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易發抑鬱症 怎樣消憂愁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是抑鬱症易發季節,專家建議加強自我保健,增強鍛煉,並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消「秋愁」。

  石家莊的黃女士近日發現自己變得易怒、容易傷感、幹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來,經醫生診斷為「季節性抑鬱症」。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副所長王學義說,隨著秋季到來,日照開始減少,空氣中氧氣含量下降,容易導致人體內分泌的變化,因此秋季屬於抑鬱症好發季節。

  王學義建議人們從三方面加強自我保健。有抑鬱症的人群要定期去醫院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普通人也要注意「減壓」,有什麼煩惱要及時疏解。加強鍛煉,鍛煉有助於增強意志力,促進人體內環境的穩定,並可增強血液循環,促進人體器官尤其是大腦出現興奮狀態,從而促進人體可提高情緒活力的「興奮劑」的分泌,給人帶來好心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質量是精神健康的重要標誌,人們要儘量少熬夜,尤其是青少年每天至少保證8小時睡眠。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預防骨質疏鬆從兒童抓起

  來無影,去無蹤,當出現骨折現象時,已是嚴重階段了。一直以來,骨質疏鬆都是作為一個隱形疾病讓人無法去診斷和預防。上期的「名醫網上聊」中,著名的骨質疏鬆治療專家、市六醫院骨質疏鬆中心副主任章振林博士與讀者網聊了骨質疏鬆的話題,引起眾多讀者興趣。專家認為,長期以來,許多人一直把骨質疏鬆作為一種年老的必然表現而未予重視,造成大量病人發生骨折,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實際上,骨質疏鬆的危險在兒童時期就已存在,因此,預防骨質疏鬆應從兒童抓起。

  骨骼生長階段易營養不足

  很多人認為,預防骨質疏鬆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實,低骨量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特徵及診斷依據,而人的骨量由以下3個因素決定:骨發育成熟期達到的骨峰值,中年期骨量的維持以及之後的骨丟失速率。有人將人一生中的骨量比喻為金錢,骨量的積累就如同金錢的儲蓄,只有在青少年時有足夠的「儲蓄」,才能確保年老後的消耗。青少年是骨發育的關鍵時期,大約20歲以前能獲得峰值骨密度90%以上的骨量。此階段影響骨代謝的營養素鈣和維生素D的需求量相對較高。

  章博士指出,在引起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中與青少年相關的就有: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食;維生素D及鈣鹽、蛋白質攝入不足;另外,廣大中小學生由於功課負擔過重,活動少、長時間靜坐等,使骨骼生長發育不良,是以後發展成骨質疏鬆症的緣由。這是因為機械運動負荷的刺激是促進骨鈣鹽量增加的必要條件,肌肉收縮及舒張運動的機械負荷會促使生長期骨鈣鹽量的增加,如果運動、負荷不足會減弱對骨骼的機械刺激,造成肌肉萎縮、骨形成減少,最後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以上這些因素均會引起骨含量減少,影響青春期峰值骨量的形成。

  兒童期爭取好的骨峰值

  專家在網聊中指出,在青少年時期,應注意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飲酒,多參加體育鍛煉及戶外活動,以使個人從兒童期開始,就爭取要有一個最好的骨峰值。

  飲食是人們獲得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的重要和便捷的途徑。每天喝一袋牛奶,進食豆類蛋白2兩,碳水化合物6~8兩,蔬菜水果1斤,並通過經常的戶外活動和曬太陽,讓皮膚幫助機體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二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動多坐及低鈣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容易在老年後發生骨質疏鬆。三是加強鍛煉。無論多忙也要抽出時間運動一下肢體,能走路就不要騎車,能騎車就不要坐車,那怕每天多走一段路,多爬一次樓梯,對骨骼健康都是有益的。

  身體有症狀要及早檢查

  世界衛生組織曾明確提出,不要讓骨質疏鬆成為人類廣泛流行的疾病和災難,並提出2000年至2010年為「骨與關節」的十年,要求將骨質疏鬆的預期發病率降低至25%以下。

