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免疫力就能夠遠離疾病!」這是絕大多數人對免疫力的第一印象。對此,專家提示,免疫力並不是越高越好。
免疫力太強會破壞自身
免疫力是指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入侵的病毒、細菌等異物、維護體內環境穩定的能力,同時還能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基因突變、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細胞。簡而言之,免疫力就是人體識別和清除「異己」的生理反應。
很多保健品廣告聲稱「能增強免疫功能」,讓人以為產品可以防治百病。這些產品如果沒有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持,達到相關標準,發表研究報告,就沒有必要服用。現在,很多廣告都存在虛假和誇大宣傳,可以說是騙人。而且,濫用藥物對人體的免疫力可造成巨大影響,一些藥物含有激素,實際上反而抑制免疫系統,用多了容易造成感染、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後果。
免疫力是不能隨便提高的,因為免疫反應太強烈會給自身造成破壞。免疫系統是長期進化的產物,遺憾的是這種進化非常不完全,常常出錯。當我們的身體發炎的時候,免疫系統有可能誤認為是細菌或者病毒又來了,急忙進行防禦,錯把自己的組織或細胞當做有害的微生物加以攻擊,結果出現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紅斑狼瘡、皮肌炎等。這類病的症狀與感染性疾病非常相似,都可能有發燒、關節痛、肌肉痛等,患者無法區分,最好到專科就診。這類患者如果亂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可能干擾醫生的治療,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對免疫力認識存在誤區
免疫力這支「軍隊」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很多老百姓對這套機制並不了解,主要存在著四大方面的誤區。
誤區一:免疫力越強越好。免疫力就像血壓、血糖,低了不是好事,容易引起細菌和病毒的感染,但太高也是病,對人體有害。免疫反應太強烈,破壞力太大,也容易患上類似紅斑狼瘡、類風濕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好的免疫力是處在一個均衡的狀態,要有好的自我調節能力。
誤區二:免疫力就是抵抗力。抵抗力包括免疫力、排異能力、修復能力(癒合和再生能力)等眾多能力,免疫力只是其中的一種。
誤區三:老人及亞健康人群需要服藥或保健品來增強免疫力。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應堅決反對濫用藥物的行為,因為藥物對免疫系統的干擾最大。特別是要反對隨意服用激素類藥物和濫用免疫球蛋白的做法。對於一些聲稱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保健品,因為沒有衡量標準,也沒有循證醫學的支持,也沒有必要服用。
誤區四: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平時生活需要特別保護。孩子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下,機體的免疫系統變得弱不禁風、不堪一擊,對成長十分不利。所以,身體裡的這支軍隊要拒絕養尊處優,只有不斷刺激才能提高戰鬥力。
免疫力隱藏在體內
身體好比一個戰場,體內每天都發生著看不見的「戰爭」,但絕大多數時候你渾然不知,這是因為「人體軍隊」處於絕對優勢。但當你出現體溫升高、全身酸痛,鼻涕眼淚一大把,痛苦不堪時,就表明體內的「軍隊」出現了一些問題,疾病就會乘虛而入,讓你大傷元氣。
這支隱藏在人體內的「軍隊」就是免疫系統,它包括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扁桃體等免疫器官。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會一致對外,奮勇殺敵,獲取戰爭經驗,晝夜不停地保護著我們的體內的「和平」。但有些時候,自身免疫系統也會出現內部問題:「偵查員」有時會玩忽職守等,讓人敗下陣來。
