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開始變得飽滿是到了小滿節氣,隨之而來的也是天氣變得炎熱起來,這時候我們需要注意養生保健,做到「未雨綢繆,無病先防病」,隨著天氣的變化,我們的日常起居飲食也要反正改變,做出適當的調整,以能夠對付這炎熱的夏天,那麼小滿節氣我們改注意什麼呢?
一、【滋補】忌肥膩多清淡
在小滿時節,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藕、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蛇肉、鯽魚、草魚、鴨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酸澀辛辣、性屬溫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燻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薑、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魚、蝦、蟹各種海鮮發物、牛、羊、狗、鵝肉類等。
二、【重點】 養好身不苦夏
之所以說小滿時節養生保健非常重要,是因為此時保養好身體,長夏可不愁。祖國醫學主張天人合一,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以長夏來彌補,於是夏季就被一分為二,前為夏,後為長夏,春夏秋冬加上長夏就合乎了五數。就時間長度來說,夏涵蓋了立夏、小滿、芒種這三個節氣,而長夏跨越的則是夏至、小暑、大暑。
夏之特點是炎熱,長夏特點為濕熱,很多人在度過長夏時很容易「疰夏」,也就是俗語說的「苦夏」,其實,這和小滿時節沒有做好養生保健有一定的關係。小滿時節如果打好基礎,長夏時的濕熱也許就不那麼難耐了。
三、【防病】 忌貪涼多飲水
對於小滿時節最為重要的養生之法,在於未病先防。未病先防不是一年中任何時候都該做的事嗎?為什麼小滿更應如此?這同樣與此節氣的氣候特點有關。
一般來說,小滿過後氣溫進一步上升,雨水見多,而今年的小滿前後天氣仍舊較為乾燥,氣溫變化也比較頻繁,經常兩三天之內就出現5℃以上的變化,所以一來細菌、病毒較易傳播,如不注意保健易生帶狀疱疹、小兒手足口病、化膿性扁桃體炎、感冒等,二則血壓和血糖較易受波動,也容易因追求清爽而受涼引發面癱、頸椎病、腰痛、關節痛等。因而,此時要注意多飲水,別貪涼,特別要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體弱的老年人和孩子,更應注意這幾點。
四、【食療】 親黃瓜遠蒜薹
同樣出於天人合一的主旨,於五行來說,夏季屬火,歸於五臟,夏屬心,所以小滿時節最重養心。養心一重情志,二重飲食。於情志來說,夏季人比較焦躁,易心煩意亂,易失眠,所以此時最好做到情志調暢、心神和緩。
飲食方面,適宜養心的食物非常豐富,有黃瓜、櫻桃、西紅柿、土豆、海帶、鯽魚、皮皮蝦、草魚和芹菜等,這些食物看似有葷有素,其實它們都有一個特點:性平,非常適合夏季的「清」與「補」。這裡所說的清,是指清火,因小滿時節天氣乾熱,極易上火;而「補」則指補脾,因即將到來的長夏對應的內臟為脾。
人們在小滿時節的「時尚」飲食多與兩個諺語有關,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其一是農諺有「小滿見三鮮」之說,三鮮是指黃瓜、櫻桃和蒜薹。不過今年乾燥雨少,黃瓜、櫻桃多吃無妨,蒜薹最好少吃一些,免得因熱生躁。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小暑節氣到 養生需吃四味過五關
暑,熱也,小暑即為小熱。但"小暑過,每日熱三分",今年7月17日開始入伏,熱在三伏,小暑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大暑在後面摩拳擦掌呢。此時,初伏前後,空氣濕度逐漸加大,天氣由乾熱轉為悶熱,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你準備好了嗎?
