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選購健身器材之前,您得先明確使用健身器材的目的,是為了減肥,還是想增強體質、保持體形,或者是計劃練出健美的肌肉,然後再針對不同目的選擇相應的器材。
眼下流行的健身器材主要有跑步機、健身車、健騎機、健步機和划船機。
電動跑步機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器材,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對促進心血管系統功能也有相當大的作用。急走和慢跑這兩種最佳的鍛煉方法在跑步機上都能實現,減脂作用也很明顯。
健身車是一種老少皆益的有氧運動器材,它和騎自行車很相像,通過不同的騎行速度,可以提高您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質,還能加強心血管系統功能。
健騎機和健身車造型有些類似,它是一種能使全身80%的肌肉和關節同時運動的不可多得的器械。此外,它還可以有效地鍛煉神經協調能力,特別適合青少年和老人。
健步機主要針對雙腿進行鍛煉,可以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和腿部關節的能力,提高雙腿骨骼的骨質密度,防止骨質疏鬆。
划船機能鍛煉伸展肌群,對腰背的鍛煉尤其明顯,可以緩解腰背酸痛症狀,提高腰背肌群的生理活性。
對各種器械的不同性能做到心中有數後,再根據自己的目的有的放矢巧做選擇。計劃減脂的朋友,建議您選擇一台有氧運動器材,諸如跑步機,再配合自己多脂的部位購買一種局部鍛煉工具。想健美體形、增強體質的人士,有氧運動器械也是必不可少的。
家庭健身也需循序漸進
只要有時間,隨時就可以站到健身器材上運動筋骨。相比於一些專業健身房,在家健身可謂是異常便利,而且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因而備受那些日常事務繁忙的市民青睞。需要指出的是,在家健身同樣也需要遵守一些細則。
時下,無論在家裡還是健身房運動時,許多市民在健身減肥時,持續的時間一般會比較長,以出汗為標準,然而,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溫馨提示:盲目健身不但不利於健康,還會傷害身體,尤其是類似的短時間過度訓練法,更是不科學。」市人民醫院一些專業保健師這樣介紹,任何市民在科學健身減肥前,最好先根據自身體質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個健身計劃,並按該計劃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汗液的健康信息 你讀懂了嗎?
汗液是身體的代謝產物,蘊含著很多的信息。從出汗可以透視身體的健康狀況。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通過出汗部位和汗液的狀況看出身體的健康狀況。
形形色色的「奇汗」,可作為窺測疾病的診斷依據之一。
冷汗:每當人在生病、受驚嚇或心緒格外緊張、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時會不斷地排出大量淡而無味的汗,觸之發涼,出汗後常常有「心有餘悸」之感。
黏汗:汗出黏膩,發稠發熱,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燒,服用解熱退燒藥後的一種病症汗。此種汗表明身有濕熱不清,需通楱去濕去熱,方可痊癒。
鼻汗: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兩側滲出,汗珠晶瑩可見。若病變見於肺氣宣洩失常,多見於肺虛病人。
額汗:汗出局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籠頭的俗稱,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臟腑內傷者,均可引起頭額汗。
半邊身出汗:指半邊身體多汗,而另半邊身體無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氣血不足內阻經絡所致,常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勞心汗:係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無汗或汗出甚微,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統血而胸汗涔涔。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分子。
手足汗:中醫認為脾主四肢,凡脾胃濕熱內蒸不宣、血虛、陽虧、中陽不足,均可導致手足多汗。
焦味汗:汗出津津,綿綿不斷,散發出一股糊焦或燃煤味。重者焦味甚濃,可刺激周圍人打噴嚏、流清涕。此症局限於青年人男性,系因手淫頻繁,或經常夢遺滑精,又不注意清洗會陰部者。
此外,高燒病人的戰汗,手術或女性分娩之後的虛汗,生命垂危、彌留之際的脫汗,都是不同病症或不正常的奇汗。
${FDPageBreak}
夏季4種出汗異常要當心
夏天出汗很頻繁,不過出汗過多也是身體給我們健康的提示。例如,白天動一動就出汗是氣虛的表現,應該注重清淡飲食。半夜出汗多是盜汗現象,可多吃些百合、雪梨等食物滋陰……當出現以下4種出汗異常時,要多加注意。
隨著氣溫的不斷攀升,出汗也越來越頻繁。專家提醒,出汗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無明顯疾病的異常出汗,則意味著身體需要調理。
1.白天動一動就大汗
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就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
支招:飲食上可選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還可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增強體質。
2. 手足心汗多
到了夏天,許多人的手心就很容易出汗。通常這樣的人,腳汗、腋窩汗也出得厲害。
支招: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於腸道內有積糞的熱征,可服用通便藥;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隨口乾、牙齦腫痛等,多屬於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
3.頭面部汗多
很多人一吃飯頭上就大汗淋漓,老人和產後身體虛弱的女性,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於氣虛。
支招:若同時有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可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應注意清淡飲食。
4. 半夜出汗多
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盜汗」。
支招:可選百合、雪梨等滋陰,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FDPageBreak}