使免疫系統保持平衡狀態
通常情況下,每個人的免疫系統都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只有當孩子反覆出現感冒、肺炎或腹瀉,成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皮疹、發燒長期不退、關節腫痛等症狀時,才需去醫院檢查。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孩子不必過於乾淨。免疫系統「記性不錯」,且有免疫記憶,如果下次遇上相同的病菌,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孩子周圍環境太乾淨,會減少感染產生抗體的機會,抵抗力反而減弱。
中青年人的免疫系統雖然很強大,卻容易受不良情緒、壓力的干擾。一旦發現自己的身體有些不適,應從最基本的睡眠、飲食做起。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白血球增多,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保持樂觀的情緒有助於提高免疫力。而壓力則對免疫系統產生抑制作用,使人體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襲。
均衡補充各種營養。對老年人而言,吃一些增加抵抗力的保健品不如均衡補充各種營養,因為營養是免疫力的基礎。每天一個雞蛋,飲用250毫升牛奶,可以保證優質蛋白質,包括動物性食品和豆製品的攝入。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和水果,它們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過度運動降低免疫力
日前,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適度的運動為每周3次的有氧運動,強度太大乃至密集的運動,如每周五次或更多一些的有氧運動,反而會讓人的免疫力下降。
在這個研究中,多倫多大學針對一些年齡在19歲—29歲的平常不怎麼運動者,讓他們分別於每周進行三次、五次持續40分鐘的有氧運動,運動連續達12周之久。然後,由血液檢查中發現,每周三次運動者的CD16NK細胞增加27%,每周五次運動者只提高21%,而每周運動五次者,其免疫細胞數量卻減少33%,每周運動三次者則沒有改變。
研究者稱,雖然運動好處很多,但過度運動卻是不妥當的,只要堅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鐘,持之以恆的有氧運動,就能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診問診切有講究
問診是中醫診法的重要一環,它對分辨疾病的陰陽、表里、寒熱、虛實能提供重要的依據。
自覺症狀主要靠問診,問診並有助於他覺症狀的發現,問診的一般內容及主訴大致與西醫問診相同,首先抓住主訴,即病人就診時自覺最痛苦的一個或幾個主要症狀及時間,圍繞主訴的症狀,深入詢問現病史,則需根據中醫的基本理論,從整體出發,按辨證要求,搜集資料,與西醫問診的重點有所區別。
(一)一般問診
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婚姻、職業、籍貫、住址等。
了解一般情況,可取得與疾病有關的資料,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籍貫等可有不同的生埋狀態和不同的病證,如麻疹,水痘,百日咳多見於小兒;青壯年患病以實證多見;老年人體弱久病以虛證多見,婦女除一般疾病外,還有經、帶、胎、產等特有疾病。長江以南的江湖岸區有血吸蟲病;蠶桑地區則多見鉤蟲病。矽肺、鉛中毒、汞中毒與職業病有關。
(二)現病史
起病到就診時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及治療經過。
1.問起病
起病的原因、過程及症狀,發生症狀的部位及性質,突然發病或起病緩慢,發病的誘因。
