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燒不吃藥 刮痧VS足浴來幫忙

一提到感冒,很多人就想到要吃藥,但有的小孩子害怕藥苦,不肯吃,這可愁死媽媽了。感冒發燒不吃藥怎麼辦呢?別急,下面為你介紹不吃藥的防感冒方法。

小兒感冒發燒不吃藥怎麼辦?

一、刮痧療法

用瓷湯匙蘸水在背部上下刮,以刮出紫紅痧為度。發熱病人,輕輕一刮,即可刮出痧點,痧點呈紫紅色,粒大,密布。而正常人刮痧出痧慢,需重刮幾次才可出現淺淡、稀疏、粒小的痧點。二者截然不同。施刮者應該注意鑑別。

刮痧療法是流傳於民間的一種古老的物理療法,刮痧療法目的在於通過疏通俞穴,達到調和內臟氣血、陰陽之功能,對於感染性發熱,療效很好,可作輔助治療。

二、足浴療法

準備兩個較大的洗臉盆,其中一個盆內倒入42℃左右的溫水,另一個盆內倒入15℃至16℃的冷水,水量以能淹沒腳踝為限。洗淨患兒的雙腳浸入溫水盆內1分鐘,然後再浸入冷水盆內1分鐘,如此交替進行,反覆三次,以溫水浴開始,以冷水浴結束。需要注意的是,盆內的溫水要不斷的加熱水,保持在42℃43℃。結束時,要迅速擦乾腳,穿上襪子,以免著涼,此法適用於小兒發熱初期的治療。

三、食療方法

1、桂枝湯

桂枝湯:桂枝9克。 芍藥9克。生薑6克 。大棗掰開4枚。 炙甘草6克

當孩子剛開始發燒,體溫不超過38°,頭疼,有的渾身疼,身體上或者額頭上微微出汗。記住了,一定要有出汗的症狀才可以,就需要桂枝湯,這個方子力度很小,主要功能是解表的,發汗力度小。需要喝完藥以後再喝稀粥來幫助發汗,兼養胃液。

2、麻黃湯

麻黃湯:麻黃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 。炙甘草3克。

當孩子發燒39°以上,並且渾身無汗,發冷。這是很關鍵的一點。一定要注意。孩子燒的厲害,但是不出汗,而且總要蓋被子。這時候就必須上麻黃湯。麻黃具有強力發汗的功能,喝下去半小時內必發汗。皮膚毛孔一打開,裡面寒氣就跟著排出來了。體溫就一定會降下來。麻黃湯不要多喝。一般只喝一兩副。出了汗以後就不要再喝了。否則傷津液。

3、人參白虎湯

人參白虎湯:知母15、石膏25、炙甘草9、粳米18、黨參10。

白虎湯區別是高熱。總愛喝水。最大的特點是不怕冷。蓋被子就嫌熱。溫度一般39°左右,偶爾伴著肚子難受。只要對症必上白虎湯。不用懷疑。一般建議用人參白虎湯,就是在白虎湯的方子裡加點人參。為了是補津液。如果汗出多了就需要加人參。出汗少就不用加。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暴脾氣小心肝有病 對症食療護好肝

生活中有的人脾氣非常火爆,容易動怒,中醫認為這樣的人容易患上疾病,主要為肝鬱氣滯、肝火上炎、脾虛肝乘等三種症候。所以脾氣不好就要養肝護肝,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對症食療,護好你的小心肝,愉悅每一天。

脾氣暴躁的人肝不好,易得肝病

其實從中醫的辨證論治的角度來說,愛生氣、脾氣暴躁是疾病的一種。中醫將容易發怒稱為「善怒」,是指無緣無故性情急躁、易於發怒、自己不能控制的症狀,也叫做「喜怒」「易怒」,應屬於疾病的範疇。

中醫理論認為:「肝為剛髒,喜條達而惡抑鬱,在志為怒。」也就是說肝的情緒表現主要為發怒。所以,善怒主要與肝有關,現在中醫的解釋是善怒屬於肝鬱氣滯、肝火上炎、脾虛肝乘等三種證候。

肝鬱氣滯所致的善怒,除了易怒之外,還會表現為頻頻嘆氣、胸肋部疼痛等症狀。肝鬱氣滯證的病因多是精神因素,比如長期鬱悶、精神受到強刺激或因 精神創傷史所致。

對症食療養肝 治好你的暴脾氣

不管是肝鬱氣滯還是肝火上炎、脾虛肝乘引起的暴脾氣,都是屬於肝臟有問題,所以脾氣不好的人應該學會養肝護肝,接下來我們看看這三種症狀的各自保健食療方法。

1.肝鬱氣滯

肝鬱氣滯的症狀表現為頻頻嘆氣、胸脅脹痛或串痛等。肝鬱氣滯症的病因多是鬱悶、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創傷史所致。

對策:首先要通過精神養生的方法來調節神志和情志,並針對病因採取疏導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飲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蓬蒿、西紅柿、蘿蔔、橙子、柚子、柑橘、香櫞、佛手等。

適合肝鬱氣滯型者的偏方:

佛手薑茶—材料:佛手10克、生薑6克、白糖適量。做法:將佛手10克、生薑6克同煮,去渣,加入白糖另溶。不拘時服用。功效:生薑可健胃止嘔、溫中和胃,可加強佛手疏肝解郁作用,服用可使氣鬱不舒而胸膈脹悶的症狀明顯改善。

