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含義
太陽黃經150度,夏季的暑熱即將結束。「處」,有散、藏之意,處暑,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
季節特點
白天熱,早晚涼。民俗意義上一般認為立秋之後就是秋天,而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說,北半球在秋分之後才正式進入秋季。而處暑恰巧處於這兩個「秋季」中間,自然也就具有雙重特點。
一方面,處暑仍具有「暑氣」。由於從地理意義上還沒有進入正式的秋季,所以處暑還有夏季「熱」的特點。
另一方面,處暑已有秋燥。處暑代表暑氣的結束,緊接著就要迎來秋燥,所以處暑也兼備秋季「燥」的特點。
中醫調護
《黃帝內經》認為,處暑後陽消陰長,也就是陽氣減弱、陰氣增長。這種特徵與人們的飲食起居都有密切聯繫。
中醫認為,處暑占有「暑」和「燥」兩種外邪。所以,這個季節要早睡早起,早睡可以收斂陰氣;早起可以舒展陽氣。此時,穿衣宜秋凍,散掉夏季在體內蘊結的濕熱之氣。
${FDPageBreak}
飲食養生
處暑屬於長夏,這個季節的飲食養生講究淡補。雖然已經立秋,但是此時不宜「貼秋膘」。淡補,也就是飲食清淡,用「淡」來養生。因為這個季節仍有暑氣,脾胃功能較弱,過食辛辣、油膩容易造成食積。
而且,因為處暑也有「燥」的特點,辛辣等刺激性的飲食會助長肺氣,肺氣旺則會傷肝,所以處暑時節的飲食應該「少辛多酸」。
淡補,既可以避免肺旺傷肝,又可以避免傷脾,同時滿足了處暑季節的「暑邪」和「燥邪」。飲食主要以清熱化濕、健脾化濕、潤肺滋陰等為主。
水果:梨、葡萄 蔬菜:百合、菠菜、蓮藕、銀耳
禽類:鴨子、鴨蛋 糧食:粳米、薏米、紅小豆
藥材:西洋參 飲品:水、牛奶
代表藥膳:西芹百合+紅小豆粥
紅小豆粥功效:紅小豆有清熱利濕的作用,粳米可以滋陰益氣,兩者一起煮粥既能祛暑濕又能潤秋燥。
西芹百合功效:西芹可以清熱祛暑,百合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但脾胃虛寒者不宜。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健康與否 從腳掌便能略知一二
腳,素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由此可見,腳部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有些身體疾病也可以通過腳部觀察出來,下面教大家幾個自檢方法,讓你通過腳上信號判斷健康狀況,不妨觀察下吧。
1、腳趾
一般而言,腳趾長而大,足部寬厚實大者主壽,腳趾瘦而短,足部狹窄薄小者主夭。
由於小趾為足少陰腎經的起源,因此足小趾粗大厚實者腎氣多盛;足小趾細小皮薄者腎氣多衰。
按摩腳趾有利於健康
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經常活動活動腳趾及腳部確實能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從經絡看,胃經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管脾胃的內庭穴也在腳趾的部位。一般來說,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方法有:
腳趾抓地:站立或坐姿,將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腳趾可練習抓地、放鬆相結合的方式,對經絡形成鬆緊交替刺激。
腳趾取物:還可以每天抽一點時間,練習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臥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扳腳趾:反覆將腳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時配合按摩第二、三腳趾趾縫間。
按摩腳趾:消化不良及有口臭、便秘者,宜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可瀉胃火;對脾胃虛弱、腹瀉者,可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
${FDPageBreak}
2、趾甲
健康人的趾甲:白色的半月形占趾甲長度的1/5,顏色粉紅,如櫻花瓣。
①指甲顏色蒼白,缺乏血色,多見於營養不良,貧血患者;此外如果指甲突然變白,則常見失血、休克等急症。
②如果趾甲有縱行條紋,則表示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身體機能低下。
③拇趾的趾甲向上翹起的人,眼睛容易疲勞,或有近視、散光。
④如果5個趾甲都翹起,那可能是承受著相當的精神壓力。