【小暑分三侯】
一候,溫風至:涼風已盡,空氣變成撲面熱浪
二候,蟋蟀居壁:蟋蟀躲進牆角避暑熱,等待秋涼出穴
三候,鷹始鷙: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高空中活動
小暑養生過五關
第一關:養陽關
夏季,人體的毛孔都張開了,容易讓陽氣發散。同時,大量的出汗,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傷津耗陽氣。
建議:調節好體溫和室溫間的差別,房間內外溫差不宜過大。室溫保持在27℃最佳。如果長時間在空調房裡,要注意關節的保暖,並且隨時通風,切忌因貪涼而引發各種疾病。
第二關:情緒關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情緒的波動,會造成血壓易上升,心臟負擔重,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容易發作。中風在夏天的發病率也相當高。此外,情緒波動過大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呼吸系統疾病復發,如哮喘、支氣管炎等。
建議: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第三關:飲食關
小暑過後不久就會入伏,伏天濕熱,人易感到頭暈腦脹,並且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小暑時節,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建議:這一時節,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多食用具有消熱利濕作用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豆薏米粥等;可適當飲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等;儘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品。
第四關:睡眠關
夏季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較高,導致一些人夜間休息不好。根據中醫的說法,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建議:夏季天亮得早、黑得晚,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出相應調整。早睡早起,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高質量的睡眠。睡眠時間不夠,可以通過午睡補充。最好平躺,不要趴著睡。
第五關:健身關
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夏天出汗多,不宜運動。其實,夏季仍需維持適量的運動,只是要注意不應在烈日下運動。同時,由於夏季運動出汗量更大,所以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出汗過多導致血粘度升高。
建議:短距離的健走、游泳、太極等是最適合酷暑時節的運動,可以起到平心靜氣、緩解壓力的作用。運動時間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晚練不宜過晚,以免影響睡眠。
小暑飲食吃四味餃子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熱湯麵
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記載: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
小寒節氣如何養生
小寒節氣養生慎防兩大疾病
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受天氣影響最大。寒潮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一道坎。低溫使得呼吸的局部溫度很低,毛細血管收縮,黏膜上皮的纖毛活動減慢,氣管排出細菌的功能減弱,同時由於乾燥,呼吸道黏膜彈性減少,免疫力下降,排泄異物的功能減退,導致細菌及病毒在呼吸道生長。
預防:冬季預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增強自身免疫力,適應環境,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減衣被;要注意室內空氣流通,白天要適當開窗通風,但要注意不要站在風口。一般感冒咳嗽的患者不及時治療或不注意採取保暖措施,病情加重後會誘發支氣管炎。所以,在低溫天氣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抵抗力相對較低的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在冬季應適當調整戶外活動時間。
預防腸胃病
在寒冷天氣,胃腸道的活動增加,腺體分泌旺盛,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往往頻發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數發生在寒冷的季節。
預防:冬天腸胃病的預防首先要適時增添衣被防寒保暖,要漂亮更要健康,避免胃腸受寒,不吃生、冷、硬、炸食物,不喝冷飲,不要空腹喝牛奶或者酸奶。其次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溫熱清淡的食物,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第三要調整生活起居,按時休息,不要熬夜,要常常運動,以便促進新陳代謝,待著不動容易影響到消化系統,造成腸胃功能紊亂,進而導致腸胃病發生。
小寒節氣如何養生?
飲食:臘八粥補氣養血
小寒飲食中最大的特色就是臘八粥,傳統的做法是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乾等作為配料。通常只需要取其中的數種熬粥即可。臘八粥有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補氣養血的功效,可以作為早餐或者晚飯主食。
進補:以補養腎氣為主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薑」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症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具體做法為:羊腎1隻,紅參數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
驅寒:中藥材泡腳
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於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後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湧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按摩:每天搓按腹部調理脾胃
小寒時節可以多利用工作間隙按摩身體部位,不僅可以驅寒,還能調理身體機能。比如對於辦公室白領來說,可以經常練習搓腹:搓熱雙手,再用右手放在左手上,繞著肚臍瞬時間搓磨腹部十分鐘左右。連續堅持可以收到調理脾胃的效果,還可以有效預防便秘;對於女性白領來說,可以選用搓腰法:用掌心上下搓磨腰部,直到腰部紅熱,可以預防長時間坐班帶來的腰肌勞損,也對預防女性的痛經很有好處。
夏至到盛夏來 節氣養生菜吃起來
夏至節氣正值盛夏,此時氣候炎熱,陽盛於外,人體陽氣走於肌表,人們常感身熱難耐。夏至,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那麼夏至吃什麼菜養生呢?如果你還在發愁不知道做什麼佳餚,不妨看看下文為您介紹的4道夏至節氣食譜吧。
穀雨節氣如何養生
農曆三月中為穀雨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雨生百穀,物生清靜明潔也。」此時降雨增多,空氣潮濕,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因此穀雨養生以祛濕理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