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當年在學校成績拔尖,畢業時有兩個選擇,一是留校當教師,二是到大報當記者。陳翔的興趣在於當記者或編輯,可教師一職卻更穩定。思來想去,他最終選擇了留校當教師。
周圍那些為生計奔波忙碌的熟人、朋友,都羨慕他作息規律、收入穩定,還有寒暑假可以出去旅遊,轉換一下心情。可幾年下來,他開始感到失落和壓抑。在眾人心目中,教師乃教書育人、備受尊崇的職業,可對他而言,也只不過是換口飯吃的職業而已。上完幾節課,他拍拍屁股就走人,年年重複著同樣的教材、教案,很少去想如何活躍課堂,如何生動地講述教學內容。同事中,有的積極爭取「優秀教師」之類的榮譽,有的忙著晉升,可他樣樣提不起興致。他想,也許從事教育不是自己興趣所在,內心深處始終耿耿於懷吧。一方面,他為自己庸庸碌碌而壓抑;另一方面,又為自己提不起勁做事而痛苦。
陳翔想起一句話:「工作沒興趣就沒激情,沒激情就很難做好。」考慮再三,他辭職去當了記者。
最初,陳翔的確特別有衝勁,跑現場、寫報道,樂此不疲。整天東奔西走地採訪寫稿,令他有些體力不支,內心卻滿載著激情。不過,他很快發現自己寫的報道最後定稿時,經常被大段刪減,甚至被改得面目全非。接下來,又屢次遭領導批評,提醒他要注意措辭。更有些使他自鳴得意的文字,則根本沒機會見報。為此,他好幾次和領導搞得互有不悅。
難道工作註定就是無趣的?即便是原來有興趣的,一旦變成了職業,也就不再有趣,更不再有激情。
【專家點評】我們的心理滿意度取決於現實和期待的比值。如果現實是客觀存在的,期待越高,滿意度就越低;反之,期待越低,滿意度就越高。所謂「知足常樂」也。
陳翔當初選擇當教師,只是看中教師工作有規律,有假期,本身對教育事業不太感興趣,也沒有什麼事業追求。所以,為了工作沒激情、做不出成績而跳槽就有點奇怪。只能說,後來他的想法發生了變化,原來期待低而現在期待高了,滿意度就直線下降而導致跳槽。
之後對報社的膩味,也是基於他對報社工作存在的困難預期不足,期待過分理想。結果一碰上個不理想或不合他口味的領導,就感覺大受挫折。應靜心反省一下,到底哪方面出了問題。也可能是自己工作能力有問題,自己覺得好的其實別人並不覺得好,要當個真正的好記者,還得好好打磨自己的實力;可能是自己對記者行業的特性缺乏確實的了解,期待過於理想化;可能只是這個單位的領導有問題,換個單位有個欣賞自己的領導,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重新找回自己對工作的興趣和激情。(點評者: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葉斌副教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黃光裕語錄
1. 向許多人學習
我的經歷和思想受社會影響最大,社會變我就變,堅持跟進。我學一個東西是一個人向幾百人、上千人學,我每天見到朋友都從他身上學東西。
2. 做對的事
什麼是「做對的事」?討論的結果就是做為更多人所接受的事。也許你生意上成功了,但更多的人不接受你的做法,那還是不成功,最終會導致失敗。這也算是做生意的「道」吧!
3. 一有機會就出擊
有些人創業的時候可能是為了掙錢,有些人可能是為了做一番事業。然後呢,要儘可能做大,一有機會絕對要出擊,我屬於這一種人。
4. 對市場的感覺是慢慢培養出來的
做生意也沒什麼神秘的,通過努力,當你慢慢深入後,會發現很多東西。視野大了,感覺就越來越多,反映出的變化就越來越多,這是順其自然的,慢慢形成的。
5. 人與人的差別不大,只要努力就有回報
我不會吹牛。人啊,付出多少,獲得多少,只是早晚的問題,機會是均等的。人的發展問題,看你是貪心多呢,還是野心多,或者是霸氣多,還看你有沒有那個膽量。假如沒有這些心理影響的話,我覺得人與人之間,只要努力,各方面付出的努力一樣多,人與人之間相差不會很太多。
6. 追求1+1>2
我們強調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首先要有利,另外,選擇的項目和未來的發展要符合我的需要,在各方面能起到互助效果。我們選擇行業或啟動某個項目,不是僅僅因為今天能掙錢,而是各種資源必須跟我的整個產業能搭上,這種效果做出來的話就是1+1>2。
名氣是自戀幻覺的鉤子
名聲,或許是比金錢更誘人的東西,因名聲不僅可以間接帶來物質利益,還可以帶來影響力。
所謂影響力,即我可以將我的小我加諸於多少人之上。
小我,也即我們常說的自我,或心理學說的人格。小我的核心是自戀,總在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可以左右周圍的一切。
因而,影響力就是「小我」的一種根本性慾求了,越有影響力,就越是證明了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控制能力,仿佛以此就可以證明,自己真的在左右著這個世界。
並且,名聲是一種不加強迫的影響力。它與權力不同,權力縱然可以赤裸裸地迫使別人被自己所左右,但別人的不情願勢必會破壞「我左右著一切」的自戀幻覺。相比之下,具有很大名聲的人就可引誘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了,這種影響力更附和小我的幻覺。
所以,電視劇《乾隆皇帝》中,乾隆對不知道自己是誰而仍然青睞自己的女子非常在乎,他覺得這是真正證明了自己的魅力。
一個人青睞自己就這麼得意,那些現代的萬人迷甚至億人迷豈不是更加春風得意?