${FDPageBreak}
3、腳掌紋
再翻看腳掌紋,如果紋路非常明顯,可能精神較為憂鬱;
拇趾腹側皮膚有網狀粗紋,且有針孔狀損害的女性,可能會有性腺內分泌失調的各種症狀,如月經失調、性慾減退等。
${FDPageBreak}
4、腳的姿勢
觀察腳的姿勢也有助於測病。在俯臥時,正常者為兩腳趾相向的內八字型;要是左腳尖向外轉,可能是左側心臟有問題;要是右腳尖向外轉,可能是右側腎臟和心臟不好。
在仰臥時,正常者為腳跟相靠;腳尖向外的外八字型,要是腳尖不自然地伸長往下壓,這種人的肺彈性不好,易患肺氣腫。
${FDPageBreak}
5、腳趾用力
走路時,腳掌、腳趾用力不平均,也有其特定的涵義。例如鞋底拇趾側會磨得明顯變薄,這種人可能易患肝病;小趾側鞋底磨損較明顯者,可能心臟有病;腳後跟鞋底明顯磨損者,暗示腎臟有毛病。
編者按:中醫診病見微知著,一般從人體一些細小的表現,發現大疾病,因而,如果有時間,不妨觀察下自己的腳部情況,看看是否存在上面幾種現象,以便提前預防,杜絕疾病的發生。
中醫教你觀七竅知疾病
《內經》提出,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也就是說,通過觀察五官的異常情況,就能了解心、肝、脾、肺、腎可能存在的病變。所謂「七竅」,主要是指面部的七個孔竅,即眼二、耳二、鼻、口、舌。五臟的精氣分別通達於七竅,所以五臟有病,往往能從七竅的變化中反映出來。
心開竅於舌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實際上,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也有賴於心神的健旺。通常來說,舌色紅潤即表示心之氣血充足。
心主血脈,舌上血管最為豐富而淺表,因而舌也能靈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狀態。心陽不足,則舌胖嫩或紫暗;心陰不足,則舌紅絳;心血虛,則舌暗淡;心火上炎,則舌紅爛、生瘡、疼痛;心血淤阻,則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異常,則會出現語言障礙,說不清話。
${FDPageBreak}
腎開竅於耳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能聞五音矣。」也就是說,腎氣足者,就會聽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腎精虧虛,則腦髓不足,容易出現頭暈、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腎陰虛的病人還經常會有耳如蟬鳴的現象。
另外,老年人出現的聽力減退、耳聾失聰等衰老表現,也與老人腎氣較弱關係密切。所以,聽力較差的人,可以考慮是不是要補補腎氣。
${FDPageBreak}
肝開竅於目
視力的好壞有賴於肝氣的疏泄和營養。中醫講,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動最直接的物質基礎,所以,肝血的盛衰會直接影響到視覺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則兩眼昏花、視物不明,出現如夜盲等問題;若肝經火盛,可見眼紅腫痛;肝陰虛,可致眼糊乾澀,或也可見眼珠不靈活、斜視等;肝氣鬱結過久,則能導致口苦目眩。
${FDPageBreak}
肺開竅於鼻
「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為呼吸出入的門戶,所以說,鼻子要想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就必須依賴肺氣調和,呼吸暢利。其實,「肺主氣」的功能除了會影響呼吸,還有供給鼻子營養、保證鼻子通暢、預防鼻病的作用。
臨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現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風寒影響到肺,就會鼻塞流涕、影響嗅覺;肺有燥熱,則鼻孔乾澀。反之,如果鼻出現以上異常變化,即可推斷肺臟病變。
${FDPageBreak}
脾開竅於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組成部分,被認為是脾的外在表現之處,當脾氣健運,氣血充足時,口唇得養,則唇紅潤澤;若脾失健運,氣血虧虛,唇失所養,則唇色淡白,或萎黃無光。
不過要提醒的是,儘管五臟與七竅密切相關,但臨床診斷還需要結合其他方法綜合判斷。
飯後小症狀透露身體毛病
從食物偏好看身體缺的營養
中國古語說,「想吃什麼就是缺什麼」。從你對食物的偏好,就可以看出你身體對營養的需求和健康狀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