?僅僅是因為高療效嗎?記者把這個疑惑拋給專家,不少專家笑著點撥,看看這些偏方,菸袋油、螞蝗,還有盛行一時的綠豆,便宜、方便、好找,一斤綠豆最貴時不過十多塊,現在看個普通感冒花幾百塊都算常事。究其原因,還是那句老話:老百姓看病不易,如果療效差不多,性價比當然是偏方划算。

  但是,偏方如果不在醫生指導下用,很可能就會要了命。其實,不少醫院都有自己的院內製劑,像北京中醫院治皮膚不癒合的「紅紗條」、北京兒童醫院治小兒濕疹的濕疹愈等,這才是正宗偏方,可惜,「都藏在深閨人未識」,它們更需要揚名。一方面,媒體、醫院要有雙巧手,把這些好用的偏方大大方方拿出來,另一方面老百姓要有雙慧眼,記住一條,管用的偏方,出身一定是正規醫院的。

吃螞蟻也能養生 你不知道的事

  螞蟻養生流行全國

  自從中央10套《走近科學》欄目報道了溫州食蟻長壽村的故事後,一種奇特的養生方法在全國流行開來——吃螞蟻,很多人到山上捉螞蟻生吃,把螞蟻泡酒,用螞蟻做菜,以期望健康長壽。但由於生吃螞蟻隱含健康風險,螞蟻養生產品——蟻靈口服液成為熱門的健康話題。作為螞蟻養生的領導品牌,蟻靈口服液以其國藥准字號產品,高科技工藝生產;富含以來累計銷量超過1億支。2012年中央電視台發現之旅頻道播出一期長達10分鐘的節目《小螞蟻,大藥方——28種天然抗衰老素成份及1萬多隻野生螞蟻製成一盒蟻靈口服液的承諾,贏得了廣大養生愛好者的信賴,上市蟻靈口服液》,蟻靈養生開始流行全國。

  螞蟻養生溯源

  其實早在3000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開始了螞蟻養生。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是《周禮·天官》,曰:「蚳醢以供天子饋食」,蚳醢即是專門為皇帝採集螞蟻的幼蟲和蛹加調料所制的醬。明朝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在他的巨著《本草綱目》載:「螞蟻性味甘、平、無毒。蟻力最大,能舉等身鐵,人食之,能益氣力,澤顏色。」

  據歷史文獻記載:螞蟻作為中國古代皇家養顏長壽秘方已有3000年的歷史。周文王常年食蟻,到高齡仍然肌膚如青年;武則天食蟻,到81歲仍慧中秀外,還長出一對虎牙;乾隆食蟻,成為中國帝王中最長壽者之一,慈禧太后食蟻,臨終玉容不衰!

  蟻靈口服液 源於1750年乾隆御膳方

  1750年,乾隆皇帝39歲,由於國事繁忙,乾隆漸感體力不支、容顏憔悴,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遂令御醫研究抗早衰的藥膳,一廣西籍的御醫看到家鄉有老人生吃野生黑螞蟻,九十餘歲仍然精神矍爍,身康體健,大受啟發。經過不斷研究,以廣西十萬大山野生螞蟻、靈芝、桑椹為原料等做成藥膳,乾隆服用後精力充沛,面色紅潤,應付後宮和國事都輕鬆自如。乾隆活了89歲,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

  清朝史料記載,乾隆從四十歲起從未離開過螞蟻藥膳,乾隆去世前兩年即87歲時還能外出狩獵,臨終前不久尚能寫字讀書,並自號「十全老人」。

  上世紀90年代,湖南中醫藥研究院根據古籍記載,經過多年研究,終於將乾隆時期的螞蟻藥膳方恢復,為了方便更多的人服用,湖南迪諾製藥將其改進成中藥產品(國藥准字B20020464),這就是今天口碑卓著的蟻靈口服液。

  解開螞蟻養生之謎

  螞蟻養生為什麼那麼神奇?

  現代科學發現鼎突多刺蟻(黑螞蟻)體內含有20多種天然抗衰老素成份,含40%-67%的蛋白質,28種游離胺基酸、維生素B1、B2、B12、C、D、E等,含鈣、鐵、磷、錳、硒、鋅等20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動物營養寶庫」和「天然藥物加工廠」,在補肝腎、抗衰老方面有獨到效果。蟻靈口服液中螞蟻與靈芝等中藥配伍後,各種生物活性物質相互強化,具有一清、二殺、三補的功效。

  更多知識:

  唐代陳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遺》中就有獨角蟻的形態及治療作用。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螞蟻為「玄駒」,並對它作了較為詳細的記述。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稱蟻卵為「狀元子」,謂其能「益氣力,澤顏色,催乳汁」等。

  中醫研究證明,經過挑選的野生良種螞蟻具有抗炎、鎮痛、護肝、平喘、抗癲癇、抑制胃酸分泌和阻止應激性潰瘍的形成等廣泛的藥理作用。毒性試驗亦表明,服用螞蟻或螞蟻製劑是安全的。

以形補形 吃軟骨素能治骨性關節炎?

近來坊間盛,某產品商聲稱找到了關節的「軟黃金」——氨基葡萄糖和軟骨素,相當於「以形補形」吃動物軟骨,進食後能治骨性關節炎。專家澄清:關節炎病因複雜診斷不易,醫生不建議患者自行購買「軟黃金」之類保健品。

補覺不當反會致失眠

健康睡眠,不要隨意打亂自己的生物鐘,即使偶爾一天睡眠不夠,身體機能會自動調節以補足前晚睡眠的不足部分,昨晚沒睡夠,今晚就能熟睡,反而能享受到高質量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