了解疾病的經過和主要症狀的特點及變化規律,例如是持續性還是間歇性,加重還是減輕,性質有無變化,病程中是否經過治療,曾服何藥,有何反應等等。
了解起病的過程,對於掌握疾病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指導辨證治療,有重要意義。
2.問現在症狀
(1)問寒熱:惡寒、發熱常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現,注意有無惡寒、發熱、時間、發作特點和惡寒發熱的關係及輕重。
①惡寒發熱同時並見,多為表證或半表半里證。
惡寒重,發熱輕,多為表寒證;
發熱重,惡寒輕,多為表熱證;
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稱寒熱往來,多為半表半里證。
②發熱不惡寒,多為里熱證。
高熱、口渴,尿赤,便秘,為里實熱證;
久病潮熱,五心煩熱,骨蒸勞熱,多為陰虛內熱證。
③畏寒不發熱,怕冷,手足發涼,體溫低,為陽虛里寒證。
(2)問汗:注意有汗、無汗、出汗時間,發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點。
①外感病發熱惡寒而有汗者,為表虛證;發熱惡寒而無汗者為表實證。高熱大汗出而不惡寒者為里熱盛。
②日間經常出汗,活動後更甚,汗後自覺發涼,氣短乏力,稱為自汗,多為氣虛陽虛;入睡後出汗,醒來汗止,稱盜汗,多屬陰虛。
③出汗局限於頭部,可見於熱不得外泄,鬱蒸於上的濕熱證;半身出汗、多屬氣血運行不周。
④全身汗出,大汗淋漓不止並見身涼肢冷,屬陽氣欲絕的亡陽證。
(3)問飲食
注意詢問是否口渴,飲水多少,食慾食量,喜冷喜熱,以及口中異常味覺及氣味等。
①口渴與飲水:
口渴多飲,且喜冷飲,屬實熱、
口不渴不喜飲,或喜熱飲,多屬虛寒證;
口渴不喜飲,多為濕熱;
口乾咽燥但飲水不多,多屬陰虛內熱。
②食慾與進食:
食慾減退,久病多為脾胃虛弱,新病多為傷食、食滯、或外感夾濕而致脾胃氣滯;
食慾亢進,多食善飢,屬胃火亢盛;
飢而不食,多屬胃陰不足。
病中能食是胃氣未傷預後較好;病中食量漸增,為胃氣漸復,病雖重也有轉機。
③口中異常味覺和氣味:
口苦多見於熱證,特別常見於肝膽鬱熱;
口酸腐多屬胃腸積滯;
口淡無味為脾虛濕盛;
口咸多屬腎虛;
口有臭味多屬胃火熾盛。
(4)問大小便
①大便:問排便次數,時間,糞便性狀及伴隨症狀。
便秘:便次減少,排便困難,糞便量少,乾燥而堅硬。新病便秘,腹滿脹痛,多屬實證、熱證;久病,老人或產婦便秘,大便難解,多屬津虧血少或氣陰兩虛。
腹瀉:便次多,糞便稀軟不成形。多為脾胃虛寒。黎明即瀉,多屬脾腎陽虛;泄瀉如水,為水濕下注;泄下如噴射狀,肛門灼熱,為濕熱瀉;大便膿血,里急後重,為痢疾,多屬大腸濕熱;大便色黑,為內有瘀血;便血鮮紅,肛門腫痛,為血熱;便色暗紅,面黃乏力,為脾不統血。
②小便:問小便色、量、次數和伴隨症狀。
小便短赤:小便量少,色黃而熱,多屬熱證;小便短少,不熱,可見於汗吐、下後或其它原因所致津液耗傷。
小便清長;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屬虛寒證,也可見於消渴證。
小便頻數不禁或遺尿;多屬氣虛或腎氣不固。
尿痛或尿頻尿急:多屬膀胱濕熱,或伴尿血、砂石則為淋症。
排尿困難:點滴而出為癃證,小便閉寒不通無尿為閉證,突然發生癃閉,點滴外流,尿味臭,兼有小腹脹痛或發熱,屬實證;尿量逐漸減少,甚至無尿,伴腰酸肢冷。面色光白,屬虛證。
(5)問疼痛及不適:
①部位:頭、身、胸、脅、腹、少腹、腰、關節等不同部位的疼痛或不適反應不同臟器的病變。
頭痛,以後頭部、枕部為重,連及項背,為太陽經病;前額疼痛連及眉棱骨為陽明經病顳側頭痛、偏頭痛,為少陽經病,巔頂痛牽引頭角,為厥陰經病。
身痛、全身酸痛,發熱惡寒,多屬外感,久病身痛,多屬氣血不足。
胸痛,伴發熱咳喘,咳痰多為肺熱;久病胸痛反覆發作,多為胸陽不振,夾有氣血痰飲瘀阻。
脅痛,屬少陽證,或為肝氣鬱結。
上腹(胃脘)疼痛,多為脾胃病或食滯。
腹痛多為腸病、蟲積、或大便秘結。
少腹疼痛,多為肝脈郁滯,或為疝氣,腸癰,婦科疾病。
腰痛多屬腎虛。
關節疼痛多為病邪陰於經脈。
②性質與程度:
遊走疼痛,多為病邪阻於經脈。
沉重、酸困、腫脹、多為濕證、
冷痛、怕涼,痛劇,多為寒證;
熱痛,怕熱,紅腫,多為熱證;
疼痛脹滿,持續不解,多為實證;
隱痛、綿綿痛,時痛時止,多為虛證;
竄痛、脹痛、時重時輕,多屬氣滯;
刺痛、劇痛、痛有定處,持續痛,多屬血瘀。