  專家提醒人們,當有以下症狀時,就應及時到醫院診治:1.走路或身體移動時,腰部感覺無力、疼痛,漸漸成為慢性痛楚,偶爾會突發劇痛;2.背部漸漸彎曲,身高變矮;3.骨折,骨折可能發生於咳嗽、大笑、彎腰抱起小孩、屈身撿拾東西時。

糖尿病患者多骨質疏鬆

  王奶奶62歲了,患糖尿病已有8年時間。剛開始知道自己患病時,王奶奶非常重視,除了按醫囑服藥,還合理膳食,堅持鍛煉,定期到醫院監測血糖,病情控制得很好。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奶奶鬆懈了。

  一天,她乘公交車外出,遇到急剎車,前胸輕輕撞到了座椅扶手,頓感疼痛難忍。到醫院拍X光片檢查後,發現肋骨骨折。

  糖尿病患者容易並發骨質疏鬆,這一點常被人忽視。糖尿病是全身代謝性疾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相對於同性別、同年齡的正常人群,其骨質疏鬆發病率增高。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血糖升高,大量葡萄糖從尿液排出,造成鈣、磷、鎂丟失,刺激甲狀旁腺素分泌,溶骨作用增強,使骨量減少;胰島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影響骨的形成和轉換,使骨密度下降形成骨質疏鬆;病程長,血糖控制不佳,損害腎功能,導致腸內鈣的吸收減少,加重骨質疏鬆。

警:五類藥物傷眼睛 切勿亂用

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500萬盲人,其中,有75%的人是可防可治的。在生活中,做到安全用藥對保護眼睛是十分重要的。臨床觀察發現,濫用以下藥物可導致藥源性眼病,或造成眼睛損傷。 抗結核藥:乙胺丁醇、異煙肼是常用的抗結核藥物,臨床研究發現,某些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可出現視朦,視力下降,眼底、視野及色斑異常等,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球後視神經炎,表現為雙眼視力嚴重下降,僅有光感,甚至致盲。 抗生素:1.青黴素:引起眼部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幻視、一過性視力障礙。2.氯黴素:可引起視神經炎、幻視,如果連續使用1個月,將出現中毒性弱視、視神經萎縮等。有過敏史的,還會導致過敏性結膜炎。3.鏈黴素:除發生急性中毒性弱視外,還可引起突發性球後神經炎或漸進性視神經萎縮等。4.四環素:可引起暫時性近視、復視、眼球運動障礙、視乳頭水腫。5.磺胺類:主要表現為結膜炎、視網膜炎、視神經炎等。6.多黏菌素B:其眼部不良反應主要是復視、眼球震顫等。 糖皮質激素:長期運用激素可引起眼壓升高而導致青光眼,也可使眼睛裡面透明的晶狀體渾濁而引起白內障。 吩噻嗪類:主要是氯丙嗪。氯丙嗪是精神科主要用藥,長期大量應用可導致晶體渾濁,引起中毒性視網膜病變,如出現類似色素性視網膜炎、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等。 眼藥水:別把眼藥水當成「潤眼劑」。常用的眼藥水裡面大都含有防腐劑,眼睛常年被其沖刷,會嚴重損害角膜。眼科門診常見一些病人常年點眼藥水,眼病卻不見好,結果一停藥卻好了,就是這個道理。 這其中,抗生素眼藥水和激素類眼藥水則傷眼更甚,切不可濫用。激素類眼藥水具有抗炎、抗過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常見的含激素眼藥水主要有地塞米松、曲安奈德、氟米龍等,這類眼藥水剛開始用時能有效緩解眼睛乾澀、發紅,但長期使用就可能導致眼壓增高,甚至引起視神經損傷和視力下降,誘發激素性青光眼,而青光眼造成的視功能損傷是不可逆的。 藥物濫用猛於虎!尤其是對於結構「精密」的眼睛,亡羊補牢往往難以奏效。切記用藥需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隨時注意保護自己的視力。

三大殺手導致骨質疏鬆

近年來,年輕的都市女性中罹患骨質疏鬆的人越來越多,據統計,平均每三人中便有一人罹患此症。記者日前就此問題採訪了江蘇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的有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