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拔罐務必要注意三點

一、拔火罐兩小時後再洗澡

拔火罐時,有的人儘可能地延長拔火罐的時間,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專家提醒,拔火罐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或10分鐘之內,如果時間太長,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現起泡、破潰甚至感染。

二、火罐拔哪兒要找准穴位

傳統的中醫療法里的拔火罐,是用杯罐吸附在人體穴位或某個疼痛的局部,達到治療目的。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拔火罐不只是哪裡疼在哪裡拔火罐,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火罐,才能達到效果。

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還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很多人並不了解人體的穴位情況等,因此最好在拔火罐前諮詢正規的中醫,了解自己的疼痛情況需要在哪些部位拔火罐。

三、紫印未消失部位不宜重複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後,疼痛沒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繼續拔火罐,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強效的手段治癒疾病。

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拔火罐的,要更換到相關穴位。否則不但不能緩解疼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注意夏季拔罐的多種效應

1、正常反應

無論用何種方法將罐吸於體表,由於罐子的負壓吸引作用,局部軟組織可隆起於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覺得局部有牽拉發脹感,或發熱、溫暖、涼氣外出、舒適感等,有的病證立即或漸漸減輕,甚至完全消除。

當然,上述感覺並非全部出現,依個體反應的不同,出現的多寡顯隱有別。留罐到一定時間(數分鐘至十多分鐘),或閃罐、走罐多次後,局部的軟組織呈現潮紅、紫紅色(瘀斑色),或出現丹痧(小點狀,紫紅色疹子),起罐後皮膚的這些變化可能維持一至數天。這些,都屬於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應。

中醫和西醫可根據局部的反應情況來診斷和輔助診斷疾病。中醫認為,拔罐區出現水泡、水腫、水氣過多者,揭示患濕氣證。出現深紅、紫黑或丹痧,或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者,提示患熱毒證;身體不發熱者,提示患瘀血證;皮色不變,觸之不溫者,提示患虛寒證;微癢,或出現皮紋,提示患風證。有關刺絡拔罐吸出的液體,可表現不同的病情。

一般認為:鮮血顯示病情較輕,黑血或瘀塊顯示瘀阻較重,黃水顯示濕熱證,清水顯示寒濕,血水往往出現在治療的開始階段或疾病即將痊癒階段。至於出血量多少,亦可提示病情的輕重及轉歸。

有些患者開始治療時,出血量少甚至不出血,這是瘀血阻塞嚴重或風氣盛的表現,隨著治療次數的增加,瘀血逐漸被吸出,出血量才漸漸增多,但隨著病情的好轉,出血量又會漸漸減少,直至吸不出血。

西醫認為,拔罐區若出現微細出血,可作為診斷髮疹性疾病(如麻疹、風疹、猩紅熱、斑疹傷寒等)的依據之一,因為這些疾病的發疹前期都發生毛細血管的損害。

若出現印痕黑暈,其中有出血之紫斑,而且相互重疊,則為斑疹傷寒的陽性反應,這種反應較變形菌微生物凝集反應或立克次體凝集反應平均可提早2天出現,且陽性率高;出現很多大水泡,提示有水液瀦留,肢體有不明顯的肉眼難以觀察出現的水腫症;呈現粉紅色或無色斑,提示患有神經痛或高血壓症;呈現深紫色斑,並且在紫紅色的印痕中間常出現黑褐色斑紋者,提示患有肌肉風濕症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若治療過程中這些印痕或斑紋逐漸減少,則提示病情減輕、好轉或痊癒。

2、異常反應

上罐後,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緊張,疼痛灼辣難忍,數分鐘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濕氣證),或於施術局部的遠端感覺發涼、發麻、疼痛等,均屬異常反應。引起異常反應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病人心理反應過度。

(2)罐子吸力過大。

(3)施術時失誤、灼傷皮膚,或皮膚本來就有傷口。

(4)所塗藥物的刺激過強。

(5)罐口邊緣過薄(指代用罐),或不平滑,有砂粒狀樣凸起或凹縫、凸痕,或病人皮膚乾枯鬆弛(如老年人),加上醫者上罐時可能旋轉了手腕(旋罐),使皮膚出現皺褶。

(6)吸罐時間過長,局部瘀血形成過多,隆起明顯。

(7)拔罐的局部有淺在的較大動脈分布(如腹肌溝動脈、足背動脈搏動處),由於吸力的作用,局部軟組織緊張,動脈受壓而使血運受到影響,於是遠端的組織出現缺血,故出現發麻、發冷、疼痛等反應,甚至還會出現組織壞死。

暈罐,是指在拔罐的過程中,病人出現頭暈、心慌、噁心、嘔吐、冒冷汗甚至暈厥等症狀。引起暈罐的原因為虛弱、飢餓、疲勞、精神緊張,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單純拔罐引起暈罐者極為罕見,只有在施行針罐法和刺罐法時偶有發生。

冬季拔火罐小心交叉感染

拔火罐是一種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機械的或加熱的方法,驅除罐內的空氣,利用其負壓,吸附皮膚,在局部造成微小的皮下淤血,這種小創傷能刺激人體自身功能(如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藥店、商場裡的火罐產品也越來越多。近些年,家庭用的抽氣式罐很常見,但也存在用法不當的問題。

辨火罐:新老產品差別不大

拔火罐又稱「拔罐療法」、「拔管子」或「吸筒」。其實,傳統火罐和現代拔罐器之間的功能並無太大差別,尤其是材料的差別,對於火罐的療效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但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如果是針對寒症如風濕、老寒腿等,則使用傳統的需要點火的火罐效果更好些。

拔火罐:弄清痛因再下手

第一、分清體質。體質過於虛弱者不宜拔罐,會使虛者更虛。

第二、有心臟病、血液病、患皮膚病以及孕婦、婦女經期、過飽、過飢、醉酒時都不適宜拔罐。

第三、肚臍、心前區,皮膚細嫩處、破損處、瘢痕處,乳頭、骨突出處均不宜拔。拔罐舊痕未消退前,最好也別拔。

第四、拔罐後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後,皮膚處於一種被「傷害」的狀態,敏感脆弱,此時洗澡非常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等,建議等上兩三個小時。拔罐時應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

第五、拔罐後正確處理。拔罐後不慎起泡,每個罐內多於3個泡,就應及時塗燙傷膏,或去醫院處理。

拔罐的好處有哪些呢

勞宮穴位於手掌心,是手厥陰心包經的滎穴,回陽九針穴之一,具有振奮陽氣,清心瀉火,寬胸利氣,增加活力的功能,配合湧泉、三陰交、足三里,效果更加明顯,經常在此拔罐可使人解除疲勞,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面對現代社會快節奏,競爭激烈,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生活。

拔罐的異常反應預防及處理

要仔細檢查罐子,不符合要求的棄之不用;嚴格遵守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