真正清醒的人應該不會這麼看,因為名聲本身就是一個謎局。
我們一直在幻想指揮別人
小我的核心是自戀,而追求影響力的工具則是投射。玩投射的遊戲時,小我會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別人身上,假定這個人的想法如自己所料,而當這個人有所行動時,小我就會只注意附和自己預料的部分,而忽略甚至根本沒想過,對方的想法其實完全是另一種樣子。
據報道,台灣一個麵攤老闆20日晚通過電視收看奧運比賽時,為台灣跆拳道選手朱木炎的表現所激怒,於是對著電視上的朱木炎破口大罵「你是豬喔!還不快踢下去,踢下去啊!臭豎仔(閩南語,意指癟三)。」
孰料,一個路過的男子覺得這麵攤老闆是在罵自己,先是與他口角,隨即憤憤不平離開,5分鐘後居然拿著一把刀過來砍傷了麵攤老闆。
這就是自戀的幻覺,這個男子的小我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這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圍繞著他轉的,於是將這個麵攤老闆的髒話當成了是針對自己。
這個麵攤老闆一樣也生活在幻覺中,他在想像自己才是朱木炎,或比朱木炎更懂得該怎麼比賽,並在想像中開始指揮朱木炎怎麼打,那樣一來比賽就會被他在電視前所左右,「朱木炎」就會一定奪冠。
我們頭腦里的這種對著想像中的別人絮絮叨叨的幻覺是非常可怕的,可以說是一切衝突的源頭。
仔細覺察一下,你便會發現,你一進入一個環境,你的小我就開始對周圍的一切人和事物說話了:「你應該這樣,你怎麼可以那樣呢?還有那個傢伙,你怎麼可以做這麼沒道理的事情,你應該聽我的……」
我們頭腦中常有假想人
通常,頭腦中的這種聲音我們完全覺察不到,但它卻令我們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莫名其妙的怒氣,因為這一切都在挑戰我們「我左右著一切」的幻覺。
我也不例外。大前天,我坐公交車,一上公交車就很不開心,我試著覺察了一下自己小我的念頭,結果發現,我的小我已經開始給公交車的所有人安排一切了,我的小我一瞬間就給公交車上所有人做了判斷,這判斷其實就是將我的小我的想法強加給他們而已,而對於他們的真實存在,我的小我是絲毫不感興趣的。
我還發現,當自己不情願做任何事時,我好像都在對著頭腦中的某個人在說話,就好像我的行為是做給這個人的,但我在抱怨他(或她):「這本來是應該你做的!」「我在幫你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多麼辛苦!」……
相反的是,當我很投入地做某件事時,我發現,我是直接和這件事建立聯繫的,除此沒有一個我和事之外的「第三者」存在。那時,我會很享受,哪怕僅僅不過是在沖水、洗碗或赤腳走在沙地上這些最簡單的事。
可惜的是,我能投入的時刻是相當少的,大多數時候我的頭腦中都在喋喋不休地說話,在假定周圍的人和物應該會如何等等,也在假定我應該如何……
試圖將自己的小我強加給周圍的世界,尤其是人,是我們的核心願望,但別人也在這樣做,我們通常並沒有什麼優勢可以將自己的小我強加給別人。
名聲就是這樣一個優勢,如若有了名聲,仿佛就有了魔力,可以令很多人自動順從自己的意志。
名聲比金錢更有誘惑力
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難以理解名聲的意義,同樣也難以理解,為什麼同樣是我這麼一個人,沒有什麼名聲之前,和獲得一點名聲之後,別人對我的看法會有那麼大的變化。
但慢慢發現,我已開始享受名聲,也即名聲對我的幻覺的滿足感,如果打開電腦,我總是會第一個打開自己的博客,看看點擊率和評論,當有人對我的讚譽符合我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時,就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滿足感,於是慢慢地理解了名聲對小我的意義。
成為名人,影響成千上萬甚至上億人,就貌似是將自己「小我」的想法成功地投射到數不盡的人身上了,這時「小我」的「我控制著一切」的自戀會得到極大的滿足。
