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紙杯多不合格 使用時需分清冷熱

  近日,廣州市消委會抽檢市面上的一次性紙杯後發現有近八成不合格,有街坊流傳一個說法,如果喝多了一次性紙杯,由於杯身含有石蠟成分,石蠟會在體內凝結成團。是否真的會產生這樣的「杯具」呢?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石蠟不可能體內成團

  省中醫院消化科陳主任表示,如果只是喝一次性紙杯,食品蠟就在體內凝結成團是不可能的。首先,食品用蠟在紙杯表層是用於防水,防止紙杯軟化,有特定的融化溫度,並不是裝了飲料就一定會融在裡面。再次,要成團,必須有一定的質量積累,但人體內的消化系統是一直在蠕動的,即使有石蠟攝入,也會不斷地排出體外,並不可能有在體內積聚成團的機會。

  買一次性杯要分清冷熱

  天河工商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並不是所有紙杯都帶蠟的。他說,有關部門早兩年就一直在宣傳,市民使用一次性杯子要分清到底是喝冷飲還是熱飲,因為針對不同的使用情況,杯子的製作方法是不一樣的。「你說的有石蠟的一次性紙杯,其實是用於喝冷飲的。」有些人會把肯德基等店裡的紙杯帶回家去喝熱水,是不對的,因為冷飲杯主要用於裝碳酸飲料等,一般使用食品用蠟來防水防軟化,不超過5攝氏度的話,一般都比較穩定和安全,不過,當所裝液體溫度超過 62攝氏度,蠟就會熔化。「所以有人會疑問怎麼一倒熱水,杯子就軟了呢?那是蠟被熔了的緣故。」

  熱飲杯不使用食品用蠟,而是紙杯上粘貼一層特殊的聚乙烯膜,這種材質耐熱性好,高溫浸泡也無毒無害。

  小店紙杯多數不分冷熱

  記者走訪了一些城中村小店,發現好多一次性紙杯都分不清楚到底是熱飲杯還是冷飲杯,不僅沒有說明文字,售貨員也表示並不知道紙杯還分冷熱。但是在一些大超市裡,記者發現有些品牌的紙杯也有專門標明「耐高溫」功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全國每年可消耗150億個一次性餐盒

  貌似衛生的一次性餐具真的很衛生、很安全嗎?從起初的發泡型到現在的可降解型,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有增無減。上班族、學生是使用一次性餐盒的主要人群,大部分人都知道一次性餐盒不管是從衛生角度還是環保角度都存在著諸多爭議,然而就是貪圖其方便,才會一直使用。

  平常,人們總是會關注食品本身的安全狀況,卻很少留意食品的包裝。不僅是一次性餐盒,我們平常使用的紙杯、塑料杯和礦泉水瓶都可能隱藏著致病風險。

  我國每年消耗一次性餐盒150億個,合格率還不到一半. 如今,想要避開這樣的「黑心餐盒」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劣質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一般都添加了大量的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以及石蠟。這些添加劑在遇到油或酸時會溶出,並會隨著食物被人吃進去。一隻餐盒的總重一般也不過20多克,如果長時間用這種餐盒盛放含有油和醋的食物,人們就會吃掉1/3的餐盒。

  添加了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以及石蠟的一次性餐盒,在使用時這些有害成分會隨酸、油等析出,進入人體。可引發消化不良、肝損傷等疾病,會嚴重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甚至會導致膽結石、腎結石、重金屬中毒乃至癌變。

  大多數人會認為白色的餐盒才是乾淨的,衛生的,但可降解餐盒卻不是這樣。一般的可降解餐盒是選用紙或植物作為原材料,而它們本身的顏色都不是白色的,我們日常所用的紙張也都經過了漂白。像澱粉製成的餐盒就會發灰色,其他類的餐盒顏色也稍深,不是純正的白色,一些合格餐盒也可能為了加強美觀性,在後期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可食用的助劑。

  一些劣質餐盒本身會帶有一定的刺鼻氣味,這是由於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了一些有害的化學試劑或工業添加劑。質地合格的餐盒本身會帶有一定的「韌性」,不會很脆、一捅就破,應該具有較高的強度。

  每個人都有在外就餐時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經歷,還有很多人在外就餐時只願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認為比較衛生、安全。但一些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為給筷子「美白」,一些不法分子會用硫磺熏蒸漂白。用這種筷子進餐時,殘留的二氧化硫就隨之進入體內。

  如何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時不「中毒」呢?拿到一次性筷子後,要觀察它的外包裝,看包裝上是否印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商標及聯繫方式。那些註明高溫消毒、顏色過白的一次性筷子是不可信的。還可以聞一下筷子的氣味,如果有酸酸的硫磺味,最好不要使用。用餐時勿將木筷長時間浸泡在熱湯或熱粥里,因為這樣會加速二氧化硫的分解。可以用涼水清洗筷子表面,減少殘留的二氧化硫。

食物中毒多發:集體食堂少吃扁豆

  夏季來臨,又到了食物中毒多發的季節。市衛生局副局長毛羽在今天的健康播報當中介紹,今年初至6月中旬,本市已經確定食物中毒4起,發病人數65人,其中有兩起是細菌性食物中毒。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起數降低了55.5%,發病人數減少了48.4%。

  毛羽分析,除了溫、濕度的因素外,夏季導致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夏季適逢旅遊旺季,外出旅行者食物中毒的發生幾率隨之增高;隨著扁豆的大量上市,食用未做熟的扁豆引起的中毒呈逐步上升趨勢;另外,從業人員操作污染、食品儲存加工不當或生熟交叉污染也會引起食物中毒。

  為此,毛羽提醒市民,不要生食水產品;不要採食野菜和野蘑菇;吃扁豆要燒熟煮透,集體食堂炒扁豆因鍋大量多,加熱不均勻,有毒成分不易被破壞,食用後容易發生中毒,因此建議集體食堂儘量避免食用扁豆。

熬夜看球別吃啤酒加烤串 清淡的半流食最好

上夜班,熬夜看球,人們免不了要給身體補充點能量。營養專家提醒,合理地補充夜宵有助於幫助人體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夜宵最好別選啤酒加烤串,最好是清淡的半流食,而且要側重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等。

熟食衛生堪憂 消費者買後需加工

日前,廣東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鴨腳(熟食)被抽檢出大腸菌群超標,被東莞市質檢局判定為不合格產品。據悉,目前很多熟食不合格,原因主要在於流通以及存放環節上,炎夏高溫更加快細菌繁殖。而近日記者走訪廣州一些超市、便利店、熟食專賣店發現,時下大部分熟食都是「裸裝」的,消費者難知正確的生產日期;一些熟食專賣店食物處理人與收款人是同一人,存在明顯的衛生隱患。