玫瑰花茶—材料:干玫瑰花6-10克。做法:將上品放茶杯內,沖入沸水,加蓋30分鐘後,代茶飲用。不拘時溫服。功效:玫瑰花甘微苦,可行氣解憂舒肝,是一味平緩的茶療方,尤其情緒不穩而胸悶者可多加喝用。

2.肝火上炎

肝火旺的症狀表現為睡眠多夢、目赤腫痛、口苦口渴等。病因多為肝氣久郁,或吸菸喝酒過度,或因過食甘肥辛辣之物所致。

對策:除應戒菸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外,要適量多吃清肝瀉熱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紅柿、綠豆、綠豆芽、黃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針菜、油菜、絲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適合肝火上炎者的偏方:

1、夏枯草6~100克,瘦豬肉30~60克。加水適量,煮至肉熟即可。喝湯吃肉,每日2次。

2、決明子粥:炒決明子10~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或加白菊花10克。先把決明子放入砂鍋內炒至微有香氣取出,待冷後煎汁或與白菊花同煎取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將熟時,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服用,5~7天為l療程。適用於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

3.脾虛肝乘

症狀表現為身倦乏力、食少腹脹、兩脅脹痛、大便稀溏等。病因多是由於脾氣虛弱,肝氣太盛,影響脾的運行功能所致。

對策:要健脾理氣為主,飲食上應多吃一些有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如扁豆、高粱米、薏米、蕎麥、栗子、蓮子、芡實、山藥、大棗、胡蘿蔔、包心菜、南瓜、柑橘、橙子等食物。

適合脾虛肝乘者的偏方:

1、北芪靈芝燉豬肉,北芪15克,靈芝9克,瘦豬肉100克;將上述材料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煮湯,去渣,調味後飲湯食肉;日服1次,連服10~15天觀察效果。

2、冰糖蓮子粥:蓮子(去除綠芯)、芡實、糯米適量,核桃、黑芝麻少許;將適量的蓮子(去除綠芯)、芡實、糯米熬粥;待熟時攪入少許核桃仁及黑芝麻,再熬3~5分鐘後撒入冰糖即成;每天1次,連服10~15天觀察療效。

氣血不足會顯老 多按一按這些穴位能補血

  都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如何才能讓自己臉色好看呢?氣血充足很重要。如何補血成了女人關心的話題。中醫上認為,多按一按這些穴位與吃對食物,補血效果好,能養出如花臉色。

  多按一按這些穴位能補血

  1、關元穴

  足三里、關元、氣海是人體三大強壯要穴。古有「針必取三里,灸必加關元。」之說。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統治足三陰經及小腸、任脈疾病。

  按摩關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每一輪輕輕按壓8次,每次8輪,補血、消除小楠肚。

  2、期門穴

  期門穴(足厥陰肝經)是足太陰、厥陰、陰維諸經之會處。

  功效:呵護肝臟,避免肝血虛,常按此穴,對肝血不足有良效。

  3、隱白穴

  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統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經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陰根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經,促進氣血源源不斷的生化,是女性補血的大穴。

  4、天樞穴

  常按天樞穴(足陽明胃經之穴),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系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泄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

  雙手拇指下壓(力度適中)左右兩邊此養生穴位,由外向內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補血又排毒。

  5、髀關穴

  髀關穴(足陽明胃經之穴)是胃經中脾土微粒沉降之處,是小腹之陰與股前之陽交匯之處,是調節下肢胃經之總穴。

  此穴用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而用針。

  多按此穴,健脾除濕,固化脾土。理氣和胃,治療胃痛。另外多按此養生穴位,對風濕、關節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減肥有良效。

  除了按摩,也要多吃這些民間熟知的補血食物

  龍眼肉:龍眼肉即桂圓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鮮的龍眼上市。龍眼含有維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豐富的鐵質。龍眼湯,龍眼酒等食物,相當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是頗佳的補血食物!

  桑葚干: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製品中含天然鐵最豐富的,每100克含鐵42.5毫克,無愧於水果中「補血果」的稱號。一般建議將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補血,還可以美容,但孕婦慎用。

  黑棗:干棗里最為推崇的是黑棗和蜜棗,它們每100克含鐵量在3.7 ̄3.9毫克之間,也算是補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棗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促進鐵離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讓機體對鐵的吸收事半功倍。但干棗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湯、煮粥食用。

  紫葡萄乾:紫葡萄是很好的補血水果。將葡萄曬製成干後,每100克含鐵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曬制過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營養含量遠遠高於果肉),也有利於葡萄乾中一些穩定營養素的保留,如鐵、鋅、錳、蛋白質、抗氧化物質等。

  麵筋:麵筋是一種植物性蛋白質,由麥膠蛋白質和麥谷蛋白質組成。將麵粉加入適量水、少許食鹽,攪勻上勁,形成麵團,稍後用清水反覆搓洗,把麵團中的活粉和其它雜質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麵筋。油麵筋用手團成球形,投入熱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即成。將洗好的麵筋投入沸水鍋內煮80分鐘至熟,即是「水麵筋」。麵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

產後頭痛因血虛 產後3招補血防頭痛

女人在坐月子期間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偏頭痛就是其中之一,這會對孕婦的生活、身體、哺乳造成一定的影響。下面 告訴你產後頭痛怎麼辦?

牛奶VS豆漿 哪個更美容防病

牛奶和豆漿作為日常飲品,營養價值高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是喝牛奶好還是喝豆漿好呢?有說法是:女人該多喝豆漿少喝牛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喝牛奶跟喝豆漿到底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