汗多的表現及飲食療法
自汗
表現: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經常出汗不止,稍微運動則大汗淋漓。自汗的人多數表現為精神不振、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怕冷等。
原因:「肌膚腠理鬆弛,不能顧攝」,多由氣虛或陽虛所致,這種人肺氣虛弱、衛陽不固,通俗地說就是人體的正氣不足,致使津液外泄。
治療:以「補肺益氣、固表養陰」為原則,飲食上可以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可多煲太子參瘦肉湯、黨參北芪瘦肉湯、西洋參燉雞、五指毛桃燉雞等飲用。如果是虛不受補的人,要用太子參煲湯。
盜汗
表現: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入睡後,在半夜或黎明時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較多,清醒以後出汗就停止了。這些人常有失眠、手腳心熱、心煩、兩頰潮紅、口咽乾燥等特點,尤以肺結核患者最多見。
原因:汗多傷及心陰心陽而造成氣陰兩虛。陰虛火旺,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則津隨液為汗。
治療: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用沙參麥冬煲老鴨,平時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服用六味地黃丸和知柏地黃丸。
夏季出汗多酸味食物解渴
酷暑來臨,高熱、中風、腹瀉、心梗……除了病人增多,人們普遍感覺不適。氣象對人體的傷害是多方面的,包括溫度、濕度、氣壓、風力、日光等,這些因素或單獨「行動」,或綜合「侵襲」,會引起人體代謝、內分泌、體溫調節等一系列功能失調而致病。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故需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餚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將上述各種食物加以科學搭配食用,則可充分滿足心臟和脾臟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
${FDPageBreak}
防暑降溫要科學
專家建議,科學降溫,這是戰勝持續高溫的保健良策。最理想的溫度是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5℃~7℃。老人、小孩體溫調節能力差,應儘量少「孵」空調。長期在空調環境裡工作、生活的人,應穿一件外套。坐著工作的人,尤其是女性,可在膝關節部位覆蓋一塊浴巾,不能貪圖一時涼快,對著風口吹,以防低溫對人體損害,發生月經不調、頸椎病、關節炎。
止汗對策 清新乾爽過夏天
夏季教你怎樣擺脫汗味的小竅門,在持續高溫的夏季,很多女性經常會因為在公共場合露出腋下的一片濕漉狀而尷尬不已。你想要做個夏季清爽人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夏季止汗清新對策。
中醫按摩輕鬆止汗
將拇指指尖立起,用力點按合谷2-3分鐘,穴位局部出現明顯酸痛感;再用拇指指腹順時針輕揉復溜3-5分鐘,穴位局部出現輕微的酸脹感;復溜穴在足內踝尖與跟腱後緣之間中點向上約三橫指處。注意合谷穴是重點,復溜穴要輕揉。
夏季止汗茶
黃芪10g、白朮10g、防風5g、浮小麥10g沖水代茶飲,每一劑藥茶可以喝1天。
小麥糯米大棗粥
浮小麥60克、糯米20克、大棗15個(去核)放入沸水中同煮,煮粥至熟爛,吃時可放白糖或紅糖。分數次將粥吃完。
烏梅黑豆湯
將烏梅15克、黑豆30克、浮小麥50克,放入沸水中煮成濃湯,去掉殘渣,剩下的汁加蜂蜜調味即可。
${FDPageBreak}
生活小常識
1、大量出汗後不要直接進入空調房間,應當先用毛巾擦乾,再用溫水沖洗。
2、身體出汗過多者,要特別注意及時更換汗濕衣服,並用溫水洗澡,保持皮膚乾燥。
3、所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的女性一定要「常戴常摘」,經常清洗,以免滋生病菌,生成「首飾病」。
4、香體露真能止汗嗎?目前,市面上標榜「出汗」的香體露種類五花八門,到底功效如何?其實,香體露如果使用不當,很容
盛夏慎防「陰暑」
中醫認為,傷暑有陰、陽之分。「動而得之者為陽暑」,我們平時所指的中暑大多指此。患者多在烈日下勞作,或長途行走,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這種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但由於近代人們生活、生產和保健條件的改善,人們也重視預防,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病例並不多。
而「陰暑」是夏日過於避熱貪涼引起,即所謂「靜而得之者為陰暑」。由於夏季暑熱濕盛,人們毛孔開張、腠理疏鬆,人們睡眠、午休和納涼之時,若過於避熱趨涼,如夜間露宿室外,或坐臥於陰寒潮濕之地,或在樹陰下、水亭中、陽台上乘涼時間過長,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出現身熱頭痛、無汗惡寒、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症。正如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指出:「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陰暑。」特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體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誘發此症,尤應加強防護,不可過於避熱貪涼,避免寒濕侵襲而引發「陰暑」。
中醫建議,治療或預防陰暑,可以在有明顯發病症狀前,多喝些生薑紅糖水,千萬不要喝冰鎮綠豆湯等,以免雪上加霜,或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四逆湯加砂仁,一般服用3~5天就能見效。另外,人們不要在樹蔭下、陽台上乘涼時間過長,更要避免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或在睡眠時不要開電扇強風對吹等。
另外,日常多喝水,飲食上常喝稀飯、菜湯、水果等,多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少飲酒等方式,都是避免「陰暑」的妙招。
編輯推薦:
瓜殼也可下火 夏季降火妙招
苦味食物不能少 夏秋之交飲食方案
中醫推薦良方祛除夏季皮膚濕毒
睡眠保充足 夏季預防中暑攻略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都會引起中暑。
健康自測:身體告訴你啥時應喝水
身體一旦缺水,就會慢慢「罷工」,嚴重時甚至可導致腎功能衰竭、腦水腫等。當你感到口渴時再補水卻是為時已晚。幸運的是,身體會給你留下各種線索,暗示你需要補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