③一般說,暴痛多實,久痛多虛。
疼痛拒按為實證;喜按為虛證。
喜溫為寒證;喜涼為熱證。
食後脹痛加重為實證;食後疼痛緩解為虛證。
④注意與其他症狀的關係,如噁心,嘔吐,噯氣,虛恭以及大小便、月經等與疼痛的關係。
切診是指醫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種形式的診察,或切或按,或觸或叩,以獲得辨證的資料。切診包括脈診和觸診兩個部分。
(三)脈診
脈診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動脈以了解病情的內在變化也稱切脈或診脈。
脈為血府,貫通周身,五臟六腑的氣血都要通過血脈周流全身,當機體受到內外因素刺激時,必然影響到氣血的周流,隨之脈搏發生變化,醫者可以通過了解脈位的深淺,搏動的快慢、強弱(有力無力)、節律(齊否)、脈的形態(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現而測知臟腑、氣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長的情況以及疾病的表里、虛實、寒熱。如病變在肌表時呈現浮脈;病變在臟腑時,呈現沉脈;陰證病候時陽氣不足,血行緩慢,呈現遲脈;陽證病候時血流加速,呈現數脈等。脈診是中醫辯證的一個重要依據,前人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中醫獨特的診法。但在臨診中也有脈證不符的特殊情況,如陽證反見陰脈,陰證反見陽脈,因此把脈診作為唯一的診斷方法是非常片面的,必須強調四診合參,才能了解疾病全貌,作出正確的診斷。
1.切脈的部
小驗方讓你生活更健康
1.烏賊骨100克,川貝母50克,白芷20克,共為極細粉末,一日三次,每次5~15克,用蜂蜜水適量對開水沖服,連服一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痛吐酸水等病症有效。
2.新鮮士豆切成片,加開水搗爛,包紗布絞汁,加蜂蜜適量,每日清晨空腹服20毫升,連續服用,對胃痛有緩解作用。
3.柿餅25克,糯米125克,蜂蜜適量,將柿餅洗淨,切成0.5厘米的小方糕。糯米用清水洗淨,與柿餅糕合在一起放入盆中,加水250毫升,上火蒸40分鐘後取出,放在紗布上拍成塊,熱或晾冷食均可,或加蜂蜜食用。注意不要空腹食用。
4.將烏賊骨洗淨用火焙乾,研成細末,杏仁焙乾,研成粉末,其分量為烏賊骨粉三兩、杏仁粉一兩,一起拌和,在疼痛的時候,先作適當治療,第二天再進服此種粉末,最好是在早餐前,用開水調成糊狀,吞飲下去,隔十分鐘後,再進食早餐。
5.烏賊骨磨成粉與白芨粉拌和,晨起空腹時,吞服少許,分量不拘,堅持連續使用。
6.海螵蛸500克,浙貝母250克。共研細末,每次15克,每日3次。適用於消化性潰瘍胃酸過多者,時有噯氣反酸。
腳癬患者多伴有腳臭,這是由於局部小汗腺分泌旺盛,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由於出汗促使細菌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伴發。除了遵循醫囑用藥外,腳癬患者平日可採用如下保健方法除腳臭:
用50℃左右的熱水燙腳,每次15分鐘,每日1~2次;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見效;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浸泡15分鐘,每日1次,連續3~5天;洗腳時在熱水中加入50克白礬,浸泡10分鐘左右。
中藥未必要趁熱喝 教你喝中藥技巧
中國醫藥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對於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但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喝中藥技巧未必就是對的。
劉嘉玲的私家美容保健秘方
劉嘉玲向娛樂圈愛美人士公開了她的健美妙方。其實方法很簡單,不論工作多累,一日三餐都按照擬定的「健美食譜」進食,並配以適量的運動,堅持下去,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