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晚餐三大惡習

    醫學研究表明,現代人的「問題晚餐」潛在很多健康隱患,是引起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專家指出,晚餐應戒除三大惡習:

  比例失調:一日三餐進食量的比例應當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而定。一般來說,早中晚三餐的比例應為343;如果晚上9、10點鐘睡覺,其比例應為442。這樣既能保證活動時能量的供給,又能在睡眠中讓胃腸得到休息。但是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倒金字塔式的三餐:「早餐吃的少、午餐吃的好、晚餐吃的飽」的飲食方式。其實,在一天的飲食需求上,小腸的需求恰好是相反的。

    營養過剩:不少家庭的晚餐菜餚豐盛,雞、鴨、魚、肉、蛋擺滿餐桌,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會使血脂的凝固性增強,極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又可導致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把過多的膽固醇運載到動脈壁堆積起來,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處理糖的能力下降。每天的熱量供應集中在晚餐,會加速糖耐量的降低,加重胰島負擔,促使胰腺衰老,最終發生糖尿病。而糖尿病和血管病變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晚餐太晚:現在都市裡的家庭用晚餐的時間普遍推遲,一些家庭甚至要在晚上八九點鐘才進晚餐。老人為了等兒子、兒媳們一起回家進餐,儘管肚子已飢餓,仍堅持忍受。小孩子肚子餓了要吃飯,爺爺奶奶總是說:「再等一下,爸爸媽媽就回來了。」長此以往,胃腸疾病自然難免發生。     

運動減肥最好的六種方法

爬樓梯動作能夠鍛煉腿部和臀部,能提臀瘦腿。如果你的公司所在樓層不是很高,與其花時間等電梯,不如改變路線,走走樓梯。

痛性肥胖病的症狀是什麼

痛性肥胖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醫學臨床上都是非常罕見的病症,我們一般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單純的肥胖病症,其實不然。此類疾病主要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並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和家族病史。這一點在防治時一定要多加注意,要時刻做好警惕和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