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怎樣健脾益氣

水谷元氣不相兩立。如果吃得太多,就會出現營養過剩,結果就是肥胖氣虛,而且經常全身無力,容易出現失眠、低血壓、低血糖、內臟下垂、慢性炎症、貧血等。

建議從飲食方面進行調理。既要補氣又要養氣,因為肺主一身之氣,腎則負責儲藏元氣,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肺、腎皆當溫補。

平時宜食用人參、蓮子、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粳米、小米、黃米、大麥、白朮、紅棗等食物。破氣耗氣之物少吃,生冷、油膩厚味,辛辣食物也要少吃。

也可以用膏方進行調理。黃芪、人參、白朮、甘草、當歸、茯苓、丹皮、澤瀉、五味子;配以阿膠、大棗,收膏。用量多少要請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差異有的放矢。放入冰箱冷藏備用。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用量20克。注意調製葷膏時,要把阿膠、龜板膠、鹿角膠等放入黃酒浸泡去腥,等膏溶脹後,倒入煮好的清藥汁中。

含有人參的膏滋藥要忌食蘿蔔。膏滋藥不能與牛奶同服。感冒、發熱、咳嗽多痰時,應暫停服用,待感冒治癒後再繼續服用。症狀輕微者在用感冒藥治療同時,可酌情減量服用膏滋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夏季祛濕

1、室內保持乾爽,防外濕

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界濕氣誘發內濕,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尤其是回南天裡,應該關窗關門,把濕氣拒於外面。

其次,別穿沒有干透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的水分,吹乾頭髮。還要避免淋雨,別讓水分濕氣包裹著身體。最好能夠買一台烘乾機,把家裡的毛巾、衣服等都烘乾後再穿著。

一旦天氣好轉,濕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濕氣。如果外界濕氣仍然很重,建議使用空調、抽濕機等,使得室內空氣乾爽,免得濕氣滯留室內。

2、飲食調理,祛內濕

脾虛濕困是春困的基本病因,應健脾去濕,而溫補脾胃是解除春困的最好途徑。由於春季肝氣旺、脾氣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氣不旺,四肢酸軟無力,所以要補脾。對於內濕不重的人,在飲食上,健脾祛濕,多吃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等,能慢慢緩解。

脾虛:可用瘦肉、豬骨,任選北芪、黨參、白芍、茯苓等藥材一起煲湯飲用。

祛濕:昏昏欲睡、睏倦身重,可以用藿香、豆蔻、薏米、芡實、扁豆、赤小豆等煲湯飲用。

肝火旺:可食用冬瓜、大白菜、白蘿蔔、涼瓜等清肝瀉火。

祛濕的方法有哪些

1、使用蔥、姜、蒜祛濕

蔥、姜、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三種調味品,但它們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蔥、姜、蒜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用法比如老薑熬水。這樣熬出的薑湯對排出體內濕氣非常幫助,還可令身體快速出汗,蒸發掉多餘的濕氣,緩解體內濕氣過重的狀況。另外兩種調味品也可使用類似方法,其方法同樣適用淋雨後預防感冒,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

2、科學飲食祛濕

在我們生活中,日常飲食十分重要,所以也必須做到營養科學。營養科學調理飲食,應該多吃清淡食物,少吃油膩食物。油膩食物會使腸胃消化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發炎等症狀的產生。油炸食物也會導致踢被分泌過多的過氧化物,對人體的腸胃不太有利。同時我們應該少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應該適量,或者搭配一些暖胃食物。

3、拔罐療法祛濕

拔罐療法對祛濕具有一定的功效。拔罐療法是中醫傳統治療方法之一,它可以祛除瘀滯、消腫止痛、清熱祛濕、行氣活血、疏經強體、拔毒瀉熱等功效,可以調整人體內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祛濕效果顯著。

8種食物祛濕消腫

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濕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清熱祛濕湯

枸杞葉被中醫稱為「天精草」,其含有與枸杞營養成分類似的物質,枸杞葉性味甘寒,而枸杞素有清肝明目,清熱舒肝的功效,為夏季清熱祛濕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