所以,我們很容易被名聲所誘惑,很多人不計得失地投入到很多事情中,看起來對物質利益毫無興趣,但他們其實是在追求一個更嚴重的自戀。
我見過不少人,剛獲得一點名聲,如成為某論壇上的「最受歡迎的人」,或被某媒體採訪了一下,便欣喜若狂,很以「我是重要人物」自居。
不過,這只是名聲的一方面。名聲的另一方面是,這個名人的粉絲,也一樣玩投射的遊戲,將他們的想法投射到這個名人身上,以為他和自己想的一樣。
這時,如果這個名人有意無意地推動了粉絲們的這種幻覺的發展,假裝真和他們想像的一樣,那麼,粉絲們的忠誠度會大幅度提高。
劉德華或已是名聲的影子
例如,影視明星人會在經紀人和所隸屬公司的建議下保持單身,因這會最大程度上讓粉絲們幻想這個明星屬於自己的世界,甚至幻想是自己的情侶,而明星結婚後的魅力常會出現銳減,便是因為粉絲們的幻覺會隨著明星們結婚而出現大範圍的幻滅。
不過,所謂的忠誠度,如果從粉絲們的角度看,並不是粉絲們對名人的超級自戀更忠誠了,而是他們以為名人更符合自己的自戀的幻覺了,即更加覺得,這個名人和自己所投射出去的想法是一致的。
如果一個明星沒有足夠覺知力的話,他從自己的角度看,就會以為這叫做忠誠度。
很多名人會享受粉絲們的忠誠度,假若他們太在乎這一點,他們就會無形中被粉絲們的幻覺所控制,真的變成粉絲們集體想像中的那個形象。
在我看來,劉德華便是這種個人幻覺和粉絲群的幻覺互動的典型代表。很少有粉絲知道他的真實生活,而他一直保持著俊美的外形和一絲不苟的作風,還常獲得「亞洲優秀青年」之類的稱號,堪稱是一個完美的人。
做這樣一個人,應該是最容易贏得粉絲們的忠誠度了吧,因為他們可以對這個面目模糊而又貌似完美的人進行充分的幻想。
但是,看劉德華的影片,我總覺得他的表演缺乏變化、感染力和張力,似乎一直是一個戴著面具的人。
仿佛是,他為了贏取人們的認可而變成了某種典型人物,但卻失去了真實的自己。
不過,最終能導致這個結果,一般也是因為,這樣的名人其實一開始就缺乏自我感,並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乾脆就變成萬眾期待的那種人吧。
追星其實是追自己的幻覺
一些萬眾期待的人物顯然喜歡營造這種感覺,時不時用一些話語將自己和更大的群體聯繫起來。這句話會感動這個群體中的很多人,但依照德國哲人埃克哈特·托利的看法,說這樣話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小我」和一個集體的「小我」在主動捆綁在一起。
我們都容易玩這個遊戲,但是,普通人玩這個遊戲不能獲得影響力,而一個名人如果玩這個遊戲,他就會對這個群體獲得很大的影響力。他向一個特定的群體認同,而這個特定群體的許多人也會向他認同。
於是,這種雙重的投射認同就會彼此影響,而一個明星人物和一個群體的幻覺互動就會越來越嚴重,這個明星以為,他非常了解大眾的想法,而大眾也一樣,他們會認為,自己很了解這個明星的想法。
最終的結果是,他貌似非常重視我們所代表的這個群體的整體反應,而我們這個群體中的無數人也很看重他的反應,而這種看重藏著「我知道對方是怎麼樣想的」幻覺。
但是,幻覺畢竟是幻覺,明星人物的一個出其不意的行動便會將這種幻覺打破,於是粉絲們便會紛紛聲討之,或激烈地為他辯論,或發明種種陰謀論揣測他的行為。
然而,聲討也罷,辯護也罷,陰謀論也罷,不過都是自戀的幻覺罷了。
經常這樣會讓你「心碎」而死
恐怖:經常這樣會讓你"心碎"而死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壓力過大或情緒激烈變化,如失去親人等,會使人「心碎」而死。 研究人員對10名患有心臟疾病的人進行研究後發現,大腦中負責學習、記憶和控制情緒的部分會影響心肌變化,使心臟病人的心肌更加脆弱。當人們壓力過大時,大腦的上述「高級區域」就會處於惡性循環狀態,容易導致心臟跳動異常。壓力還會導致心搏停止,增加意外死亡的幾率。 研究發現,情緒變化還會影響大腦的「簡單區域」。當人感到心情不愉快時,腦細胞會向心臟組織發出訊號,導致心臟因承受壓力而出現病症。
巧妙應對「煩人」同事
在職場上,我們難免碰到不易相處的同事,面對這些難纏的同事,關鍵在於保持心平氣和,只要學會適當改變自己的行為,就能擺脫他們的影響,提高個人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