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又稱疲乏,是一種主觀不適感覺。但客觀上會在同等條件下,失去其完成原來所從事的正常活動或工作能力。凡是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都可出現疲乏,故可以引起疲乏的疾病很多。
1、理療:利用光療、臘療、電療等作用於局部或整體,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疲勞的消除及機能恢復,同時具有治療損傷的作用。
2、吸氧:利用高壓氧船,在2~2.5個標準大氣壓下,吸入高壓氧的效果已得到初步證實。高壓氧可使血氧含量增加,血液二氧化碳濃度下降,PH值上升,提高組織氧的儲備量,對訓練引起的極度疲勞、肌肉酸痛、僵硬、酸鹼平衡失調等有明 顯療效。特別對拳擊、摔跤、柔道等頭部常受到撞擊的運動員,有減輕頭疼、頭暈,改善睡眠的效果。負氧離子也被用來消除疲勞。有人觀察負氧離子加播放音樂消除機體疲勞的作用。發現有提高背肌肌力,改善心肺 功能,提高血紅蛋白濃度等作用。
3、營養:運動中各種營養物質消耗增加,運動後及時補充,有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糖、維生素C、維生素B、水等,均應得到足夠的補充。
4、心理恢復:是通過調節大腦皮層的機能達到消除疲勞的目的,氣功、意念、放鬆練習等都屬於此類。
5、溫水浴:訓練後進行溫水淋浴是最簡單易行的消除疲勞方法。溫水浴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調節血流,加強新陳代謝,有利於機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和疲勞物質的排除。水溫為42士2C為宜。時間為10~15分鐘,勿超過20分鐘。訓練結束半小時後,還可進行冷熱水浴。冷水溫為15C,熱水溫為40C。冷水淋浴1分鐘,熱水淋浴2分鐘,交替3次。
6、蒸氣浴:這是將蒸氣通入特製小屋或關閉的房間內,造成一個高溫、高濕的環境。其作用與桑那浴類似,但較桑那浴易造成身體疲勞。進行方法如下: 在40.5~46C環境中,停留20~30分鐘。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如何解釋疲勞
《黃帝內經》中對疲勞就有較充分的論述,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補充、豐富,使中醫疲勞理論不斷完善。內因、外因均可導致疲勞,但以內傷尤其過勞為主要病因。疲勞為害,涉及五臟六腑,主要為脾、肝、腎,首當推脾,疲勞屬於中醫學的"虛勞"範疇。
疲勞是機體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由於過長時間或過於繁重、緊張的體力或腦力勞動而引起的作業效率明顯的暫時降低的一種生理現象,主觀上一般伴有疲倦感,甚至筋疲力盡的感覺。但主觀疲倦感並不一定是機體疲勞,有時無疲倦感覺,而機體卻已進入疲勞狀態。
疲勞現象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個別器官疲勞,常發生在僅需個別器官或肢體參與的緊張作業,如打鍵盤等。
2、全身性疲勞,繁重體力勞動所致,常有特殊的感覺與行為,如全身肌肉和關節酸痛、疲乏和嗜睡等。
3、智力性疲勞,持續而緊張的腦力勞動引起,其特點為頭昏腦脹、全身無力、嗜睡或失眠、易激動、肌肉鬆弛。
4、技術性疲勞,多見於腦體並重,且神經精神相當緊張的作業,如駕駛。疲勞還可以分為精神疲勞和神經疲勞,也可分為肌肉的、代謝的、情感的、環繞的疲勞以及急性疲勞和慢性疲勞,還有所謂心臟疲勞、視疲勞等。
生活中如何應對慢性疲勞
慢性疲勞綜合徵是指尚無器質性病變,但有功能性改變的症狀,是一種以慢性持久或反覆發作的腦力和體力疲勞為主要特徵的症候群,以疲勞、低熱(或自覺發熱)、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睡眠障礙和抑鬱、咽喉痛、肌肉痛、關節痛、頭痛等非特異性表現為主的綜合徵。
按年齡劃分,20歲-40歲之間的青年人患慢性疲勞綜合徵比較多;按職業分,IT業是高發群體,其次是媒體從業者,以及壓力過大的白領;按性別分,男性多於女性。慢性疲勞綜合徵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預防這一疾病,也要從生活點滴入手。
首先、飲食方面,要以清淡為主,忌辛辣燒烤、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很多人下了班去吃燒烤、麻辣燙、火鍋,吃完回家就睡覺,這就容易造成濕熱內積,引起慢性疲勞。
其次、要加強活動,讓身體的氣血運行起來。爬山、交友、培養愛好都可以,否則長時間窩在局限的環境裡必然會導致氣血淤滯,形成疲勞。 再次,作息要有規律,儘量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最後、要調整心態,保持好心情。
對於生活長期不規律或者營養不均衡的人來說,還可以適當補充複合維生素,有利於緩解慢性疲勞綜合徵。一旦懷疑自己是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可是進行檢查和治療。
怎樣減少視力疲勞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操作電腦終端機幾乎是現代人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調查顯示,終端機操作員患視疲勞綜合徵的發生率占70%左右,眼睛疲勞的程度與工作時間的長短有密切關係。
揭秘女性疲勞的七大原因
如果身體發懶,心情抑鬱,可能是甲狀腺功能在減退。60歲後,近20%的女性會因甲狀腺功能紊亂產生疲勞,但多數人並不知情。此時,補充相應的激素可以改善甲狀腺功能,緩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